老兵回憶軍營的特殊“年味兒”:年年馬上見春風

年年馬上見春風

■謝四平

鼠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年味也一天天濃了。有人說,春節,是國人最為濃重的鄉愁,年味,是國人最為沉醉的味道。但對於我這個有著28年軍齡的人來說,回眸軍營兵之初的第一個春節,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那時我所在部隊剛組建不久,部隊營房就在冀中牛山一個廢棄的學校裡,十幾排低矮的窯洞式建築散落在半山坡。沿坡而下,是梯次開闢的三層訓練場。每天清晨,早操的號音響起,整齊的隊伍從半山坡上呼嘯而下,伴隨著震撼人心的軍歌聲、口號聲,總有一股氣吞山河的氣勢。那天上午,新訓大隊還像往常一樣,冒著刺骨寒風在地上爬戰術,新兵們除了兩隻黑眼睛在轉,全然就是一群“泥塑”。收操時,中隊長宣佈,下午休整,大家洗洗衣服,刷刷鞋子,寫寫家信,準備過年。啊,這個遠離故土的年呀,就這樣來了,讓我們這群遠離故土的新兵始感突然,卻又歡呼雀躍。

老兵回忆军营的特殊“年味儿”:年年马上见春风

站在營區的小山坡,放眼故鄉的方向,山腳下的集鎮村落炊煙裊裊,鞭炮的炸聲勾起了每個戰士心底的鄉愁。我似乎依稀看到了千里之外南方的老家,各種年事活動正在暖洋洋的太陽底下有序地進行著,辦年貨、貼春聯、做年糕、買菸花、殺豬宰雞……整個村子都瀰漫著醇醇的年味。這時,兩行熱淚不由得從眼角滾落下來。大隊長帶過幾屆新兵,經驗很老到。“閒出亂子,快,動起來,每個新兵都不能閒下來!”。一聲令下,各中隊都動起來了。有人被派去跟司務長一起到附近宜安鎮裡採辦年貨,有人被抽調去炊事班幫廚。更多的新兵開始動手打掃衛生、佈置環境,掃地、擦窗、抹桌、洗滌,忙得不亦樂乎。而我,同另一個新戰友一起,被委以寫對聯的重任。鮮紅的紙張,稚嫩的文字,卻為舊陋的營房增添了不少喜氣。

吃年夜飯的時間到了,列隊集合時,大隊領導宣佈,支隊宣傳股臨時拉好了電視天線,晚上可以一邊看春晚,一邊包餃子,引得大家一陣歡呼。部隊組建時間短,各方面條件很簡陋,年夜飯三個菜,一大盤熱氣騰騰的豬肉白菜燉粉條,一隻燒雞,一盤蒜苗炒肉。沒有吃飯的桌子,也沒有就座的凳子,熱騰騰的幾大盤飯菜就擺放在冰冷的地面上。校官尉官,老兵新兵,沒有官兵貴賤之分,10人圍成一圈,雖然沒有熱鬧的爆竹聲相伴,也沒有溫熱的甜酒品嚐,吃得有滋有味道,倒也其樂融融,升騰在心底的思鄉之情也一時忘卻了。

老兵回忆军营的特殊“年味儿”:年年马上见春风

吃過年夜飯,雪花紛飛的屏幕上春晚已過大半。各班的自備年夜飯開始了——後來我才明白,那時班長的心情大概就同家長一樣,再苦,也不能苦了過年的孩子,每個班長都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給大家開點小灶,打點牙祭。我們的王班長,四川人,精明強幹,調擺有度,當然不肯輸給別的班。他將全班分成兩個組,一組包餃子,一組炒菜。下午,各班早早派人守在炊事班,麵粉領了半袋子,餃子餡領回大半盆,順帶還領取了一張塑料紙,一根擀麵杖,機智的還準備了兩個空啤酒瓶。原來炊事班只管剁肉調餡,其餘工作以班為單位,各自完成。和麵盆嘛,班長早就盯上了我那隻就沒有掉瓷的好臉盆了。炒菜食材?下午去出公差的戰友順帶買來的,有肉菜、糕點,還有瓶裝的甜酒。灶吧,就是班裡那個有著長長鐵皮煙管的烤火爐了。鍋呢,別急,有備無患的班長吃晚飯時就從炊事班“順”回一個盛菜的鋁盆了。

我所在班新兵來自山東和湖南兩地,湖南兵眼瞅著餃子餡和麵粉犯了愁,一個個搶著要去炒菜、燒火。可不知班長是有意捉弄,還是想鍛鍊下新手,兩眼一瞪:凍不死的蔥,餓不死的兵,連個餃子都包不會,還談什麼練兵打仗?快快快,人人動手!而我,因為下午寫對聯有功,捷足先登充當了臨時炒菜大廚。於是,床板拆下了,塑料紙鋪上了,和麵的和麵,擀皮的擀皮,包餡的包餡。那些山東兵手腳倒還利索,而對於我們這些湖南兵來說,卻大都是新媳婦上轎——頭一回。和麵、擀皮、包餡,一陣手忙腳亂之後,大家一個個弄得像個麵人兒。當奇形怪狀的餃子擺滿整個床板,大家心裡都是美滋滋的。而這邊炒菜的我呢,其實也是武大郎賣燒餅——現烤現賣,但我記住兩點:一是油多不壞菜,更何況我們這幫極端缺油的傢伙。二是無辣不成席,辣椒麵菜裡一撒,保準出味。憑著這股信念,那些簡單的食材硬是被我整出了四菜一湯。值得一提的附加收穫是,多少年後,我憑著這一次的成功體驗,後來的餃子總包得有模有樣,一桌飯菜烹飪得有滋有味,那頗還過得去的手藝,竟讓家人和朋友懷疑我在部隊不是寫文章的,保準是幹“火頭軍”出身的。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香辣辣的炒菜端上了。大家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品嚐著久違的家鄉口味,喝著溫熱的甜酒,渾身熱流湧動,簡陋的宿舍裡溫暖如家,春節的氣息瀰漫在空氣中。這一次刻骨銘心的年就這樣過了。

老兵回忆军营的特殊“年味儿”:年年马上见春风

再後來,我提幹了,職務提升了,服役的部隊也幾經變遷,遠離故土親人,每每最渴望的是過年和團圓,而我們的字典裡卻鮮有“年”這個字,“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軍人的職責使命,意味著節日就是戰備日,越是“萬家團圓日,舉國歡慶時”,越要“挽弓當滿弦,將士帶甲眠”,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狀態。28年戎馬生涯,幾乎沒在家過一個完整的春節,也沒有好好吃過幾次團圓飯,不是值守在戰備崗位上,就是奔波在執勤處突的一線。那一抹鄉愁和虧欠啊,只能深深埋在心底。 今年,我告別服役28載的軍營,脫下戎裝,卻又穿上了警服,加入光榮的人民警察行列。人民警察作為和平時期犧牲奉獻最大的一支群體,同樣需要一腔熱血守衛萬家燈火。“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的背後,是千千萬萬的人民警察用忠誠為壯美山河和寧靜歲月默默負重。這又意味著今年我又不能同家中親人過一個團團圓圓的年了。

“年年馬上見春風,花落花開醉夢中。短髮輕梳千縷白,衰顏借酒一時紅。離家自是尋常事,報國慚無尺寸功。蕭澀行囊君莫笑,獨留長劍倚青空。”古代戰將行吟戍邊的新春詩在耳畔作響,而內心升騰的卻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萬丈豪情:既然選擇了許黨報國、枕戈待旦,縱然“年年馬上見春風”,也要無怨無悔為祖國和人民守歲!(作者單位:湖南省公安廳)

謝四平,1973年2月出生,從軍28載。歷任人民武警報駐站記者、武警湖南總隊宣傳處長、武警湖南總隊機動支隊政委。現轉業至湖南省公安廳政治部工作。

老兵回忆军营的特殊“年味儿”:年年马上见春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