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巴掌打斷父子情32年,當紅作家想與父親和解卻太遲

春節,空氣中瀰漫的都是團圓的味道。

無論身在何方,處在人生哪個路口,即便組建了自己的小家,但有父母在的地方,才能稱之為家。

道理雖懂,很多人長大後,卻離父母越來越遠,有的甚至視父母為“仇人”。

想起兩年前的一則舊聞,北大留美學生髮萬字長文控訴父母,數落父母過度關愛,事無鉅細替他做主,導致了他與家人徹底決裂,12年都不曾回家過年、拉黑父母所有聯繫方式。

這樣一封控訴信,曾引發網絡大討論,有網友直言:這瓜娃子讀書太多,腦殼進水了!

也許,他父母的教育是存在問題,可他17歲上大學後就不在父母身邊,在發出這封信時都30多歲了,對父母為何還是如此仇恨?

如果我們總是揪住那些不愉快的過往不放,自己不快樂,父母不開心,有了孩子後,也直接影響到家庭三代人的關係。

麥 家:與父親和解太遲,悔恨一生

麥家是個享譽海外的作家,創作的小說獲得巨大成功,《解密》、《暗算》、《風聲》等被改編成影視劇,曾一度掀起諜戰劇熱潮。但2011年父親的去世,讓他一度意志消沉,封筆數年。

1964年,麥家出生於浙江省富陽市大源鎮蔣家門口村,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在一次訪談中,麥家曾這樣回憶童年:小時候因為家庭成分不好,被同學歧視,交不到朋友很孤獨,寫日記是他唯一與人交流的通道。

兩個巴掌打斷父子情32年,當紅作家想與父親和解卻太遲

麥家在一檔節目中談親子關係

麥家在他寫紀念父親的文中回憶,12歲那年,巷子裡的同學罵他父親,麥家無法忍受別人如此侮辱自己的父親,堵在同學家門口,準備決一死戰。誰知這時父親趕來了,二話不說,當著眾人的面,重重扇了他兩個響亮的耳光,鼻血頓時像割開喉嚨的雞血一樣噴出來,鮮血流進嘴裡,經過脖子淌到胸前,一直流到褲襠。

父親的那兩巴掌,徹底把父子間的感情打斷了。從那以後,麥家再也沒有喊過爹,直到1993年結婚,帶著新婚妻子回家,才跟做賊似的含糊不清的喊了一聲爹。

可想而知,父子關係是多麼糟糕。但隨著年歲增長,自己成為父親後,麥家也漸漸理解了父親。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不久,44歲的麥家選擇與父親和解,可一切都太遲。80歲的父親得了嚴重的阿爾茲海默症,不記得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兒子麥家。當麥家對父親說:我回來了,父親茫然問他:你找誰?

此後,父親再也沒有清醒過,他沒有給麥家任何和解的機會。

高 曉 松:人生五十,原諒父親

高曉松出生於高知家庭,父親是清華大學教授,母親清華畢業後,師從梁思成,是中國著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

兩個巴掌打斷父子情32年,當紅作家想與父親和解卻太遲

高曉松出身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他在微博上透露童年經歷,遺憾自己沒有像很多孩子一樣,有那麼親密溫暖的家庭,父母陪伴甚少,是一個孤單長大的小孩,在成長中,對父親有很多的怨和不原諒,父親去世時,還寫了一首詩叫《鐵青》,因為在他心裡,父親就是鐵青的。

50歲的時候,童年的孤單慢慢淡去,在把父親的骨灰按照遺願灑在舊金山海灣時,選擇原諒了父親。他仍舊感恩家庭,感恩父母給了他那個時代最好的教育。

童年時的誤解、缺少陪伴,讓麥家、高曉松耿耿於懷,與父母過不去,也意味著和自己過不去。

其實,人成熟後,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與父母握手言和。春節,便是改善我們與父母關係的好契機。

1.要真正理解父母

我們長大後,羽翼漸豐,擺脫父母的控制和嘮叨,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圈,逐漸老去的父母,由於“不被需要”,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

下一代的到來,又讓我們與曾經的家有了聯繫的紐帶。父母再度介入我們的生活,這一次,他們的心態全然變化,或侷促,或不安,因為他們不再是這個家的主舵手。

譯文的母親Mama Lu談起三世同堂、隔代教育時,特別有感觸。當年,為了幫助譯文帶孩子,國內的企業說放棄就放棄,是雷厲風行的女強人。

去美國後,她全身心都撲在照顧外孫女Eva上,偶爾也會有擔心,怕Eva哪裡磕著了碰著了,譯文會流露出責怪,儘管那不是有意的。

其實,這正是很多祖父母的心態,而通常我們都不太理解。有時孩子不舒服,咳嗽發燒,我們嘴上會說,“是不是下午出去的時候著涼了?”有時孩子說了一句罵人的話,我們可能會嗔怪:這是不是跟爺爺學的?

而這些脫口而出的無心之語,很可能會戳到父母的心,讓他們無所適從。

兩個巴掌打斷父子情32年,當紅作家想與父親和解卻太遲

真正理解父母,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多從父母的角度出發,多問自己:如果我是他們,這樣做或這樣說,是否合適?

同時,讓孩子真正成為三代人聯繫的紐帶。通過孩子,治癒我們的童年,也彌補父母輩留下的遺憾。

2.參與到父母的生活中

父母幫我們帶孩子,參與到了我們的生活中。而父母體諒我們工作辛苦,總是主動攬起生活雜事,我們參與父母的生活甚少。

春節,是闔家大團圓的日子,我們何不趁著節日契機,多參與到父母的生活中呢?

·與父母一起大掃除,除舊迎新。

以往春節就是翹二郎腿刷手機、煲劇,或者帶孩子出去遛彎,今年我們換個方式吧!如果你家孩子六七歲了,那就帶著孩子,與祖父母一起大掃除,參與其中,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與父母一起購置年貨,貼心陪伴。

有了孩子後,我們的目光總是追隨著孩子,很少去關注父母。等父母身影日漸佝僂,白髮增多,我們才赫然發現,父母老了。曾經春晚的一首歌《時間都去哪兒》唱哭了很多人,試問,你有多久沒陪父母逛街了?哪怕是逛菜市場?

·與父母一起做年夜飯,增進情感

廚房,是很多媽媽們的一輩子待得最多的地方。很多人長大後,離開家鄉,最懷念的是媽媽做的家常菜和獨特美食,一個朋友至今懷念奶奶春節裡做的煎堆(南方的一種節日食物),譯文說起母親Mama Lu最拿手的食物,非餃子莫屬了。

但廚房並非媽媽們的專屬,今年我們就擼起袖子,和父母一起做頓年夜飯,絕對意義非常。

3.注重生活中的儀式感

我們在表達情感時,含蓄內斂,父母輩更甚,說聲謝謝都很難,總把對子女的愛隱藏在心裡。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大的節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別忘了儀式感。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有儀式感”。有個高贊答案是這樣回答的:儀式感為每一個普通的日子和動作,標定它背後的精神內涵。

兩個巴掌打斷父子情32年,當紅作家想與父親和解卻太遲

《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春節的儀式感,有除夕的年夜飯,正月初一穿新衣,長輩給小孩封紅包,但別忘了我們的父母。

Mama Lu有個小小的建議,在除夕這一天,送給父母一個小禮物,不一定要多貴重,但要足夠用心,並給父母一個大大的擁抱,鄭重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我們在做這些的同時,也能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學會尊重和感恩。

畢淑敏有句話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儘管曾經粗暴,在家庭教育上有很多遺憾,但他們無人替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