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借趙雲,公孫瓚為何拱手相讓?是沒發現趙雲的能力嗎?


公孫瓚和劉備的關係想當的好,這也是公孫瓚會讓趙雲追隨劉備的重要原因。公孫瓚和劉備都是盧植的弟子,有著同門的情誼,在公孫瓚見到劉備帶人投奔而來的時候,不僅很客氣地把劉備等人迎進府中,還多加關照,可見兩人的關係多麼的好。公孫瓚曾經還向朝廷舉薦劉備的功績,使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劉備對此感激不盡。正因為公孫瓚和劉備的關係好,才會答應劉備借去趙雲和兵馬。

劉備借趙雲,公孫瓚為何拱手相讓?是沒發現趙雲的能力嗎?


公孫瓚為什麼不重要趙雲呢?

第一,公孫瓚很驕傲,不重視人才。

趙雲帶著一眾父老鄉親前往投奔他的時候,他說的那話:“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他對趙雲用了“迷而能反”一詞,感覺好像趙雲是犯了錯誤,迷途知返,是投降他來了。從這話語中,可以看出他有很大的優越感。這話讓心高氣傲的趙雲聽了,心裡如何高興呢?公孫瓚這樣做,顯然不是一個重視人才的表現。

公孫瓚不重視人才,還可以找到證明。199年,袁紹攻打公孫瓚的時候,公孫瓚眾叛親離,所有人都紛紛離開他,投奔袁紹,最後他成為孤家寡人,引火自焚。大家為什麼會離開他?就是他不厚待部下的表現。

公孫瓚當時為什麼那麼驕傲呢?因為當時他很有名氣,他的名氣主要是靠兩方面打出來的,一是堅決打擊胡人,二是堅決打擊黃巾軍起義,都獲得了不小的勝利,自己也擁有一大片地盤,被人稱為“白馬將軍”。所以,公孫瓚自我感覺特別好。

劉備借趙雲,公孫瓚為何拱手相讓?是沒發現趙雲的能力嗎?


第二,趙雲不巴結公孫瓚,甚至公孫瓚認為,趙雲在諷刺他。

趙雲為什麼會去投奔公孫瓚?應該就是公孫瓚當時著力打擊烏桓等北方遊牧及黃巾軍起義,這在當時的人看來,是一種平亂,維護國家穩定,所以趙雲才會去投奔他。

但是趙雲在投奔他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可能就讓公孫瓚不喜歡。當公孫瓚問趙雲為什麼會選擇投奔自己時,趙雲說:“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大家注意一下:

其一,公孫瓚稱袁紹為“袁氏”,趙雲稱他為“袁公”,明顯的不巴結公孫瓚。

其二,趙雲說“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意思是我們並不是看得上你,是希望你能救百姓於水火(當時公孫瓚逐烏桓打黃巾,看起來確實在救民)。這話公孫瓚聽起來如何高興呢?

其三,趙雲提到的“仁政”,恰恰是公孫瓚的短板,在公孫瓚聽來,趙雲這簡直在諷刺他。

劉備借趙雲,公孫瓚為何拱手相讓?是沒發現趙雲的能力嗎?


趙雲離開的時候,對劉備說的話:“終不背德也。”這句話,既表明自己離開公孫瓚,是因為公孫瓚是無德之人。同時也表明,如果劉備將來做有德之人,他一定會去投奔的。

最終趙雲投奔劉備,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成為一段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