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日新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可笑的是沒有雷同
但若干,有的人還在辯解這是電視劇不是正史。這個就有點胡攪蠻纏了,冠以大明的年號,你跟我說這不是歷史?
在電視劇《大明風華》中出現了這麼一個神奇的人物,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這個名頭可不一般。禮部尚書是文官官職,錦衣衛是武官官職,兩個官職加到一個人身上,目的就是突出這惡搞人物的重要性。
畢竟,在徐濱的人設裡面有這樣一條“他是孫若薇永遠觸碰不到的愛人”,看到這兒你如果還不明白的話,我跟你說的直白一點,他是孫若薇和宣德帝之間的第三者,這下明白了吧?
孫若薇既然是皇后人選,那麼她看中的人也應該都差不到哪裡去。加之,明宣帝朱瞻基是個文武全才的人,這徐濱自然也不能弱到哪裡去。怎麼辦?好說,也給他設置一個文武全才的人設。於是乎就有了這麼一個“怪胎”——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
有人說,在明朝歷史上不可能有這樣文官又是武官的職位,這不科學。額,大家是沒看到題目的開頭麼?“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除了這一處之外,還有關於建文帝的這一段兒也是雷到了不少的人。朱棣攻下了順天城,城破之際,建文帝瘋了一樣的想到了劉伯溫給出的“錦囊妙計”,也就是一副朱元璋的畫像。(後被歷史學者怒噴,這是民間的畫像不是朱元璋真正的畫像)。於是在畫像中,建文帝找到了自己爺爺給出的最後的妙計。
這大鞋拔子臉,已經被證實了是滿清的醜化之像。
最好笑的設定是畫像中朱元璋的手的指向,也就是說,朱元璋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給建文帝想到了解決的法子。可挖出來之後才知道是一把剃頭刀,這設定監製不要太雷人好不?
建文帝也捧著這本剃頭刀,剃髮易服就不知所蹤。
至於說徐濱的人設問題已經不重要了,這部戲原本就沒有考證歷史,外人也只是看個笑話罷了,畢竟這男二號也得有自己強大的人設不是?
娛扒府
錦衣衛指揮使是武職正三品,而禮部尚書自洪武廢除丞相和四輔,廢除中書省,讓六部直屬皇帝后,就和其他五部尚書一樣,成為正二品文職官員,
正二品和正三品聽上去似乎只差兩級(中間隔了個從二品),但實際上地位相差懸殊,前者按現在的話講屬於“副國級”,因為廢除宰相後明代文職一品只剩下三公三孤之類虛銜,武職一品也只有同樣被架空的五軍都督府都督,明朝中後期內閣的主官——大學士,本職的品級才正五品,要加尚書銜變成正二品,才和實際地位相稱。後者則最多算是個“司局級幹部”。
因此禮部尚書從品級、地位上講,都不可能向下去“領”錦衣衛指揮使這種較低品級的差事,只有品級較低、但工作性質重要的官員,比如大學士、總督、巡撫之類,需要提升品級以崇其地位,才會給加一個尚書銜。
唐宋兩代在多數時候有一種“勳官制”,宋代還實行差遣職分離的體制,因此在唐、宋兩代,帶著宰相、大學士、尚書之類高級頭銜,去擔任級別較低實際“差遣”的官員很多,但明代並沒有類似的制度。
不僅如此,尚書是文官,而錦衣衛不僅是武官,而且是直屬皇帝的軍情人員,兩者是不能交叉任職的。明代錦衣衛官員中也有從科舉體系中選拔的文人,比如著名的沈煉就是嘉靖十七年進士,先任知縣,後因故被降職,扔進了錦衣衛體系中任經歷,也就是說,科舉人物進錦衣衛體系是可以的,文職基層官員變成錦衣衛官員也不乏其例——但讓一個文職高官同時兼任錦衣衛高官,是絕對不可以的。
明朝皇帝設置錦衣衛的目的,正是出於對朝臣體系的不放心,要搞一套獨立的情報系統加以監督,你讓朝臣體系內的要人出任錦衣衛高級官員,不是等於委任一隻貓當老鼠大王麼?明朝皇帝恐怕沒這麼笨的。
水平?都寫成這樣了您跟我談水平?
李厚何
忍不住手癢,強答一波。
因為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這種搭配,簡直蝦扯蛋[吐舌]
禮部尚書,別稱宗伯,是主管朝廷中的禮儀、祭祀、宴餐、學校、科舉和外事活動的大臣。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由此可見,負責祭祀的禮部尚書有多尊貴。所以禮部尚書只要平穩退休,給的榮銜都得是三師三少這樣色的。
又由於禮部尚書特別清貴。明朝中後期時就漸漸形成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想要入閣,必須先做禮部尚書。
錦衣衛指揮使是什麼官?明朝的特務頭子,是皇帝的忠犬。這個官有個特點,就是任免全由皇帝心意,外廷無法干擾。
如果誰把皇帝哄高興了,封個錦衣衛指揮使,分分鐘的事兒。所以你看明朝歷史經常記載某某皇帝,封了誰一個錦衣衛的官,好多還都是世襲的錦衣衛。
能被皇帝欽封錦衣衛,給皇帝做狗腿子,這就是天子腳下,四九城裡也足夠威風八面啦。
可是!注意,這裡劃重點:
前面講禮部尚書是負責祭祀和禮儀的尊貴官銜,做到禮部尚書,可謂位極人臣。再往上就是內閣輔臣,還是已經摸到內閣大門口的那種。
所以,若皇帝一高興說:禮部尚書,你做官很忠誠,朕封你個錦衣衛指揮使吧。
保管禮部尚書當場就撂挑子不幹。
我堂堂禮部尚書,管國家祭祀,管天下士子。給我封這麼個狗腿子官?鬧呢?
所以終明一朝,沒有一個皇帝封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大約有想封的,但沒封成。[吐舌]
千古風流一碗茶
“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這是電視劇《大明風華》裡面一個非常明顯的BUG,並且絕對不是因為劇情需要而編撰的,編劇缺乏基本的明朝官吏制度常識。
禮部尚書是什麼官銜,在明一朝,尚書基本上就是頂級官員了,除了入閣的那幾個,就是那六部的尚書官銜最高,實權最大。
明朝自從朱元璋取消了丞相這個最大的官職後,朝廷事務基本分化到了六部,吏、兵、禮、工、戶、刑。這六部首腦就是尚書,朱元璋不但廢了丞相,更是連中書省都廢了,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可謂位高權重。
禮部尚書在六部中的地位其實非常的重要。
禮,制也,說簡單點就是管理各種與規制有關的事務,這些事務說大就大,說小就小,而且有些制度、規範連皇帝都觸碰不得,禮部尚書完全可以從一些陳年祖制中刨些規制出來數落皇帝幾句。錦衣衛是明朝特有的特務機構,直接歸皇帝管轄,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特務機構,幾乎遊離與國法之外,錦衣衛指揮使的官階很高,按品級是正三品。指揮使絕對是皇帝最為信任的武將來擔任,在明一朝,還從沒有過文人擔任錦衣衛指揮使的例子。
由於錦衣衛是皇帝的私人特務機構,很多一些後戚無法安頓官職,皇帝就會讓其在錦衣衛掛一個官銜,但是隻拿餉銀,不幹活,也就是說有些錦衣衛的官銜是虛職,留給皇帝的老丈人、小舅子們的,純粹為了照顧他們吃空餉,比如《大明風華》裡面的胡善祥的父親,其實就是錦衣衛的百戶。
禮部尚書按品級是正二品,高品級官員掛職低品級職務這種事情是有的,但讓文官掛職武官職務還是很少見,特別是朝中的重臣掛職內廷重要職務,這就幾乎不可能了。
首先來說,禮部尚書是外廷;錦衣衛和內閣是皇帝內廷。內閣成員掛職外廷尚書不稀奇,比如嘉靖朝趙貞吉入閣後還兼任戶部尚書,但是讓外廷重臣掛職內廷關鍵崗位,這絕對不允許。
《大明風華》編劇出現這樣的一個失誤其實也無傷大雅,對於很多不太瞭解的觀眾來說,無所謂的,只要故事具有可看性就行了,至於這點失誤根本不影響該劇大熱。
沉墨I方之城
這幾天正好在看《大明風華》,來說說老張個人的觀點。
首先,這部劇從名字上聽起來,貌似是一部歷史正劇。但是,從第一集開始就讓人覺得不正經。劇中很多內容設置、細節處理等,都是經不起歷史推敲的。而且,劇中很多人物都是虛設。所以,我們不能完全按照正劇的要求,來看《大明風華》這部劇。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禮部尚書兼錦衣衛指揮使”徐濱也就不奇怪了。
禮部尚書,是正二品文官。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中宣部部長+教育部部長+外交部部長+文化部部長的合身。主管的是廷中的禮儀、祭祀、宴餐、學校、科舉和外事活動,在六部中不是很突出。
錦衣衛指揮使,雖然只是個正三品的武官。但是,絕對要比禮部尚書吃得開,手中的權力也不是禮部尚書可比的。從第一任指揮使毛驤開始,錦衣衛指揮使一直就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替皇帝幹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當然,從毛驤開始,歷代錦衣衛指揮使等善終的也不多。
明朝前期時,並沒有重文輕武,讓一個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的情況,基本不會出現。雖然各部的尚書經常會領一些其他官職來顯示皇恩浩蕩,但一般領的都是一些文職類的虛職。例如,戶部尚書劉健領謹身殿大學士、禮部尚書李東陽兼文淵閣大學士。
到了明朝中後期,也有一些文武官員互相轉換角色的情況。也有文官領武職的情況。但一般限於中低級的官職,像錦衣衛指揮使這麼重要的官職,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大明風華》這部劇中,之所以要讓徐濱這個禮部尚書來領錦衣衛指揮使,老張猜測可能是劇情需要。
從目前已知的劇情來看,徐濱是女主孫若微的千年備胎,常備有不能轉正。這樣的虐戀需要一些情節的支撐,而隨著孫若微身份的一點點升高,朱瞻基登上皇位等,為了讓三角戀更糾結,就要讓三人糾纏在一起。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更適合這樣的需求。
南京老張
這個職務太蠢了,有明以來從沒有過這樣的人事安排。
首先,禮部主管的是國家外交,禮儀,祭祀等事務。禮部上書雖是正二品,但在六部之中是最沒有實權的部門。一般有是由品行道德高尚並且學識淵博的文人擔任。
錦衣衛指揮使是明代的特務機關,三品官,一般都是皇帝的親信。也是皇帝的衛兵。直接對皇帝負責。怎麼可能讓一個最沒有實權的部門長官去當特務和衛兵的事呢。太搞笑了。
崔雷
明朝皇帝什麼事幹不出來?
朱元璋直接把宰相這個職位廢了,讓五品的秘書,管二品大員。
明武宗朱厚照,他是皇帝,還自封威武大將軍,還給自己改名叫朱壽。
明憲宗朱見深,娶了比他大17歲的小保姆——小萬。
禮部尚書是外聘的職業經理人,錦衣衛指揮使是自家親信。錦衣衛監督六部。
兩個職位基本不可能給同一個人。
但是,如果皇帝發話了,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給同一個人,天是塌不下來的。
美之星暖通
清宮戲一個個門清,反而明朝劇,作為一個與國同休,一個傳奇色彩那麼濃厚的特務機構官職都能搞錯。
還順帶在長相上黑了一把朱元璋。
不是歷史正劇不要緊,但是作為宮廷劇,你起碼的官職、機構配置得查清楚吧?不然劇名前的大明,就是個笑話。
誰家的寶寶這麼可愛沒人要我可掐死了
錦衣衛很多“職位”在明代其實就是一種榮譽稱號。也有些授予其它軍職。很多沒實權的。你查閱明史一堆錦衣衛XX。跟清代輕車都尉什麼的差不多。比如后妃的父兄大多授予錦衣衛相關官位。比如大明風華里的張太后,孫若薇,胡善祥。她們家父兄。孫若薇她爹被授予都督府僉事。她哥哥孫繼宗就授過錦衣衛指揮使。胡善祥她爹授過錦衣衛百戶。基本上明代后妃家族男屬都授過錦衣衛或五軍都督府的官職。實權嘛基本上是沒有的,拿工資而已。
青瓷雅居
說實話,編劇水平怎麼樣我不知道,但導演的水平很高。
大明風華在製造熱點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諸如設置“禮部尚書領錦衣衛指揮使”這種一看就知道不合常理的文武大全官職,
還有反其道而行,將朱元璋的形象刻畫的是醜之又醜,就是按照朱元璋醜版的畫像來的。
光是這兩個“低級錯誤”就足以吸引大眾來進行討論,無形中大明風華的熱度又提高了不少,還沒有花錢宣傳,太合算了。
不過宋安之個人認為,大家笑一笑就好了,畢竟是電視劇,又不是歷史還原劇。人家也圖利益,所以這樣製造熱點也正常,現在這種情況太多了,認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