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嬴政
周培公并没有被康熙处死,而是自然病死于盛京(今沈阳)提督任上,他虽在平三藩之乱中因为劝降陕西提督王辅臣有功,但其实并没有得到康熙重用,晚年出任盛京提督,也只是负责戍边。
历史上的周培公,堪称权谋之臣,从他不费一兵一卒劝降陕西提督王辅臣就可以看的出来,但是关于周培公的事迹,史料却着墨不多,《清史稿》只给周培公列了个《培公小传》,而且还是附录在《图海传》的后面,其他的正史书籍对周培公的事迹更是少之又少,作为康熙年间的重要谋臣,对周培公的史料记载如此匮乏,确实耐人寻味。
周培公一生最大的事迹,莫过于他劝降附和吴三桂在陕西起兵反叛的提督王辅臣。吴三桂于云南起兵反清,时陕西提督王辅臣、靖南王耿精忠于陕西、福建遥相呼应,吴三桂试图北上推进,将叛乱地区连成一片,实现三股势力合一对清朝形成压制,康熙帝看出吴三桂的企图,决定加大对陕西用兵,康熙十五年(1675年),以图海为大将军统兵十万前往陕西镇压叛乱。
王辅臣自视自己骁勇善战,并不把图海和他的十万清军放在眼里。时在图海军中担任幕僚的周培公清醒的指出王辅臣之反,实出吴三桂的蛊惑,倘若能不费一兵一卒劝降王辅臣,则陕西叛乱不战而平。
恰在这时,周培公的老乡,王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史龚容遇曾屡劝王辅臣归降,王举棋不定。二人设法将内部实情写成文字,用蜡丸密封送呈周培公,周培公决定抓住这一次难得的劝降机会,孤身入虎穴。图海闻知非常高兴,当场写好奏折命人星夜送往北京,几天后,康熙帝在乾清宫召见周培公,对他大加褒扬,肯定了他的招降计划。周培公被封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
带着康熙帝的谕降诏书,周培公对王辅臣力陈大义,劝他迷途知返。最终王辅臣答应出降,陕西叛乱兵不血刃得到完美解决。这也彻底让吴三桂的北上合兵计划破灭,为此后三藩之乱的彻底解决奠定了基础。
虽然招降王辅臣让周培公名声大震,但事实上在他此后的仕途中,却从未进入过朝廷,根据仅有的些许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周培公在山东当过一段时间的官,因与总兵官关系不合,做了三年即匆匆去职回到荆门家乡。一直到康熙二十九(1690年)西北蒙古准噶尔部叛乱的时候,周培公心忧国事,上呈平叛计策,康熙帝始重用周培公。
康熙四十年(1701年),周培公病死于盛京提督任上,他至死都没能进入朝廷参与国事,康熙帝对周培公,其实谈不上有多重用,因此,他卓越的才能也始终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大国布衣
周培公之死应验了一句铁的定律,这句话不论古代还是当代屡试不鲜,而且周培公在炮轰王辅臣管辖的十万大军和30万平凉成百姓时,他已然预测到自己的下场,但是自己已经是骑虎难下。
首先这个问题我要给大家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角度一:从《康熙王朝》电视剧角度来分析,周培公病死于雪国盛京,临时前送给了康熙一幅《皇舆全图》,此图前无古人,堪称大清最全最精准之图。
周培公为什么会死在雪国盛京呢?
注:《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是病死在满人的老家盛京的,而非被处死,周培公的病源于对康熙的不满,也是给汉人争了一口气,以命证忠心。
周培公病死盛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周培公生不得时→其为汉人,不是满人,如果其为满人则可如日登天,称王封侯,指日可待,
小人陷害→背后受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等人的弹劾,两人多次在康熙面前提及,周培公如脱缰野马,与图海武将,强强联手,气吞山河,恐其有成为第二个吴三桂的趋势,多次给康熙煽风点火,康熙基于其为汉人的基础,只能退而求其次,以防万一,把周培公“关押候审”,把其发配至满人的老家盛京雪藏,秘密监视其一举一动,
周培公被康熙从“九层妖塔”根部推崇到塔尖,在其春风得意之时,临门一脚,将其再次踢到塔底,换个说法就是把一支在油锅中活蹦乱跳的鱼虾,瞬间捞起,放入低温零下100度的冰箱里雪藏,鱼虾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和心情?
相信此时的周培公和这个状态的鱼虾一语同态。
角度二:正史上周培公的到底死于何时?
正史上的周培公有两大作为:
1,劝降陕西提督王辅臣
三藩叛乱期间,以吴三桂为首的三反叛军想与王辅臣等人联合抗清,康熙派遣周培公和黄锡衮一并阻止王辅臣等叛军,不料王辅臣被周培公劝降,康熙甚是欣喜,于是封其为议政道台,赏黄马褂,但其上任后因与“领导”不合,主动辞官返乡。
2,周培公可以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在葛尔丹叛变之时,周培公再次献良策,被康熙二次启用,但是不幸的是周培公在剿灭葛尔丹的行程中死于任中。
以上,两个角度都证实一句定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皇家惯用的伎俩,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均是如此。
新官上任三把火!
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康熙王朝》里的周培公通古博今,智慧超群,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落得个凄凉的下场。不过,历史上的康熙并没有处死周培公,顶多只是苛待了他,因此用“兔死狗烹”来说就不太合适了。
史书记载,在清朝爆发三藩之乱时,吴三桂、耿精忠等人在南方造反,而西北军阀王辅臣则在北方响应,试图对清朝形成南北夹击。值此危急时刻,大臣周培公主动请缨前往平凉城劝降了王辅臣,因此为清朝立下大功。消灭了王辅臣后,清廷便能集中力量对付南方的吴三桂等人了。
不过,历史上功高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是很常见的 。康熙皇帝的气魄未能超过汉高祖、明太祖,而周培公的结局与韩信、傅友德相比,也仅仅是保住了性命而已。
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远调周培公到山东任职,其实就是不太信任他的表现。后来,周培公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主动辞官回了乡。直到康熙29年,周培公才被重新启用为盛京提督,远离朝廷中心,只是负责守卫边疆而已。此后他便一直留在边疆,直到去世。
其实归根结底,康熙薄待周培公的主要原因无外乎有两点。第一是认为周培公功高震主,所以需要加以钳制。第二则是因为他是汉人,因此清廷对他有所保留。
历史的荒野
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对其中一个剧情印象特别深刻,一代名臣周培公为康熙出谋划策,平定了三藩之乱,为平乱治国做出了贡献,但仍免不了发配边疆、客死异乡的结果,但周培公死后,一代皇帝康熙竟又为其守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周培公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周培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生于1632年,湖北荆门人。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其智商超群,情商高配,人情练达,谈吐儒雅,不卑不亢。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
1、周培公劝降王辅臣,凭三寸不烂之舌拿下平凉。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在耿精忠、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后,吴三桂曾试图应援、打通与耿、王的联络,使叛乱地区联成一片,迅速压缩对清军的包围圈。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进兵,他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目空一切。
周培公向图海上取平凉策,被召为幕僚,他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陕西关中地区是天下脊梁,吴三桂这次造反不及时从云南取道四川进取陕西,而盘踞在湘鄂之间与荆襄官兵对峙,实在太不会算计。现在,王辅臣起来造反,举足轻重,但他的反叛,是情势所逼和舍不得高官厚禄,这好比白内障患者渴望重见光明,又恰似半身不遂者企求站立行走。如果朝廷派个能说会道的人前去劝诫,王辅臣必然会悬崖勒马,投降朝廷。这样也就用不着兴师动众与他们硬碰硬了。图海闻周培公之言,正中下怀,可是眼前并无合适的人可派。
周培公与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周培公奶娘龚嬷嬷的儿子)均是同乡,曾屡劝王辅臣归降,王举棋不定。他们设法将内部情况写成文字,用蜡丸封闭,密送周培公。周培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愿冒死进城劝降,说:“如果前去说服了王辅臣,那是大学士的福份;如果遭到不测,自己则死而无怨。”
图海闻听此事后十分高兴,星夜赶写奏本送至京城。康熙皇帝当即传谕周昌进京,并亲自在乾清宫召见。听完周培公的设想后,康熙帝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图海命周培公携带康熙帝赦诏,再次进城抚慰。王辅臣派龚荣遇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图海献平凉名册,其子王吉贞及总兵等上缴吴三桂投递的函札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接受清廷招抚。
2、周沛公被委以重任,意见不合辞官归家。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后,朝廷对参战的汉将分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母亲孙氏以父死殉节,望皇上能为母请旌。图海奏请康熙皇帝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周培公母亲孙氏予以嘉封。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康熙皇帝还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规定了祭祀规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办理。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后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到荆门家乡。
3、周培公被贬盛京,死于苦寒之地。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清。赋闲在家的周培公仍不时关注朝廷政事,希望复起,闻讯后连忙赶写平叛“条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帝采纳,任命周培公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
后来葛尔丹叛乱,周培公又写平叛条陈,康熙帝采纳后,封周培公为盛京提督。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当年可是绝对的苦寒之地。周培公被贬盛京11年,这11年周培公尽忠职守,守护边疆安宁,并且在这11年间收集史料,绘制了一幅大清全舆图,临死前周培公不仅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还把这幅大清图上呈给康熙,正因为有了周培公的大清图,康熙才知道了葛尔丹觊觎清朝国土的野心,也就有了后来康熙三征葛尔丹,平定准噶尔叛乱;也知道了台湾虽然只是弹丸之地对清朝来说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国土,所以在施琅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其纳入福建省来管辖。1701年,周培公死于任上。
4、周培公多次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
周培公虽然多次立下大功,但其终究是汉人,在当时的朝廷中,满人和汉人势如水火,毕竟清朝是满人的江山。当时的满清大臣嫉妒周培公的功绩和才能,况且周培公又是汉人,没有背景,再加上周培公掌控几十万大军,达到了功高震主、拥兵自重的地步。有人向康熙谏言,说周培公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吴三桂。即便是英明的康熙皇帝也不得不顺水推舟,贬谪周培公,将周培公发配盛京任提督。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周培公的才干对抗罗刹国,另一方面盛京是康熙的老家、大清龙兴之地,可以牢牢地监视周培公。使得无论是满族大臣还是康熙自己都觉得合情合理,不过周培公就悲剧了!周培公被调往东北,因是南方人水土不服,身患重病。被康熙发配到盛京11年,周培公受不了那里的严寒的天气,半年没有下过炕,就病死了。
可怜一代名臣就这样死在了酷寒之地,小编认为:周培公的死也是康熙皇帝所不愿看到的。康熙表面上是发配周培公到盛京,实则是为堵满臣之口,暗中重用周培公。在清朝历史上,盛京提督都是八旗将军承担,而周培公作为一个汉人能够得此重任,可见康熙的信任。这个重要的职位能够委任的人,首先得是放心的自己人,其次要有统兵之能才行。所以周培公担任此职位,表明了康熙对其能力和忠诚的绝对信任。另外,盛京虽属苦寒之地,却是清朝的大后方和龙兴之地,康熙将盛京留给周培公,是将自己的命脉起源放到周培公手中,所以罢黜、流放一说子虚乌有,晋升、提拔、重用才是真,康熙为其守灵就是最好的证明。可能是因为其年老体衰,水土不服而最终死于任。
葛大小姐
周培公之所以被后世人经常提起,除了他在康熙年间作为康熙身边的重要谋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死因。周培公曾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劝降过王辅臣,后来又被康熙委以重任,可是事情的蹊跷之处在于,王辅臣最后死在了去赴任的路上。有不少猜测说周培公的死与雍正有关,但是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真实历史如何?
周培公的出身并不是太好,自幼丧父,周培公和母亲相依度日。在李自成进攻荆郢间,母亲殉难,至此之后自己也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依靠也没有负担。后来的一次契机,他跟着富贵人家来到京城,又因为种种契机,他走上了仕途之路,最后还担任了内阁供奉,这是他在凄苦的童年从来没有奢望过的。
康熙年间,因为康熙的废三番的决定,激起了吴三桂发动叛乱起兵造反,并且要求在陕西地区的王辅臣在北方接应他,在接到消息之后,耿精忠和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然而康熙为了不让他们有联系的机会,委派周培公带领军队从多个地区阻拦吴三桂的军队。但是康熙后来意识到其实王辅臣在陕西的人马才是对京师威胁最大的,于是开始征讨王辅臣。
但是王辅臣可不是那么好征讨的,他一直以骁勇善战战场杀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出名,清朝的带兵将领都很怕他,在攻城前夕,周培公突然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也许可以不用费一兵一卒便可以拿下王辅臣。周培公深知王辅臣的叛变无非就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但是如果清朝承诺他消藩之后仍然能够给予他高官俸禄,那么王辅臣肯定会投降。于是周培公自动请缨前去做说服工作。康熙知道之后对周培公的勇气胆识和精干非常佩服,随后他被封为参议道台,前去招抚。果然不辜负康熙的期望,一番劝说之后,王辅臣竟然接受了清朝的招抚。
在那之后,周培公在老家为母亲守了三年的孝,孝期满后复命去山东任职,但是很快因为与当地官员意见不合产生矛盾,周培公觉得不能在继续赴任因此决定辞职回荆门老家,但正好遇到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清,周培公请命自己前去平叛,康熙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可是在周培公拿着任命书去上任的途中竟然去世了。至于去世的原因,在影视剧中表现的是他因为被康熙调往盛京,最终病故。但就是事实是怎样,显然影视剧和历史记载以及野史传送都有所不同,而我们作为后代人,逝者已矣,我们只需将他的功劳铭记在心,永传后世就可以了
月夜羽夕
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名叫周昌,字培公,生于1632年。周培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十岁的时候,母亲在闯王李自成作乱中不幸丧命。从此以后,周培公成了孤家寡人,无依无靠。长大后,周培公从小吏坐起,一步一步开始在官场显露头角。
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之后,周培公开始为清朝效力。 当时康熙帝认为藩王权势巨大,如果不及时铲除,恐有后患,于是下令削三番,不料此举逼反了吴三桂等人,他们发动了三藩之乱。吴三桂还说服了陕西提督王辅臣一起跟他造反,并让王辅臣在北方与自己呼应。康熙帝忧心忡忡,心神大乱,这个时候,周培公挺身而出。于是康熙任命图海为大将军,让周培公随他一起去剿灭王辅臣。然而王辅臣骁勇善战,丝毫不畏惧清兵。周培公审时度势,认为此时最好的计策是劝说王辅臣投降。周培公主动请缨,冒死进人城劝降了王辅臣。平定王辅臣的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违危机,也为剿灭吴三桂等奠定了基础。然而康熙帝论功行赏时,却出乎意料的把功劳都给了图海。
康熙为什么会这么做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清朝是满人入关,夺取的天下。他们自然不会给于外族人过高的官位。在当时,满族人的身份是最为最贵的,其次是蒙古族等族,最后才是汉人。所以在朝廷需要满足权贵团结一致的情况下,康熙不得不选择牺牲周培公。纵然他有着很高的功劳。
2. 因为洁身自好,周培公从来不结党营私,更不屑谄媚与当朝大学士明珠等人。而明珠素来就对周培公不满,在这次周培公平定王辅臣叛乱之际,因为害怕康熙重用周培公,于是接二连三在康熙面前说了很多周培公的坏话。一面是刚刚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一面是权倾朝野不敢得罪的大朝大学士,权衡再三,康熙再一次放弃了周培公。
3. 第三个原因是说因为当时周培公手上有三十万的军队,四十门红衣大炮,康熙非常惧怕,而且周培公不像吴三桂等人,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文武全才,害怕周培公一旦造反自己也不是其对手。所以没有给与他更高的官阶和相应的赏赐。
最后周培公是在忧国忧民中病死的,不是康熙处死的。但周培公晚年过的不如意也是拜康熙所赐。可惜一代忠臣,终究没有落得一个很好的结局。
三七的历史书屋
清朝康熙年间,周培公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他深谙治世之策,深知为人之道,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生于公元1632年,他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生活,虽家境贫寒,但也能勉强度日,但好景不长,在周培公十岁时,母亲在李自成作乱时丧命,自此周培公无依无靠,在衙门中做一名小吏。
后来周培公依附进入京城,结识了康熙的老师伍次友,伍次友很赏识周培公的才华,就把周培公引荐给了康熙。
康熙实行削藩引发了吴三桂起兵反清,吴三桂策动陕西总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康熙认为陕甘地区为西北边防重地又近京师,对朝廷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康熙把主要精力放在西部战场。
康熙十五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出兵,王辅臣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没当一回事。
图海一到平凉,诸将勇气顿增,纷纷请命攻城,周培公是图海的副手,还是重要的幕僚,他挺身而出向图海提出“说降”之策,由图海上奏康熙,并因此得到了康熙的召见。
周培公看准了王辅臣反叛乃形式所逼和被利所诱,他凭自己三寸不乱之舌单枪匹马孤身入敌境,最终劝降首鼠两端陕西总督王辅臣,王辅臣一投降,清廷西北大患消除,局势转危为安。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还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对有功将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希望皇上能为母亲请旌,其父母亲都得到了朝廷的追封。
周培公就回家为亡父亡墓守孝三年,期满后到山东任职,在山东任职期间与山东总兵意见不合,只干了三年,就辞职归隐。
公元1690年闲赋在家的周培公仍不忘朝中大事,他得知西北蒙古噶尔丹反叛,便主动向康熙提出镇守边疆的任务,其实他还是最想到前线战场上效力,康熙同意了太多请求,只是封他为盛京提督,调到东北去任个闲职,盛京也就是满清的老巢,连他满清的将领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肯定是条件相当差的地方,周培公心灰意冷,硬着头皮就去了。
由于水土不服,又身患重病,周培公在那里苦苦支撑了十一年,于1701年病逝,享年69岁。
周培公之所以不被康熙重用,这样的原因就是周培公是个汉人,周培公很有才华,有勇有谋,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谋臣,但康熙还是对汉人有不相信的原因,因此周培公在立了大功之后就弃用了他。
其实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夸大了周培公的功劳,在征讨王辅臣的过程中,图海本来就是抚远大将军,而周培公是图海的副手,在七进七出招降王辅臣的过程中,周培公确实有功,全国的地图也不是周培公所绘,康熙就是一个满人,对汉人就是不信任。
周培公一生劳苦功高,在大清风雨飘摇的时候,挽救大清于危难之际,在清朝的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页,只可惜锋芒过盛,兔死狗烹,最后被打发到寒冷的盛京,而周培公一心为了满清就这样死在了寒冷的边疆,一个贤臣间接地死在了一个贤君之手,确实叫人哀叹不已。
遗产君
历史上的周培公,相较于《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还是有着诸多的不同的。
在前些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的形象可谓是令人印象深刻,他足智多谋、精于谋略、治军有方,为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立下了不世之功。
特别是他与图海组成的满汉文武双壁组合,平定察哈尔叛乱,到收服王辅臣、王吉祯父子,再到挥师南下,一举击败吴三桂,可谓是配合得当,战力强大,而让出入仕途的周培公担任主帅,反而让身经百战的图海担任副帅,也是康熙一次大胆而卓有成效的尝试。
但是历史上的周培公,不论是地位还是官阶,都是远远不及的图海的。
周培公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只得依附于权贵人士,后进入仕途,“三藩之乱”爆发时,仅仅是担任内阁供奉。
而此时的图海,不仅是内阁的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更是被康熙封为了抚远大将军,要知道这一职务在清朝仅有图海、福全、胤禵、年羹尧等少数亲贵重臣才能担任的,图海当时的地位可见一般,而这说明了图海的能力以及康熙皇帝对其的信任。
周培公就是跟随图海,一同前往西北平定吴三桂旧部王辅臣的叛乱,而在图海帐下,周培公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属下和幕僚而已,大情小务都是由图海来决策的,所以不存在图海听从周培公指挥的说法的。
劝降王辅臣,周培公迎来了自己的一生之中的高光时刻。
不同于《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率军恩威并施,打服了王辅臣,迫使其投降,正史中的王辅臣确确实实是被周培公劝降的。
王辅臣是吴三桂的旧部,吴三桂起兵之后,随即拉拢王辅臣随他一同反叛,然而王辅臣却是首鼠两端,摇摆不定,时而跟随吴三桂起兵反叛,时而又归降大清朝廷,令康熙和吴三桂两方非常头疼,而此时的王辅臣又是率兵直接控制了西北地区大部地区,并且逐渐趋向于发展成为一方独立的势力,为此,康熙皇帝才安排图海前去平定王辅臣。
而从当时的全国战局来看,尽管在叛乱之除,吴三桂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这面不仅稳定了战局,将战线稳定在了长江一线,同时在与吴三桂等人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了上风。此时的王辅臣则是更加的举棋不定。
这一点也恰巧为周培公所察觉,为此他专门向图海提议,由自己前去平凉,劝降王辅臣。图海在听过周培公的建议后表示了赞同,当即将此事汇报给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也对周培公是大加赞赏,并且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周培公也是不辱使命,经过与王辅臣的深入交谈,王辅臣决定归顺清朝,从而使得西北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康熙也得以安心派兵南下,不用再顾忌王辅臣对自己形成夹击与掣肘之势,直接加快了平定三藩之乱的进程。
此后,康熙皇帝为奖励周培公,将其升任为山东登莱道,并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
周培公是死在盛京提督的任上,但他是寿终正寝,并不是郁郁而终,更不是被康熙处死。
周培公在山东登莱道任上仅仅做了三年,就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便辞官回到荆门家乡,而这一辞就是八年时间。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大清王朝与准噶尔汗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康熙皇帝也在着手御驾亲征,解决北方问题。
此时的周培公,向康熙进献了平定准噶尔的条陈,为康熙所采纳,于是康熙让周培公复出,担任盛京提督的职务,在协助康熙署理盛京东进大军事务的同事,命其做好防卫工作。直到康熙四十年(1701年),周培公死于任上。
相对于《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由于其功劳太大,引得了康熙和满洲大臣们的猜忌,进而算是被“发配”到了冰天雪地的盛京镇守,正史中的周培公被封为盛京提督,实际上是对其莫大的信任与提拔。
而周培公也是兢兢业业的任职,最终死在了任上,而他也并没有向康熙进献《皇舆全图》,也没有因为自己不公正的待遇以及北方还冷的天气郁郁而终,更不是题目中所说的被处死,而他是寿终正寝。
雍亲王府
周培公与其说被处死,不如说是因康熙被贬导致因身体、因身心、环境之故落下病障而“处死”,他的死,在于太过出色,导致康熙怕周培公类似吴三桂、葛尔丹、鳌拜这些人般造反,毕竟,周培公是汉臣,最终结局不算好,也是情理之中。
周培公始于康熙也“死”于康熙
周培公这一生活在康熙这个年代说是幸,也可说是不幸,幸在于遇见康熙,不幸也在于康熙;康熙这个年代由于叛臣过多,导致康熙并不放心他这个汉臣,即便他足智多谋,文武兼备。
周培公与康熙的结识是在一场康熙微服民间时被周培公的睿智发现,当时周培公由于科举考试忘记了忌讳玄烨这个点,导致被赶下考场,后落魄之时,为一个卖豆腐脑的姑娘鸣冤。
以冤情为文,拿案情谱写成曲子,让人在民间流传,以达到鸣冤的作用,后续周培公为帮这姑娘还舍身将自己的推荐信给拿出来,写在了冤情的背面,让这封冤情更有力。
推荐信是伍次友把周培公推荐给康熙的信,而伍次友是周培公的老师,伍次友希望周培公科举能被康熙发现,但奈何忌讳出了差错。后续康熙微服时听闻该“鸣冤”曲更看到了这穷困潦倒的书生豆腐脑周培公,觉得这人很有才智,竟选择这种方式鸣冤,于是尾随了周培公到平常卖书的摊,然后约周培公至茶楼喝茶闲聊。
在茶楼里,周培公竟然从康熙的举止和谈吐当即就知道了这是当今圣上,后续康熙考究了周培公还为姑娘处理了事情。
这就是周培公与康熙的初见,也因这次初见,周培公在康熙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培公走入官场后,在平定三藩上也是立下汗马功劳,不光这事上,在很多大事上这位旧汉清臣都为康熙平了很多次大乱,例如蒙古察哈尔王当时进攻皇宫时,也是他想出的计谋化解,以及周培公劝降王辅成这些。
诸如以上这些还有很多,这些功劳积累到让朝廷上下大臣都议论纷纷,因为王辅成归顺朝廷后周培公就已经势大,势大到犹如另一个吴三桂,但与吴三桂不一样的是,他没不臣之心。
但不臣之心这东西有时说不准,你如果给对方机会,对方就会生出不臣之心,不给,就生不出,而康熙面对这情况肯定就是不生最为妥善。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周培公被“处死”,这的处死不是真的处死,而是以一种贬的方式让他远离权力,在贬到盛京这十多年,周培公身心疲惫,而且这地冰天雪地,也让他身体保受苦寒。
在一个冬季里,周培公由病逝的方式离开了康熙,而当时康熙还亲自过去看望,为周培公守了一夜的灵,可以说,周培公作为汉臣能如此死法已经算不错了,任何朝代都怕大臣拥兵自重,何况康熙这个年代四面楚歌皆是叛逆,不信之心早于深埋于心。
探索历史奇闻
在世人眼中,“周培公之死”似乎就是一个历来倍受争议的话题,但其实最终周培公的死亡真相并不是受到了康熙帝对其“兔死狗烹”式的迫害。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说“周培公之死”全然同康熙帝没有关系。真实历史上的周培公之死与《康熙王朝》当中所演绎的情节大有出入,《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最终的致死原因是遭到了康熙对其的“雪藏”,最终病死盛京。
《清史稿》中对于周培公的生平记载并不详细,只是简单叙述道:周培公是病逝于时任盛京提督之任上。周培公素来被唤作为康熙身边的“第一谋臣”,依我个人之见,凭借周培公的劳苦功高,确实也可担此头衔。但其实有关周培公之记载实在是鲜有耳闻,翻阅清代本本史书,唯有《清史稿》之中笔墨不多的《培公小传》简单对周培公的生平有所记载。
1.康熙十五年——周培公劝降王辅臣
第一阶段:
面对康熙下达的“削藩令”,吴三桂联合了尚可喜、耿精忠于公元1674年悍然发动了“三藩之乱”。南方叛乱爆发之后,三藩叛军进军之势势如破竹,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南方几省。“三藩之乱”可能在绝大多数人好似“蚍蜉撼树”式的不自量力之举动,但于当时看来,“三藩之乱”其实已经到了“清朝存亡”的关键时刻,后世学者在评价这次兵变时,称之为“清朝建国以来最为危险的一次国内叛乱”。
第二阶段:
伴随着吴三桂的起兵,耿精忠与时任陕西提督王辅臣短时间内便很快选择了策反以呼应吴三桂。观此时之势,康熙帝彻底看出了吴三桂的战略意图,吴三桂此举就是想对北京城形成重重包围、南北夹击之势,将清兵重重压制在包围圈之中。战争形势进行到如火如荼之时,康熙帝便下令让图海和周培公带兵前往西北战场去围剿王辅臣和耿精忠。公元1676年,正当图海以10万清军重兵压境陕西时,身为幕僚的周培公却根据战事形势提出前去招降王辅臣。果不其然,毛遂自荐的周培公果真顺利招降了王辅臣。如此一来,吴三桂的战略意图便不攻自破,顺势解除了清朝灭亡的燃眉之急。
2.康熙二十一年——周培公果断辞官归隐
其实王辅臣的投降,就已经直接标志着吴三桂此乱的最终平息。康熙十八年,图海便奏请康熙帝授予周培公为山东蓬莱道一职,以示对周培公当年“劝降王辅臣”的赏赐。时任三年这一官职的周培公因为与当地总兵的不和很快便自主奏请辞官回乡。《清史稿》对此描述:“昌复参蔡毓荣军事,事平,授山东登莱道,摄布政使,以与总兵互讦罢。”
3.康熙二十九年——周培公自荐盛京(也有一说为被贬盛京)
按照《康熙王朝》中“康熙对于周培公贬谪盛京”的理解,我们大致可以从中分析出两个原因:①周培公根系汉族,但当时却是满人亲政,在周培公劝降王辅臣之后,荣誉过来的同时,也不约而同地伴随着一些满族贵族的冷嘲热讽和人言诽谤。我们姑且可以将周培公理解成为“满汉矛盾”之下的产物,康熙帝在面对诸位满人臣子的压力,自然而然便会将周培公流放。②时任山东蓬莱道的周培公当时手握10几万大军,康熙帝考虑到身为汉人的周培公随时可能拥兵自重、造反起义,成为第二个吴三桂,故不得不将其贬谪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