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100多人够资格评高级教师,近40人上台述职,最后争夺五个名额!你怎么看?

福尔马林宏珊军


学校有100多人够资格评高级职称,只有5个名额,这一看就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学校每年都会评职称。

虽然高级职称确实很难评,但也不至于惨烈到100人有参评资格,入围的只剩40人,最终能评上的却只有5个。

如果真有100多人有参评资格,这意味着这所学校平均每年有100多人参评高级职称。这学校得有多大的规模?

40人上台述职说明仅入围的就有40人。高级职称名额却只有5个。40人争5个名额,这就不是一般的惨烈了。


其次,高级职称的名额是根据参评人数的百分比来定的。

一般高级职称的名额都是上面教育局给这所学校的。而名额的设定是根据学校参评高级职称老师的百分比来确定的。

例如我们学校,一般有参评资格的每年基本在10人左右。上面教育局能给5~6个名额。我参评那一年比较特殊,有参评高级职称资格的共4位老师。最终上面教育局给了3个名额。最后,资历最浅的一位老师给k.o.了。


最后,评职称是要有耐心的!

评高级的条件相当的复杂。最主要的就是论文。再有参评高级职称资格的之前就要开始积极撰写论文。参加每年的论文评比,发表论文。

积极做班主任。近几年我们这边评比高级职称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职班主任才有资格参评。

其他的比如评优课,基本功竞赛,学科竞赛等都要积极参加并且获得好名次。

参评高级职称就好比一个有耐心的猎手。只有一项一项的工作准备妥当,到昌平的时候才不会领证慌乱。那时候即使有100人参评只有5个名额,只要你准备充分,条件优异参评的同行,一样也能入选!


结束语:高级职称虽然难评,但也不要听信别人的夸大其词。只要耐下心来,按照高级职称的评选规则,一项一项的去满足它的要求,最终能实现高级职称之路!

我是绿衣黄裳99,一线老师,讲述教育,讲述成长。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请【关注】我!

绿衣黄裳99


所谓的“述职”就是走形式,背后的肮脏行为才是真刀实枪:有送钱的,价格从20000一路狂涨到将近10万;还有献了“青春”,甚至献了胃,我学校即有一个女教师,无色可献,亦不舍财,在“述职”时说到辛酸处,泪洒当场,去年又两次住进病房,今年退休年龄已到,只能黯然离场……

而只有几个确实凭真才实学,埋头苦干评上的。

我属于既无才又无色,只不过评了3次后,在第3年赶上末班车了。否则,以现在学校上下没有几个良善的环境下,我也只能~



小七的姥姥


记得前20多年的时候,我们评选小学高级教师,够资格的,共计五人,争夺一个名额。我也是其中之一了。

那时候也是要述职的。听了他们的述职报告,真的让我目瞪口呆了。一个普通的教师,怎么一评职称,就那么的有了雄才大略,那么多大公无私,那么的忠于职守,那么的富于才华了呢?我想如果上台让我那么说,我肯定会心惊肉跳,面红耳赤的呢!

那种大话,我真的说不出口,只好临时做了决定,退出评选。当然,我的举动引起了一片哗然。

后来,评职称实行了分数制。也就是把你的工作成绩量化了。然后根据你所得的分值,再决定让不让你参评,就在那一年,我顺利的进入了小学高级职称。

你们学校评职称,40多名老师争夺五个指标,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被挤了下来。如果一个勤奋扎实苦干的教师,被淘汰下来,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打击很大的,所以这种评职称的办法,也是不太科学的。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看到评职称这个话题,小七一声长叹!

6年前,我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准备参加职评,结果至今没评过一次。

今年学校又通知:今年学校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指数全部是负的,一个指标都没有了。谁也评不了职称了。


所以,100多人争5个名额,这真的已经算不错的了。至少还有5个名额啊,比我们强多了!

这就是教师评职称的现实情况。

排长队等指标。

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教师教学年限够了、工作量够了、教学成果也足够了、论文和各种竞赛奖项也都拿够了,也就是说什么条件都达到了,却不能直接评职称,非要限制名额?

但是,我看得清清楚楚:大批教师压在那里评不了职称。就以我们学校为例吧,我6年前就达到评中级的要求了,一切准备就绪,但是前面排了40多人,轮不到我。今年好不容易差不多轮到我,又没有指标了……

我们学校现在有56位教师等着评高级,去年和今年都是一个指标都没有!很多人已经放弃评职称的想法了……


好像只有教师评职称需要指标。

我朋友在南方某城市做公务员,过年时跟他聊起我评不了职称的问题。他很不理解。他问了我一系列的问题:

①你缺什么材料?

答:不缺,什么材料都准备好了。

②你有什么条件达不到吗?

答:没有。我的条件够评学科带头人了!

③那你怎么评不上职称?

答:不是评不上,而是没机会评。没有指标。

④指标?什么意思?不是到年限就可以晋升吗还是需要考试?

答:如果可以考试,那我就谢天谢地了!

教师评职称,就是这么难。

题主问:学校100多人够资格评高级职称,40多人上台述职,最后争夺5个名额,你怎么看?

小七想说:我很羡慕他们,一下子就有5个名额,太奢侈了!我们四五十号人眼巴巴地望着,结果连一个名额也没有……


结束语:

当教师,眼界要放开,不要在职称这棵树上吊死。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至于职称嘛,佛系对待吧,各位同仁。看淡职称,有益于身心健康!

我是小七,乐于为您解疑答惑。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给我一个关注吧。

墨公子说教育


我们单位四百多教职工 高级职称只有不到七十人 每年高级和中级各有八个名额 我是2006年上班 2013年才晋级二级职称 到现在2019年了依然看不到晋级中级的希望 面前最少三十人 我估计到四十岁能晋级到中级职称都是万幸了 高级到退休能混上就行 不像两千年左右了 我爸也是教师 35岁就晋级高级职称了 我现在34了 还是二级 真够搞笑的


纵有花好月圆


题目中说的“学校100多人够资格评高级教师,近40人上台述职,最后争夺5个名额”,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很好的。

我本人是1993年评上中学高级教师的副高职称,那时我们安徽省评定中学高级教师有具体的规定,只要符合所有的条件,就会从中学一级教师晋升到中学高级教师。 (上面的图片是我本人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证书)

而现在不同了,题目中说的这100教师肯定是中学一级教师,结果有40人争夺5个名额,这5个名额给谁呢!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唯一的好办法上台述职演说,看谁的教育教学工作做的很好,这个名额会自然获得。 例如,上台述职的中学一级教师可以这样作述职演说:

第一,作为一名中学一级教师,我早已超过5年的工年限,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学者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

特别是在每届高考中,我所带的班级,高考成绩在平行班中,我教的学生的都比别人高,如果在座的校领导和我的同事可以到校教导处去核查。 第二,我当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教学最新的改革趋势,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5年来主动承担校级公开课教学,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的好评。

国家级学术论文一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杂志上,如果在座的同仁不相信,我现在可以拿出来,给大家当面审核。 第三,多年来,我认真履行中学一级教师职责,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有事有病先请假。本人认为我符合中学高级教师的任职资格。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前面的路还很远,如果能够评上中学高级教师,那么我一直还像以前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请各位领导和相关工作部门接受我的职称评定的申请。 因此,上台作个人的述职演说,这样的话,能够从100人中脱颖而出,从一级中学教师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大家肯定认为合情、合法、合理。即使没有评上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老师,也无话可说,因为你的述职演说拼不过别人的。如果这样做,即使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那也不会在背后出现流言蜚语。


百花亭杂谈


最高级的玩法,莫过于人玩人,我原来不相信职称会牵扯到这么多老师的利益,现在我这么相信了!

现在的职称不再是简单的荣誉了,而是实实在在与金钱、收入挂钩…所以大家竞相竞聘,登台演说,各显神通……

这所学校一定是一所名校或者同年龄段的老师居多,如此众多符合条件的老师竞聘,已经不能说谁优秀或者谁更优秀,职称就是诱人的大蛋糕,都想吃到口中!40人述职,却只有5个名额,难道最后胜出的5个就是最优秀的吗?肯定不是,老师偏向性投票、领导的喜好等因素左右着最后结果,当然很多地方都是最后有领导拍板定夺!关键没有评上的该可能明年又要面临这种情况,或许那个时候已经不是40人,也许是60人或者更多,很多符合条件的老师会重复着这样的过程可能很多年才能最终评上,如此规模和名额限制,甚至有些到退休都没有机会,这完全有可能的。

不公平的职称评审对老师的积极性打击是很大的。

如果职称评审全透明,公开,公平,大多数老师还可以理解,个别地方暗箱操作,领导一手掌握资源按喜好分配,不送礼,不拉关系就不能评的结果就是导致很多老师寒心,很容易给工作带来负面效应,影响老师们特别是一线老师对教育的热情。


在评聘过程中要公正公开,教代会要起公正的监督作用,评聘过程必须符合相关文件,同时不能随意更改评审条件。而且老师们也必须把评审过程中的不合理或者违规的现象向主管部门反应,至于上级是否调查处理那是他们的事。

最迫切希望职称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工资尽量与职称脱钩,改革工资制度与工龄相关,这才符合大多数教师的真正利益。

对教师职称的评审你有什么要说的话,请留言区留言交流!


杨锅来了


说实话,一年能有5个高级名额,这已经很不错了,很多学校是一年一两个甚至几年都没有一个名额。造成高级职称名额紧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高级名额是有比例的

一般初中高中给的高级教师占比为20%-25%,也就是说,如果该学校有100个专业技术人员,那么,只能聘任20-25个高级教师。我们这儿是按照25%给的指标,也就是说100个教师里有25个高级教师。如果这25个名额已经占满,那么,其他人就没有机会再评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编制的问题。如果一个学校编制是100个专业技术人员,那么,高级指标也就是按照编制来计算的,而不是按照实际人数来计算。即使学校只剩下25个人,也可以评25个高级。相反,如果这个学校的老师严重超编,比如说有200人,那么,它仍然是25个高级指标,这点不会改变。

其次,只有高级教师退休或者调出,才能空下高级指标

如果这25个高级教师中,有一部分年岁比较大,那么,随着这些老教师的退休,高级名额就可以空出来,其他老师就有了评选高级的机会。

如果这25个高级教师都比较年轻,而且他们没有调出的愿望,那么如果你是中级职称,岁数又比他们大,那么,你就没有机会升到高级了。

第三,调动工作也很难有机会评上高级

如果你所在学校没有指标,是不是调动工作就有机会了呢?也不见得。这是因为评选高级需要最近四年的量化分数。而且量化分数中,还会涉及校龄之类的。你到了新的学校,你比不了该学校原来的老师,仍然没有多大机会。而且,调动工作后,一般会低聘。也就是说你原来可能是八级,到新的学校后,要从十级开始聘任。有的地方甚至按照初级进行聘任。

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40人上台述职,最后评选5个人,我觉得这有点太惨烈了。很可能会产生很多负面的东西。能上台述职,说明这些人资历差不多,谁能最后取胜,靠的是评委的主观分。这必然会滋生腐败问题,有些人肯定会做题外的工作。这样,原本是想通过公平竞争,实际上很难做到公平。

最后的结局,除了评上的5人高兴之外,其他35人,以及没有参加述职的60多人的工作积极性会受挫。原本希望通过职称激励老师的,结果会事与愿违。而且,老师们争来争去,感情也没了,影响到团结。

我认为,评选高级职称,应该尽量减少人为的因素,特别是这种多人述职、当场量化的方式非常不好。应该将平时的工作和成效随时进行量化,到评选的时候,谁的分高,谁上,这样,老师们的意见应该比较少一些的。


爱河北人


每年五个指标,少吗?我说不少。

你想,一位教师算三十年教学生涯,每年五个,就是一百五十个指标了,一所学校有这么多高级,不少了吧?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致的估测。

而且所谓每种资格的确定,都是人为的。

也就是说,其资格门槛的高低,既可严格,也可宽松,纯粹是凭人的主观意识的把控。

比如,按照选举法,凡是年满一定年限,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都有参选各级人民代表的资格,所以说,有资格参选,但并一定会被选上,和参评职称一样,也受名额限制。

至于高级名额的多少,必须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一,教师行业必须和其他行业进行比照。

比如,如果凡是中小学教师都得拥有相当副处的高级职称,那么所有公务员是不是也得享受副处职务码待遇?还有那么多的事业单位,医院等,国家又如何予以考虑?到时,副处待遇是否成了国家公职人员最基本,也是最低的待遇了?

二,其本身受地方财政的制约。国家公职人员最终人人最低都是副处,工资肯定上去了,地方财政能否长久支撑?

三,也受中小学教师本身所具有知识水平所限。比如,一所最普通的小学,所有教师都是副教授以上职称,是否真正反映了这所学校教师的真实水平?

所以,名额限制是必须的。至于如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校,配置数量不同的高级教师名额,这完全得看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得出一个公允的评判。


飞鸟留痕2O16


一个学校100多人够资格评高级职称,40余人上台述职,竞聘5个名额,而这5个名额还只是校内,地级市还有总名额限制。可见,现在职评评定竞争是多么激烈

现在正是一年一度职评时,看到这个问题,首先庆幸自己已经过了职评这座高山。虽然校长前天开大会时说,现在有待聘、转聘和降聘等制度。觉得自身危险系数比较低,毕竟一线主科老师

现在职评要求比起当年我参评的时候要求更高更严更多。如五年的听课笔记和一年的讲学稿,地区级赛教……林林总总。如果我以前没评上的话,现在看这架势估计是没指望啦!

100多名有资格评高级的教师,每年学校内评5个,以这速度,没20、30年还真消化不了,这必然导致一批人到退休最多是一级。这样下去,在职教师还有心思教书么?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么?年轻人还愿当教师么?有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么?教育滞后崩盘,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么

所以,职称评定制度既然不能摒弃,但改革势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