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学的阿开
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地缘因素,亚太地区人口众多但远离近代世界工业中心——欧美,工业产品不可能全靠进口,必须贯彻市场就近原则发展工业;其次中日两国在近代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具备发展的必须要素;第三,中日及四小龙都是大中华文化圈的成员,受欧美殖民及文化入侵刺激较大,反弹意愿强烈,有全民一心奋发图强的民族素质;第四,大中华文化圈成员自古重视教育,注重人才培养,而且在管理和商业竞争中具备独具特色的特点,进入工业化后得以迅速突破欧美包围圈取得成功。就现在来看,亚太地区的工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呈现与欧美分庭抗礼的趋势,假以时日亚洲必将成为未来的世界中心,引领世界科学进步的道路。
光合作用的动物
“亚洲四小龙”除韩国外,都是华人为主体的社会结构,香港和新加坡是港口城市,以贸易立足,不能说实现了“工业化”,但经济比很多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还好。中国大陆、台湾地区还有韩国,应该算是实现了工业化。
这是为什么?
其实东亚地区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大陆外,基本都是跟美欧等发达国家走得比较近的。台湾就不用说了,韩国、日本基本就是美国的附庸,新加坡一直当自己是美国的小弟,香港在97年之前是英国殖民地。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跟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和贸易联系有相当大的关系,然后就是华人文化圈具有普遍的重视家庭和教育的文化特征为产业转移和技术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些地区在90年代之后,都抓住了中国大陆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机会,中国已经是韩国、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台湾、香港、新加坡无一不是靠中国大陆在发大财。
只有大陆的情况比较特殊,除了改革开放之后外部条件的改善,最重要的三大国内因素,其一是规模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二是统一完善高效的政府治理,其三则是完整的工业基础和教育体系(尽管当时水平比较落后,但有体系和没体系完全不一样)。对比一下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就知道,印度面临的外部环境比中国好很多,在美苏之间可以左右逢源,但其糟糕的国内治理水平和较低的教育普及水平拖了发展的后腿。
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尽管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只要不戴有色眼镜,都是可以看得到的。这是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有一个在美国的印尼人是这样感受他们和华人的差距的:他跟一个华人同事同时进的公司,都是一穷二白的起点,但十年之后,他还在租房住,而那个华人同事已在开始供房了,那个同事经常加班,有时还找兼职,很少去娱乐场所,于是加薪升职的机会越来越多,积蓄也在逐渐增加。刚开始大家都差不多,但一年年下来,差距就出来了。
我想中国大陆这些年的发展,本质上跟这个故事是类似的。
职场简史
有本写中印比较的书(名字忘记了),谈到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区的经济腾飞,或者说工业化过程,比较有特点。我个人理解中国工业化成就,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内因是在苏联援建基础上的国家工业体系起步,这个是第一代领导人留下的基础,这个重工业的底子其实非常关键。
其次是东亚区经济联动。这个背景其实是二战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以及老美领导的经济全球化。美帝的产业升级,使得低端制造流向日本。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是东亚现代化的先驱,自明治维新起就如此,二战后政治上不完整的日本,在经济上对东亚现代化做出了关键的贡献。产业链从欧美,延伸至战后日本,继续延伸四小龙,最后是大陆。大陆在关键的时刻接棒,也正式并入全球化产业链。也正因为巨大的体量,中国几乎吸纳了所有的工业生产机会,并不断升级产业。客观讲,也在不断侵蚀其它国家的工业版图。
东亚文化圈是背后的助力,港台,海外华侨华人,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儒家文化思考致富的理念,也催生了无比奋发图强的意志。
这里不得不佩服邓公明锐,审时度势,也抓了最后的机会窗。因为这宝贵的40年,是和平发展的良机,在工业必然走向机器自动化倒数计时中,中国利用其庞大的人力储备,饱满的享受了人口红利,完成了初步的产业升级。
当中国的人力成本不断提升时,也会从国内向更低成本区传递产业分工,但中国的工业人口体量,和广大的疆域,延缓了这个过程。加上智能化工业时代已经来临了,留给其它国家做原始积累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痴吃饕餮
主要有那么几个原因,政治稳定,政府权威大,世界经济产业转移等。
一、政治稳定,权威的政府主导经济。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时期,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都处于政府相对强势主导时期。这一时期,对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相对比较有延续性,而且由于政府比较强势,对于确定的经济发展方向能够集中力量进行投入和发展。韩国60年代起一直处于朴正熙掌权时期,直到1979年被刺身亡,总共掌权18年,带领韩国走向了工业化和经济腾飞。中国台湾则在70、80年代处于蒋氏统治时期,先蒋介石后蒋经国,这一时期台湾经济发展腾飞,进入发达地区行列。新加坡则处于李光耀政府的长期管理中,利用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二、抓住了全球产业经济的转移机会。上世纪60、70、8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慢慢的进入以金融服务,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新产业经济,原先的工业产业开始了转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这一段时间,正好被亚洲四小龙抓住了机会,提出出口主导型经济,以加工出口为切入点,不断引入工业技术,提升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
包括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处于政治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一直没有变,所以也得以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
而其它地区,则没有这种优势。尤其是政治形势总是在不断的变革中,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对于经济的发展,政策的稳定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比如泰国,就常常发生红衫军等社会政治问题。
时光之意
假如单纯说“工业化”,二战之后,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国家是有很多的,因为所谓工业化是指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就好比1980年的中国,80%是农民,但是没人可以否认中国当时已经是工业化国家。。。而今天的印度,伊朗,南非,甚至朝鲜,其实都算工业化国家。。。亚洲四小龙的定义其实是发达国家(或者地区),这不是一个概念,整个东欧地区除了俄罗斯,工业发达的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被定义为发达国家,因为首先是GDP指标不够,其次是各种数据如教育程度,社会福利,妇女地位,科技创新能力等等。所以准确说法是,二战之后,只有亚洲四小龙成功跻身发达国家(地区)的行列,有几个国家曾经接近发达国家,但是又出了问题,例如:南非,南斯拉夫,巴西。。。俄罗斯跟中国是两个特例,其实俄罗斯除了GDP,任何方面都是达标的,至于我们,还是需要努力的,国内有些地区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发达国家标准了,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不行的。。。。
疯语者007
东欧是许多国家,其中部分国家的人均gdp是高于中国的,有个别国家比如斯洛文尼亚是属于发达国家的,东欧走苏联时代工业水平就比中国高,市场化以后经济也是迅速增长,
经济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比如地缘优势,人口数量和素质,经济发展政策,国际环境,等等,经济发展并不神秘,
至于为何四小龙和中国实现了工业化,正是因为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了上述经济发展的要素,四小龙人口素质高,地理位置好,市场化制度,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日本和美国开始往四小龙产业转移,而四小龙抓住机会经济腾飞,
四小龙腾飞后,中国正好市场化改革,随后四小龙和日本又往中国产业转移,中国经济也腾飞,
至于为何其他亚洲国家没有经济腾飞,实现工业化,放大了说全世界除了欧美列强,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多,就是因为除了四小龙和中国,其他国家的发展经济的条件不具备,要么地理位置封闭,要么人口素质不高,要么没有市场化,诸多经济不成功的国家必然有至少一个缺陷,当然,其中有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市场化,
比如越南,印度在市场化之后同样具备上述经济发展的条件,工业化也只是时间问题,
万事皆空70
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
严格来说除了英国以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工业化都是后发的,是在参考英国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从这个角度上看,不能说只有中国大陆和亚洲四小龙在后发国家当中实现了工业化。
不过有一点倒是正确的,那就是无论是后发还是先发的因果,所有的国家都处于两个文化圈范围之内,一个是欧洲文化圈,还有一个是东亚文化圈。
如果把时间限定在二战以后,那么情况就和提问当中的描述一致了,也就是说只有中国大陆和亚洲四小龙实现了工业化,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国家做到这一点。
关于这个问题,在亚洲4小龙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曾经有美国学者专门进行过深入研究,但研究的结论差异很大,所以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在研究亚洲四小龙的时候呢,往往还会将发展历程追溯到日本的工业化,所以当时的研究,很多时候是在谈亚洲的日本以及东亚四小龙的工业化历程。
到了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经济迅速崛起,又开始有一批学者关注到这种现象,但是同样没有办法加以解释,只是把70年代时候的研究结论重新又吵了一遍。
下面简要的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研究结论。
第1种观点是儒家文化的影响。这种观点的真正思想来源其实是德国20世纪初的著名社会历史学家马克思韦伯的文化经济论。他当时从新教伦理角度出发,认为其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有人将其移植到了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分析当中,认为儒家同样和新教一样,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问题在于,马克思韦伯的观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逐步被否定。他的思想观念过于偏执,带有浓厚的鲜艳唯心论色彩预先假设了西方宗教的先进性。大部分学者在深入研究以后,认为马克思韦伯最重要的价值是揭示了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鼓吹文化决定论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发展。主张儒家文化的价值实际上和马克思韦伯鼓吹新教伦理是同样的。
第2种观点是高强度的投资导致的。这种观点把文化因素的影响作为一种间接影响,因为在东亚儒家文化影响下形成的重视教育理念,就导致了高人力资本投资,而高储蓄的习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上的支持。这些是导致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这种学说,寻求从较为单纯的技术层面上来解释亚洲四小龙以及之前日本的崛起。
这种观点现在也日益受到质疑,主要原因就在于过于偏重技术,而且有一些国家在某些方面同样和东亚国家具有较为类似的技术条件,但并没有成功实现工业化。文化因素的影响力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完全的予以否认。
以上是最主要的两种观点。此外还有一些影响力相对较弱的观点。比如承接美国的资本输出和技术转让,是导致该地区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强调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力。还有东亚地区在劳动效率上面不具备显著优势,但是由于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才形成了资本上面的积累。这种观点简单来说就是勤奋理论。还有就是有人从智商角度分析之后,认为东亚地区的平均智商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使得东亚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本。这是试图从先天禀赋方面加以解释。
工业化本质上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历程,直至今日真正实现这一历程的国家,在全世界当中所占的比例也不高,覆盖的人口和地区在全世界来看也是处于少数。东亚地区能够成为西方核心区之外,仅存的现代化成功地区,很显然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这一点不能否认。但是恐怕也不能单纯靠文化加以解释。东亚地区具有比较特殊的历史背景条件,那就是相对来说历史根基非常深厚,被西方殖民和奴化的历史相对较多,这为后期独立以后自主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而传统以来形成的集权管理体制,实际上在工业化早期发展过程当中,极为关键这样一个体制和儒家有一定的关联,但不完全是儒家学说的惨,中国传统的法家思想对此贡献甚大。所以单纯用儒家思想来进行解释也是不合理的。
总的来看,现在这个问题没有办法给出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解释,还是一个在学术领域上争论较为严重的问题。
用户4325101516
新中国成立之初,基础工业、水利建设可以说是蓬勃发展,按GDP增速比现在强多了。只是那时国家底子太薄,难以立竿见影。到1972年中美建交,可以说搬掉了拓展国际发展环境的绊脚石,从此中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有人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我想说没有建国之初的全方位基础建没、和大国的搏弈开放只能是失败的选择。至于四小龙完全是搭载美国的顺风车,而中国大陆则是得益于和美国的建交,和欧美国家的跟风,一大批新技术引进促进了国内技术改造和升级。回过头来看,美国的技术和市场促进了四小龙的快速发展。而现在的中国,刚好可带动非洲、中亚、朝鲜乃至俄罗斯等国的发展。所不同的是,美国是进口型国家,四小龙赚的是美元而养活了自已,中国则是制造业大国,须培育海外市场来养活(最少是活的滋润)中国人。这是本人一点拙见。
还是那个花
有人说世界上的很多“后发”国家中,只有中国大陆和“四小龙”实现了工业化,你怎么看?这是为什么?
我们常说,现在相对落后的国家,都具有后发优势。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确实,现在落后,只要方向对头,思路正确,确实有后发优势。但是,这种后发优势到底能不能成立,能不能变成现实呢,也是一个问题。
先来看亚洲“四小龙”,在亚洲金融危机前,确实很火,火得都快要成发达国家、强大国家了。但是,由于“四小龙”的快速形成,既与当时的工业革命有着密切关系,也与日本的货币泡沫化密切相关,大量货币走向包括“四小龙”在内的亚洲国家,且日本的工业技术外流带动“四小龙”等发展。然而,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美国资本大量撤离日本,加上索罗斯大举北上,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爆发。紧接着,“四小龙”集体陷入困境。所谓工业化,也就出现了停顿。
至于中国,可以说是发展最为平稳、政治最为稳定、社会最为安宁的国家。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如产业结构、过剩产能等,但从总体上讲,还是发展得非常好的。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基本具备,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工业化水平,让工业化更好地带动现代化,让现代化促动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让广大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工业化带来的一切。
最可怕的,就是南美国家,很快地就陷入到了“中等收入陷阱”。
谭浩俊
中国在建国初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建成了基础的工业体系,在文革动乱前也基本上取得了一定的工业成就,但没有连续高水平发展,在六十年代特别是文革后基本停滞。这就是普遍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建造的项目,后边的项目不多,各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一直较低,这种局面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彻底改变。通过开放中国了解了各个行业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管理,产能,效率等等各方面的差距,奋起直追,并充分利用了我们的优势,逐渐才达到了今天的水平。今后的路子还很长,有朝一日我们会达到欧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