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的周老师
最近几年,大约是从《大圣归来》开始,我们看到很多传统的中国神话故事又纷纷被搬上了电影、电视,有些质量上乘的还成为了一时热点。这其中,《白蛇传》相关的影视剧,可谓是热点中的热点了,从去年到现在,一共有《天乩之白蛇传说》、《白蛇·缘起》和《新白娘子传奇》三部。
说到《白蛇传》,这确实是国民级的IP了,青蛇、白蛇、断桥、雷峰塔,几乎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其实不只是《白蛇传》,蛇这种动物,以及衍生出来的蛇女的形象,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人首蛇身的女娲娘娘了。所有的这些传说,以及背后的民间信仰,共同构成了《白蛇传》产生的意识土壤。这应该才是《白蛇传》的真·缘起。
一、真·白蛇缘起:原始的蛇图腾崇拜
任何神话故事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四大民间神话传说的《白蛇传》自然也是这样。如果咱们尽可能往前追溯,白蛇传的“真·缘起”或许可以追到远古时代的蛇图腾崇拜。
女娲的形象,隐含着缘故的蛇崇拜
图腾崇拜想必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恐惧与崇敬。人们相信天地间的各种动物、植物都是有着种种神奇的能力的。这其中最受先民们崇拜的能力当属力量和生命力(生殖能力和生命长度)两种特质,前者衍生出对各种猛兽的崇拜,后者则衍生出一些植物崇拜。而蛇,在远古先民们看来正好同时具备了这两种特质:蛇是凶猛的野兽,同时蛇具备强大的生殖能力,另外蛇有夏季蜕皮的习性,这在远古先民们看来无异于重生。此外,蛇是冷血动物,在远古朴素的阴阳观念里自然是属阴的,再加上强大的生殖能力,使得蛇的形象与女性有某种天然的契合感。这应该是蛇女形象产生的某种底层逻辑。
华安县草仔山先秦蛇形石刻
但同时,远古先民对蛇的感情,又是很纠结的。蛇有很强大的能力,先民们羡慕这种能力。同时,蛇又是凶残的猛兽,可以说是远古时期人类最大的天敌之一,所以先民们对蛇又非常的恐惧。这份恐惧,实际上也为后世蛇和蛇女形象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很多朋友都知道,远古社会经历了母系和父系两个阶段。在母系时代,女性的地位是很高的。这种地位既体现在生产生活上,自然也体现在信仰方面。所以母系时代流传下来的很多神话中,女性的地位都是很高的。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女娲的形象,西王母的形象,可能就是一代代口述之后,后人对母系时代的某种追忆。
母系氏族社会
后来到了父系时代,随着男性社会地位的提升,自然也要提升自己在信仰上的地位。所以,父系时代的神话中,一方面男性神灵的形象开始增多,另一方面女性神灵的地位开始下降。蛇和蛇女形象的变化,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前面说过,远古时代的人对蛇的感情是很复杂的。随着男权时代的到来,属阴性的蛇的信仰地位自然开始动摇,很多原有的属性被分离出去,如力量、生命力等优点,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神话物种,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龙。而失去了神格的蛇,以及衍生出来的蛇女形象,就只剩下阴冷、凶残等负面的形象了。
二、吉凶不定:先秦到魏晋的蛇的形象
当然,神话形象以及观念的变化,往往都非常漫长。所以,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看到的蛇的形象,还是正反两方面都有的,表现出一种“吉凶不定”的状态。吉兆方面,比如著名的齐桓公和两头蛇的故事,齐桓公梦见两头蛇,被吓得不轻,神巫就告诉他这是好兆头啊,很快桓公的陈年顽疾都痊愈了。而凶兆方面,《左传·庄公》有“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之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亡”的记载。
齐桓公影视形象
这种吉凶不定的形象,在魏晋的志怪小说里也有反映。比如《搜神记》里有一则“女生蛇”的故事,大概是说一个官宦人家的女人生孩子,生出一个人类孩子的同时,还带出一条蛇,这家人就把蛇扔到了树林里。等这个女人去世的时候,有一条大蛇从树林里出来,以头撞棺流血,非常悲痛。这里的蛇似乎很通人性。
同样是《搜神记》里,蛇伤人的故事似乎更多,大概有13种,其中李寄斩蛇的故事记载的非常详细,大致是说:东越闽中,有庸岭,山岭中有大蛇出没,当地人没有办法,就定期的用村里的幼女祭祀大蛇。李寄是村里的少年女英雄,她主动请缨斩蛇,先用诱饵迷惑大蛇,后执剑斩杀。最后,李寄还取回了村中被献祭的幼女的遗骸。
三、由女神到女妖:蛇女形象的变化
伴随着蛇的信仰地位的崩溃,蛇女的形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早的蛇女形象或许是女娲,那是人类的造物主。即便进入父系时代后加入了伏羲的形象,女娲依然有着很高的神格。
但再后来的蛇女,形象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其神格逐渐消失,开始往妖物的方向转变了,而且通常来说,偏向负面的形象。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刘邦斩白蛇的故事,白蛇最后化为老妪,而且在刘邦面前也并没有表现出过分强大的力量。
刘邦斩白蛇雕像
再比如《搜神记》里有一个很诡异的蛇女的故事:
元帝永昌中,暨阳人谷,因耕息于树下,忽有一人,著羽衣,就淫之。既而不知所在。谷遂有妊。积月将产,羽衣人复来,以刀穿其阴下,出一蛇子,便去。谷遂成宦者,谐阙身陈,留于宫中。蛇女让男人怀孕生子,最后又把男人骟掉,带走蛇子,可谓是相当凶残了。
文史君说
回到我们开头说的《白蛇传》,远古的蛇信仰,以及早期民间传说中的蛇女形象,构成了《白蛇传》产生的文化土壤。可以看出,到魏晋以后,随着蛇的神格消解,其偏向邪恶的妖物的形象逐步确立。
到了唐宋时期,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白蛇传》的早期文本,自然和我们熟知的“白娘子”的形象、情节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唐宋到明清再到近代,《白蛇传》的剧情有着哪些变化?我们熟知的“白娘子”的形象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我们会在近期的文章中为大家解答,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马宜民:《白蛇传传播主题的嬗变及其文化内涵》,华东交通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
2、李传江:《试析〈搜神记〉中的蛇文化》,《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华锋林:《福建闽越族蛇图腾崇拜遗存探析》,《福建文博》2016年第4期。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
山海经里,有很多神话人物都是人首蛇身,比如说盘古、女娲、伏羲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神仙,他们的外貌就是人首蛇身,亦或是类似于人首蛇身的人首龙身。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面蛇身,长如猿,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古人也在很久以前,就发出了质疑。比如《天问》里的: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女娲的身体长这个样子,究竟是谁造的呢?
女娲是怎么来的,咱们不清楚,估计是她妈妈生的。女娲的哥哥伏羲可以确定,就是他妈生的。
话说有一年,华胥氏在河里游泳。然后游着游着不知怎的,有一群虫子游进了她的体内,华胥氏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怀孕了。没有人知道这群虫子打哪儿来的,也没人过来认伏羲当亲儿子。
十三年后,华胥氏生出了伏羲。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伏羲是胎生,而不是蛇类的卵生。从伏羲的人物形象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对蛇类的图腾崇拜。
在古人的眼中,蛇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代表,因为蛇死而不僵;正是因为僵而不死,他被视为是永恒生命的象征。这一点,正好契合了古人对永生的向往。
于是,人们开始产生对蛇的崇拜,这种信仰的发展和强化,使蛇升格为神灵。而这种神灵,代表着生命力和普遍的繁荣昌盛,起初时这种神灵几乎到处都有,到最后,浓缩成伏羲、女娲神话形象。
在伏羲出生的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到伏羲并没有父亲。难道真的没有父亲吗?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当时的社会乃是母系社会,所有的人都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
在后世的传承过程中,为了使得生孩子这种事符合三纲五常,同时也为了让上古帝王更加神秘,就添油加醋的杜撰出感虫而孕的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蛇图腾是古人对生殖崇拜的证据。纵观有关女娲神话的材料,最能说明蛇身为女性生殖器官象征的,应算是女娲伏羲的人首蛇身交尾图,应该就是象征着阴阳交合。
人首蛇身的根本原因,是蛇的特性使它受远古人民的崇拜,直接表现就是蛇图腾。那么,上古时期的人们,自然也就会把人首蛇身的神灵认作祖先了。
祗树
华夏先圣仰观府察而开悟得道,信奉天人合一之理念,遂取龙蛇之象以示道。蛇,其申为一,其屈为曲。老子曰“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曲则全,枉则正”;蛇,幽其所也,静其性也。老子曰“幽呵冥呵,中有精呵;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蛇,其态柔也。老子曰“柔弱者,生之徒也;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蛇,善生者也,亦合天地好生之德也。蛇所示象,幽也、静也、柔也、曲也、生也,皆合道之特征。故后人以人首蛇身描绘得道之圣人,以彰天人合一之理念。
无独有偶,西方圣经也用蛇指代智慧。所不同的是中西方对智慧的态度截然相反。基督教对人类拥有智慧完全没有自信,认为人拥有智慧只能堕落而丧失本性,变得虚伪邪恶,因而视智慧为万恶之源,即原罪。此教义导致西方千年愚昧,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用杜撰的古希腊文化(实为东学西渐的结果)对传统宗教进行对抗,才最终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开启了现代文明。只不过不幸的是,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其穷途末路不远矣。
我华夏先圣认为,天道垂象以启迪人类智慧,是要人类通过智慧去领悟天道之意志,即天理或道理,从而摆脱禽兽的生存状态,使人的生命得以升华,成为真正的人。而我诸圣贤也无愧于天道之厚爱,以独有的驾驭智慧的能力证悟了天理,并以之开创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春秋战国以降,君王失道,礼崩乐坏,先贤孔子虽欲力挽狂澜而力有不逮。尤其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丧失殆尽,以至于民族罹难,文明蒙羞,但是,仅凭先圣之余荫,依然保我华夏文明不绝。
当下正值中华文明复兴之际。愿上天垂怜,护佑华夏,再次引领人类复归正道!
创建于2018.5.12
淡漠千里1
《山海经 ·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从《山海经》的这段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女娲是人首蛇身,其实在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神许多都是人首蛇身,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出于对蛇的恐惧,二是对蛇的崇拜。
一、出于对蛇的恐惧
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很恶劣的,那时候人类还无法有效对抗环境、野兽。蛇在人类的眼中是一种可怕的存在。
我们都知道蛇是爬行动物没有足,但它的爬行速度却可以很快。而且蛇会冬眠在古人的眼里它是冬天会“死去”,而在春天它又会“复活”。蛇的这种能力让人类恐惧。
而且有的蛇是有毒的,比如眼镜蛇,人类被毒蛇咬中之后会很快死去。这也加剧了人们对蛇的恐惧。
因为对蛇的恐惧,很多远古部族开始把蛇作为图腾,希望图腾能够保佑自己。现在,在台湾的高山族、海南黎族都有蛇图腾的遗迹或习俗。
二、出于对蛇的崇拜
远古人类对蛇的崇拜同样有两种理由。
第一种是对蛇顽强生命力的崇拜,这一点崇拜理由也是来源于蛇的冬眠。
那个时代人类的寿命很短,人们看到蛇他会复活,所以崇拜蛇的生命力。
第二种是对蛇生殖能力的崇拜。远古时期人类对繁育繁殖的需求是很强烈的,针对女性生殖能力有一种莫名的崇拜。而蛇的生殖能力很强,一般蛇一次产仔十条左右,多得达上百条,最少的也是两条。因此远古时期人类对蛇的生殖能力是很崇拜的。
正是因为远古时代的人类对蛇的恐惧和崇拜促使他们在神话传说中赋予那些神人首蛇身。
有书博物馆
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 上古的神话里出现过很多不可思议的神或英雄的形象。他们之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其中很多都是人首蛇身。
“伏羲女娲图”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在唐代是高昌国。在高昌国的遗址发现的伏羲女娲图有好几十幅,用途一般都是随葬。这些伏羲女娲图画在麻布或者绢上,用木钉钉在墓室的顶部,画面向下对着死者的脸。
画上伏羲在右,女娲在左,下半身交缠,周围画着满天星辰。女娲右手拿圆规,左手拿四支算筹,是种古代做数学计算的工具,左手搭在伏羲肩上。伏羲左手执矩,是一种直角尺,也叫曲尺、角尺,右手拿着一个木匠弹墨线的墨斗,右手搭在女娲肩上。
这幅画里包含的含义以及引起的推测很多。比如说伏羲、女娲身体交缠表示交媾,圆规和矩表示规矩以及天圆地方,是原始的宇宙观。还有说这幅图表示阴阳相合,是人性的体现,表示繁衍子嗣,整幅画表示了天人合一等等。
伏羲女娲图在古代的不同时期都有,画面内容也往往有区别。值得注意的是伏羲女娲图出现在墓室中,似乎在表达生死往复,人类繁衍的思想,希望死者升仙。
还有《山海经》里记录的烛龙: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谓烛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把这个人首蛇身的烛龙画出来了。
其实不只是人首蛇身,人首马身,人首豕身,人首鸟身,总之就是人之首,动物之身,这样的神或半神形象在中国古代传说里有很多。
为什么呢?我个人以为:类似于描写上古神话的《山海经》、马王堆汉墓帛画这样的作品,首先肯定都是后人之作,后人根据前人的代代相传,把远古的时代描写或描绘出来,神化的光辉肯定是后人加上去的,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夸大,但也证明了对远古那个时候的辉煌是唱赞的。
《山海经》里的烛龙
远古时代,一些部落首领,或是一些为氏族部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被歌颂,而把其动物化增添了英雄的神化色彩,使英雄神化更具体。在远古蒙昧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远远不足,因为动物具有神秘性。借助动物的神秘性附着在英雄人物身上,让英雄人物也有了神秘性。同时形体巨大的野兽具有超大能力,这一点和英雄人物有共通性。比如关于大禹治水时,禹会幻化成熊凿山开道。
沅汰
不光中国,世界很多地方的神话都有蛇的身影,比如深刻影响全球人文领域的基督教。在我国神话传说,盘古之后的伏羲与女娲就是人首蛇身。显然华夏古民对蛇是崇拜的,为何?因为蛇是图腾!更深入点:那为什么上古那么多部落皆以蛇为图腾?那就听我一一道来:
图腾作为古时人类心中神圣的东西,是全凭虚空的想象,还是有其更深入的意义呢?那我告诉大家,图腾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的,比如对虎的崇拜是因为虎威猛而百兽之王,对龙的崇拜是因为龙变化莫测而神通广大,古人认为动物其是与之相应的神有着某种神秘联系的。好比,今人认为某个数字,与某种事情有着某种联系似的,因此人们偏好手机号码选8、选3等等。
那么对蛇图腾的崇拜根源是什么呢?是根本于上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讲者会讲,作者搞错了吧,蛇跟太阳简单风马牛不相及!呵呵…请听我道个究竟吧。
中华文明之源起于两个神秘的图:河图与洛书,尤其是河图其又是洛书的根本。国学六易之首的易经的系辞讲述了河图出处,说古之包牺氏(伏羲氏)王天下时,黄河中浮出飞天神马,背负河图出河水献给了伏羲皇。这是我们现在所能听到的最遥远流传之神话。
伏羲氏得河图后,启发了其中几大事件:1、画了八卦,创著了易文,后世不断的再通过阐发,创著了三易,即夏连山、商归藏、周易。
2、创造了文字,如图:左边的为横看甲骨文的“水”字,右边的为伏羲氏所作的代表“水”的坎卦(对于中国文字之源有兴趣可看看本人于头条的相关解答)。
3、启发了一种深刻地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学说:阴阳五行学说。
我们知道十二生肖,而十二生肖皆可配一个阴阳五行,而蛇的阴阳五行又是什么?蛇配火,其地支为已,而地支所藏的本气为丙火,而丙火是什么的火?丙火就是表征太阳之火。好的,说到这里大家应晃然大悟了,原来蛇在阴阳五行学说是表太阳之火的意思,因此上边所说的,为什么上古人哪么常用蛇为图腾而崇拜,其根本于就是对太阳的崇拜,过去,现在太阳都是地球一切生灵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万物生存的本源。好,上古人类为何崇拜蛇就写到这里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题主你啦。
洪范书斋
我国古代神话人物非常多,而且有很多流传下来的经典故事,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等。先来理清一下这些人物关系~
看了上面这张图,我们就知道了盘古、伏羲、女娲他们都是创世的神,其中伏羲和女娲都是华胥氏的孩子,并且在后来结为夫妻,繁衍人类。也有一种传说,称伏羲是由盘古的眼泪演化而来的。
最早天地是连在一起没有分开,盘古用斧头分出了天和地,并且自己的身体化为山川胡泊,树木花草。我国的考古学家发现在云南的沧源岩画是二万年前原始人的作品,岩画的内容是:一人头上发出太阳之光芒,左手握一石斧,右手拿手一木把,两腿直立傲视一切。这种形象和盘古站在混沌的天地之间,用斧头开天辟地的传说刚好吻合。所以先排除一个,盘古不是人首蛇身的哈。
除了盘古,伏羲、女娲大多数考古发现的形象都是人首蛇身。
第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上古时期是母系社会,那时候的图腾是蛇
古代传说中,蛇具有灵性,是灵异魔力的象征,还是一种令人敬畏的神秘符咒。女娲之所以是人首蛇身,大部分是因为古人对于蛇的神秘以及魔力的崇拜。而且蛇在冬眠后通过蜕皮再生,人们认为是一种“死而复生”的超能力,充满神秘感。
更重要的是蛇的繁殖力超强,这也是上古人类的重要崇拜之一。本身女娲就有造人的传说,被称为人类的始祖,所以把女娲的形象和蛇融合,更能体现出人们对母系社会的崇拜:渴望拥有蛇那样的超强繁殖力和生命力,以保证氏族群体的数量和不断强大。
第二个是起源于上古大洪水时期
有传说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引起了大洪水,蛇的形象在那时给远古人类留下深刻印象。民间有“雨后走蛟”的说法,通常是雨后的深山河流里,有蛟借水而走。大水退后的河床和农田里,可以清晰看到“走蛟”痕迹,那是一条似乎用探钻打过留下的圆形通道,所到之处杂草、石头都被整齐的压倒。
远古的人们无法解释雨雾雷电与各种动物们的神奇表现,认为有个神在掌管一切。蛇,这种常在雨后出现的动物,就这样成为氏族的图腾崇拜。
第三个是因为蛇是龙雏形
这种说法认为是雷神在打雷下雨,“雷”谐音“龙”,雷神的形象就是龙王。蛇是龙的雏形,上古时期龙是神灵,据说蛇修炼后飞升就是龙。所以蛇身的说法就认为他们是神话中的神,在凡间时,因为凡世浊气太重太浓,下身就化为蛇尾。所以流传下来的很多远古时期的壁画,有可能就是结合了龙形象,表现人首蛇身的神的形象。
那时候猛兽也比较多,人们希望可以通过对蛇的崇拜,对龙的向往,人们就信奉它们为神,希望猛兽不再侵犯自己的家园,也希望它们能够赋予他们力量繁衍后代、生命长久,所以才流传下来很多上古时期的壁画,各种形象的“蛇图腾”和人首蛇身的神话人物。
悦读越乐
远古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和我们现在的人类长的不一样。说明它们是属于史前人类幸存,保留下来的人种。山海经和宗教经书,都说地球是一个整体的大陆板块。大陆上还有许多神密秘空间世界,可是这些东西。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经书记载的大殃难。到是可能发生过,要不怎么解释史前物种。死亡消失的原因,我认为史前物种的消失。地球板块的分裂,不应该是自然殃害造成的。应该是史前人类暴发大规模的核战争,造成的结果。经书里常有这种灭世的战争描述,如此看来是史前核战争。毁灭了人类,有一些掌握高科技的人。移民到了外星或者躲避在地下,总之陆地上以经不存在人类了。地球在经过修养生息,自我调整恢复后。又进入了生命循环周期,在地球上幸存下来的史前人类。经受过史前核战争的伤害,身体以经变异了。人首蛇身等许多怪异人类,都是这种方式幸存下来的史前人类。现世人类就是它们创造改进的后裔子孙,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女娲造人。就是最好的立子,易经等史前注作。都是史前人类,给我们留下来的未来天书:。指导我们现世人类,走科技发展的路。
北京故宫i火锅
首先他们是人类认知世界里的第一批神。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是外星文明。他们的形态就是人首蛇身。
其次,他们来到地球。用地球生物与他们的外星基因一起融合实验新的物种。至于处于何种原因不得而知。或者仅仅为了验证实验效果。或者是对于地球开采需要劳动力的原因。
再次,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淘汰,最终大体定型了地球初始生态。时代进化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出现质的飞跃。比如人类,脱胎于猿猴的外形,却拥有更高的智慧。这也呼应了几百万年前的多种远古人类的出现,而最后只有我们这一支存活延续。因为其他人众是实验的失败品。或者说是实验后竞争的失败品。当然很多生物都和人类一道被进行了基因改造和融合。很多远古生物的消亡不一定非得是人类原因,或者所谓的环境原因。或许仅仅是因为外星人觉得设计的不成功就消灭了它们而已。
第四,关于进化论。这个不冲突。之前是被外在干预而跨越式进化,而后期地球生命基本稳定之后,缓慢的进化论也开始作用。
第五,关于外星基因。说到万物都被融合过,所以都隐藏着外星基因。比如人类获得了更高的智慧。但仍然有外星基因在我们体内隐藏着,可能一生都不会激发出来。所以历古弥今,千万年来极少数的人类和其他生物寻求获得方法激活体内隐藏的外星基因。这些人或万物经历千百年的修炼渡劫极少数得到正确的方法也寻到了命运的垂青突破自我,成了次代神。如炎帝黄帝蚩尤?或者是玉帝太上老君等等。。万物都平等的享有突破自我的权利。而绝大多数都选择了碌碌无为。谁又能怀疑先进世界上没有生灵此时正在修炼或正在渡劫呢?
第六,为什么现在神话故事越来越少发生在我们身边了?或许是因为人类社会愈加发展和成熟,增加外星文明堂而皇之的干预已经退化成在幕后干预了。而且从远古到如今,外星生物对人类的干预都不会大面积干预个体。而是会和部落,群落,族群甚至如今的政府进行联络及干预。真相只掌握在人类社会中极少数人的手里。或许我们现在的各主要国家的政府都是从上古到现今的代理人之一而已。更或者代表的是不同背景的外星文明。
第七,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三体里说到宇宙的丛林法则就是压制落后文明甚至摧毁他。那么对于地球文明的未来,或许反击很难。但或许仍有希望。可能未来的某一天人类突破基因工程等带来的伦理等限制,主动改造自身淘汰现有人种结构。进行第二场基因大融合,通过提升人类自身结构来带动科技大规模提升。可没有不透风的墙,如何在显微镜下完成这些自我进化而不被发现并摧毁?这真的很难。。。
monoradio
“很多远古之神,常常是人首蛇身,比如伏羲、女娲、共工等。这是什么原因呢?”近日有网友提问,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意味着,这些远古之神来自外星球?有种说法是外星人曾造访地球,通过人种优化,引发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其实,远古之神出现人首蛇身是一种图腾崇拜。那么为什么不选择虎、犀、狮、象……偏偏选择蛇作为图腾呢?
1、蛇图腾起源于上古大洪水时期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传说中,都记述上古时期存在着一场举世罕见的大洪水。在这场大洪水中,蛇的形象对远古人类留下深刻印象。每当暴雨倾盆,电闪雷鸣,巨蟒苍蛇云游烟波浩渺中,海浪翻卷,泥沙俱下,咆哮天地。
在云贵川等地,至今还有“雨后走蛟”的说法。通常是雨后的深山河流里,有蛟借水而走,甚至拖空了地基使房屋倒塌。大水退后的河床和农田里,可以清晰看到“走蛟”痕迹,那是一条似乎用探钻打过留下的圆形通道,所到之处杂草、石头都被整齐的压倒。
“走蛟”说法或许能反映蛇图腾的起源。远古的人们无法解释雨雾雷电与各种动物们的神奇表现,认为有个神在掌管一切。蛇,这种常在雨后出现的动物,就这样成为氏族的图腾崇拜。
2、蛇图腾起源于上古母系社会时期
蛇冬眠后在春天觉醒,蜕皮再生,这种“死而复生”的超能力,使它充满神秘感。而且蛇的繁殖力超强,这也是上古人类的重要崇拜之一。因此,蛇图腾表现了人类母系社会的原始崇拜:渴望拥有蛇那样的超强繁殖力和生命力,以保证氏族群体的数量和不断强大。
蛇图腾还广泛存在于西方,如希腊神话里的拉米亚就是是人蛇合体;女妖美杜莎拥有一头蛇发;智慧女神、胜利女神的盾牌都有蛇的形象;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手杖也是一条金蛇。
蛇图腾暗含了上古人类的生命力崇拜,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山海经》记述在钟山下生活着一群人,“人面,蛇身,赤色”。也许,蛇身就是对母系生命力崇拜的一个表现。
3、蛇图腾是龙图腾的雏形
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蛇图腾则是龙图腾的雏形。《山海经》记述在北部大咸山,有一种蛇,体毛如猪彘的钢豪,叫声如打鼓。竟有这样的蛇?真是不可想象。成书于晋代的《玄中记》依上古传说,称昆仑山西北有巨蛇,“常居此山,饮食沧海”……这些传说直接为龙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蛇与龙的形象,历史上曾为一体。流传至今的说法是:蛇百年为虺(huǐ);虺百年为蛟;蛟千年为龙;龙千年为角龙;角龙千年为应龙。从这个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到蛇与龙的关系,或者说蛇是如何幻化成龙的。
在江浙、西南省份的很多地区,至今还称蛇为“家龙”;在两广和福建等地,很多民族自称“龙人”并建龙蛇庙祭拜;“蛇进家门不能打”的老规矩至今在许多地方保留着;传统文化中蛇、龟则是吉祥和长寿的象征。
至于有网友所说“人类文明来自外星球,人种是星际文明的产物”等等,目前还没有科学进一步的考证,也是近年来随着脑洞大开学者的“大胆假设”而产生的,对此目前只能评价为“脑洞开得很大,求证可能为零”。当然,除非外星人主动联系人类,而这又是被霍金一再制止的做法……
关于人类起源、最终走向何方,让我们如同看门大爷那样每天问一下自己吧:你是谁?去向哪里?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