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家乐变成了“农家哭”,兴起如此之快,为何渐渐无人问津?

leyingfei


其实看到这个标题,个人认为有失偏颇,每一个行业里都有经营好的,也有经营坏的,下面我根据我们村以及周边乡镇农家乐经营情况,跟大家交流探讨一下。

我们村口有一家老饭店,已经有30多年了,时间真的不算短了,不说在我们县城、就连我们市区也没几家比它经营时间长的了,5年前原来的老板年纪大了,把饭店交到子女手里,子女也还算经营有方,将原来单纯的饭店转变为农家乐模式,对酒店进行彻底装修,打造更具乡村特色的风格,新增了别致的包间,加上菜肴口味大众,吸引了四方来客,获得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在距离我们市区大概半小时车程的乡镇,由于交通便利,近年来大力发展农家乐,已成为城里人周末郊游的首选之地,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且逐步走向正规,在个人看来该镇农家乐发展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第一,政府规划有方,乡镇府具有一定的魄力,及时做好了旅游规划,将原本闲散的村民集中在一起安置,为后期的规划打下了基础。

第二,行业自律监督,为了更好的谋发展,当地农家乐经营业主们相互监督,共同打造农家旅游品牌,发现不良行为积极举报,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第三,抱团取暖打造农家特色。乡镇居民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相应产业,比如会种草莓的种植草莓,搞大棚采摘;会养鱼的养鱼,搞休闲垂钓;会烧饭做菜的,搞餐饮;家里有果园的,搞果园采摘等等,大家各司其职,在丰富了游客的同时带来了财富。

当然,每个行业当中总会有几粒老鼠屎,比如天价大虾、天价住宿、天价面条等等,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可能就是一个区域老百姓的饭碗。目前农家乐经营中还存在价高质次、忽悠客户等情况,行业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新农村观察员


农家乐变农家哭,活该。关键是目光短浅,心太贪。不自量力。

我在四川广元农家乐,住宿二十元,套餐一天三十。带几个人一住十天。两三天点一次菜,花五六百,十天三次。套餐天天有土酒,梅子酒喝。去了一次第二次还想。

去康县,住宿一晚一百五,条件极差。城里最差四十旅店四十,吃一次饭回头走,青山绿水地多,上略阳。

在武都一碗洋芋揽团十五元,住宿也一百,去一次再不去了。

经营农家乐以诚待人,要让客人回头。


陇右行思见闻录


我是小农人,我以我们这的农家乐为例说一下为什么红红火火的农家乐会这么快无人问津。

我们隔壁村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祠,当地也把其当成古建筑保护起来,仅供人们参观,就在14年的时候,隔壁村的外来参观人越来越多,于是当地人在村干部的领导下,依托当地的桃林,果园建起了农家乐和采摘园,每到桃花盛开时,生意非常火爆。

可就在17年开始,参观旅游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个村的农家乐倒了一批又一批,记得当时他们村里还开了会,专门研讨关于农家乐和采摘园的事,也同时总结一下为什么他们会倒闭的原因,小农人有幸的去听了听,下面咱们就来讲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家乐变成了”农家哭“。

一,价格不规范

农家乐审批没有什么手续,一家挣钱全村人都会跟风开起来的,可家数多了,在市场和管理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记得当时一家四口从甘肃过来陕西旅游,正好下榻进了隔壁村,在村子里一家四口吃了一顿普普通通的农家饭,居然要了整整600元,而住在一个农户家,一晚居然要200,这只是一个村的旅游,其价位真的是高的离谱,农民想挣钱这个可以理解,但其高昂的价格确实是”一锤子买卖“,很少会有回头客在来了,其口碑也会越来越烂。

二,管理不规范

家家都有自己的生意经,而村里起到的只是带头创业,在管理上却没有权利,这也直接导致了,服务不到位、条件设施参差不齐、旅客体验差的一些问题发生,如果像一个景区似的统一管理,统筹规划我想这农家乐还会坚持一段时间的。

三,”泡沫实体“不可靠

说这农家乐为”泡沫实体“一点不为过,很多人都是为了挣快钱而弄的农家乐,因为农家乐在其菜品、服务以及住宿上期产生的利润都是非常可观的,一盘土豆丝在外面可能就10元左右,但在农家乐最少要到28元,如此高的差价,怎么不会引得别人眼红呢,所以这种”泡沫实体“不加以管理的话,必定会走向破碎。

四,大环境导致

现在的人不是在数钱就是在通往数钱的路上,不敢一刻停歇,因为现在是经济时代,没有money真的是寸步难行,因此人们就会减少出门旅游的计划,人的观念改变了,其消费观就改变了,因此去农家乐的就会少之又少,生意不好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关闭了。

我们隔壁村就是因为以上原因,在投资农家乐的时候有很多最后都赔了钱,而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亏的钱都够他们挣上一年两年的,你们说这事发生在谁身上谁不会难受呢,所以在农村不管是农家乐还是农家院,一定要慎重进行投资,本身农民对于投资的概念就不是特别敏感,如果不经过慎重考虑,那么所产生的教训必定是惨痛的。

小农人建议,如果想做好农家乐,不仅要利用好自身的自然环境外,在服务、价位以及环境上一定要达到”性价比高“的标准,谁的钱都不是风刮来的,既然花钱了,咱们就一定要让人家享受到该有的服务,不要为了利益而省去一些该有的服务和环境,最后祝开农家乐的农民们在其农家乐之路上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布衣小农人


去年,我们几个去了市郊的一家农家乐,每人二百,管三顿饭,晚上是稀饭馒头老咸菜,饭桌上爬满苍蝇,恶心的吃不下饭。夜里蚊子咬的难以入睡,找老板,老板说没办法,蚊帐不够,凑合一晚吧,上个厕所还得下楼,黑灯瞎火,厕所臭味冲天,弄不好能掉到粪坑里。第二天到地里采摘了一些西红柿,黃瓜,好家伙,比城里价格贵一倍。

返回家的路上,我在想,这农家乐不是在找乐,是在体验过去的艰苦的生活,是在找罪受,是对每个人毅力的考验,是一次磨炼,从这个意义上讲,这200块钱倒也花得值得。


二牛144548898


有的农家乐本来生意很好,但是,他们就只想眼前的利益,想着这些出来玩的人都有钱,拿着一个算一个,随随便便的家常菜,最多杀个本地鸡,最多你舍得整一半,有点腊肉。5个菜喝点酒,一张车五个人,结账都是400元以上,味道一般,你作为农民,如果你到城市里吃饭这几个菜收你200元可能你会说这家饭店太贵了。将心比心,你们认为城市人都是憨包。所以都是你们自己整自己。古人云:买三文的饿死,买两文的称死。


老君山上万年青


前几年农家乐开始在全国各地农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凭借价格实惠、环境优美、服务热情有特色等各种优势,纷纷发展的异常火爆。比如我们家附近的荷塘农家乐,曾经就有很多人从很多远的地方专程来品尝特色。但是事实上,这几年很多农家乐开始惨淡经营,为何出现这种原因呢?



一、看起来便宜吃起来贵 很多农家乐主打经济实惠,但是如果你消费几次后会发现事实你的消费并不便宜。来农家乐就是为了尝鲜,就是为了品尝特色,如果仅仅吃点大众菜品感觉来一趟有点遗憾。主打散养自然的特色鱼、特色鸡鸭肉或者其他特色肉菜,基本没有低于100多块钱的。除了菜品,农家乐基本不让外带酒水,酒水价格也不便宜。吃完饭一算价格,便宜的农家乐并不便宜。


二、花样老套,缺乏创新 在田地里挖个鱼塘养上鱼种上荷花就是农家乐,很多地方的农家乐基本是雷同的。菜品甚至都差不多,做菜的师傅基本是老板自己或者附近村民,对于食材的精心研究很少,基本都是大锅炖的方式。这些菜品普遍高脂肪、高热量,对于讲究健康饮食的今天,很多人选择避而远之。特别是很多想减肥的人,是不会选择这种吃法的。

三、以假乱真,信誉变低 做生意要讲究诚信为本,在经营困难的前提下,很多农家乐开始投机取巧,用差的食材来代替好的食材。比如鱼和鸡鸭肉,坑塘就那么大根本不可能产那么多野生鱼。鸡鸭一年到头一直在那里养着,根本没见少。对于很多新食客来说,可能吃不出什么来,但是老熟客来说,野生的散养的和饲料养殖的是明显差别的。花着野生鱼,散养鸡鸭的钱吃着养殖的东西慢慢让很多人失望了。 总之,农家乐想要发展的更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不断推陈出新价格实惠,想要投机取巧是不行的。

所以,农家乐要想成为农民致富的有力手段,必须从农村现有的特色资源出发,充分发挥农村的乡土特色,做好自己的旅游项目定位,开展特色的营销,才能做到长久盈利。


响水大米


惠农圈为你答疑解惑!在5年前农家乐可是非常火爆的,我们村的附近农家乐刚开业就有很多人排队去购买,但随后很多人盲目跟风,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农家乐就已经开了8家,这样一来本来有生意的也会没生意。而这几年里,这些农家乐多数都因经营不善倒闭了,只留下来1家,就算是1家,也没有多少人去消费,这是为啥?

1.价格要的太狠

在普通的餐馆里,一盘土豆丝才不过5元,在农家乐里要20元,一瓶啤酒要价10元,一顿饭没有500元以上根本就吃不下来,普通的餐馆才不过100多元。而这些农家乐还会专门宰陌生游客,如果是附近的村民,价格便宜点,如果是城里人或外地人,价格直接翻倍,这样的生意如何能有回头客?

2.不诚信经营

既然是农家乐,那就要保证大家能够吃上天然的土货,这样就算是价格贵一点,大家也不会有什么埋怨的。在起初的时候,农家乐的蔬菜都是园地里种植的,鸡鸭也都是自家土养的,而鱼肉也是鱼塘喂养的,总之在这里能吃到正宗的食材。但为了追求高利润,不少农家乐都是从外面买的廉价农产品充当天然土货,大家吃了一次就不会再来了。

3.同质化严重

农家乐的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人只是模仿别人的农家乐布局,丝毫没有创新,不能刺激大家的消费欲望,结果自然吸引不了大家的到来。

想要让农家乐更长久,那就需要价格更实惠、诚信经营、有自己的创新点,大家有什么见解吗?


惠农圈


农家乐,曾经农村的发展的新途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正在向全境旅游发展,但最近几年,发展上遇到了瓶颈,部分农家乐变成“农家哭”。

以笔者家乡周边两个旅游景点的农家乐为例,谈谈对农家乐发展的看法。

相隔笔者老家十公里的千户仡寨风景区跟相隔七八公里的桃园风景区,两个景区东西相望,仡寨上过央视的美丽乡村行,而桃园风景区也曾两度上央视,开始两三年时间,随着媒体的大量报道,挺热闹的,虽然比不上风景名胜景点,但平均每天上万人次的旅游者带动了一批农家乐,光是仡寨就有近20家,什么烤全羊、家常菜、烤鱼等是比较出名的,如今,景区风光不再,就连举办活动,旅游的人也寥寥无几。



景区从风光到落荒

景区的发展,带动的不仅仅是旅游收入,还会带动更多配套的收入,吃住行是旅游的三要素,有玩的有看的,有吃饭的地方,有可住宿的地方,而景区单一性,仿古性,没有特色,新鲜劲一过,就只剩下出手无门的各方经营者;


同质化严重

国人的跟风性从未停止过脚步,尤其是在农村,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看到别人什么赚钱一窝蜂似的都来做,你做烤全羊我也做,你做烤鱼好,后面接二连三的出现四五家,都最后,哪家都不盈利;

宰客严重

就算家常菜,一盘回锅肉,县城里18元好多人都说吃不起,但是小小景区内没有38吃不到;就连省城的七天酒店一晚也就198,而这,没有298根本找不到住处。每个商家都梦想着一锄挖个金娃娃,可结果就是再没回头客;



市场环境影响

虽然现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旅游的人也在增多,而真正舍得花钱的,在这种小地方,并不多见,各种生活压力,动不动就几百上千的消费,很多人望而却步,更何况是没特色的跟风景点;


监管及理念缺失

不管是景区发展还是景区的业态管理,本身缺少知名度的地方,从上而下的自然发展,导致市场混乱,其它地方的农家乐在想办法转型的时候,还在盲目的大力发展,理念上面就已经注定了失败,沿海或较发达地区,农家乐从原来的食宿发展已经在往体验式、休闲式、租赁式发展。曾看过一个节目,说的就是离武汉不远的农家乐,在面临关门大吉时,改变思路,从原来的农家住宿与饭馆形式改变为租赁形式,打造为武汉的后花园,让城市家庭自己到农村过短暂的农村生活,不打扰;另一方面吸引艺术人士到原来的农家乐进行创作或是引进小型的培训机构把原来的农家乐作为培训机构,讲习所等进行转型。


时代在变,经营模式也得与时俱进,一味地跟风,只能换来无止的眼泪,你怎么看?


下坝毛哥


当集餐饮、娱乐、旅游于一体的农家乐变成「老板乐」时,离「农家哭」也就不远了。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

城里人之愿大老远地到农家乐来消费,除了可体验到原生态的农家生活,还可换换口味,品尝品尝可口的农家饭菜。现在的农家乐除了餐馆化外,早已不是农家的感觉,而是像是把城里餐馆开到了农村,借「农」字来赚钱。



曾火热的农家乐现如今却出现「农家哭」的境况,究竟是为何呢?刺楸认为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原生态的农家乐已不再

真正的农家饭是农家里土灶柴锅做出来的,而不是餐馆的大厨掌厨做出来的,这点刺楸深有体会。


以前有一次跟随老师进山采集植物标本,就在山脚一户农民家订了下午五点过吃的早晚餐,而中午则是随便吃点携带的干粮。在爬坡上山的采集标本的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饿得也快,熬到下午五点过早已饥肠辘辘,也终于吃到了农家花了三个多小时做出来的农家饭。

桌上放着风萝卜煮的腊肉骨头汤,酸豇豆炒的小水竹笋,大头菜炒的腊肉,大豆炖的乌骨鸡,清炒山药等土灶柴火锅做的菜。肉是粮食猪肉,鸡是现捉现杀的散养土鸡,木甑子煮的干饭,土碗装着地道农家饭菜,这样的可口饭菜光是闻着就吞口水,能让人多吃几大碗。


而反观现在的农家乐,完全成了经营性的场所,请再好的大厨,做出的也是城里酒楼餐馆里饭菜味道。灶台大多不是土灶,而食材基本上是从城里采购的非当季大棚菜,鸡鸭鱼也舍不得从附近农民那里购买,为了赚钱而买价格便宜的饲料鸡鸭鱼。

二、收费比城里还贵

农家乐在节假日客流量要稍微大些,而平时则门可罗雀,所以为了能「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而采取高价收费的经营策略,毕竟也和旅游沾边嘛,出来游玩的城里人本来就是拿钱准备出来消费的,所以价格再高也心安理得。这样挣钱快,老板也就眉开眼笑,当笑久了后就会变「农家哭」了。

二、某些地方的餐饮业也差不多是这种状态

农家乐也主要以餐饮为主,而近两年,某些地方的餐饮业确实不太好做,一些倒大不小的餐馆频频转让换老板,有些大酒楼也多亏有许多酒席订桌的,这主要是现在生活开销大而钱不好挣,所以好些人更愿意买菜在家里做饭吃。

以上就是刺楸对农家乐变「农家哭」的看法,若是觉得回答得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刺楸


大家应该注意到以前火热的农家乐,现在正在慢慢的减少,就远的不说我这里的南部山区就有很多农家乐已经改行或停业,也就是所谓成了“农家哭”。对于这个原因我也对当地人进行了了解,大概有以下原因。

一、农家乐同质化严重

这个问题是相对严重的一个原因,主要是南部山区开发旅游资源,刚开始的时候,不管是采摘也好,旅游风景地也好,在周边都有几家做的不错的农家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多村民看到了做农家乐可以赚钱,就一窝蜂的跟着开起了农家乐,但是又都没有什么特色,服务员也好,菜品也好都是相互借鉴模仿,导致最后竞争越来越激烈,后来的很多已经关门停业,现在继续经营的还是最早的几家。



二、卫生条件不达标

其实人们外出游玩主要是吃个新鲜,但是不管是吃什么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有个别农家乐不光环境卫生不达标,就连基本的食材都不能做到安全入口,清洗不彻底,菜品不断生,尤其是在比较忙的季节,那就是一个凑合着让人吃,这样时间一久根本就不存在回头客了,反而是一些反面宣传,大家试想这样经营不歇业才怪。


三、不能诚信经营

其他的我也不好说,我经历过一次吃农家土鸡的事情,明明说好多少钱的一斤了,最后却缺斤短两,不够重量,那次是一只土鸡,竟然称重6斤多,看上去也就不过四斤半的样子,幸好我车上有弹簧小称,最后竟然相差一斤半之多,这是遇到我这种带称较真的主了,其他人也不是不知道,虽然说做熟了没有证据证明了,大家整天吃东西还能没有一点数吗!所以这个事情会很快传播开,像这样的商家最后没有顾客是再正常不过。


其实在有旅游资源的地方,开上一家农家乐是不错的项目,但是由于我们太多的人不善于管理、急功近利、恶意竞争等因素,才导致了最后一部分人经营不下去,才由“农家乐”变为“农家哭”的。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吕家姐夫】,大家一起探讨更多农村旅游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