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人感觉,安史之乱后,再无唐朝?

历史教给我的那些事


1. 唐玄宗的噩梦

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倪裳羽衣曲。

公元755年十一月,身兼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辖区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以“清君侧”的名义在范阳(今北京)公开反叛中央政府。

当前方紧急军情传到御前,唐明皇正和杨贵妃在华清池泡着温泉,“怎么可能?”唐明皇还有点不相信,虽然杨国忠一直说安禄山会反叛,但干儿子安禄山向来忠心赤忱,他一直以为国忠只不过是为了和禄山争宠,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安禄山会反。世事难料,当真相发生时,一切都枉然。

因为歌舞承平日久,中央禁军哪里抵挡得住久居边镇的安禄山军队,在一些列错误的决定、指挥中,老将封常清、高仙芝被冤杀,哥舒翰无谓牺牲。安禄山的大军不几个月相继攻陷了东都洛阳、西京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自己的美人杨贵妃也命丧马嵬驿。

京都沦陷,在以后的历史中就是王朝结束的标志,但唐朝并没有随京城的陷落而终结。因为藩镇的存在,帝国被分割成大大小小势力范围,这些藩镇拥有高度的财力和一定的武装力量,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而唐以后的朝代,中央政府集中了国家几乎全部的财力和军事力量,一但京都沦陷,中央政府被摧毁,就很难再组织起来有力的抵抗。北宋因为汴京沦陷而完结,蒙古铁骑进入临安城宣告南宋灭亡,徐达进入大都大元寿终正寝,李自成杀进北京大明就灭亡了。

唐朝衰落于藩镇,也因藩镇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当中央政府失去了对藩镇财政、人事、民政和司法的控制后,藩镇就变成了一个个军阀政府。安史之乱后的唐帝国权利实际上在一个一个手握实权的军阀(偶尔有宦官掌握兵权)手中,无论是最初郭子仪还是后来的朱温,皇帝只是形式上的代理人。

所以,安史之乱以后的时代是军阀的时代,谁的军事实力强,谁就是大哥。

2. 画地为王

大唐的皇帝在军阀和宦官的操控下不断废立,皇帝成为一张掌握舆论的王牌,已经不是帝国的主人。没有稳定的环境,社会就不可能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在水生火热中,揭杆而起的农民起义在国境内四处爆发,以天子名义进行的征讨,实际上是对土地和人民的重新瓜分。富家出生的落榜书生黄巢,因对帝国的怨气,领导了唐末最大的农民起义。在对黄巢起义的剿灭中,成长起来一个新的军阀团体,他就是以沙陀为主的沙陀军阀。他们最早居住在今新疆准格尔盆地东南、天山山脉东一带,后因吐蕃压迫东投唐朝,成为强悍的雇佣军,他们的首领朱邪赤心,因为讨伐庞勋有功,被授予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节度使,赐姓李,拥有了一个新名字李国昌,李国昌的后代以及他们后面的沙陀团体成为主政山西,影响华北政局的主要力量之一。投机分子朱温,本来是黄巢的得力干将,因为时局的变化,审时度势,投靠了唐王朝,摇身一变成了讨贼先锋,最终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是事实上的皇帝,当他不甘心再屈居幕后时,便于907年在开封灭唐建梁。其他的节度使,本来也是各地方实际的统治者,名义上接受中央的管辖,现在朱温灭唐,也就没有了形式上的管理者,纷纷化地为王,在华北以外的地方各种小政权纷纷成立。南吴的创始者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前蜀;南楚的创立者马殷为武安军节度使;吴越的建立者为唐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盘踞在北京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建立桀燕。一直世袭靖难军节度使的党项族,统治夏州地区,成为此后建立西夏的根据地。在长城沿线以北则实际在契丹的控制之下。

从安史之乱后,虽然李唐王室还在,大唐的称号还在,但中央失去了对基层政治的有力控制,事实上政府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地改变,政权失去了基层的有力支持,变成一个个割据的政府。


残月枕梦


小玥来回答:

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影响可以说是重创,导致鼎盛的大唐王朝迅速衰落并分崩离析。产生的影响:

1、残酷的战争严重破坏了开元盛世及唐前期积累下的物质基础。

2、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千里萧条”生产能力下降。唐朝官方掌握的人口锐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大量人口为了逃避封建官府的徭役赋税,纷纷投靠地方地主或者归入僧籍。唐朝原有的财政赋税体系受到了严重冲击。

3、打破了唐朝的统一。此后,不仅河北、山东、列镇相望,即腹心之地亦分裂于方镇。

4、唐朝边防空虚。为了平叛,边防军不得不调往内地,吐蕃等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从此,唐朝不仅在西域的力量大为削弱,就连关中也不能确保无虑。北方游牧民族不断蚕食我国边境,边疆形势日益危急。唐朝无法再对西北屏障安西北庭进行的有效管理,早已臣服的西陲小国也乘机脱离唐朝控制,丝绸之路被截断。游牧民族利用中央政府和安史叛军的对立长驱直入内地,严重破坏内地经济,民族矛盾上升。

5、中央集权日益削弱,藩镇势力不断扩大,战乱频起,生灵涂炭。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体系逐渐演变成为了以长安天子为核心的中央体系和以河北为代表的地方体系并存的格局。唐朝廷在名义上统治藩镇,管理藩镇的具体事务。甚至很难自由调动节度使的的职务,俨然成为独立王国。


小玥历史


安史之乱,也称天宝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所以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内藩镇林立,中央政令不行!事实上,安史乱后中央能控制的地盘,或者说赋税来源只剩长安洛阳两京和江南八道,虽然在唐宪宗平了淮西那段时间有所改善,但基本格局没变!这样大的地盘,除去政府和皇族的开支,又能养多少兵,要不是出了杨炎这样的理财高手,财政估计早崩溃了!

唐朝的前一百多年跟后一百多年,除了血脉延续,根本就是两个朝代!安史乱后的大唐,悲剧在于之前太过荣耀,几乎所有人想的是恢复它的光荣而不是推倒重来,但条件却不可能允许,就这么半死不活地在宦官弄权、藩镇林立、军阀混战和异族入侵中苟活了一百多年,直至把一切有可能收拾残局的英雄人物都拖死,让自己完全烂掉!


大浪淘沙1


安史之乱是由唐玄宗时代开始,一直到唐代宗时代才完全结束。安禄山始判于公元755年,后来在安禄山死后叛乱曾一度平息,时隔不久已经投降的史思明又复叛,直到763年才完全平息。虽然安史之乱最终被平息,但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李唐王朝已经由之前的巅峰开始走向衰败,最终走向灭亡。

首先来说,安史之乱对李唐王朝造成的最大后果就是中央统治力的下滑。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李唐统治者统治能力的不足逐渐表现了出来,各地方节度使看到此情景后,虽然没有像安禄山一样直接反叛朝廷,但已经出现了中央王朝分庭抗礼的局面。也就是说,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割据势力逐渐形成,只是表现的明显与不明显罢了。

而另一个中央王朝统治能力下滑的表现就体现在对于边境地带的控制。这一点有两个具体体现。第一个安史之乱后边疆出现动荡。为了平定安史之乱,中央政府将陇右、河朔一代的重要边防力量调离其防地。造成了边境的兵力不足,形成了防御的空虚,少数民族势力趁虚而入,占领了大量的边境地带

这也就引发了随之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李唐王朝连自己的边境都无法完全控制,那么之前他所控制的少数民族区域就更无法控制了。此消彼长,自从安史之乱后,随着李唐王朝统治能力的下滑,少数民族的势力开始兴起。

第二点就是一个国家赖以发展的基础,也就是人,经过安史之乱后大幅度锐减。随着战争的爆发,对士兵的需要也越来越多,能上战场的人都被募兵了。而剩下的那些老弱病残在战乱之下也无法生存。这一点我们从杜甫的《兵车行》中是可以看得出来的。除了《兵车行》这种文学作品的表现,在《旧唐书》中对此也有记载:

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站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这是记载于《郭子仪传》中的一段话,宫室焚烧十不存一,这个问题尚是统治阶级的问题与百姓无关,但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就足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人口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三点,就是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面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战争归根结底打的还是钱。为了平息战争李唐王朝不得不加大军费开支。不仅如此,因为安史之乱导致人口锐减,经济萧条,为了满足朝廷的开支,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人们的剥削。本来人口问题就已经锐减,而朝廷能实际控制的区域又大幅度减少。于是,封建统治者就把这些负担加在了已经生存都出现问题的百姓身上。而为了反抗统治者的剥削,百姓们也开始进行反抗,虽然反抗最终被平息下来。但很多割据政权也借此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而对百姓的剥削李唐王朝也没有办法妥善解决。

第四点,那就是李唐王朝统治内部开始了党争。这一点其实在唐玄宗时代已经有了体现,因为唐玄宗晚年时代不思进取,而将权力下发给了大臣。于是大臣之间为了权力的归属,相互倾轧,失去了早已没有了之前的“民主”之像。虽然最后随着李林甫之死,党争暂时告一段落。但安史之乱后,藩镇问题凸显。而为了解决藩镇问题朝中就出现了扼制藩镇发展的派系,这些朝臣与那些背后有藩镇势力支持的朝臣形成了对立面,自此之后党争就没有彻底停止过。

第五点就是宦官势力也随之崛起。李辅国作为拥戴了唐肃宗与唐代宗,曾一度获得了极大的权柄,《旧唐书》中记载:

私奏曰:“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代宗怒其不逊,以方握禁军,不欲遽责。乃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五月,加司空、中书令,食实封八百户。

仅此一段记载就可以看出李辅国当时的权力之大,虽然李辅国后来被杀。可自李辅国之后宦官势力成为了权臣、藩镇相抗衡的第三股势力,一直影响着李唐王朝。

虽然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还延续了其统治百年之久,中间也曾有过短暂的中兴迹象。但安史之乱带来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了,并非数十年就能够解决的。

也正是因此,安史之乱也就成为了标志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自此以后,李唐王朝在没有了之前的繁盛景象,剩下的只是苦苦的支撑。


再言春秋


大家好,我是搜史君,通俗幽默讲历史,快速有趣学知识,下面且听搜史君来答题。

唐朝一直是让国人值得骄傲的朝代,即使在今天外国人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街称之为“唐人街”。

大唐之始



不用说,我们都知道唐是灭隋后建立起来的,而那时候的唐朝,对于周边国家和部落远没有吸引力,所以搜史君觉得刚开始建立的唐朝还不能称为“大唐”。

在我的心里,大唐那是盛世,万国来朝,天下奇物无所不有,真正的大唐开始,搜史君觉得是从唐太宗李世民算起。

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周边部落发自内心的臣服与唐朝交好,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从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算起,不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的朝代是少有的,唐朝的版图抵御也是最大的,唐朝还是唯一一个不修主长城的朝代。



唐太宗还被周围的国家、部落称为“天可汗”,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即使在征讨敌国时,契丹等少数民族部落,自愿被征调,试问那个朝代有这样的待遇呢?

荣耀大唐

唐朝不仅仅有“贞观之治”还有“开元盛世”,整个唐朝在这两个盛世时段是最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长安城就是那个时代的“国际化大都会”。

整个唐朝的国民,身为唐朝的子民都是自豪的。



还有一点可以看出唐朝的繁荣,就是“金器”“玉器”,这些器皿的制造水准绝对是超前的,金器的金含量也是极高的。

《长安十二时辰》虽然是小说,但是其中描述的大唐西市、永兴坊等等,作为交易场所,在前朝也是没有过的。而且在古代都是有宵禁的,再来看看大唐盛世,夜市这还是有的,平时晚上没事了还能出去浪浪。

唐玄宗治下的“开元盛世”,唐朝的繁荣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

繁荣之下

大唐的繁荣之下又有什么“看不见”的危机呢?

每个朝代都有权力角逐,在唐玄宗治下大唐的国力达到了顶峰,俗话说:“盛极必衰”,唐玄宗改元“天宝”后,自以为自己治下的大唐已经没有任何“危机”,开始放纵享乐,不问国事,这一国之主不问国事,结果可想而知。



唐玄宗纳杨玉环为妃,国事交给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又专权,这样的大唐能继续繁荣下去么?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史思明也响应起来,这就是历史上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再无“大唐”



安禄山、史思明十一月发动叛乱,十二月便攻入洛阳城,速度何其之快!“安史之乱”长达八年,大唐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



说安史之乱后,再无唐朝,因为唐朝在人们眼中一直是荣耀的象征,即使安史之乱后唐朝还有长达一百五十年的国祚。

这一百五十年中还有“元和中兴”、“会昌中兴”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都叫“中兴”,而不是“盛世”这两个中兴之间还有“甘露之变”,这样的唐朝不是我们心中的唐朝,所以才会说“安史之乱”后再无唐朝。


历史中简堂搜史君


安史之乱后,唐朝还存在了一百五十年,可为什么这一段历史,却被一笔带过呢?

安史之乱之前的大唐国富民强、万邦来朝,整个大唐朝气蓬勃、自信开放。而安史之乱之后,唐朝遭到了重创,但是,也并没有到一蹶不振的地步,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如武宗时期的会昌中兴)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安史之乱,再无唐朝呢?


安史之乱前,唐朝不但经济发达,同时期周边国家纷纷臣服,朝鲜、日本等国派来许多僧侣与学生来到长安、洛阳学习。俨然一副大国气象。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这句诗很清楚的描述了盛唐时期的强盛局面。

而安史之乱后呢?

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生产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人口锐减六成。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力也严重下降,丢失西域,河西走廊等要地。且内部藩镇割据,时常宦官专权。(甘露之变就是因为宦官专权所导致的)很多时期民不聊生。

而且,安史之乱之后政府开始重用文人,武人的地位大不如前。对整个民族的自信心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自此尚武之风不复存在,开疆拓土的进取精神也逐渐趋于保守。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不再开放包容,因为安禄山的造反,对少数民族的戒备越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开始烙印在了中唐晚唐的骨子里。

总体来说,安史之乱后再无唐朝,就是中唐及晚唐再不符盛唐时期的开放包容与强势,不但丢失了中华文明当时建立的中心地位,而且还为后来的五胡乱华的局面埋下了祸根。

盛唐强盛,而中唐晚唐时期也有很多精彩的历史,一次次在关键时刻扶大厦之将倾,力挽狂澜,虽说也有几次“中兴”之治,但盛唐气象,再也不复存在。


蝉鸣七月


安史之乱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的爆发。唐朝开国前一百多年确实国力鼎盛,可是时间一久问题出现了。一是唐朝崇尚武力,这在开国时对待外敌时确实会让自己一时强盛,但过于崇尚武力也导致了边境的武将为了功勋不停发动对异族的战争,其实看历史可以发现唐朝一直是四线作战收复之后也是继续再行扩张而不是稳定发展,这自然招致了那些异族的仇恨敌对,在唐朝国力鼎盛时他们不敢做什么但一旦唐朝发生内乱自然就墙倒众人推了。二是,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中央无力掌控,这在后来安史之乱以后不仅没有消弱反而藩镇势力进一步扩张。而中央想要再进行集权肯定会招致各方反对,而且唐朝的门阀势力也是相当强大,各门阀之间又是互相争斗中央根本没有实力去管理藩镇。因此集权也就不可能了


光明历史科普


安史之乱后,领兵大将遭皇帝猜忌,不再被信任,宦官却逐渐掌握了神策军的大小事务,皇帝身边唯一的军事力量落到了宦官手中。到了后来,直接掌握了皇帝的废立。中央没有什么权威,各地藩镇更加肆无忌惮,直至唐朝走向败亡。所以说,君臣猜忌,弱干强枝,上下相疑,是唐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


历史的天空好精彩11


由安禄山、史思明等人掀起的安史之乱,对唐朝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从那以后,开元盛世的辉煌就此结束,唐朝正式走向衰亡。其实在安史之乱以前,唐朝的实力就曾经历过一次衰退。那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当时唐朝在漠北的疆域,曾被突厥人夺取,国内也一度不太平过。不过,好在武则天顺利度过了这次危机。并且在唐玄宗时期,重新恢复盛世,国力再上一个台阶。那么,在安史之乱后,为什么唐朝没能重新崛起?

对于唐帝国来说,在安史之乱以前,虽然经历过不少战争,但基本都跟开拓疆域有关,战争的地点,也大多集中在边疆,或者其他国家。即使发生内乱,也基本停留在宫廷政变的层次上,不会造成较大范围内的波动。这样一来,国内的大部分地区,就不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可以专门搞建设,积累财富。

但安史之乱不同,这是一场内战,战争的地点,基本集中在当时最重要、最富庶的地区。因为任何一方都清楚,想要谋取天下,那些重要的战略要地,都是必须争夺的。双方在这些地方展开反复的争夺,陷入一种拉锯战的场面。这样一来,那些曾经富庶的地区,就可能被哄抢,可能被毁坏。而战争是最消耗金钱的事情。安史之乱前后经历了八年,对整个国家的破坏,实在太过严重。

而且,在安史之乱前后,整个唐朝后期,有一个问题一直贯彻始终,那就是流民问题。开元盛世虽然被后世赞颂,但土地兼并也非常严重。有钱、有权的大户手上集中着大部分土地,他们依靠这些土地,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在这些奢侈生活的背后,却有更多的人没有地种,没有饭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就是当时的景象。这也是为什么黄巢起义时振臂一呼,天下纷纷响应的原因。

除了流民问题,对于唐帝国而言,更大的矛盾在于中央跟藩镇节度使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唐帝国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的板块,最后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对于藩镇问题,当年唐玄宗曾经定下过:“不久任、不兼统、不遥领”的政策方针。不过,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各地藩镇的节度使看到了自由活动的空间,纷纷动起了小心思。他们对当年唐玄宗定下的,早就丢到爪洼国去了。

因为安禄山的叛乱让这些节度使们发现,原来唐帝国其实也不过如此。自己也可以很拽的跟皇帝说话。而且当年跟着安禄山叛乱的节度使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个个都当上节度使。于是,这些节度使都开始搞起了小动作。为了方便自己在藩镇里经营,这些节度使开始搞起了世袭。自己死后,由儿子,或某个指定继承人接替节度使的职位。而手底下的部将,幕僚,也不再由中央派遣,而是节度使们的家臣担任。

节度使世袭,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这就意味着藩镇跟唐帝国之间,基本处于独立阶段。其实后来的唐朝皇帝曾经下过废除藩镇世袭的诏令。只是这道诏令下达后,很快遭到各地藩镇的反抗。这些藩镇纷纷起兵围殴皇帝。最后皇帝抵挡不住,被迫废除自己发布的命令,甚至还当着天下人的面,给自己下了一道罪己诏。这等于皇帝直接承认了节度使世袭的合法性。从那以后,藩镇就成了一个个小王国。唐帝国的衰亡,拉也不拉回来。


刁光斗丶


安史之乱一直被认为是唐朝的分割线,之前的唐朝走上了巅峰,而在此之后的唐朝就一直衰落了,皇帝不出名,很多人都不知道,后来的皇帝其实比之前的皇帝人数更多,还有存续时间,后来的时间比之前要长,但是很明显,很多人对后来的历史并不了解,这是为什么?为何在安史之乱的唐朝存在感会这么弱呢?

唐朝安史之乱后,为什么没有存在感了?

实际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皇帝比安史之乱前还多,如果把唐朝以安史之乱分为两段,前后的时间都差不多130-150年,之所以给人这样的感觉,大概是因为中央政府没有权威,皇帝们都没有存在感吧。

一、奇怪的结局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还有李唐皇帝们的猜忌的心。

安禄山叛乱之初,在潼关这个地方,唐玄宗赵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后强令哥舒翰出战以至战败投降。此时,郭子仪和李光弼已经在北部开展战斗,直逼范阳。因为安禄山的叛乱和王忠嗣的事,加上身边人的挑拨,唐玄宗已经展现出对大将的不信任。这样,唐玄宗葬送了第一次平叛胜利的希望!

其实安禄山叛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长安已经是安氏兵锋的极限。安禄山占领长安之后,派兵进攻南边的江淮财富之地,并没有追击向蜀中逃窜的唐玄宗。

唐朝安史之乱后,为什么没有存在感了?

从这时开始,安史之乱看着越来越不像一场战争,而像一场政治斗争。

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亨的身边已经聚集了当时大唐帝国最能战的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还有西北强悍的边军。

第二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郭子仪等在洛阳击败安庆绪,安庆绪退守邺城。然而,一年之后,唐军才追到邺城,给了安庆绪补充防卫的机会。即使这样,唐军9节度使60万大军还是将安庆绪包围在邺城。

安史之乱平定日可待。然而,这场战斗让安庆绪打成了以少胜多。为什么呢?因为唐军9节度使相互不统属,而李亨也不信任他们,派了一个鱼朝恩为观军容使,实际上作为监军。这样也就罢了,好歹有个领导总比没有强,可惜,鱼公公不懂军事。因此,60万大军被安庆绪击破,安军重新占领洛阳。

这里暴露了一个唐朝后期极严重的问题:因为安禄山的叛乱,皇帝对于武将们已经十分不信任,总害怕给了军权又要造反。这是导致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过反复的战斗和休息,准确的说,不如是皇帝、大将、安史两家的博弈。安史之乱的当家人从安禄山变成了安庆绪,又从安庆绪变成了史思明,再从史思明变成了史朝义。唐朝这边,皇帝已经换成了唐肃宗李亨之子,唐玄宗李隆基之孙,唐代宗李豫;统兵大将郭子仪、李光弼都已经垂垂老矣,剥夺了兵权。

公元762年,唐军统帅仆固怀恩再次击败洛阳的史朝义。次年,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据州投降。唐代宗看起来很大度,好像唐军也有些打不动了一样,三人分别被授予魏博、卢龙、成德节度使,几乎连窝都没挪。

实际上,唐廷此时那么衰弱吗?不然,而是皇帝们的老毛病又犯了:对仆固怀恩不信任,担心军功太大,自立了。

于是,唐朝中后期形成了一个怪圈。对于忠于唐帝国中央政府的大将,皇帝们总是不怎么信任,所以往往大将们有那么一两场闪光的战役,却在也没有像中前期那样,涌现大批的优秀将军和元帅。而另一方面,对于投降的河北诸镇,对中央有戒心,总是不能全力效忠,唐帝国中央却对他们很纵容,即使有少部分能控制局面的,但是藩镇割据始终没能从根本上解决。

二、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央政府

中后期的唐朝中央闹得是不可开交,没有一刻调停的。

公元783年,著名的泾原兵变发生,唐德宗李适再次逃离长安。这件事并不能完全怪朱泚等人,但是后果不容改变。从此,皇帝与武将们的信任降低到了冰点。

在唐德宗的布置下,另一类人彻底崛起了,唐德宗以神策军为中央禁军,任命宦官为监神策军左右兵马使。从此,宦官们凭借这支军队的控制权,屡屡干政,甚至废立生杀皇帝。唐德宗以为找到了可以信任的好帮手,没想到给自己找了个太上皇。

于是,皇帝们又找来朝臣,想要从宦官手上夺回军政大权,甘露之变惨遭失败。后来的牛李党争更是让皇帝看到朝臣们也不是善茬。本来权力就十分有限,还要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对于皇帝们来说,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同时,安史之乱的河北诸镇越来越乱,藩镇之乱不仅没有逐渐消弭,还越演越烈,逐步扩展到了唐帝国的经济中心江淮。到了晚唐,几乎全天下都是藩镇的地盘。

因此,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中央政府在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朝臣党争的夹缝中想要求得生存,本想左右逢源,却不想扶持起来的都不是善茬。这样的情况下,唐帝国的中央政府确实没什么存在感,除了宪宗、宣宗等少数皇帝又说作为,平衡了三方的势力以外,其他皇帝如走马灯,鲜有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