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亟待迴歸技術流

作為一個70後,從小就聽大人把容志行說得神乎其神,後來是古廣明、趙達裕這些。80年代的國家隊在亞洲除了打不過韓國,基本上不怕其他隊,幾乎是見一個滅一個。按當時流行的說法是韓國人都是吃了很多高麗參才上場的,所以我們跑不過別人,但沒聽說過是技不如人的。小、快、靈一直是當時我們中國隊的看家本領。


中國足球,亟待迴歸技術流


中國足球,亟待迴歸技術流

90年代徐根寶“搶逼圍”一時盛起,各個球隊都搶著配備高中鋒,大打西式足球,甚至還有些球隊搞出雙高戰術,就是後衛起大腳,在最前面放倆大高個爭頭球,連中場都不要了。蔡晟、宿茂臻、翟飆都是那個時候的殺手鐧,那時候,整個中國足球就開始了流行這種簡單粗暴的打法,以致於在選材方面發育早的小孩能上,個子小的沒戲。可以說從這時候開始就放棄了我們一直堅持的技術流。


中國足球,亟待迴歸技術流

2000年往後,老隊員退役,加入青訓工作的好多都是技術粗糙的教練員,他們基本功就差,根本沒有能力指導小隊員的基本技術,只能延續以前的套路,專挑身材高大的隊員上場,追求功利足球,這樣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導致中國球員的腳下功夫一代不如一代。轉過來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走的路一直都是技術流,向巴西學習,非常適合日本人的身體特徵,他們覺得拼身材死路一條,只能通過把腳下活弄精細才是唯一出路。


中國足球,亟待迴歸技術流

我們中國人,論身材比日本強;論技術,80年代以前都是亞洲數一數二的,說明我們本身在技術、對抗方面其實是不比別人差,且有提高的空間。足球從娃娃抓起,這是鄧老的名言,也是偉人給我們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足球說到底還是用腳踢,腳下沒活的話就根本不是踢足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