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技巧分析

從小學期間背誦唐詩三百首,到中學期間不僅背唐詩宋詞還要學會如何鑑賞詩歌。可見,詩歌在整個小學到中學教育階段是十分重要的。為什麼詩歌的重要性這麼大?因為詩歌不僅是千百年來無數中國詩人智慧的結晶,它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是歷朝歷代發展的縮影。誠如古人所說,詩可以用來“觀風俗,知厚薄”。正因為詩歌具有如此獨特的價值,它也一直以來被當做教師招聘考試的一大重要考點。由於詩歌表達含蓄,加之每首詩都有自己的創作背景,體現了作者獨特的創作風格。因此,很多考生在做詩歌鑑賞這類考題時,會出現讀不懂詩歌,或者好不容易讀懂了詩歌卻不知如何答題的困擾。本文圍繞著這一問題,談一談在考試過程中,考生該如何作答詩歌鑑賞這類題。

(一)寫景類

這類詩歌是高頻考點,幾乎佔考試的百分之六十。在做這類詩歌鑑賞的時候,我們要緊緊圍繞一個詞——意象。這就需要考生在日常的學習和複習中多積累常用的典型意象。常見的送別類意象有:楊柳、長亭、短亭、南浦等。愁苦類意象:梧桐、芭蕉、流水、杜鵑、斜陽等。戰爭類意象:長城、樓蘭、柳營、羌笛等。愛情類意象:紅豆、比翼鳥、連理枝等。

圍繞意象/意境類的題目,一般的答題思路:這首詩通過某某某幾個意象,營造了一個什麼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什麼樣思想感情。

如果說你拿到一首寫景詩,但是其中沒有常見意象,或者是意象不常見,導致你無法定位情感基調。這個時候切記不要生搬硬套,強行尋找意象。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文從字順的將詩歌中的景物描繪出來,儘量用一些優美的詞彙進行翻譯。然後用烘托了什麼氛圍或渲染了……氣氛,最後扣到表達了……樣的情感上。

(二)寫物類

這類詩歌圍繞某種具體事物展開。無外乎兩種情感:一個是單純的表達對某種事物的喜愛之情,一個是通過某種事物來寄託自己的某種情感。在答這類問題時,我們要善於運用兩個詞,分別是“借物喻人”“託物言志”。

一般的答題思路為:這首詩通過寫某物……特點,運用了託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手法,表達了詩人……思想感情。

總體來講,這一類型的詩歌,出題概率在百分十三十左右。

(三)寫人類

這類詩歌出題可能性大概在百分之十左右。總體來講出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忽略掉。“寫人”類詩歌中的“人”可能是詩人自己,也可能是詩人塑造出來的其他人物形象。在答這類題時,我們要遵循三步走的方法,依次是總分總。第一個“總”是概括人物形象,“分”是結合詩歌內容談一談具體詩句中表現出來的人物特點,最後一個“總”是說一說這首詩總體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以柳宗元的《江雪》一詩為例: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考題可能設置為“這首詩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

解題思路:這首詩塑造了一個孤獨垂釣的老者形象。(這是總說),詩人通過“鳥飛絕”“人蹤滅”為我們展現了環境的遼闊曠遠。“江雪寒”“獨釣”又體現出垂釣者身處環境之寒冷淒涼(這是結合內容分說)。表達了詩人內的孤獨,寂寥之情(這是最後的總說)。

答題技巧我們掌握了,剩下的就是細節處理了,畢竟“細節決定成敗”。規範答題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學會分條列點來答,標好序號,不要把大段文字擺在試卷題目之下,讓批卷老師去找點,而是自己把採分點亮出來,分點作答。

②問什麼答什麼,不要前面贅述很多,最後結尾才亮出關鍵。要善於把關鍵詞放在前面,先亮出觀點,再進行進一步闡釋,注意點題。

③切記死板,學會變通。大多數詩歌鑑賞即使問題中不問,在答題中也要體現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考試的時候,有不止一個問題,而且問題中已經把情感作為一個單獨的題出現了,這個時候在之前就不要扣情感了,注意扣題。

以上就是我關於詩歌鑑賞一些答題技巧的解析,技巧固然重要,要想學好詩歌鑑賞,積累是重中之重,平時多積累意象含義。多看一些詩人的詩歌或生平資料,瞭解不同作者的不同創作風格,都對我們在做詩歌鑑賞這類題型有很大的幫助。

發表人:中公教育胡老師

原文連接:http://fuyang.offcn.com/html/2019/06/128945.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