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总是爱发脾气,总是很愤怒,发脾气时还会有攻击性,要怎么办?

邻家宝贝


这孩子爱发脾气,情绪难以自控,首先要觉察父母双方有没有情绪难以自控的人。孩子的行为大多数是父母那里习得来的。如果有的话,就得先从父母改变做起了。


小丫色彩育儿


您好,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我的孩子之前也是这样,爱发脾气,发起脾气来摔玩具,打人,挠人,通过长时间的各种办法的尝试,现在终于好多了,我来跟您分享下我的经验吧!

首先,咱得知道孩子为什么是脾气暴躁的?一般也就是下面一些原因:

1.疾病原因

很多孩子其实不是故意发脾气,而是可能有不舒服的地方。比如消化系统或者循环系统类的并不会时刻犯病的慢性疾病,试问,咱们大人不舒服的时候,脾气会好么?

2.遗传因素

科学表明,如果父母脾气不好,尤其是父亲是个易怒的人,这种性格是会遗传给孩子的。

3.家庭因素

比如父母经常吵架,摔东西,大吼大叫。这样孩子是很快就能“学会”的。

4.孩子只会以此来表达情绪

孩子发脾气,有很大可能性是他并没有学会用别的方式去表达。

知道了以上一些主要原因,那么接下来就是怎么去改善。

1.排除疾病

首先要排除是否不舒服,如果除了脾气暴躁,还有一些附加问题比如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佳的话,应该尽早就诊排查。

2.父母自我改善

如果我们作为家长,自我衡量就是个脾气不好的人。那一定是会影响孩子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去埋怨孩子,而是管住自己的脾气,控制自己的情绪。就算是孩子做错了,我们也一定要冷静,不要在孩子面前发脾气。

3.严肃≠打骂

当孩子做错的时候,我们要严肃对待,不能嘻嘻哈哈,更不能打骂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很强烈,尤其在他还不知道做这件事是对是错的时候,打骂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4.教会孩子更多的正确的宣泄情绪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沟通,或者转移注意力,引导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游戏等。等情绪过后,再进行劝导说明。

改善性格的过程或许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有耐心,不能还没等孩子平复下来,父母就先急了。


轶观生活


孩子喜欢发脾气是有一定的原因,我们成年人也都是有脾气的,既然孩子发脾气一定要清楚孩子因为什么而发脾气,我们大人和孩子的观念不同,理会的层次也不一样,所以要和孩子多去沟通,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想表达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去解决孩子为什么发脾气的原因,多些时间去陪伴孩子,去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能做到听话,懂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一定不要对孩子发脾气,这样孩子心理有一定的压力,时间长了孩子就不愿意再去分享他心里的小秘密了,所以家长多些陪伴,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有儿女爱生活


不是青春期吧,不是的话,多和他聊聊天,一块出去走走,他高兴是,问问他喜欢什么,帮他买去,得慢慢开到。


泰山明新哥


打,中国式棍棒教育,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打才行,要收拾一次狠的才行让他长记性,但不能经常打


范特希丁折耳根


孩子为什么总是发脾气?

要解决孩子为什么总是发脾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孩子发脾气的原因都有哪些?

  1. 由于孩子自身能力的限制,无法随心所欲的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无法自己解决,这时候孩子会用哭来求助,用发脾气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2. 孩子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喜欢按照自我的意识去行动,有了自己的要求,不喜欢父母过多干涉,一旦目的没有达到也会发脾气。
  3. 孩子的情感管控能力还不成熟,感情外露,冲动,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所以让人觉得爱发脾气。
  4. 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与迁就,许多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长期下去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认为人人都得听自己的,稍有不合心意的事便又哭又闹,不吃饭,动手打人等,每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怕哭坏了孩子,饿坏了孩子,只好妥协,对孩子百般哄劝,这种情况多出现几次,孩子发现任性撒泼,发脾气可以达到自己的所有目的。于是,只要有机会就用发脾气来满足自己的要求。
  5. 有样学样,父母的一些特征在孩子身上往往都能找到,如果父母本身就是爱发脾气的人,动不动就通过发脾气来解决问题的话,无形之中孩子也会和他们一样,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发起脾气来。
  6. 身体不适,当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烦躁,脾气也会变差。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1. 了解孩子现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每个阶段孩子的身心状况都不尽相同,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得有所变化。2岁左右是孩子第一个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外界事物,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不像婴儿期一味地顺从和听话,他们更愿意去表达和分享,自己尝试和探索,这种反抗行为是孩子发展自我和追求独立的体现。
  2. 接纳孩子的情绪。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情绪先于理智”。只有处理好了情绪,才能听进去道理。所以,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要用接纳的态度与孩子共情,您可以说:“你一定很生气,你想自己完成这件事”;“你很不开心,看小嘴都嘟起来了”;“我知道你伤心难过, 眼睛都哭肿了”,等等,这种接纳会让孩子感到热情的关注、温暖的尊重和真诚的理解,即无论他的状态、感受、行为是什么样的, 都是具有自我价值的,同时,这种接纳会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教育氛围的形成。
  3. 设立冷静区,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无理取闹 爱发脾气的话,可以在家里设立一个冷静区。当孩子发脾气时将孩子带到这个区域,大人离开,不要理睬孩子,同时要告诉他在规定时间内安静下来,孩子哭闹一会儿发现没人理他也就会安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有原则,家人态度要一致,特别是爷爷奶奶们不要心软,就算孩子再怎么哭闹也不要过去哄,如果对孩子又哄又抱,只会助长他的坏脾气。这个方法能坚持下来的话,过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发现发脾气没用,脾气就会变好些,不会通过哭闹来达成要求。
  4. 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处在消极情绪中不处罚孩子,人在消极情绪中分析和判断能力会大大下降,家长应在情绪冷静后再处理问题。另外,爱发脾气的家长要及时疏导自己的情绪,尽量做到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

我们应该正视孩子的情绪

孩子虽小, 却同样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同样也有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并由此产生许多愿望,这些愿望也许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然而,孩子的能力却非常有限, 还不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每一个愿望,这一点是他们最不愿意正视,也最不愿意接受的,在这种时候,孩子就会感到沮丧,无助无望、烦躁不安、紧张焦虑,这种沮丧的心情足以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使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这种情绪所左右,于是,开始发脾气。其实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爱他们,所以他们才敢跟父母耍性子,只要父母认真加以关注,静静地倾听他们的怒声,他们就能充分释放出内心的紧张、不安和沮丧,摆脱孤立无助的挑战,而且孩子发脾气的起因和过程,对孩子都是一个很大的触动,能从中学到同情、理解别人。孩子发脾气之后会逐渐静下来,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所以,我们不应该“厌烦”孩子的发脾气,而应看到孩子发脾气是他们心理发育成熟的必然过程。


平成奶爸


大多小孩都温顺乖巧,讨人喜爱,但是也有如果小孩爱发脾气,容易暴躁,这很可能不是小孩性格的因素,而是父母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找原因。

1、小孩用愤怒掩盖内心伤痛

一些小孩看起来气势汹汹,不断大吵大闹,其实,他只是想用外在的这些表现掩饰内心的不安与悲伤。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都有可能会触动小孩敏感的内心,使他感觉受到了威胁,因此小孩就会用吵闹、发脾气来宣泄内心的不满。

一个小孩对父母发脾气,做出捶打等动作,很有可能是他内心处于一种极度痛苦的状态。他主要想用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让父母帮帮他。哭闹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小孩的发脾气、哭闹等可以减缓他们内心的恐惧、慌张,让他们的心情开始变得平复。

孩子如果出现哭闹、发脾气、捶打家人的情况,父母要试着去帮助和安抚孩子,让他们消除内心恐惧,恢复平静。因此,父母要学会如何去靠近满怀愤怒的小孩,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他。

2、小孩用愤怒掩盖某种可怕的经历

小孩子独处,或看到一些残忍的事,亦或是感到处境危险,常会感到一种巨大恐惧,但是他们又无法反抗,这会在小孩心中留下烙印,即使稍后他们脱离这种状态,这种不安、恐惧的也会在小孩内心深处深深扎根。

有时候一些很小的不快,都可能会引起小孩内心的那份恐惧,让小孩反应过度,虽然此时并没有危险围绕小孩,但是小孩内心依然感觉到恐惧仿佛存在,所以他会做出过激发应,哭闹、发脾气等。这个时间段,父母要陪在小孩身边,不断的安抚小孩,让小孩知道,爸爸妈妈会一直陪着他,不会有危险。

3、孩子的愤怒有时可能是针对着不公平

如果小孩觉得受了委屈、不公平对待等,也会容易愤怒、发脾气,孩子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发泄内心不满。

这时候,父母要注意倾听和引导,让小孩将自己不满的缘由说出来,及时采取应对、改正措施,但小孩知道还能补救,愤怒自然就会消失。

小孩如果爱发脾气,父母就需要特别注意了,要多给小孩点关爱,让小孩有一种安全感,这样小孩的情绪会慢慢平复下来,发脾气、大吵大闹的现象也就会很少见了。





珺乐宝的儿创


孩子有毛病不能惯着,倡导萝卜加大棒,该疼就疼该打就要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立体车库


父母是孩子的原版


汉方567


1.家长首先做要做的是--表情严肃的及时制止和叫停孩子的行为。这里我提到表情严肃这个细节,其实是十分重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打人,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即使制止孩子的行为,表情总是笑嘻嘻的,别小看这个表情,如果是笑嘻嘻看待孩子打人这件事儿,对孩子来说,就说明这是家长对他行为的默默鼓励,不会让孩子有迫切改变的意愿。这样,就算后面说得再有道理,也是于事无补的。所以,必须表现出这个事情你特别重视,对你特别重要,甚至拿出点威严仪态出来。

2.制止孩子错误行为后,必须处理孩子的情绪。只有情绪平复了,后面的教导才是有效的

3.平复孩子的情绪,一定要理解和接纳孩子,做到充分的共情。比如,我先前朋友说的情境。孩子要拿柜子顶上的糖,于是拿了小凳子要站上去取。结果外公担心不安全,就制止了他的行为。结果他大怒,搬了小凳子就试图砸外公。这个时候,如果妈妈严肃的制止了孩子,和孩子沟通时,应该对孩子表达理解。“妈妈看到你刚才很想吃糖,被外公阻止后,很生气,是吗?妈妈很理解你想马上吃到糖,所以很着急,这个时候你只想很快取到糖,不希望别人阻止你,是吗?”一旦孩子肯定,就可以顺着这个情境往下走。“所以如果外公不阻止你就好了。你用两只小凳子,站着爬,然后会从上面摔下来,你一点也不怕疼,对不对?”到这时,孩子的情绪的温度应该会慢慢降下来了。

4.和孩子沟通正确的表达情绪的办法。一旦孩子的情绪应激状态消失了,看起来他已经能够听道理了,就可以开始讨论表达情绪的正确办法了。“所以,如果妈妈说生气的时候不可以打人,那么以后生气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最后的引导方向,一定是把情绪“说”出来。这里,我特别强调和孩子沟通正确表达情绪的办法,而不是直接告之孩子表达情绪的正确办法,是因为,孩子自己的体会,一定比大人告之他的结论来得深刻。我有一次做出租车时,遇到一位很睿智的父亲。这位父亲的女儿十分优秀,已经考取了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而且据这位父亲所说,这个女孩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都很好,而且十分努力上进。我向他请教教育心得,他答:“她小时候,我什么事都让她自己做,自己摸索。哪怕桌上放一杯热水,眼看她要碰上了,我都不说什么,因为烫一次她就长记性了。”没错,通过自己摸索,得到的经验,才能真正“长”在自己的脑子里。

5.鼓励孩子自己想到方法的这个行为。一旦通过引导,孩子认识到了情绪应该说出来,一定要对孩子的这个行为表示赞许。“嗯,这真是一个表达情绪的好办法呀!你怎么这么厉害,这都被你想到了!”并适当放大,“你看,我觉得很多时候,你是可以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这个鼓励,对孩子特别重要。因为如果这样的思考习惯形成,他将来在遇到问题时,就可以自主思考,而不是总依赖你来帮他想办法。

6.要不断重复强化“把情绪说出来”这个行为。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打人这个行为,通过一次深刻的聊天,就可以得到彻底的改变。因为说到和做到之间,还隔着很长的距离。成人也是如此。有些人知道自己应该减肥,就是看到食物走不动路,有些人总想每天早早起床锻炼身体,可是每天总有理由晚起。所以,即使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好的,情绪发作时,一下子不可能想到那么多之前想好的道理,会习惯性的顺应天性。这个时候,妈妈也不要太过失望,而是要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不断的提醒。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当然,在这里,我建议家长们更多使用鼓励的作用,而尽可能少用惩罚—其实你总可以找到鼓励的理由,只要你用眼睛去发现。鼓励比惩罚作用大,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鼓励孩子时,孩子的内心是愉悦的,愉悦状态时,人的记忆力会更好。而如果惩罚孩子时,孩子的情绪低落,人是有忘记不开心事情,记得开心事情的天性,所以结果可想而知。总体来说,孩子发脾气时爱打人的问题,值得家长重视。但是,这也并非洪水猛兽,值得让家长为孩子的未来担忧,担心孩子的进攻性太强,影响到未来的为人处世,只要方法得当,引导得当,孩子的行为还是可以很快得到修正的。所以遇到问题,见招拆招,才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终极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