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男人的辫子多久洗一次?为何有人说英国传教士直呼令人感到恶心呢?

dydes


从古装电视剧或者电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国家以往的人都是可以留长发的,不管是男是女,都有留长发的习惯,因为他们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甚至是到了清朝时期,男子不仅仅要留长发,他们还要把剃剩的余发编成长辫子。



清朝时期皇帝颁发了剃发令,命令所有平民一律都要剃头留长辫,如有违法不遵守者,就处以死刑;一开始,古代人都不舍得剃发,哪怕是一点点头发,因为发肤受之父母,剃掉了头发就意味着不孝,此乃大忌。奈何不剃发留辫子的话,就得要掉脑袋,于是乎所有人都不得不从此令。

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便是清朝颁布的剃发令中,明文规定头顶部分的头发是不允许剃掉的。可想而知,一定时间后他们的头发肯定是越来越长。显而易见,不可剪掉的头发的长度分明会影响他们的劳作和活动呀!



那么问题来了,清朝男子的辫子多久才洗一次?他们的辫子到底有多脏?

据传,有钱人有时间有精力找人来帮他们打理头发,所以他们的头发井然有序,整齐干净,但是没钱的穷人就刚好相反,他们没时间没精力去整理头发,所以大多数身份卑微的穷人都是满头污垢。更加夸张的说法是,有的人稍微一靠近某些人就能闻到特别浓烈的臭气味,好像在闻臭鸡蛋死老鼠一样。

到底他们多久洗一次头呢?有钱人就好说了,一天洗一次头发也是毫不稀奇的事情了!然而,没钱的仆人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洗头发,晾干头发并且重新花时间编辫子呢?他们肯定不会一天洗一次头发的。因此,楠楠估摸着没钱的穷人大概是一周之内洗两三次头发吧,也不能再多了!当然,他们也不可能不洗头的,特别是骄阳似火的夏天之时,汗浸在辫子里长时间不洗的话就会发出很难闻的味道。即使是他们自己忍受得了这种气味,他们身边的同伴甚至是上级怎么能够忍此遭遇呢?


楠栎论史


在没有洗发水的古代,估计人的头发即使是经常洗也会有味道,更别提还不经常洗了。

曾经我也是一个沉迷网络游戏的少年,那个时候经常泡在网吧,很多人经常在网吧一玩半个月不回家,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一次,我站在一个大哥的身后看他玩游戏,结果被他头发的味道呛了一天,我差点吐了。

在现在社会几天不洗头味道都让人受不了,更别提古代时期了,看这个问题大家可能都以为清朝男人扎辫子,可能会很脏,实际上清代人的头发未必有前代的味重,在清代之前的中国人由于受到《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发肤都是父母给的,必须珍惜它,不能毁伤,说到底就是不能轻易剪发。

当然,这并不是说古代男子一辈子不理发,如果一辈子不理发,那不就跟傻子一样了吗?在古代男子都会修理发型,然后把长发挽起来,再盘起来,到成年之后行弱冠之礼的时候,就在盘上的头发上带帽子。

那么古代人留发留多久呢?现在人们常说的,待我长发及腰,其实也是古代男性头发长度的一个标准,长发及腰不是等人来娶,而是头发长了,应该修剪修剪了,然后选一个黄道吉日把头发剪了,剪下来的头发还要收藏起来或者焚毁,以示对祖宗的尊敬。

你想想,男子长发及腰,得多难打理,这要是天天洗头估计什么事也不用干了。

这一情况到清军入关时候被强行改变了。

很多不了解清朝发型的读者在看了清朝古装剧之后都有一个疑问,清朝的头发不就是扎了辫子吗?为什么当初清军入关要叫“剃发令”呢?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能够接受的清朝的辫子都是晚清时期不断发展变化后的形象,真正清军入关时的头发,那是相当难看的。

清军入关之前,一直是过着渔猎的生活,在打猎、捕鱼的时候,辫发是相当给力的,这种辫发是将脑袋四周的头发剃光,然后在后脑勺处剩下的头发编成辫子,留下头发的地方只有铜钱大小,留的发辫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因此这种发型被称为金钱鼠尾,其实也就跟光头差不多。

1644年日本商人竹内藤因海难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鞑靼漂流记》一书。书中这样描写清人的发式:"他们的人都剃头,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绺编成辫子。他们男子把唇上的胡须留下来,把下面的剃掉。无论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样。"

所以,清军入关才管这叫剃发令,很多人认为在清朝是不扎辫子就要问斩,实际上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在有关清史的资料中,顺治四年就有人因为"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最后被处斩,而县官还因为失察被议罪。

清朝统治者之所以不遗余力,宁肯引发血腥反抗也要推行剃发令,实际上是出于维护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深谋远虑。

说回到正题,尽管这种金钱鼠尾的发型很丑,但是要从卫生的角度还真就比以前长发飘飘的时候要干净很多。

当然,我想令外国传教士大呼恶心还是清朝晚期的头发。

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在不同程度上放开了对头发的管理,到乾隆去世那年,通过当时外国人的绘画中可以看出,清朝的头发留发面积足有四个铜钱大,相当于一个掌心的面积。

在咸丰朝时期,老百姓蓄发已经超过头发的大部分,一直到清朝末年,清朝人的发式才变成现在影视剧中的阴阳头,剃发只剃前半部分。

人们将清朝的辫发变化总结为,先是鼠尾巴,又是猪尾巴,最后是蟒蛇一样的形态。

随着头发的增多,还需要扎辫子,这就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技术了,当时清朝已经出现专业的剃头匠,担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给人们剃头,扎辫子,甚至是抠耳朵。

多于经济较为富庶的人来说,剃头刮脸是一件颇为社交性且时尚的事情,好友经常结伴去剃头,甚至请人剃头。一次精致的洗头,要花费很长时间。

当然,清代时期有康乾盛世,但是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在广大农村,更是穷的发都吃不上了,每天干活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能力三天两条的打理辫子,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理一次发,盘在头顶上,要挺很久很久才能再次洗发。

所以,晚清的时候,外国传教士说中国人头发令人恶心的受不了。

其实,晚清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剪辫子已经成为趋势,早在民国成立之前,清朝百姓就已经开始剪发,政府也无力深究,1898年戊戌变法的时候,康有为在变法主张中就提出剪掉辫子,到了十年之后,清政府举行新政的时候,就连清朝的贵族都建议朝廷废除辫子“非剪发易服,不足振起全国之精神!”

而沿海通商城市,老百姓更是逐渐剪掉辫子,至于那么迟迟不肯剪掉辫子,甚至在民国时被强行剪掉的,大部分都是偏远地区的人,或者忠于清朝的人,将其看作清朝的象征。

最后要说的,虽然古代中国人的头发不太干净,但是中国人爱洗澡啊!真正埋汰的欧洲人,当时当时受瘟疫的影响,欧洲人特别不爱洗澡,比如我们熟知的法国路易十四,长年不洗澡,十步之内就令人作呕。


史论纵横


首先说明一点啊,咱们不是跟英国传教士一伙的,因为他们也不干净,有些外国人,能把咱们熏晕过去的

这里就说小辫子的问题。

不说以前的辫子了

就说身边人的辫子吧

我认识一个小男孩,大概八九岁,一直留着一条长长的小辫子。

这种小辫子,有许多讲究的。

有希望长命百岁的,有希望健康长寿的,有希望平平安安的,总之,他留着一条小辫子

诺,就是这样子的。(摘自网络)

有一次,我出门正碰上他在开心玩耍,因为玩的很开心,小辫子松开了。

我就说,来,我给你编起来吧

于是我就给他编了起来。

编到最后,感觉手上有很多污垢,感觉他的头发上油腻腻的。

于是,我问:你这小辫子多久洗一次?编一次?

他笑着说:每周洗澡,我妈妈都把小辫子别到头上,不洗小辫子,光洗澡。我妈妈一个月才给我重新编一次。想洗好久才洗一次小辫子。哈哈哈,太麻烦了,我妈妈也懒得给我弄

我听了以后,赶紧回家,洗手,洗手


Longsuixinyuan


先说下清朝男人的辫子,多久洗一次?

事实上,古代没有现代科技先进,所以什么洗发水、营养素的东西,在古代都是没有的。古人是怎么洗头的呢?最开始就是用水,轻轻揉搓一下。

渐渐地,他们发现光用水,没办法清洁头发上的油污,就有了皂荚和草木灰。但即便是这样,洗头这件事对于清朝人来说,也是十分少见的事情。

正常的清朝百姓,可能一年都洗不了几次头。皇宫贵胄可能讲究点,有专门的的人帮忙洗头,但是频率也不会很高。一周洗个一次,在古代就算很时髦了。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古代人不爱干净吗?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清朝人的头发到了末期,是牛尾辫,就是头的前面全部剃光,后面有一根又粗又长的辫子。

这样的辫子,洗起来十分繁琐,可能一套下来,要好几个时辰。而且古代也没有电吹风,洗完的辫子只能等待自然风干,又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可能洗个头,半天就过去了。在古代洗个头,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清朝人洗头的频率很低。

另一方面,就是清朝末期,由于闭关锁国带来的危害,清朝的国力衰弱,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谁还有心思洗头呢?街边即便有专门给人洗头的营生,谁又会把钱花在这种地方呢?

为何英国传教士直呼,令人感到恶心呢?

英国传教士麦罗德,在清朝末期来到中国,看到了民间的景象。在他的游记中记录了,清朝女人裹小脚,男人头发脏乱不堪,甚至还有虱子在上面。

离得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异味。不用说也能猜到,那是长时间不洗头,不洗澡的臭味。传教士麦罗德哪里见过这种场面,感人恶心也是正常的。

实际上,是他来的时间不对,如果再能早个几百年来到清朝,也许就不是这种场面。这个要从清朝人的发型说起。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种长辫子的男人发型,是清朝末期才有的,这种辫子很难洗。

而清朝人的辫子,是经历了三个时间转变,从金钱鼠辫到猪尾辫,再到后来的牛尾辫。清朝人入关之前,都是金钱鼠辫,这种辫子又细又长,相传可以穿过铜钱的中心。后来发展到了猪尾辫,也只是加大了在后脑勺的发量,辫子没有变化。

所以,清朝的前中期,辫子的头发都是十分稀少的,很容易清洗,洗头的频率应该也会增加。直到变成了牛尾辫,人们的头发多了,洗头太麻烦,才渐渐不怎么洗头了。英国传教士来得晚,没赶上好时候。


十点历史君


明朝灭亡,大清接替,当权者是一群满族人,他们从北方带来很多习俗要汉人接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留发不留头”,强令清朝的所有人都剃发开始蓄辫子,然而随着时间的累积以及大清的沦落,导致很多清朝百姓的辫子越来越脏,其程度脏到连英国女子都吃不下饭,还差点吐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大清没有入主中原以前,中国人没有留辫子一说,而是很喜欢蓄发。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剪头发就等于是减去自己的一部分身体,所以历来都流行留长发。后来,清廷当政,一改以往作风,律令人人剃发,只剩下后脑勺的头发留出来且要梳绕成一条辫子。

而这种辫子形状大小跟清朝铜钱般,且可以把辫子从铜钱孔内穿过去,故此被民间成为“金钱鼠尾”。随着历史的发展,百姓发头越来越长,发线逐渐变粗,加上一些人不喜欢经常洗头发就使得辫子变成了粗辫子。时间来到晚清,当初的细辫子已经基本在老百姓中很难看见,取而代之的是粗辫子,加上百姓每天都要务农干粗活,没有时间去洗刷,故此要很久才拆开辫子清洗一次。

晚清的夏季,是爱干净人士最怕的季节,此时大街小巷都游走着很多平民,他们为生计而劳碌,连睡觉的时间都很少,所以留在后脑勺的辫子一年才洗一次,在闷热的天气中,自己头上就经常流汗,为此走过之处都会散发出一阵浓郁的辫子异味。

有文献记载,晚清的平民多数在过年除夕的时候才静下心来洗一次自己的辫子,所以在平日里就算辫子再脏再有异味也顶多用毛巾擦一擦而已,相比富贵人家跟权势阶层则是三十天左右洗一次,因为不少人嫌编制辫子太麻烦,洗之前需要慢慢揭开,等洗完长长的头发晾干后,又得重新编好,过程中有时候需要有人帮忙才可以完成。

出于这种情况,使得很多清朝人都很少洗辫子,就算是汉人也慢慢忘记了前朝遗留下来的洗刷习惯。有古籍记录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清洁身体习惯。秦朝时期,老百姓不知为何异常注重干净,头发几乎每三日一洗,不怕浪费水源,发展到汉代,百姓们就改为五日一洗头,且蓄发以简约为主,不留辫子。唐朝时期,人们安居乐业生活条件提升了,不仅三天两头洗一次头发,还特别注重身体各个部分的洗沐,据说从头到脚趾的清洗环节都相当讲究。

到了元朝,蒙古人执政引来的风俗习惯又不同了,毕竟蒙古族人属于游牧民族,常年在外,对于梳洗不太重视,从而影响了汉人。时间一度发展到清朝,中原又被满族人掌控,他们祖先是游牧民族,世代都在马背上生活,故此遗留下编辫子的风俗习惯。

汉人受其律令,开始剃发留辫,但很多人都不甘愿,出于心理反抗原因也不太想把心思花在辫子上,所以使得对辫子的保养越来越不注重。清朝发展到后期,西方国家有不少人来到北京游玩居住,当时有一个英国籍的女人,出于好奇去欣赏清朝人洗辫子,根据她的回忆称,那人的辫子刚一拆开一股臭味就扑鼻而来,差点把自己熏得呕吐出来,然后还发现辫子里爬出来许多虫子以及掉下很多污垢,简直不堪入目!这一幕令英国女子印象十分深刻,导致她当天恶心得吃不下饭,甚至连续几天都没有胃口。


猫眼观史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详细写过一篇文章,如有兴趣,可自行搜索“清朝男人的发辫究竟有多脏?英国传教士记录下令人作呕的画面”一文。其中笔者将英国传教士所见所闻翻译过后写下,或许能让您从文字之中一见大清朝男子发辫之肮脏程度。

当然,既然是问题,就有必要在此精简解答一下。大清男子发辫之脏,令人作呕的画面,并不是凭空而来,晚清光绪年间,有英国传教士名叫麦罗德者自天津出发游历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将其所见写于纸上,回到英国后,麦罗德将其所见所写并附上一组照片印成明信片出售,这些文字一经传出,洋人十分惊讶,难道传说中的神秘国度真的如此肮脏不堪。答案是正确的,这位洋传教士并没有说谎和夸大。(下图为河北地区一户农家)

他对中国男人的发辫和女人裹的如粽子一般的小脚做过详细研究和记载。为了接近大清普通百姓,他自己蓄发之后,让人梳了一条小辫子,然后穿上马褂走访各地。他其中写道直隶(河北)、河南、山东地区的农村男女几乎身上都有一股子怪味,儿童喜欢赤身或赤脚,且满身污泥,除了读书人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穿的破衣烂衫,稍微好一点的衣服只有节日时才舍得穿。男子的发辫盘在头顶,几乎终年不梳洗,夏季的时候他们会跟着孩子一起到河中洗洗身上的污垢和清理发辫,天一冷,便不再洗,而是用一只叫做“篦子”的梳头工具将散开的发辫来回梳,每梳一下,都会掉落在地上一些小虫和皮屑以及灰尘。麦罗德形容那种味道连老鼠闻了都恶心。(下图两个河北地区的农村妇女)

女子也是如此,几乎也是常年不洗,而是将头发盘起来,在脑后弄成一个“大包”。她们如果空闲的时候,会坐在一起,便聊天边用“篦子”梳头,虽然看上去很不卫生,但是她们的发质却出奇的好,梳完之后,像是摸了一层护发油一样。

以上是麦罗德在农村地区的见闻,不过在城市中,如天津城内,一些有头有脸的人还是很整洁的,他们有专门的仆人帮助清洗发辫,而且还要用一些特别的天然护发品进行涂抹,以保证发辫油光发亮,并且可以发出各种香味。西方的花露水和东洋的发油十分畅销,有钱人家的男女都会购买。(下图为天津紫竹林的两位知识分子,明显看出他们的着装很整洁)

另外在城中有走街串巷的洗头人,他们挑着担子,上面有洗头和梳头的工具,为那些爱干净但是没有仆人伺候的人进行梳洗,文化人和小生意人往往喜欢光顾他们,一个洗头人一天赚的钱足够养活一家四口。

看着这位英国传教士的记载,你有什么感想,是否很惊讶,这是何等的“可怕”,我们现在三天不洗头,头皮就干痒,一年到头不洗头并且还是梳成大辫子这是一种什么滋味,但清朝人已经习惯了,如果天天洗,才会被视为不正常。(下图为新军当街剪辫子)


大狮


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清朝男人都流着一条乌黑的大辫子,穿的丝绸做的衣服,其实不然,古代的清朝老百姓的穿衣打扮比我们看到的乞丐强不到那去,在古代卫生条件不好,老百姓一年也洗不了一回澡,北京刚解放时城里堆积有几百年历史的垃圾,几个月就被全部清理干净。

想想天子住的地方能有几百年的垃圾可想而知古代人又多么不讲卫生,身上的衣服能穿成皮夹克,腿上的缠腿布能叫人闻了我估计能吐了,可想而知男人头上的辫子有多脏了,估计老鼠闻了能修克。

俗话说得好,皇帝身上还有三只御虱,既然说如此恶心为何不经常洗澡,换衣,估计一般老百姓没有那个能力,和那个思想,还有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在作怪。

一个外国传教士很奇怪中国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不爱卫生,而有钱人却经常换洗,他发现一般老百姓要干活,一干活就有汗水老百姓又不爱卫生,他们的辫子闻上去就和死老鼠一样的味道。一般老百姓也不不洗头发,只是在天气热的时候才可能洗一洗,冬天不敢洗,怕感冒要知道过去老百姓最怕得病了。

再者说编辫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清朝时的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有人挑着剃头担子给人刮头编辫子,还问顾客给您编的辫子您是要条武辫子,还是文辫子。

所以不难想像清朝男人的辫子有多脏,多恶心啊,放到现在那位男士要是三个月不洗头,那头发跌有多恶心,倒那时女朋友会用什么眼光看你,哈哈😄可想而知了。



蓝色天空194475094


古人洗不洗头,跟是否留辫子无关,只和阶层有关。只有富贵人家或官宦人家,才会经常洗头。

古代是没有洗发水(Shampoo)的。

事实上,洗发水这种东西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都不是非常普及,这也就注定了洗头不那么容易的事。

古代主要用的是皂角水洗头。在民间,凡是注重洗头的,都是秀才或士绅阶层。

每当洗头时,就煮皂角水,然后在家里把辫子解开,清理个人的卫生状况。

但是,对于底层社会而言,洗头就过于奢侈了。

多数情况下,肯定是积攒了一段时间,彻底洗个热水澡的同时,把头发给洗了。

平时的话,就连睡觉也不会解开辫子,反而让辫子垂到炕下。正如上面的照片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的底层群众肯定就是不洗头的,所以所谓头发生虱子的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总的来讲,这是一个阶层问题,而不是辫子的问题。

在留辫子的时代以前,男人也是留着长发。贫苦百姓难道就能随意洗头了?肯定也不是吧。


HuiNanHistory


消灭虱子大作战!——一场人与寄生虫的战争!

虱子作为长期伴随人类存在的一种常见寄生虫,近些年基本上已经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但是稍微年长一些的人或者听父母说过小时候的故事的人,便知道虱子这种动物曾经是多么的常见。

虱子与人类的寄生关系,实际上比人类还要早,虱子早在人类的祖先和猴子的共同祖先时便已经存在于人体之上了,距今已经有几千年万的时间,而虱子主要存在于人的头发里、身体表面等。而人类之所以会身上寄生虱子其实和古人的个人卫生有关系。

今天就来讲一下古代的人的发髻,尤其是清朝中后期那条厚厚长长的辫子到底有多脏?

留辫子实际上不是汉族人的传统,而是来自于满族人的传统发饰。随着明朝的衰亡,东北地区的满洲人趁机进入中原并且建立了统一全国的封建统治政权。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随后满族人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对人数远远超过满洲人的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其中包括让汉人穿马褂,留长辫。按照满族人的习惯风俗生活。

但是古代的人不同于今天,社会发展水平和物质的匮乏使得人们基本生活都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而这条长长的厚厚的长辫,对于大多数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根本无暇也没有经济实力去打理。因此这条辫子便变得十分的脏。其实纵观人类的历史,脏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状态。无论是曾经的欧洲还是遥远的非洲美洲,以及我们的古人,实际上在个人卫生方面都没有今天的人那么的细致。

每日沐浴更衣、每日洗头洗澡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几十年前都不存在的。更不用说100多年前处于清朝晚期的中国人民。人们基本上都在为生计所忙碌。而且大多数人都是从事农业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根本不可能要求人们在个人生活方面过于干净讲究。

因此,清朝晚年时的男性无论是洗澡还是梳洗自己的长辫子都是很麻烦的。天热时期还方便梳洗,但是天冷以后几个月不洗一次是很常见的事情。自然长期不洗的头发和身体会散发出浓烈的气味。你可以称这是男人味儿,但这就是“臭男人”。

清朝末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传教士和西方商人开始进入中国,并且开始了解中国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有些西方传教士由于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以及西方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影响,开始从中世纪肮脏的穿衣打扮开始往干净利索的现代社会发展。当他们看到这些,整日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在码头工作的中国工人们。一条肮脏的脏辫盘在头上或者脖子里,或者垂在后背。并且伴随着汗液,散发出浓烈的气味。自然感觉到十分的恶心。

但是任何国家都要经历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讲究卫生的国度之一。而且亚洲人的皮肤更细腻。你觉得呢?


珞珈山的猫


近些年,清宫戏越来越多。我们常常能看到电视剧里的那些阿哥们,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梳成小辫,额头也是锃光瓦亮十分干净,身着一袭明黄色或者白色长衫,行走跳跃间鞭子甩出一道优雅的弧线,乍一看起来还有种恋爱的感觉。但是,真实历史上,清朝的鞭子真的如此吗?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下真实的情形。

影视加工的发型VS历史上的发型

看过很多电视剧,或许你们会认为清朝的鞭子是上图那样,前面光头小和尚,后面辫子大姑娘的那种阴阳头,这种说实话看多了还挺帅,不过那是清朝末期的发型。但是事实上,清朝早期男人的发型是老鼠尾巴头,就是在脑袋后面只留铜钱大小的一缕头发,编成的鞭子要细到能穿过铜钱孔。圆溜溜的脑袋拖着一条细线,就跟咱们现在用的鼠标差不多,看起来是相当滑稽。

清军入关的“剃发令”

在公元19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后,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定十日,必须剃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那些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人,被砍了好多。不过因为这种头型,编辫子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清朝人基本上洗头的次数不多。一方面是水资源珍贵,另一方便拆开了辫子不好在编起来啊。万一被官府看到了,在当时那可是会被当成反贼来处决的。逮到了就是杀头的风险,所以大部分人也不敢轻易解开辫子。

你想想,这么常年不洗的头发会是什么样?油油的头发,弥漫着奇怪的气味。头上甚至还爬着虱子,想一想那个画面就觉得恶心啊。如果我穿越回去,穿越到清朝,我敢肯定,即使冒着杀头的风险也得洗头,不然真的没法活啊。自己头上的气味跟臭老鼠死尸似的,我估计吃饭都是难以下咽的。

古代男人头上都是这样的吗

虽然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些达官贵人的生活条件肯定要比普通的老百姓强得多啊,但是和现在比那也是天壤之别。俗话说,“皇帝头上还有三只御虱”,更何况其他人了。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个英国的叫麦德罗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就详细研究了中国的辫子。甚至自己还留了一条体验一下,结果就是,这玩意太难受了,到最后他实在无法忍受只能剪掉了。

其实说白了,清军强制留辫子就是为了蒙蔽国人的眼界,束缚汉人的思想。以此为目的达到他们高枕无忧的统治,万幸的是清朝终于灭亡,改革已经开放,我们现在可以随意留自己喜欢的发型,我行我素,就是这么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