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抗“疫”,用愛迎“春”

——南昌市東湖區人文關懷小組

事記


熊英“電話中該女士一直在哭,我沒有打擾她,待她情緒稍平復後,通過電話用語言安撫了她……”。李凡回應道“這位女士的情況可能需要做長程心理諮詢,因為涉及家庭的特殊情況,建議轉介”。


寒冬抗“疫”,用愛迎“春”

這是東湖區人文關懷心理輔導組群的2月17日的微信對話。這個群一直忙碌著,直到晚上12點以後。“東湖區人文關懷部心理輔導組” 有47名組織者和志願者,從2月5號成立以來一直忙碌著。從電話熱線到線上微信,他們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給“疫情”下的人們溫暖,以“愛”之名,與大家共迎春暖花開。


舒雅老師在這次抗疫中加入了2個社區1個工作群。她說:“疫情阻隔了我們面對面交流的距離,可以無法拉開心與心的距離”。 13日晚上,她對一位在疫情下心理焦慮不安、有些輕微恐慌的社區居民進行安撫。14日晚再次通過微信語音給予了她一些建議和幫助,收效甚好。該居民表示:此次諮詢對她的情緒有了很大的緩解,並且給予了她很多正能量,讓她的恐懼消除,焦慮減輕,感覺自己現在輕鬆不少,自己也會嘗試著再調節情緒,正視並勇敢面對疫情。


寒冬抗“疫”,用愛迎“春”


南昌市豫章小學教育集團黨員教師朱曼璟,長期依靠藥物調理身體,而這十幾天的她卻精神百倍地連續工作。朱曼璟同時加入四個社區群點對點工作。朱曼璟的丈夫是一名基層的幹部,每天走在抗戰疫情的第一線,算是疫情的逆行者。頂樑柱都在外工作,家裡只剩老弱病殘。朱曼璟為了讓丈夫能安心工作,不惦記家裡,她安排一家老小的飲食,還有適當的親子活動,全家其樂融融。同時每天給吃住在單位幾天才回家的丈夫打電話送去關懷和鼓勵。


寒冬抗“疫”,用愛迎“春”


寒冬抗“疫”,用愛迎“春”

餘莉是東湖區教研中心的心理健康學科的教研員。主動要求值晚上12點到早晨6點的班,對於一個近50歲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餘莉說:我少睡一點沒關係。年輕人有孩子,第二天還要工作,他們更辛苦。她不分晝夜地給社區幹部、一線民警、家有確診患者的家屬進行電話關懷,幫助他們處理負面情緒。她的話語處處體現著柔情與溫情,她的善舉溫暖了居民的心,受到大家由衷的讚賞。

“有一個隔離人員,情緒很煩躁,心理上感覺很危險,一會兒嫌熱電熱毯不熱,一會兒說沒有紙巾,我們討論一下吧” 這是餘莉參加的一個案例討論會,大家正在緊張思考,積極發言。

“我理解您,在這裡待很多天了,心理一定很煩躁。你的擔心能理解,醫務人員和志願者都在努力工作就是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相信他們,相信自己!”

“在這確實不如家裡方便,但是出於安全考慮,請您一家能理解咯,生活上有什麼需要幫助的都可以找志願者”……。

餘莉參與了4個社區的“居家隔離”群的送溫暖、關懷工作。她每天都及時回覆居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在交流中敏銳地發現異常的人員並及時介入,瞭解他們的焦慮原因,幫助他們找到自身的資源,激活他們內心成長的動力。並且給予科學知識的普及,解除了他們的情緒困惑。遇到有實際困難的老年人群,僅可能地聯繫到社區幹部,上下聯動,讓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


寒冬抗“疫”,用愛迎“春”


隊長李凡,是南昌市第十中學的心理輔導老師。她身兼數職,更是一個忙碌的人。她是“江西省心理諮詢師協會抗疫心理熱線”志願者,每天的上午都有熱線電話接入。李凡對接三個社區若干街道共近七百人的居民群。還有“留觀”人員群,每天在各群裡發送相關科普文章、鍛鍊及音樂視頻等,盡全力做好居民及留觀人員的人文關懷及心理安撫等工作。


寒冬抗“疫”,用愛迎“春”


寒冬抗“疫”,用愛迎“春”


寒冬抗“疫”,用愛迎“春”


李凡老師還是一個寫作高手:創作了抗疫組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江西省作協、南昌晚報及多個文學平臺發佈,省青聯各界別委員(奧運冠軍、省臺主播、醫學專家等)聯合朗誦其組詩。李凡老師作詞的原創公益歌曲《醫者》也已作為抗疫歌曲線上發佈。受江西衛視《金牌調解》欄目組邀請,以《方寸之間,如何與孩子同頻共“心”》為主題李凡開展公益家長課堂直播,為疫情防控期的家長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科學專業的相關理念與方法,近萬家長觀看直播,課程受到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你是平凡的凡哈,也是“仙女下凡”的凡”,“一定是一個小仙女哦”這是群裡的調侃,也是對李凡的欣賞和肯定。

隊長寄語: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東湖區人文關懷隊這個“大家庭”是一支愛心滿滿的隊伍,更是一盞盞溫暖的心燈。願大家相扶相助,同舟共濟,靜候花開!

寒冬已過,暖春降至。東湖區人文關懷部的“仙女”們用“愛”架起一道通往心靈的“橋”,讓疫情中的人們可以感受真心、體會暖心、真正放心、快樂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