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的袁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及他失敗的緣由是什麼?

壺懃


導語:

袁紹是三國前期實力最強大的諸侯,他雄踞北方,佔據了冀州、青州、幽州以及幷州等四個州,帶甲號稱六十多萬,手下戰將千員,頂尖謀士十多個,在當時絕對有一統天下的趨勢。

然而他敗了,他敗給了曹操。當時的曹操論兵力只有袁紹的三分之一,論地盤也只有袁紹的一半,論家世曹操更比不上袁紹,曹操是宦官的孫子,袁紹家族四世三公。

為什麼袁紹就是敗了呢?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的失敗,是否跟他的性格有著直接的關係呢?

01袁紹四世三公,家族的力量給與了事業上的幫助。

袁紹家族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四世三公。對袁紹來說,他的家族力量給了他很大幫助。年紀輕輕就做了官,長大以後,敢於公然與董卓叫板,最終逃離洛陽,外出招募士兵。

馥素恇怯,因然其計。馥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諫馥曰“冀州雖鄙,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車,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乃欲以州與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從事趙浮、程奐請以兵拒之,馥又不聽。乃讓紹,紹遂領冀州牧。---《三國志》

在招募士兵的時候,他的家族優勢就體現出來了,當時袁家四代公卿,門生故吏遍及天下,袁紹振臂一呼,自然是有不少人才前來相投。

所以袁紹起家的速度是所有諸侯當中最快的一個,在討伐董卓的時候,袁紹手裡已經擁有了十萬人馬,這在當時是相當驚人的一個數字,所以他被大家推舉為十八路諸侯的盟主。

  1. 可是袁紹光有人馬,沒有地盤,這是一件比較噁心的事情,因為沒有地盤就沒有稅收和糧草。在討伐董卓的事情爛尾以後,袁紹必須要為自己爭取一塊地盤。
  2. 這個時候冀州牧韓馥覺得袁紹是個人才,自己又是袁家的門生故吏,所以他打算給袁紹一定的資助。沒想到收到糧草後的袁紹反而大怒,認為大丈夫怎麼可以接受人家的施捨。
  3. 於是袁紹不僅沒有感激韓馥,反而打起了冀州的主意。當公孫瓚和韓馥打得熱熱鬧鬧的時候,袁紹乘勢收服了韓馥。

韓馥覺得自己本來就受到過袁家的恩惠,而且此刻的袁紹兵強馬壯,把冀州送給袁紹也無可厚非。袁紹就這麼順理成章地奪取了冀州,擁有了一塊富庶的土地。

此後袁紹以冀州作為地盤,不斷向四周擴張。最成功的一戰,是對幽州公孫瓚的戰鬥。他將公孫瓚逼入了死衚衕,乘勢拿下了幽州。曹操為了避其鋒芒,只好以天子的名義把青州、幽州、冀州以及幷州全都交給袁紹打理,自此袁紹達到了人生巔峰。

02官渡之戰並未傷及袁紹要害。

當然,我們知道袁紹最後還是失敗了,標誌著他失敗的那一場大戰,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戰。這一戰直接決定了誰能夠成為北方中原的主人,所以至關重要。

袁紹和曹操都厲兵秣馬,袁紹的人馬是曹操的三倍有餘,所以大家都認為袁紹必勝。不過據說袁紹這邊的人馬紀律很差,而曹操那邊的人馬紀律很好。所以戰爭的結果,其實也實屬難料。

冀州城邑多叛,紹復擊定之。自軍敗後發病,七年,憂死。紹愛少子尚,貌美,欲以為後而未顯。審配、逢紀與辛評、郭圖爭權,配、紀與尚比,評、圖與譚比。眾以譚長,欲立之。配等恐譚立而評等為己害,緣紹素意,乃奉尚代紹位。譚至,不得立,自號車騎將軍。由是譚、尚有隙。---《三國志》

結果因為許攸的背叛,張郃高覽的投降,袁紹的烏巢糧草被焚燬,從而使得袁紹陣營慌了手腳。人多有人多的壞處,那就是嘴巴多。一覺睡醒來,自然就是要吃飯。

士兵沒有飯吃,那隻能引起內訌了。所以袁紹的軍隊大多是自己把自己給搞死的。曹操大軍前來只是清理戰場而已。

  • 很多人認為官渡之戰過後,袁紹就徹底完蛋了,其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這一戰袁紹的確損失了七、八萬的人馬,糧草輜重更是不計其數。
  • 可這件事並沒有撬動袁紹的根本,他在冀州大本營的地位還是非常牢靠的。反觀曹操,這個時候他卻沒有繼續對袁紹實行圍剿,而是休養生息了一段時間。
  • 曹操在休息的時候袁紹並沒有閒著,他又跑回去平定叛亂去了。知道袁紹戰敗消息以後,他們集團內部出現了小規模的叛亂。在平定叛亂之後袁紹病死了,應該是被曹操給氣死的。

袁紹死了以後,曹操想要殲滅袁家的力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足足花了8年時間,這嚴重推遲了曹操一統天下的進程。

所以說曹操屬於逆襲,如果曹操沒有戰敗袁紹的話,袁紹一統天下的速度,可能比曹操要快得多。

03袁紹家族的失敗,他那幾個兒子有巨大功勞。

清官難斷家務事,袁紹家裡比較有意思。他有三個兒子,分別是袁譚、袁熙以及袁尚。這三個兒子都有志向成為一方之主,所以他們內部的爭鬥也是比較激烈的。

  1. 袁紹整天忙於對付外敵,哪有功夫去應付這幫兔崽子呢?所以袁紹採取了比較簡單的解決方法,讓每個兒子去統領一個州的人馬。
  2. 當時袁紹手裡一共有四個州,袁紹將青州給了自己的長子袁譚,將幽州給了自己的次子袁熙,將幷州給了自己的外甥高幹,自己帶著小兒子袁尚佔據冀州。
  3. 別人沒有來分裂他們家,他自己先把家產給分了。這可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明知道兒子們內部不和,尤其是袁譚和袁尚之間的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歇過,可是袁紹卻沒有制止的意思,反倒是分別給了他們人馬。

這就好比孩子們鬧矛盾準備打架的時候,袁紹不僅在一旁搖旗吶喊,而且還分別給了孩子們一些武器。似乎孩子們不打個你死我活,都對不起袁紹這麼機智的策略。

擊破瓚於易京,並其眾。出長子譚為青州,沮授諫紹“必為禍始”紹不聽,曰“孤欲令諸兒各據一州也”又以中子熙為幽州,甥高幹為幷州。眾數十萬,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三國志》

結果袁紹死後,將大位傳給袁尚,果然導致袁譚的不滿。於是袁家內部的戰爭爆發了起來,袁譚甚至在後來打算投靠曹操,都不願意歸附自己的弟弟。

總結:袁紹只有雄主之形,沒有雄主之志。

袁紹事業起步非常快,這裡有很多原因,所以大家都稱他為雄主。可是有一些人才卻看不上他,比如說荀彧和郭嘉,他們都曾經去過袁紹那兒,卻在袁紹最強盛的時候,離開袁紹,選擇了曹操。

這足以說明他們看透了袁紹這個人,他們認為袁紹徒有其表罷了,成不了什麼大事。結果果然是這樣,官渡之戰時,謀士田豐強烈建議袁紹不要輕舉妄動,結果袁紹把人家給抓了。

袁紹的理由很簡單,等到他勝利以後,讓田豐在牢裡好好看著。結果袁紹果然戰敗了,眾人都向田豐道喜,認為他要被重用了。

沒想到田豐卻嘆息說,如果袁紹勝利了他不會殺了自己,但是現在他失敗了,那他田豐是必死無疑了。結果袁紹回來以後,果然氣急敗壞地殺了田豐。


江湖小曉生


答:郭嘉曾經對郭圖和辛評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於是從此離開了袁紹。

第一,袁紹作為世族軍閥,禮儀繁多而雜亂,為其形式所羈;

第二,漢末大亂是統治者“政失於寬”,而袁紹以寬濟寬,所以無以御下;

第三,袁紹外表寬厚而內心多猜忌,任人唯親戚子弟;

第四,袁紹臨事無策,優柔寡斷;

第五,袁紹沽名釣譽,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

第六,袁紹懷婦人之仁,見人飢餓,恤念之情形之於表,而對於自己見不到的,則“慮所不及”。這不是政治家的胸懷;

第七,袁紹惑於讒言;

第八,袁紹是非不分;

第九,袁紹用兵“好為虛勢,不知兵要”;

荀彧對曹操說:“自古以來較量於成敗場上的,如果真有才能,縱然弱小,也必將變得強盛;如果是庸人,縱然強大,也會變得弱小。劉邦、項羽的存亡,足以可以使人明白這個道理。

現今與您爭天下的人,只有袁紹了。

袁紹這人貌似寬容而內心狹窄,任用人才卻疑心太重……;

袁紹遇事遲疑猶豫,少有決斷,往往錯過良機……;

袁紹軍紀不嚴,法令不能確立,士兵雖多,卻不能巧為任用……;

袁紹憑其名門貴族,裝模作樣,耍小技而博取名譽,所以士人中缺乏才能而喜好虛名者大多歸附於他……。

😂!當然,對於袁紹來說已經是入木三分了。從批評當中也能看出袁紹的為人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按照郭嘉的說法:

袁紹禮賢下士;喜歡思考問題;喜歡謀劃;寬和施政;給人印象分很高;對待親朋講究;而且袁紹也有菩薩心腸的人;威懾力很強。

按照荀彧的說法:

袁紹用人非常謹慎;遇事三思而後行;對士兵非常好👍;袁紹才是當時最大的豪門士族!

東漢末年,最有希望奉天承運的人應該是袁紹。奈何,被郭嘉、荀彧給戳穿了。


中行偃1


袁紹在出生時,地位都和別人與眾不同。在討伐董卓的時候,袁紹作為最主要的兵力,按道理說,三國雄霸應當有袁紹的位置,但是為什麼東漢末年最有實力的霸主袁紹卻失敗了?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致使的呢?

袁紹在與公孫瓚對戰的時候,袁紹的手下獲取了公孫瓚的秘密情報,他知道了對方會以火把當做救援的信號。袁紹因此將計就計,把公孫在躲藏在暗處的救兵們全部新引出來。因此,戰勝了公孫瓚。就這樣,袁紹霸佔了整個幽州,並且還把敵人作為己用。土地,兵力,一應俱全,袁紹變成了有實力的霸主。

好景不長,袁紹成功是因為他勇敢地做出了判斷,使大家免受災難。他的失敗也很快趕來。他失敗的原因有兩點。首先是因為袁紹不善用人,他不知道該把什麼樣的人派在什麼樣的位置上。他曾經叱吒風雲,一統幽州,手裡有很多精明的干將,但是他卻把一個整日裡把酒當做命的人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在緊急時刻肯定是會出現問題的。

再者,袁紹不聽取忠誠的計謀,更不懂的重用有才華的人。他的手中有很多謀士,但是大多數都不被重用。曾經有謀士在截取了曹操的情報向袁紹彙報,並且獻出自己的妙計時,袁紹不僅沒有采取,還把這位報告的謀士大罵了一頓,得不到重用的謀士,一氣之下投奔了敵方,這也是袁紹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山河的歲月


袁紹(142年-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商水人。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
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初平元年190年,與董卓對立,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

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於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河北,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病逝。

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原來袁紹大大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官二代,一生下來身份就不同尋常,紈絝子弟一枚,小時候常和曹操等人一起調皮搗蛋!其實小時候愛調皮搗蛋的人都是很聰明的,大多將來都有成就,比如曹操!

袁紹雖然靠著家大業大混出了很大的名堂,但是其人愛優柔寡斷,遇到大事就瞻前顧後,而且還有點剛愎自用,不聽忠言,官渡之戰的時候不聽田豐,許攸的諫言,竟被比自己實力小得多曹操打敗,真是奇恥大辱啊,對不起祖宗基業,祖上有知,都能從墳墓裡跳出罵。

袁紹之所以失敗就是不會用人,因為他四世三公的名望,多少當時的影響豪傑都在其帳下效過力,大部分最後看不上他,離他而去獨自創業!可惡的是他居然給他的幾個兒子要職和軍權,也就是任人唯親,幾個兒子為了繼承大位,進行窩裡鬥。

這樣的袁紹,你指望他能成大事,加尊九五麼,送他三個字“不可能”


泉泉小先生


三國演義裡怎麼說袁紹呢?袁紹出身於名門望族。家族傳到袁紹那一輩,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這也讓袁紹的崛起充滿了成功的因素。因為在當時,面對袁紹的崛起,不給他面子的很少。最開始,袁紹還在少年時,他就是名副其實的富家公子。大家看看他的日常,鬥雞賽狗,無憂無慮。並且,領著曹操瞎胡鬧。因為他們都是官宦之後。再加上袁紹的長輩(比如他叔父)在朝為官,作為袁紹的堅強後盾。所以,他的周圍,包括他的童年所交往的大部分都是官二代。比如曹操。祖上就是太監出身。到曹操這一輩,雖然已經不再是太監了。但曹操的出身也限制了曹操的發展。至少跟袁紹相比,曹操因為出身問題,在於人交往上,曹操要自卑的多。同樣,袁紹也有自卑。只不過相比於曹操,袁紹的自卑感要小得多。袁紹的自卑感來源於嫡庶之分。大家都知道,袁紹有個弟弟叫袁術。袁術是袁紹的父親的正房夫人所生,雖然比袁紹年齡小,但他卻是嫡子。袁紹雖然歲數大,但他卻是他爹酒後胡來的以外產品。因為他是他爹酒後亂性,跟丫鬟的以外產物。所以,袁紹雖然比袁術大,但袁術從來都看不起袁紹。長大後,碰到漢靈帝寵信宦官。對袁紹他們這些外臣根本就不信任。漢靈帝把訓練好的軍隊(史稱八團軍)的主導權不是交給將軍,而是交給了太監。而袁紹,淳于瓊和曹操。這些官二代之類的熱血青年,也只能從孝廉開始慢慢的熬。皇帝訓練軍隊的時候,曹操袁紹也是這些軍隊的主訓官。但他們沒有軍權。按照他們的閱歷和經驗(沒有功勳)來算。只能說官居校尉(西園八尉)由於帶隊的是大太監蹇碩。所以,朝廷的軍隊在黃巾叛軍面前不堪一擊。節節敗退。而這時候,朝廷裡面唯一的大將軍何進(雖為大將軍,但他同樣不掌兵權)一看自己沒有兵權,而太監打仗也根本不成。他雖然很想接管太監的兵權,但漢靈帝對於他這樣的外戚防範的很嚴。何進就算說了也覺得皇帝不會給他領軍的機會。於是,袁紹給何進出主意,讓朝廷下旨,命各個州府縣衙,自行招募軍隊抵抗黃巾。於是,三國亂世的局面開啟了。這時候的袁紹有沒有私心還不好說。反正在他的建議下,黃巾起義不到半年就被消滅了。黃巾之亂後,袁紹被封在了一個叫南皮的地方(討錢買的,大家都知道漢靈帝有賣官的習慣,曹操由於沒錢,也就什麼職位都沒有,所以,曹操一直待在洛陽,直到董卓進京)。由於袁紹的家族門生故吏遍天下。所以,袁紹剛到南皮不久,就招募到了不少的有用之才。這時候的袁紹精明強幹。但他也不是忠於漢靈帝的忠臣,他更不會對昔日的大恩人何進屈服。漢靈帝死後,漢少帝即位,袁紹他們也另立了一個叫劉虞的人做皇帝。這擺明了是要跟朝廷作對呀。之後,袁紹又因為私心而廢了劉虞。並且使用計謀賺取了韓馥的鄴郡。在丁原被呂布殺死後,袁紹趁著丁原軍群龍無首,得到了山西的大片土地。同時又拿下了他的老家渤海(北海地區的一部分)這時候的袁紹已經擁有了冀青並三個州,因為袁紹最後拿下的事是公孫瓚的幽州。而這個時候的曹操,才脫離了董卓,走沒走到中牟都還兩說呢。可以說,在沒碰到曹操以前,袁紹還是英明睿智的。不管他是強取豪奪也好,實力打拼也罷,總之在曹操脫離董卓之前,袁紹就已經坐擁河北的半壁江山了。人常說,天狂必有雨,人狂沒好事。此時的袁紹已經成了諸侯裡面最大的那個。同時他還跟西域梟雄董卓眉來眼去的。絲毫不顧及漢獻帝的感受(這時候的董卓在洛陽胡作非為,而袁紹對董卓的所作所為也睜隻眼閉隻眼。他們的分歧是在董卓廢帝這件事上。),大家說,他忠嗎?才怪呢。曹操的崛起得益於他刺殺董卓。失敗後曹操東逃。曹操也是為了自己不被董卓消滅,於是在回到家鄉後,立即發出矯召,聯合十八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而這個時候,袁紹一看,有利可圖,立即舉兵響應。因為他是除了董卓最大的諸侯。不僅兵多將廣,再加上祖上的四世三公的名門招牌,以及袁家的門生故吏眾多。就算其他十七路諸侯聯合,誰又能爭過他袁紹?所以,袁紹起兵,本就是去爭權奪利去的。再加上袁術還是他兄弟。但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眾多諸侯裡只有一個是忠心於朝廷的。這個諸侯就是孫堅。其他的劉備和曹操,實力太小。雖然他們也忠於漢朝,但他們不能算是諸侯。因為劉備在當時是歸屬於公孫瓚集團的。曹操雖然誰都不屬於,但他是張邈收留的。故我們把曹操算作張邈一波的。馬騰當時沒有去,十八路諸侯裡面有一個廣陵太守張超。十八路諸侯裡面除了孫堅以外,其他諸侯的想法都跟袁紹近乎相同。所以說,十八路諸侯討董,贏不了也屬正常。討伐董卓失敗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這個時候,曹操跟張邈起了分歧,最終吃掉了張邈,獨霸東郡。袁紹則跟公孫瓚打的熱火朝天。一時間勝負難分。董卓也放棄洛陽,龜縮到長安醉生夢死了。說實話,袁紹這個人的性格有些古怪。荀彧說他色吝而膽薄是對他最切貼的評價。大家看袁紹手裡的州郡是怎麼得來的?冀州,是騙來的(跟劉備取益州差不多),袁紹不僅得到了冀州,還得到了名將張合。幷州是趁火打劫的(呂布殺死丁原投靠董卓後,幷州軍群龍無首,袁紹打敗丁原的部下張揚得到的)青州的平原是因為劉備增援陶謙放棄了。袁紹撿的,北海也是因為孔融放棄太守之位投靠了曹操。袁紹再撿一城。河北四洲,只有幽州是袁紹真刀真槍的打下來的。董卓放棄了洛陽,袁紹跟著拿下河內。但他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可見袁紹人馬雖多,但他的確不敢招惹董卓。要不然,他怎麼不敢去佔領洛陽呢?要知道,隨著董卓西逃,洛陽已經是一座沒有任何勢力防守的白城了。與此同時,我們再看曹操。鬥敗張邈後,曹操趁著機會,一舉攻下濮陽,許昌和陳留。袁紹佔據三個州,及整個山西和部分河北(此時袁紹還在跟公孫瓚爭奪幽州)。而曹操僅有半個豫州和兗州的濮陽。為了佔領整個中原(曹操不統一中原,他是沒有跟袁紹開戰的資本的),曹操就必須佔領徐州(中原包括兗州,徐州和豫州)。恰巧陶謙的部下張凱圖財害命,殺了曹操的老爸。曹操藉著機會,討伐徐州。劉備為了救陶謙,雖然從公孫瓚哪裡借了三千人馬,但他卻成功拐走了趙雲。這也直接導致了公孫瓚的大敗。隨著趙雲的離去。公孫瓚被滅。袁紹不僅撿了劉備扔下的平原縣。而且還統一了河北。這還不算,前面說過,孔融扔下北海去許昌投奔了曹操。袁紹在得到平原後,順道向東,進駐了北海。這個時候,袁紹的人生也達到了他的最高峰。大家想想,隨著公孫瓚的失敗。山西,河北以及山東和東北的一部分,還有河南的河內。這麼大的地盤都屬於袁紹一個人的。牛逼不?再看曹操,也只有大部分的河南和山東安徽各一部分。曹操的實力明顯的不如袁紹。況且,曹操征伐的徐州更是多次移首,先是陶謙,陶謙死後,是劉備,劉備之後是呂布。這些諸侯誰都能禍禍曹操。搞得曹操狼狽異常。這時候,董卓已經被呂布殺死了(呵呵,呂布是乾爹的剋星)漢獻帝逮個機會逃跑了。在漢獻帝逃跑的過程中,遍發救駕帖。說實話,袁紹的好運也就到這裡了。面對漢獻帝的救駕帖子,袁紹舉棋不定。這個時候,他的謀士也多了,袁紹一聽他們說的雖然相反,但卻都有道理。思前想後,袁紹的私心又佔了上風。他決定不去救駕。但曹操卻看準了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拿到皇帝,就能執天下牛耳。於是。曹操千里奔襲,不僅救駕,而且順勢進駐了洛陽,由於當時李傕郭汜相互開打,最終雙方滅亡。只有張濟的侄子張繡帶領著殘兵敗將,保護著謀士賈詡躲進了宛城。曹操一看,長安無人駐防?我去。這一下。曹操因為救駕,一下了拿到了洛陽和長安(東都和西都呀)看看,袁紹不救駕,失去的也是不少。假設一下,袁紹如果救駕並拿到了洛陽和長安。那麼,就算是曹操再怎麼精明。也沒法跟他鬥呀。這是不是就應了那句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呀。曹操救駕後,就是怕袁紹清醒過來而反攻洛陽,所以,曹操才把漢獻帝遷移到許昌。接下來,曹操西征張繡,東討呂布和劉備,之後南征袁術。看看,曹操幹了多少事?再看看袁紹。自從曹操救駕後。袁紹的謀士七嘴八舌的對著袁紹狂轟濫炸。有說讓他救駕的,還有說讓他奔襲許昌,把漢獻帝搶回來的。更有說不要漢獻帝的。原因是早請示晚彙報,怪麻煩的。不如自己做主。還有的說讓袁紹休養生息的。糊里糊塗間,袁紹就這麼荒廢了好幾年的時間。等到曹操把周圍所有的對手都滅了。(包括袁紹的弟弟袁術)袁紹才反應過來。準確來說,袁紹的反應來源於專門坑朋友的劉備。大家都知道,劉備敗亡後,投靠了袁紹。張飛不見蹤影。關羽投降了曹操。在這個時候。袁紹被劉備一忽悠。立即派顏良文丑跟曹操作戰。我們說,這個時候的袁紹,兵多將廣,地盤超大。可以說,他不主動招惹曹操,曹操是不會跟他開戰的。結果,顏良文丑被關羽秒殺。曹操一看,哎呀,看來袁紹也不過如此嘛?可以說,是袁紹一連串的失誤,把他的好運地盤一點點的拱手讓給了曹操。我們先說袁紹在態度上的失誤,因為他從一開始就看不起曹操。動不動就以閹宦之後羞辱曹操。再加上曹操的兵馬錢糧和土地資源一直沒有袁紹多,袁紹打心眼裡就不認為曹操比他強。所以,他對曹操的態度一直是藐視。接下來再看軍事上的失誤。大家看,最開始,是許攸堅持進攻曹操。劉備在旁邊煽風點火。我們說,戰略路線一經敲定,就要不遺餘力的去執行他。我們再看袁紹,都已經箭在弦上了,袁紹還是有些舉棋不定。隨著謀士的左右搖擺而跟著搖擺。我們說,多聽大眾的意見是沒錯的,但是千錘打羅,一錘定音。大眾是不做決斷的。關鍵主意是需要袁紹拍板的。既然確定了作戰方針,那就只能以作戰方針為藍本,其他的通通靠邊。所以說,在整個官渡之戰中,袁紹就不在作戰狀態上。事實也正是如此,隨著戰端一開。顏良文丑死了。劉備跑了,許攸也被袁紹逼反了。這是他的失誤,因為他的猜忌和遲疑不定而導致了官渡大敗。就算這個時候(火燒烏巢之前),袁紹的實力還是高過曹操的。按照常理,我們都會總結戰鬥經驗的。這時候,沮授就告訴他,小心敵人偷襲烏巢。袁紹都沒有聽。恰恰相反的是,郭圖的爛主意袁紹卻一條都不拉,什麼許攸貪汙,等等等等。愣是把許攸逼到了對立的一面。既然許攸已經投敵,那麼袁紹為什麼不及時糾正他的戰略部署呢?要知道,許攸一直是袁紹的心腹。袁紹的戰略部署許攸都知道。對於許攸的叛變投敵,袁紹怎麼意識不到後果呢?就連沮授都意識到失態的嚴重性,冒死提醒他。但,可嘆的是袁紹卻置若罔聞。也就是說,在許攸投敵後的這段時間。袁紹對於官渡之戰是放任不管,聽天由命的。我們說,就算是官渡失敗。袁紹要是能重拾決心的話,還是有翻盤的機會的。畢竟袁紹在官渡之戰後,土地並沒有任何損失。大不了重新整頓兵馬再戰而已。儘管有些難。但說實話,袁紹在經過官渡之戰後,他面對曹操有些後怕。就像當初他對董卓的恐懼那樣。隨著官渡大敗。袁紹的河北四庭柱已經沒有了,田豐死了,沮授也死了。許攸跑了。沒有了這些將領謀士。僅有千軍萬馬能行嗎?我們說,袁紹手下也不是就這麼幾個人。他的將領謀士還是有的。要想翻盤也不是沒有可能。比如他聯合劉備和劉表,甚至是東吳。但袁紹並沒有看到這些看不見的外援。他在整頓好兵馬後,帶兵反過來又找曹操的麻煩,總之是不服氣唄。這下可好,倉亭一戰,袁紹大敗吐血。再看袁紹的家庭關係。也是一塌糊塗。他把他的地盤都分給了兒子,袁尚袁譚袁曦,還有他的外甥高幹。而且袁紹的世子大位並沒有給長子。這就埋下了滅族的禍根。再看曹操。大權獨攬。他的兒子一個都沒分。袁紹那邊,袁紹一死,幾個兒子相互攻打。曹操各個擊破。所以說,袁紹的敗亡並不是一揮而就,而是徐徐敗落的。謝謝。


風雨中的梅雲


袁紹,字本初,汝南郡汝陽(今河南商水)人。東漢末軍閥,諸侯之一。

袁紹出身於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其曾祖父起,袁世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其父袁逢官拜司空。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曾指揮殺宦官。初平元年(190年),起兵討董卓,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

在漢末群雄割據過程中,袁紹先後佔據冀州、青州、幷州、幽州,成為河北最強大勢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戰中敗於曹操。202年病逝。時年60歲。

袁紹生得英俊威武。初,拒絕朝庭辟召,隱居在洛陽。黃巾起義後,始應大將軍何進辟召為官。組織誅殺了禍國殃民的宦官集團。後董卓做亂,袁紹以北海太守,起兵討伐董卓,為關東聯軍首領。董卓死後,諸侯兼併,爭戰不息。永平二年(195年),袁紹謀士沮授勸袁紹西迎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未採納。建安三年,袁紹剿滅公孫瓚,全佔冀、青、幽、並四州,擁軍數十萬。

建安四年,袁紹準備攻滅曹操。謀士沮授建議以逸待勞,採取持久戰。郭圖和審配則主張速戰速決。袁紹自恃地廣兵強,沒有接受沮授的忠告。

曹操分兵把守官渡。

建安五年,曹操東擊劉備,謀士田豐勸袁紹趁機襲擊曹操後方,袁紹以孩子有病為由拒絕。

田豐也勸袁紹作持久之計。袁紹又不不聽,並把田豐關起來。

二月,曹操聲東擊西,在白馬坡斬殺袁紹名將顏良。

袁紹要渡河擊曹操,沮授勸阻,說渡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袁紹不聽,並強迫沮授渡河。

渡河後,延津一戰,大將文丑被殺,損折許多人馬。

在陽武,沮授再次勸袁紹利用自己實力優勢打持久戰。袁紹仍不聽,令軍隊逼近曹軍攻打。

兩軍相持百餘日。袁紹謀士許攸因計不為袁紹用,又家人遭囚禁,轉投曹操,洩露袁紹軍糧秘密。曹操親率兵襲擊袁軍屯糧的烏巢,火燒袁軍糧草。

敗訊傳來,袁軍崩潰,大將張郃、高覽投降曹操。

官渡之戰,袁紹大敗,損失七、八萬人,武器輜重圖書珍寶無數。

袁紹敗回,怕田豐笑話他,派人把田豐殺了。

建安七年,袁紹死。

建安十二年,袁紹的兒子死滅。

《獻帝春秋》評袁紹:紹為人政寬,百姓德之。

《三國志》評袁紹:紹鷹揚河朔,然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至於社稷傾覆。

以上二論,從兩個方面評論了袁紹,使我們對袁紹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袁紹為政寬鬆,很得河北百姓擁護。但他不聽沮授和田豐的忠智之言,把一手好牌打個稀爛,終究是個平庸之輩。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袁紹,東漢末年名門望簇之後,十常侍亂長安,包括以盟主伐董卓時屬於輝煌時期,但他用人方面不及曹操,治理屬地冀青幽並四州不及孫策孫權,導致人才流失,地盤被曹操蠶食,加之北方曹操勢力強大以致於一敗徒地,正是袁紹兄弟的倒臺才使曹操在北方佔穩地盤,加之東吳初起,蜀地關中劉備的擴張才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