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下馬鈴薯種植,種子和肥料一起播,還是先撒到地裡好?

一滴水127693342


馬鈴薯的種植:馬鈴薯在冬經過深耕土地已經施好農家肥了。

開春下旬通過整地抱畦二尺寬,在中央開溝施入磷氮結合肥或二胺均可,抱畦,栽種馬鈴薯時種子在八寸以外,對種子出芽沒啥影響。

栽種(農曆)二月上旬或中旬在北方開始點種,點種前要撒一些由敵百蟲溶液拌成的麥麩均勻撒施在點苗溝內,防止雌螬地下害蟲損害。苗於苗之間株距一尺,苗芽朝下,達到盤根的效果。切記朝上,朝上株桿直立馬鈴薯產量達不到高產。點好後溝內最好施一些草木灰,又可當氮肥用又可保溫,又可起到傷口俞合的作用。蓋上80釐米寬的地膜,兩邊抱土壓實既可。

在苗頂住地膜時及時剪開地膜一小口,使苗漏出膜面,抓土封口,保持地溫不外洩。

田間管理:沒有多少田間管理,只是空行剷除雜草就行。你就等著收你的高產馬鈴薯了。


用戶歲月流失陳生輝


這個問題問得好,這是如何提高馬鈴薯出苗率和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綜合性問題。農耕子長期從事馬鈴薯種植和技術指導,就將自己最深刻的感受談一下。

馬鈴薯出苗率差,很大程度和肥料使用方法不對有直接關係

1.沒有腐熟的農家肥產生燒苗。

一般的農家肥在腐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其中以牛糞和雞糞最嚴重。腐熟過程中因為發熱,就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所以,馬鈴薯地塊裡面的水分就會被大量消耗掉。馬鈴薯種薯在土壤內,承受不了50℃以上的高溫,更因為吸收不了水分而不能發芽、生根和生長。更有甚者,農家肥會吸收種薯本身的水分,種薯變幹,怎麼能發芽呢?特別是發芽以後,嫩芽收到爍傷,立馬會枯死。

2.化肥直接接觸馬鈴薯種子,會產生種薯腐爛。

化肥在溶解過程中,也會吸收大量的水分,同時也會吸收距離較近的種薯內部水分,同時,高濃度的礦物質營養也會迅速進入種薯,造成組織無法吸收利用,反而引起失水和腐爛。特別是氮素化肥的銨離子對於種薯和根系影響最大,經常產生燒根、爛種等現象。

3.過度使用化肥,產生燒苗燒根。

農作物喜歡水肥條件好的土壤,但是,通過添加大量的速效化肥,造成土壤溶液礦物質濃度太高,和上面說的一樣,也會初期危害種薯、嫩芽,出苗後的根系也會爛掉,形成燒苗燒根。

如何提高馬鈴薯地塊的肥料利用率?

我們知道,農家肥和磷肥深施,可以有效地促進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增加土壤疏鬆透氣性,綜合土壤酸鹼度,也能熟化犁底層,增加耕作層厚度,為馬鈴薯根部發育提供最適宜的生長髮育環境。同時,磷肥和有機肥混合施入,避免了磷肥和酸性土壤接觸的機會,防止生成磷酸八鈣一類的物質而被土壤固定,失去肥效。

低山區的春季馬鈴薯底肥一般在冬前施入土壤,隨著冬季低溫和冰雪消融,土壤和農家肥就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促使土壤肥力提高,保證了幼苗出土就能吸收到全價營養而快速生長。而在高山高海拔地區,儘量在土壤結凍以前施入肥料,如果時間不允許,或者農家肥沒有完全腐熟,就只有等到春季土壤解凍以後提早施入土壤。

按照農民種植習慣,播種馬鈴薯的時候總喜歡施用種肥,也就是在播種溝或者播種穴施入有機肥、人糞尿和各種化肥。如果是這樣,也是可以的,那就要注意化肥不要和種子接觸,也要保證農家肥必須腐熟,最好施用自然發酵後,經過細篩篩出來的糞土,顆粒狀的其實並沒有腐熟,或者溼度太大。最好的做法是:開挖深溝,溝深20~25釐米,然後根據地力、土壤厚度和目標產量來決定化肥的種類和數量。這就需要懂得平衡施肥的相關技巧,最好請當地農業技術推广部門提供最佳的方案最保險,也效益最大化。

具體步驟是:開好溝以後,先撒入氮素化肥,然後再撒施一層磷肥或者二銨,接下來撒施腐熟優質農家肥,之後放入馬鈴薯種薯,最後覆土或者撒施一層腐熟農家肥或者土糞。

合適的水分或者墒情,是提高馬鈴薯肥料利用率的基礎。如果墒情太差,又沒有灌溉條件,寧可不播種,也不要施肥後播種。這樣燒苗嚴重,並且因為缺墒而出苗率低下,長勢也不好。墒情較差的可以多澆一些稀釋的人糞尿後再播種,上面用農家肥或者土糞覆蓋,可以基本達到出苗的水分標準。有灌溉條件的,最好在冬前夜凍晝消的時候澆一次冬前水,可以保證早春土壤解凍的時候墒情能滿足馬鈴薯出苗要求。

地膜覆蓋可以有效提高馬鈴薯的肥料利用率。地膜覆蓋以後,土壤內部的肥料和水分就不能隨著土壤空隙蒸發到空氣裡,也不會因為連陰雨造成土壤養分隨著地表水而流逝。有條件的地塊,最好進行地膜覆蓋栽培,不但可以提前播種、提前出苗、提前收穫,更能保水保肥,提高產量,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結論:

馬鈴薯底肥對於馬鈴薯產量作用非常大,但是使用不當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問題。底肥最好一次性提前深施到土壤內部,如果作為種肥,也可以採用科學的方法阻止種薯和化學肥料接觸,更要注意農家肥必須腐熟以後才能使用。


農耕子


問一下馬鈴薯種植,種子、化肥一起播,還是先撒到地裡好?

當然是先把肥料放到地裡好,也就是先施肥再播種。

馬鈴薯也稱土豆,它在我國廣泛種植,面積比較大,約0.992億畝,且具有產量高、易管理、收益潛力大等優點,成為農戶朋友最普遍種植的作物,它既可作蔬菜也可做糧食,所以在2016年國家實施主糧計劃中,被列為小麥、玉米、水稻之後的第四種主糧。

馬鈴薯施肥時應溝施或穴施選用優質農家肥每畝2500公斤以上,混配高鉀複合肥30~50公斤深施做底肥,深施深度應在約10公分以下的土層中進行。

施肥後再播種,種薯不要與肥料接觸以防燒壞種薯,種薯要播於離肥料2~3釐米處,否則會影響出苗。

禁用未經處理的牲畜糞便作基肥,這些未經處理的糞便對馬鈴薯的生長極為不利。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這些牲畜糞便施入土壤後,發酵所產生高溫易引起燒根燒芽。

2、容易滋生蛆類等地下害蟲。

3、牲畜糞便含有大量有害病菌,長期施用會導致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積累,容易造成病害發生。

通過以上介紹,希望讀者們能從中有所收穫,馬鈴薯高產種植技術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歡迎廣大興趣愛好者共同探討並在評論區留言





農村蘭魅兒


馬鈴薯是需要施底肥的不是種肥,所以需要提前施肥。這是很基礎的,我給你講講馬鈴薯的高產技術吧!

馬鈴薯具有營養豐富、糧菜兼用、高產高效、生育期短的特點。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馬鈴薯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其主要高產栽培技術是:

  地塊選擇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土質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以禾穀類作物、豆類、棉花、蘿蔔、大白菜等為宜,不宜以茄科作物,如茄子、辣椒、番茄、菸草等為前茬,以減輕病害的發生。

  精細整地前茬作物收穫後,應及時深耕30釐米左右,使土壤凍垡、風化,以接納雨雪,凍死越冬害蟲。早春解凍後應及早耕耙,達到耕層細碎無坷垃、田面平整無根茬,保住墒情,以待播種。

  施足底肥馬鈴薯是高產喜肥作物,結合早春整地,施足底肥。底肥一般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4000~5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切塊催芽春播每畝需種薯120公斤左右,播前一個月將種薯放在溫度15℃~20℃的黑暗環境中春化處理。播前20~25天將種薯切塊,每塊有1~2個芽眼,重量25~30克。種薯切塊後用600倍多菌靈懸浮液沖洗切口表面澱粉,晾乾後放在溫度為15℃~18℃的室內用沙土層積法催芽,待芽長到2釐米左右時,放在散射光下晾曬,芽綠化變粗後即可播種。

  合理密植採用起壟寬窄行栽培,壟距1米、壟頂寬60釐米、壟高15釐米,一壟雙行,寬行70釐米、窄行30釐米、株距25~30釐米。開溝播種,薯塊在溝內芽朝上擺好後,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對細土15~20公斤順溝均勻撒施,以防地下害蟲。然後覆滿溝土,鎮壓平整,每畝用72%都爾100毫升或50%乙草胺120毫升,對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雜草,隨後立即覆膜。

  田間管理1.及時破膜。播種後20~25天苗將陸續頂膜,選擇晴天及時將地膜破孔放苗,並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2.中耕培土。結合追肥、澆水,分別在現蕾初期和開花初期各培土一次,以防塊莖露出地面。3.肥水管理。結合墒情,在齊苗期、現蕾期、開花期、薯塊迅速膨大期各澆水一次。結合澆水視苗情,在開花初期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以防田間爛薯和影響薯塊貯藏。此外,在植株生長中後期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兩次,每畝每次40~50公斤,以防早衰。4.化控:在現蕾開花期,對徒長趨勢的田塊,畝用15%多效唑20~25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控制徒長。5.病蟲防治。病毒病發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發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5%瑞毒黴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藥1次,連噴3次。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適時收穫春馬鈴薯不一定等到成熟後再收穫,應視市場需求,掌握在高溫和雨季到來前進行,收穫應選晴天土壤乾爽時進行。





貝殼胡工


馬鈴薯原產南美洲,對國人來說,那可真算作是一個“外來戶”,所以在全國各地給它起的小名也不少,像土豆、洋芋、洋番薯、地蛋等等,我們膠東農村一般是叫它地蛋或土豆。那土豆種植是肥料和種子一起播還是先撒肥料呢?

土豆這個“外來戶”,在山東種植面積可是不小,而且我們這裡一年可以種植兩茬土豆,春季和秋季都可以種植。春天種植一般是在3月份,而秋季種植在8月份。

農村人種植土豆之前,都會先將農家肥撒施到農田中,翻耕一下。一般會選擇冬耕,因為冬閒時節將農田撒施上肥料翻耕之後,這些農家肥就很容易均勻地與土壤混合,等來年春天土豆種下地後,共給其生長所需的養分。再者,翻耕農田後,那些土壤中的越冬蟲卵被暴露在低溫下,可以殺滅蟲卵。同時冬天的雨雪也能夠充分滋潤到土壤中,保證了來年的墒情。

土豆種植所用的種子是帶有芽眼的土豆塊,如果是土豆種與肥料一起播種,就很有可能引起燒苗、爛種的現象。所以在土豆種植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避開種子與肥料一起播種。農村人通常在土豆切種之後,將土豆種稍微晾曬一下,然後拌上草木灰。這草木灰是農村人燒火做飯時候積攢的,拌在土豆種上,能夠起到殺菌的作用。同時,草木灰富含鉀,也能夠補充土豆生長所需鉀肥,可謂一舉多得。

在實際種植過程中,一些年輕人習慣在種植土豆的同時,施以種肥,以提高土豆的產量,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肥儘量不要與土豆種接觸,因為這化肥如果與土豆種同時播入泥土中,當化肥溶解的時候,就會吸取土豆種塊內的水分,致使土豆種失水,而且釋放出的熱量也能夠造成土豆種燒根現象的發生。所以,為避免此類現象,就要採取種子與肥料隔離的措施,避免土豆種與肥料直接接觸,以提高土豆的發芽率和成活率。

綜上所述,土豆在種植的時候,最好是在耕地的時候施足底肥,這樣最為保險。如果在下種時同時施用種肥,也要注意種肥與土豆種不要直接接觸。所以,要想土豆高產穩產,除了田間管理以外,更要注意施肥技巧。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讓我們大家一起學習交流。


建行漸遠


馬鈴薯種植的要點,是在頭年的十二月或者當年的一月播種,選擇弱酸性土壤。避免使用種過土豆的地連續栽種。

1

馬鈴薯自然催芽

選擇每年的十二月或者來年的一月,挑個大的馬鈴薯放在室內相對潮溼溫暖的地方,過不了幾天它就開始吐芽了。把發芽的土豆切成幾大塊,每一塊上都保證有一至兩個芽,再播種到土裡。

2

馬鈴薯愛弱酸性土壤

種植馬鈴薯相對來說比較不挑土,極易種植,但是為了成熟果實的口感,還是就當選擇弱酸性土壤來種。中國南方雨水多,土壤偏弱酸性,北方旱地偏鹼的相對多一些。栽種之前可以做一下土壤PH測試。

3

不要連續在同一塊地上種馬鈴薯

馬鈴薯的營養主要是靠吸收泥土中的養分,一般種過兩年土豆的泥地,裡面可供馬鈴薯吸收生長的營養就不多了。這時候應該先種點別的植物,或者把土養肥再種。

4

馬鈴薯少施有機磷肥

馬鈴苗愛鉀肥,對於經過發酵的人類和動物的糞便之類肥料儘量少用,或者不用,否則會影響它的口感。未開花的馬鈴薯可以施氮肥,開花之後施磷鉀肥。缺硼和鋅的地區,還要一週補噴一次硫酸鋅。

5

播種之後一月不要澆水

由於在年初播種,等到破土而出時,正是春雨綿延的時節,雨水充足,沒有必要一直澆水,免得把馬鈴薯的根部漚爛。

6

定時翻新土壤

種馬鈴薯不太操心,澆水和施肥的次數少,間隔時間久,因此泥土容易變得緊實,影響植物的根部呼吸與壯大。所以種植的中間,要定期翻鬆土壤。

7

馬鈴薯開花時要防病

馬鈴薯在開花期是屬於比較易生病的時期,這時候要注意觀察花葉和葉片有沒有病蟲害,如果有就要及時噴農藥處理。平時澆水也要注意不能泡到根部,開花時尤其不要鋤到它的根。這樣半年之後就可以收穫美味的馬鈴薯了。





樂悠悠之


農村馬鈴薯種植詳細過程,馬鈴薯每年12月中旬就可以種植了,種植前需要提前把種植馬鈴薯的土地挖好,翻鬆泥土,泥土翻鬆後,需要提前把種植馬鈴薯的窩挖好,挖的深度大概15CM,間距大概是20CM,挖好後進行如下步驟:

1,需要把農家肥比如(豬糞)背到需要種植馬鈴薯地裡

2,馬鈴薯大個的可以把馬鈴薯從中一分為二,小個的馬鈴薯就不用一分為二了

3,把選好的馬鈴薯背到需要種植馬鈴薯的地裡

4,把馬鈴薯放在挖好的坑裡,一個坑放一個馬鈴薯

5,放好馬鈴薯後,把背來的農家肥用手抓一把放在剛放好馬鈴薯的坑裡,一個坑放一把,放好農家肥後用鋤頭把剛放好農家肥的坑用泥土翻土蓋好(注意不要太厚了,只要把農家肥蓋住即可)


農人CX


這個問題問得好,這是如何提高馬鈴薯出苗率和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綜合性問題。農耕子長期從事馬鈴薯種植和技術指導,就將自己最深刻的感受談一下。

馬鈴薯出苗率差,很大程度和肥料使用方法不對有直接關係

1.沒有腐熟的農家肥產生燒苗。

一般的農家肥在腐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其中以牛糞和雞糞最嚴重。腐熟過程中因為發熱,就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所以,馬鈴薯地塊裡面的水分就會被大量消耗掉。馬鈴薯種薯在土壤內,承受不了50℃以上的高溫,更因為吸收不了水分而不能發芽、生根和生長。更有甚者,農家肥會吸收種薯本身的水分,種薯變幹,怎麼能發芽呢?特別是發芽以後,嫩芽收到爍傷,立馬會枯死。

2.化肥直接接觸馬鈴薯種子,會產生種薯腐爛。

化肥在溶解過程中,也會吸收大量的水分,同時也會吸收距離較近的種薯內部水分,同時,高濃度的礦物質營養也會迅速進入種薯,造成組織無法吸收利用,反而引起失水和腐爛。特別是氮素化肥的銨離子對於種薯和根系影響最大,經常產生燒根、爛種等現象。

3.過度使用化肥,產生燒苗燒根。

農作物喜歡水肥條件好的土壤,但是,通過添加大量的速效化肥,造成土壤溶液礦物質濃度太高,和上面說的一樣,也會初期危害種薯、嫩芽,出苗後的根系也會爛掉,形成燒苗燒根。

如何提高馬鈴薯地塊的肥料利用率?

我們知道,農家肥和磷肥深施,可以有效地促進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增加土壤疏鬆透氣性,綜合土壤酸鹼度,也能熟化犁底層,增加耕作層厚度,為馬鈴薯根部發育提供最適宜的生長髮育環境。同時,磷肥和有機肥混合施入,避免了磷肥和酸性土壤接觸的機會,防止生成磷酸八鈣一類的物質而被土壤固定,失去肥效。

低山區的春季馬鈴薯底肥一般在冬前施入土壤,隨著冬季低溫和冰雪消融,土壤和農家肥就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促使土壤肥力提高,保證了幼苗出土就能吸收到全價營養而快速生長。而在高山高海拔地區,儘量在土壤結凍以前施入肥料,如果時間不允許,或者農家肥沒有完全腐熟,就只有等到春季土壤解凍以後提早施入土壤。

按照農民種植習慣,播種馬鈴薯的時候總喜歡施用種肥,也就是在播種溝或者播種穴施入有機肥、人糞尿和各種化肥。如果是這樣,也是可以的,那就要注意化肥不要和種子接觸,也要保證農家肥必須腐熟,最好施用自然發酵後,經過細篩篩出來的糞土,顆粒狀的其實並沒有腐熟,或者溼度太大。最好的做法是:開挖深溝,溝深20~25釐米,然後根據


鄉野小強


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將選取的種子放在溼潤且厚度在10cm左右的沙土中進行催芽處理,栽種前要用稀薄的硫酸銅或者草木灰溶液進行消毒,入栽後早熟的種苗間距需保持在20公分左右,覆蓋一層6~10cm左右的細土,澆入水分後保溼。

1、催芽處理

催芽處理是馬鈴薯種植技術中的關鍵,主要將選取的種子放在溼潤且厚度在10cm左右的沙土中,將種子平放在裡面,上面覆蓋一層5cm厚度的過篩沙土,用噴水壺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溼潤狀態,保持溫度在20℃左右即可。

2、整地需求

栽種前需要將土壤進行消毒,主要噴灑稀薄的硫酸銅或者草木灰溶液,以防止病菌的滋生,基質應以疏鬆肥力足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為主,同時馬鈴薯是不適合連作的,否則容易發生病害,澆入有機肥後進行鬆土即可。

3、入栽定植

栽種前需要在土表埋入少量稀薄的有機肥肥粒,以加快根系的生長,一般早熟的種苗間距需保持在20公分左右,中熟品種的則在25公分左右,栽後覆蓋一層6~10cm左右的細土,澆入水分後保溼,進行深耕處理即可。

4、栽後管理

如果天氣很冷的話,需要覆蓋一層地膜,以避免植株凍傷,在生長期間需控制溫度在16℃~20℃左右,到了3月的時候就要打開地膜以利於通風,長勢就好的時候可追施1~2次的磷酸二氫鉀,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雨琳與晨溪


根據土壤來確定施肥,如果砂質土壤還是少量多次的好,每年大部分都是種肥同播的,只要是合格肥料,大部分沒有爛薯,燒根的有,只要種肥隔離沒有問題。

土壤質地與肥力的關係:

砂土地,由於粒間空隙大,通氣透水性強,內部排水通暢,整地時無需深溝高壟,建議滴管,不建議漫灌,否則因滲水太快造成灌水不均。

砂質土主要礦物成分是石英,含養分少,要多施有機肥料。砂土保肥性差,施肥後因灌溉水,降雨而易流失。因此施用化肥時要少施勤施,防止脫肥漏肥。施入砂土的肥料,因通氣好,養分轉化供應快,一時不被吸收的養分,土壤保持不住,因此肥效長表現為前猛後脫,如果只施用基肥,不注意追肥,會產生長小苗不長老苗的現象。

砂質土通常通氣良好好氣微生物活動劇烈,土壤有機質分解迅速,易釋放有效養分,促使作物早發,但是有機質不易積累。

砂質土含水量低,熱容量小,易增溫也易降溫,晝夜溫差大,種植馬鈴薯時有利於澱粉的積累,砂質土在早春氣溫上升快,但在晚秋一遇寒潮降的也快,作物易受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