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總講為你好的父母本質還是巨嬰,家長更需要“斷奶”

電影《囧媽》在網絡平臺上線,給觀眾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引發了觀眾的思考。《囧媽》中的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和母親盧小花之間的相處模式,相信讓不少的觀眾覺得感同身受,

伊萬和母親的互動,正是中國社會傳統母子關係的一個縮影。而現在,這樣傳統的母子關係依舊存在。

《囧媽》:總講為你好的父母本質還是巨嬰,家長更需要“斷奶”

我的發小小A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小A從小到大都在父母的安排下長大,她現在有孩子了,但她的父母仍然對小A的生活進行無微不至的關注,他們會對小A有要求,希望小A按照他們的想法去發展。小A從小就是一個不開心的孩子,她曾對我說過,她覺得自己就像是父母的傀儡,按照父母的想法過活,沒有自由,沒有意義。她也曾想要說服父母,想要跟父母據理力爭,可是後來她放棄了,她發現父母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無法輕易撼動,如果他們不是發自內心的想要有所轉變,她們永遠也無法理解對方。

現在小A長大了,她分明知道被父母"為你好"的關懷籠罩的陰影,卻在父母的影響下不知不覺間也成為了這樣的父母——她要求自己的兒子做一些事,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都是為你好",她沒有問過孩子的想法,也沒有聽聽孩子的想法的意願——她變成了和她的父母一樣的父母。

小A也好,她的父母也好,他們彷彿把自己的一生都寄託在了孩子的身上,他們所謂的"為你好"不是真正地為了孩子好,而是披著假面的自戀,是他們明明身為父母,卻行巨嬰之舉的遮羞布。

伊萬和母親盧小花之間的矛盾是必然的,他們根本沒有學會愛對方的正確方式。伊萬已經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盧小花作為母親卻仍然無法做到對兒子放手,她把兒子作為自己的想法的某種成品,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實際上還是為了自己。比起需要"學會獨立"的兒子伊萬,更需要"斷奶"其實是作為母親的盧小花。

父母的"為你好"是自以為是

中國傳統的父母總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歸屬物,他們對孩子總是懷有自戀式的自以為是,把自己的想法強行附加在孩子身上,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一種越界行為。

1.因為是父母,"為你好"理所當然

"我還不是為了你好?"

"要不然為你好誰管你?"

"我是你爸/媽!我不管你誰管你?!"

……

身為家長的你,是否也曾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呢?

《囧媽》:總講為你好的父母本質還是巨嬰,家長更需要“斷奶”

"父母為天"的文化使然,亞洲很多地區的父母們都理所當然地將孩子當做自己的歸屬物,他們肆意決定著孩子的人生,卻從不與孩子商量,這種傳統的錯誤思維不斷傳承,給許多家庭的孩子帶來了不可估量的重創,父母們卻毫不知情地自我感動著。

2."為你好"往往是出於"補償心理"

很多時候,父母口中的"為你好",往往是源於父母對自己的"補償心理"。正是因為自己做不到,或者不被允許,所以把自己的期望寄託在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達到某種程度,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規劃成長為某個形象——折射出來的,正是父母理想中的未完成的期望。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對孩子的操控,是對孩子部分人權的剝奪。

3.孩子永遠是孩子

呀在許多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有人把這句話理解為父母對孩子永懷憐愛之心,但有的父母,卻把這句話用一輩子的時間貫徹到底。他們滲入孩子的人生,為孩子"出謀劃策",對孩子的人生指手畫腳,這是對孩子的貶低,他們的眼中看不到孩子的成長。


"為你好"的背後是控制慾在作祟,對孩子而言是負擔

父母掛在嘴邊的"為你好",是一種越界的控制慾。與父母們期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變得更好更優秀相悖,"為你好"對孩子來說是壓力,是負於肩頭、懸於心頭的負擔。

1.巨嬰式的父母容易養出巨嬰式的孩子

《囧媽》:總講為你好的父母本質還是巨嬰,家長更需要“斷奶”

巨嬰式的父母過多地插手孩子的生活,會讓孩子變成巨嬰。就像《囧媽》中的伊萬一樣,他雖已過不惑之年,卻還是生活上的巨嬰,他會在母親盧小花遞過洗淨的葡萄時自然地張嘴吃下,會在母親為他鋪床時通過點頭搖頭選擇床單的顏色,他對母親的"安排"感到鬱悶,卻又無法真正地擺脫母親的安排。他在母親的面前,就是一個巨嬰。

2.被控制的孩子幸福感低

調查數據顯示,那些在父母的安排下長大的孩子,幸福指數很低,他們大多都感覺自己被束縛,沒有自由,被剝奪了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權利,他們大多數的童年回憶都是不開心的,甚至被安排的人生從未停止。他們對父母的安排感到不滿,惶惶終日,不曾感受過如父母想象中的那般快樂。

《囧媽》:總講為你好的父母本質還是巨嬰,家長更需要“斷奶”

3."巨嬰"式的孩子缺乏勇氣與自信

這些"巨嬰"式的孩子受父母的控制與影響,會變得十分別扭。對父母,他們不滿卻無法講自己的不滿說出口,遇到與父母的衝突,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解決,而是逃避。就像伊萬,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卻還是要在母親的安排下吃東西、睡覺。伊萬對母親的過度管教存在不滿,卻沒有真正地拒絕過母親的安排妥當;他對張璐仍然深愛,卻不肯低頭說出自己的真心話。"巨嬰"式的孩子會因為自己的個性,錯過許多珍貴的事物。

"巨嬰"式的父母要"斷奶",學會和孩子和解

"巨嬰"式的父母要懂得和自己的孩子和解,才是真正地對孩子著想,真正地對孩子好。

1.要學會區別"愛"和"控制"

首先,父母要明確,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不應對自己的愛附加諸多限制,更不應以愛之名單方面地命令孩子,談條件的"愛"是"控制",不是真"愛"。

2.要學會明確父母的邊界

其次,父母的邊界不能模糊,有的事情是父母可以做的,有的事情是父母不能做的。父母可以關心孩子,督促孩子,但父母不能通過偷窺孩子的個人隱私來了解孩子。這樣的行為是模糊了父母的行為邊界,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囧媽》:總講為你好的父母本質還是巨嬰,家長更需要“斷奶”

3.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想法很重要,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人生。父母不應自顧自地按照自己的想法限制孩子,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與需求,瞭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4.尊重孩子,學會放手

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正在慢慢地成長時,父母也要學著一點一點地放手,讓孩子逐漸學會獨立。別讓你的孩子變成理所當然地接受父母投餵的伊萬,要讓你的孩子如他所想野蠻生長。

父母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不做"巨嬰"式的家長,懂得放手,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祝福。

《囧媽》:總講為你好的父母本質還是巨嬰,家長更需要“斷奶”

我是奶瓶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