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太陽病篇說什麼?

用戶12345670wys888


太陽病,就像天地否卦的上九卦,人體陽氣最多的時候,病在六腑,可以發汗解表。比如厥陰病,就是天地否卦的初六卦,人體陰氣最多,陽氣或盡將盡之時,無汗可發,無表可解,病在五臟。


吉娃831


太陽篇是《傷寒論》的重點篇章。

全書398條計112方,太陽篇佔了178條74方。

在本篇中,張仲景緊密結合臨床實際,全面闡述了最基本的中醫學理論,集中體現了全書的理法治則和方藥組成規律,同時也提出了中醫理論的許多基本概念,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理論基礎,也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張仲景醫學思想的關鍵部分。由於本篇論述詳盡,以後各篇多是簡筆略述,特別是《金匱要略》,書名就叫《要略》,如果不繫統全面掌握太陽篇,後邊的內容就很難讀懂。





騎驢去讀書


看一下《桂林古本傷寒論》,正宗的。六經辨證是寒疫傷寒病特有的。六淫為病和寒疫完全不一樣的。該書眀白地告訴你。


金自強2


太陽病,是中醫的證型。特點是脈浮,頭項強痛,惡寒。在六經辨證理論中,太陽病不是像肺炎、肝炎一樣的個別病,而是一個概括的特徵,是很多病的開始發作時候的共同特徵。比如流感、肺炎等等,它們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就有太陽病的特點,脈浮、頭痛、怕冷,具備這些特徵,就叫做“太陽病”。太陽病在人體的皮肉之間發病,而陽明病在腸道,少陽病在半表半里,病位不同,應該注意區分。.太陽經證治法(1)中風:為太陽表虛證,是衛強營弱,營衛不和,治療中風只需調和營衛,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湯。(2)傷寒:為太陽表實證,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開表發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黃湯。(3)溫病:為內熱津傷,《傷寒論》未出方治,個人意見:當以辛涼輕透為主,可用銀翹散。2.太陽腑證治法(1)蓄水:系膀胱氣化不行而致水氣停蓄,五苓散(茯苓、豬苓、桂枝、澤瀉、白朮)具有化氣利水的功能,故為蓄水證主方。(2)蓄血:系瘀血不行,熱結下焦,應攻瘀逐血,可根據輕重緩急,選用桃核承氣湯。3.太陽病兼證治法(1)太陽中風兼氣逆作喘,用桂枝湯加厚朴、杏仁治之。(2)太陽病兼項背強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屬表虛,無汗屬表實,虛用桂枝加葛根湯,實用葛根湯。(3)太陽病兼熱鬱於內(內熱,煩躁,口渴),有汗屬表虛,無汗屬表實,虛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實用大青龍湯。(4)太陽病內挾水飲(乾嘔,痰軟),如表實無汗,心下有水氣,證見發熱惡寒無汗喘咳乾嘔的,治以小青龍湯。如太陽中風而水氣僻積胸脅,證見發熱惡寒汗出頭痛,心下及脅部痞鞭滿痛,乾嘔短氣,表證已解的,用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大棗)攻之。


白泉堂


太陽經有三份陽,又稱大陽、巨陽,系人體之藩籬。風寒之邪致病太陽經首當其衝,故《傷寒論》將太陽病篇列為六經之首。在全書398中,太陽病篇佔了178條,且是六經病中唯一分上、中、下三篇論述的章節。本篇詳細論述了太陽傷寒、太陽中風及溫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及鑑別診斷,中醫護理方法與治療禁忌,治療原則,誤治後的救治方法和傳經的診斷等,全面而且詳細。對於一些諸多原因造成的壞病或診斷歸類不明的病證,提出了”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治療原則,首開辯證論治之先河,對後世中醫學影響頗深。


沒稜角的石頭5


傷寒論百分之60內容為太陽病內容。

主要講四個方面:

中風、傷寒、溫病、風溫



生殖男科李軍良


太陽病,多發生在外感疾病初期,主證為發熱,畏寒惡風,頭項痛,脈浮等表證,也稱太陽經證。若表邪不解,而內傳膀胱,則為太陽腑證。證見發熱惡風,煩渴欲飲,水入則吐,小便不利,脈浮或浮數;或證見少腹急結硬滿,小便通利,其人如狂或發狂,脈象沉澀。


探索國醫之血仍未冷


太陽,統榮衛,司氣立,主一身之表,包羅與保衛全身。榮衛,是心榮、肺衛。經絡又聯繫到小腸、膀胱。太陽不依經絡立論,又帶有經絡臟腑的關係。


用戶9652809520611


太陽病主要講述了外感疾病初期的臨床表現和治法。一個是太陽經證和太陽腑證和太陽變證!太陽經證其中包括太陽中風和太陽傷寒和溫病!太陽腑證有包括太陽蓄水證和太陽蓄血證!


小中醫徐大夫


仲景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論述了太陽三大病種,中風,傷寒,溫病。病理,治則,方藥。中篇論述了太陽,並病,合病,過經,病理,治則,方藥。下篇論述了太陽雜病,病理,治則,方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