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亞急性甲狀腺炎當"新冠"


莫把亞急性甲狀腺炎當

石鴻雁 王愛紅,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內分泌科

在這個談"熱"色變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出現發熱、咽痛、咳嗽,並伴有心慌、乏力、肌肉痠痛症狀,患者和醫生都可能會往新冠肺炎上靠。筆者根據臨床所見,提醒大家千萬別忽略了一種內分泌疾病引起的發熱——亞急性甲狀腺炎。

亞急性甲狀腺炎常發生於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多是由病毒(柯薩奇病毒、EB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後引起的變態反應。發病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夏、初秋季節高發,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起病較急。

莫把亞急性甲狀腺炎當

臨床表現為起病前1~3周常有感冒症狀,如畏寒、乏力、全身不適、咽喉痛等。發熱多為中等發熱(38~39℃),少數為高熱(39℃以上)。頸部疼痛,可放射至耳部,聲音嘶啞,吞嚥時疼痛加劇,在頸部甲狀腺部位摸到腫塊,腫塊質地較硬,且有明顯觸痛。也可出現怕熱、多汗、心慌、食慾亢進、消瘦、情緒激動及全身乏力等症狀。

亞急性甲狀腺炎可分為3期

①甲狀腺毒症期:血清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總甲狀腺素(T4)升高,促甲狀腺素(TSH)降低,碘131攝取率減低(24 h<2%),這種T3、T4升高而,碘131攝取率減低的現象稱為"分離現象",具有一定特徵性。此期血沉加快,可>100 mm/h。②甲減期:血清T3、T4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TSH回升高於正常值,碘131攝取率逐漸恢復。③恢復期:血清T3、T4、TSH和碘131攝取率恢復至正常。

莫把亞急性甲狀腺炎當

①急性炎症的全身症狀;②甲狀腺輕、中度腫大,中等質硬,觸痛顯著;③典型病人實驗室檢查呈現上述3期表現。但根據病人的就診時間和病程的差異,實驗室檢查各異。

急性甲狀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早期治療以減輕炎症反應及緩解疼痛為目的。輕症僅需要用非甾體抗炎藥。對於中、重型病例,如疼痛發熱明顯,或以上藥物治療無效者,可使用糖皮質激素,根據症狀、體徵及血沉的變化緩慢減少劑量,總療程不少於2~3個月。過快減量、過早停藥可使病情反覆,應注意避免。對於甲狀腺毒症明顯者,可給予普萘洛爾。對於一過性甲減者,可適當給予左甲狀腺素替代。

在"新冠"期間,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對於無疫區出行史、接觸史伴有上述症狀的患者,應警惕"亞急性甲狀腺炎"的可能,早期發現,明確診斷,及時治療可明顯減少患者痛苦,也可消除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