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說癌症病人化療很痛苦,反應又挺大,那什麼是化療?

無所畏155988211


對癌症患者來說進行化療治療幾乎是十之八九,主要是運用化療藥物單獨或者聯合其他方法來治療癌症。研究顯示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由於藥物毒性的問題,患者在治療期間會出現明顯的副作用,即使最新一代的化療藥物毒性降低,但副作用仍很大;而且化療也不能百分百的治好癌症。一些患者和家屬存在著一種誤區,認為化療的毒性反而會讓患者死亡,這是一種很不負責的想法。這裡給大家介紹下化療在癌症治療中的主要作用。

<strong>

降低癌症患者的死亡風險

正常細胞發生突變以後有些會成為癌細胞,不僅分裂和增殖速度快,而且會繼續進展形成轉移,在患者體內擴散。使用化療藥物針對的是分裂速度較快的細胞,而對於病人來說,分裂最快的細胞中,癌細胞佔據了很大比例,所以化療一般是可以消滅癌細胞的,從而減少癌細胞快速增殖帶來的死亡風險。

化療可以殺死轉移的癌細胞

癌細胞在患者體內會有不同的轉移方式,比如通過淋巴或者血行轉移,也有通過間質脫落後定植的情況。這些未發展成為腫瘤腫塊的癌細胞或者細胞團,在影像檢查中並不能看到,只能通過血液檢查或者基因檢查發現,化療藥物會進入人體的血液或淋巴系統,是一種全身治療方案,對於一些轉移中的癌細胞是有治療效果的。

<strong>

化療並不能保證治癒癌症

雖然化療是癌症治療的三大手段之一,但是由於癌細胞的複雜性以及部分患者對化療藥物的耐受不同,化療在使用中的有效率並不是很高。但對於晚期患者來說,在缺乏有效治療方案時部分化療方案還是值得嘗試的。

化療的副作用會降低人體抵抗力

化療會出現骨髓抑制問題,主要是由於化療藥物重點殺傷的快速增殖細胞中,有一部分,就是要快速更新的血液細胞,這樣就會破壞患者的造血功能,一般會在使用化療7-10天后比較嚴重,有些患者會逐步適應,大部分患者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醫生會通過每次治療前的血象檢查來確定是否需要停藥或者使用增加白細胞的治療。

骨髓抑制主要是患者的白細胞、血小板的降低。其中白細胞也屬於人體的免疫細胞,當白細胞降低後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加以注意。

化療在癌症治療中的主要作用還是積極的,能幫助一些患者戰勝癌症,但也存在副作用較大的問題。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一方面醫生對藥物的副作用更加了解,能夠在治療前採取一些預防手段;另外一方面也在研究副作用更小的化療藥物,甚至可以替代的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等。現階段化療仍然是癌症全身治療的主要方式。


美中嘉和談腫瘤


化療,其實就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比如抗結核化療,抗腫瘤化療,大多數人說化療是指腫瘤化療。腫瘤化療,本質上是細胞毒藥物治療,就是通過能殺傷癌細胞(同時也能殺傷正常細胞)的藥物(化療藥)來治療惡性腫瘤(癌症),這是一種內科藥物治療,通過各種途徑(比如口服,肌注,靜推,靜脈點滴等)將化療藥輸入到體內,進入血液循環,到達癌症病灶所在地,當然也包括正常細胞所在地,只要是有血液循環的地方,化療藥就可能到達,從而起作用。所以,化療可以對全身轉移的病灶都起作用,也因此主要用於晚期轉移性癌症。早期癌症以手術或放療等局部手段為主,而癌症一旦轉移,則主要靠藥物治療,其中就包括化療,當然現在還在靶向藥物,免疫藥物等。

聽說化療很痛苦,反應挺大,要不要化療呢?其實這個問題同樣適用於手術,放療或其他治療手段,說得更寬一點,也適用於生活工作中的很多邏輯。聽說手術有風險,有的可能死在手術檯上?要不要手術?你說呢,要不要手術?如果病情需要,當然要手術,因上相比手術可能的風險,它帶來的獲益更大,你選擇哪一個?不用我說了。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件事,有壞處,也有好處,就看壞處更大,還是好處更大,然後你權衡利弊後做出選擇,你顯然不能只看到好處不看到壞處,也不能只看到壞處而不看好處,關鍵是哪一頭更重要。沒錯,化療當然有風險,會有不良反應(不同的方案,不同的藥物,不同的病人,反應各不相同,有的輕,有的重,看情況),但如果不化療,會怎樣?會不會更好?如果不化療,更好,當然不反應,否則就得更好。你擔心開車會出車禍,那你是不是可以不開車?如果可以,說明開車對你沒必要,那你不開車就可以了,但你如果不開車,代價更大,那當然還是得開車,開車可能的風險你值得承擔,何必糾結?


腫瘤專科醫生


人罹患癌症,是自身免疫系統抵抗力下降,加上外界不良因素相互聯動發生的。按症狀輕重,可化分為早、中、晚三期。

如是早期,一般作手術切除患癌部位後,勿需作化療。

早期裡的中、晚期和中期的話,先作手術切除,癌細胞有可能開始擴散、轉移,就需作化療。現在作化療,都要使用氟尿嘧啶和奧沙利鉑這兩種藥物。但有利有弊,特別是後者能損傷患者神經,引起身體不適。

一般的化療,需作6次,近一個月作1次,分6個月作完。醫師也可視病人病情輕重、身體狀況,靈活確定次數。化療的具體方式,由醫師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但一般都不得超過兩小時。如出院後有嚴重不適,必須回院治療。

2016年2月起,主治醫師根據我的實際情況(高分化腺結腸癌,早期裡的中期,屬M0),作到防患未然,安排我分4個月作了4次灌注化療,即用分支管通過腹股溝大腿動脈,將藥物注入肝臟。

我的真實感受是,化療過程並不難受,過後也不是很痛苦,反應也不是太大,可能是因人而異、或這或那的原因吧,一時也很難說得清。

我記得,每次作完化療回家後,基本上是當天晚上,身體就開始有反應了。肚子巨疼,從沒有過,直至出冷汗,連站都站不起,想拉又拉不出。但也只是一會兒,從沒超過10分鐘,之後又啥都正常了。其次是食慾不振,吃啥都沒味兒。接下來是手麻,特別是一遇冷水更覺麻。但我從沒感覺到過有腳麻。再往後,掉頭髮。洗臉、梳頭時看得見直往下掉,洗頭時更重。4次化療結束,一頭濃密的黑髮掉至禿頂。就這些,也無其他不良反應。

每次的反應基本上都是這些相同的症狀,除掉髮直至4次化療全部結束才停止(現在又都長出來了),其他的一般都是一週之後消失了,恢復正常了。

如是中、晚期,就得作化療、放療或保守治療。具體該如何治療,在此不作詳細闡述。

總之,一旦患癌,患者一定要內心堅強,更要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不要自以為是,以致失去有效的治療時機,這很重要。

如今,我早己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了。心情愉快、營養全面、日常鍛鍊、定期複查,這是我的必修課。


龍雲相伴遊寰宇


其實曾經化療是比較痛苦的,反應非常大,用生不如死來形容差不多,如今隨著科學的進步,化療可以選擇保頭髮化療,也可以根據反應制定不同的方案,選擇不同的藥物,最小的減緩化療帶來的副作用。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什麼是化療?

化療就是用化學藥物治療的說法,很多時候,癌細胞會在血液裡遊離,在某一個器官紮根以後,容易生成新的病灶,但因為微小,很難發現,通過化療殺死這些病灶,防止癌症擴散。

化療很痛苦嗎?

化療用的化學藥劑是細胞毒藥物,所以多少都會有些副作用的,曾經化療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疼痛、噁心嘔吐、大便乾燥或者拉稀不止,都是化療的副作用。

不過目前隨著科學的進步,副作用已經很小了,有些患者只是有些輕微的食慾不振,疼痛基本沒有了。

有些化療的患者,基本什麼症狀都不會發生,條件好的人家可以採用保頭髮的治療方法,保護頭髮,副作用可以說已經降到了最低。

有些化療患者,收穫了不一樣的驚喜

前幾天寫的化療到底痛苦不的文章中,很多正在化療的朋友在留言中分享了經驗,多數人都說,化療只是會噁心嘔吐,有些化療的患者因為白細胞減少太多,打升白針的時候,骨髓超負荷運轉,這個時候會比較疼,這種疼是骨子裡的疼,挺難忍的,但一般最多就會疼兩天,並且也可以打針止疼。

另外,升白針也不是經常打的,基本很少打。

很多患者都反應,自己年輕的時候頭髮不好,化療的時候掉頭髮,然後自己新發的頭髮非常好,又黑又密的,還有位患者說自己化療的時候專門掉白頭髮,剩下黑的感覺特別年輕…


所以說,對於化療來說,不要特別抗拒,因為化療確實對於癌症有效,它是目前三種治療癌症手段之一,效果很強,只是需要因人而異,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不過,化療其實挺看體質的,身體素質好的人,就容易挺過去,而身體素質不好的人,越化療體質越差,所以化療一定要去大醫院,科學分析後再做,別一味的圖便宜,醫生水平不行很坑人的。

化療間歇的日子一定要養好身體

很多病友反應,化療上泵的時候,比較暈,有一種暈車暈船的感覺,疼是不疼,但噁心嘔吐,食慾不好。在兩次化療的間隔時間中,一定要提高身體免疫力,多吃有營養蛋白質高的食物,只要身體在這個階段調理的好,那麼對於下一次化療來說,副作用就會小很多。

其實癌症就是癌細胞消耗身體的過程,抵抗癌細胞的消耗,提高身體的營養水平,就可以堅持更長的時間。

科學日新月異,多堅持一年,可能癌症就能攻克,所以一定要有信心。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放化療往往是手術治療後預防復發與轉移的措施之一,但是它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同樣會殺傷正常的免疫細胞,損害機體的正常機能,破壞內環境的平衡。

化療藥物的給藥方式主要有:靜脈給藥、肌肉注射、口服、腔內注射、動脈注射、化療泵、直腸內給藥、鞘內給藥。

放化療造成的毒性反應主要有:

1.骨髓抑制最初多表現為白細胞下降,其中尤以粒細胞更為明顯。隨著劑量的增加,血小板和紅細胞也會受到影響,有的甚至可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因而在進行放療和化療過程中要定期檢查血象。當白細胞降低至2000~3000/mm3,血小板降至5萬~8萬/mm3時,應暫時中止治療。

2.消化道反應如口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或腹瀉等。

3.免疫功能降低,抗感染能力下降。

4.皮膚、黏膜損害。如皮膚乾燥、紅斑、口腔潰瘍、色素沉著、脫髮及指甲變形等。

5.有些藥物對神經系統、心肌、肝、腎、肺等重要臟器可發生損害放化療不僅僅存在諸多的不良反應,給人身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傷,而且隨著放化療療程的加長放化療的敏感性越來越差,因此治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所以,身體素質差的,會經受不住化療的毒性,所以適合病情的治療方案即可降低身體損害和提高生存率。目前靶向藥和免疫治療是治療癌症的最有前途的治癌方法,下面科普下:

靶向治療,是指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靶標(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設計相應的靶向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意選擇致癌位點相結合,通過干擾參與癌症生長、發展和傳播,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最終實現對不同患者和疾病的精準治療並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腫瘤免疫治療就是通過重新啟動並維持腫瘤-免疫循環,恢復機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控制與清除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簡單說免疫治療就是通過激活或增強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細胞。

腫瘤免疫治療可以廣義地分為非特異性和腫瘤抗原特異性兩大類。非特異性的手段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刺激和免疫檢驗點阻斷;而腫瘤抗原特異性的方法主要是各種腫瘤疫苗和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

非特異性免疫刺激:包括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療法和細胞因子介導的殺傷細胞(CIK)療法。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免疫檢查點猶如“免疫剎車”,在生理情況下使正常的細胞免受免疫系統的“誤傷”;但另一方面,免疫檢查點也是腫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機制,可被腫瘤細胞用以逃脫免疫系統的“制裁”。PD-1/PD-L1通路是最重要的免疫檢查點之一,腫瘤細胞通過過度表達PD-L1等分子,與T細胞表面的PD-1結合,從而使得T細胞失活,導致T細胞無法發現及殺滅腫瘤細胞。PD-1單抗特異性結合T細胞上的PD-1,使得腫瘤細胞上的PD-L1“無從下手”,T細胞抑制被解除,從而發揮腫瘤查殺的作用。

腫瘤疫苗:腫瘤疫苗來源於自體或異體腫瘤細胞或其粗提取物,帶有腫瘤特異性抗原(TSA)或腫瘤相關抗原(TAA),通過激發特異性免疫功能來攻擊腫瘤細胞,克服腫瘤產物所引起的免疫抑制狀態,增強TAA的免疫原性,提高自身免疫力來消滅腫瘤。

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包括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治療,T細胞受體嵌合型T細胞(TC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技術(CAR-T)。

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本質是自身免疫反應,幾乎可以發生在人體所有臟器,變化莫測。不同腫瘤,不同基礎疾病不良反應不同。由於免疫記憶的存在,停藥後依然可以出現不良反應,總體發生率低於細胞毒治療,早期發現,治療效果好。


說腫瘤那些事


化療應用於臨床治療五、六十年,並不是完美的治療方法,有效率低、毒副反應大等等缺陷使其謠言多多,不只是江湖神醫出於某種目的製造混亂,有些媒體也有肆意歪曲、驚世駭俗的言論,比如某標註健康的視頻主持人面色凝重地說,醫院就是腫瘤病人手術、放療、化療的“癌症工廠”。欲評價化療的好壞須真正瞭解它,是不是更好一點?



細胞增殖動力學是化療的理論指導,癌細胞通過有絲分裂、生長完成細胞增殖週期,一變二、二變四……,腫瘤之所以增長速度快,是由於癌細胞增殖不受機體調控,腫瘤瘋狂生長。化療是用細胞毒性藥物作用於細胞DNA、或干擾核酸代謝、或細胞核微管蛋白等等,總之它是破壞細胞的。

化療是睜眼瞎,不分好賴人,殺了癌細胞也會殺傷正常細胞,採取的戰術就是人體正常細胞多、耐受性大,“人海戰術”來應對化療。毒副作用也就因此而生,增殖快的細胞也就受損最大,如脫髮、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噁心、嘔吐等等,這些我們都不能迴避,於是隨著化療藥物不斷髮展,毒副反應也越來越小,也由於預防處理毒副反應的措施越來越科學,讓病人的痛苦也小些,生不如死的感覺也因人而異。


化療方案一輪又一輪地寫進各種指南,也不斷地優化,是有大量的臨床研究數據支持,官方的名詞叫循證醫學,做什麼事不都得講證據麼,你說能化療,依據呢?就是既往的臨床資料。

古時候兩國戰爭就是刀槍相向,冷兵器,只有人數、身體強壯的一方佔有優勢,化療也如冷兵器時代,不能用現在槍炮、導彈去評價化療的作用。中晚期癌症,目前仍是化療主要的陣地,雖然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已切了化療一部分“蛋糕”,但還不能完全代替,沒槍消滅敵人,還得用刀、用矛吧,總不能束手待斃吧?


正確看待化療,有許多人可能效果不好、或者無效,但它是有機會取得效果的治療方法,使用前有嚴格的評估、方案制定,使用後有監測複查評價,也不能濫用、隨意用,讓病人獲益於化療。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您好!

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通過使用化學治療藥物殺滅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

大多數化療藥物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滅機體正常細胞或對機體正常細胞造成影響,因而使用化療藥物會出現胃腸道反應、皮膚毒性、心肌損傷等一些列的毒副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