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這些醫院前面為什麼有大學的名字?

石間煙霞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為何前面有個大學的名字?為何現在的很多醫院都掛個牌子:大學附屬醫院?

這個醫院醫院前身是“中比鐳錠治療院”,1954年1月起,上海鐳錠治療院劃歸到上海第一醫學院,所以名字改為並定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腫瘤醫院。

上海醫學院後來併入了復旦大學,所以腫瘤醫院就成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咱先看看2018年復旦大學中國大學醫院排行榜情況,

看了這個名單,你就一個感覺,清一色的大學附屬醫院,基本上國內最牛的醫院基本上都是大學附屬醫院。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北京協和醫院,這個其實是北京協和醫學院附屬醫院,本質也是大學附屬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其實是中國人解放軍醫學院附屬醫院,目前只有中日友好醫院等不是大學附屬醫院。

醫學院情況

以前的醫院一般上級單位是當地政府部門,一般隸屬於衛生廳或者衛生部。而醫學院呢在2000年以前,部屬醫學院都是衛生部直屬高校,省屬醫學院是省屬高校。教育部沒有直屬醫學院的。


一般的醫院要麼隸屬於地方政府,要麼隸屬於醫學院,後來改革後,基本上所有的醫學院都併入了綜合性大學。所有醫學科附屬醫院都變成了大學附屬醫院。

一般每個省最牛的大學,最牛的不是當地的大學附屬醫院就是省人民醫院。比如河南最牛的醫院,第一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是河南省人民醫院。

各個省人民醫院,現在也基本和大學合作了。

比如河南人民醫院現在變成了鄭州大學附屬人民醫院,而是是直屬附屬醫院。

目前各個省基本都是這樣,不過像河南這樣把省內老大老二都拿下的不多。一般都是兩個大學拿下。


比如安徽省,安徽省醫院被中科大拿下:

四川省人民醫院被電子科技大學拿下,電子科大要和川大爭一爭這個醫學地位了,雖然目前實力不夠,但是未來就不好說了。

以前最牛的醫院都是大學附屬醫院,現在各省有實力的醫院也紛紛和大學合作,那麼原因何在?

首先,能當大學附屬醫院的實力都是不多的醫院,尤其是直屬附屬醫院,實力不夠大學還不要呢。

肯定是對醫院有好處,對大學也有好處,雙方都有好處。

對於醫院來說,跟著大學混,好處肯定很多了。

  • 可以以大學名義申請科研經費了

  • 可以以大學附屬醫院申請各類自然科學基金

以大學名義申請各類經費,可以從教育部申請經費,也可以從衛生部申請經費,多了一跳渠道,帶上大學的牌子,更厲害了

而且醫院在科研、教學、人才培養和大學附屬醫院比差距太大了,科研沒有,教學也沒有,人才也沒有,科研和學術人才培養平臺的滯後,嚴重製約著醫院的發展。

大學單打獨鬥無法申請科研,如果成立大學附屬醫院後,大學的所有科研平臺都是自己的,這樣無形之中實力大增,申請科研非常容易了。

河南省人民醫院自稱變成鄭州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後,才實現了自然科學基金的0突破,然後連年增長。

醫院一般自己沒有人才培養能力,如果自己單獨混,沒有研究生招生資格,無法進行醫學傳承,一旦掛靠大學後,大學如果有醫學博士點,那就可以招博士,大學有碩士點就可以招碩士,著名三甲醫院的教授水平都是很高的,所以急需一個大學平臺來培養人才,尤其是有醫學博士點的平臺。有了平臺可以培養醫學碩士博士,又可以發論文,學生幹活,導師們就輕鬆點,教授們工作量都可以讓學生來幹,自己爽歪歪了,而且每年的論文也是學生寫。

河南省人民醫院最後跟鄭州大學混而不根河南大學混,最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河南大學至今沒有醫學博士點,而鄭州大學的醫學博士點是首批醫學博士點。

培養了人才,就可以自己醫院優先留用。總不能去撿人家剩下的,多沒面子啊,另外導師們用自己的學生,第一放心,第二擴張自己的人脈和影響力。

醫生們都可以變教授導師了,你說醫院的老醫生肯定熱烈歡迎啊。

合作對於大學的好處

對於大學也是好處多多,至少醫院那群人發的論文都是以大學名義發的,他們申請的科研最後都算到大學頭上,而且大學研究生也有地方培養了,也好實習了,畢業也好留醫院了。所以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急切需要好的醫院來加盟,另外醫學本來就是個非常特殊的學科,必須有很強的臨床醫院做支撐,沒有附屬醫院的醫學院是偽醫學院,而不能培養研究生的三甲醫院無法進行醫學傳承,不利於人才培養。

沒有強大附屬醫院的醫學院,都是偽醫學院,醫學院水平高不高,就看附屬醫院多不多,厲害不厲害。光會發論文的醫學院都是偽醫學院,比如清華大學醫學院,南開大學醫學院等等。

老鐵們。你們看懂了為啥大學要加醫學院吧。


高校專業那些事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是復旦大學直屬的一家附屬醫院,前身是“中比鐳錠治療院”,成立於1931年3月1日。1951年7月中比鐳錠治療院更名為上海鐳錠治療院。1954年1月劃歸到上海第一醫學院,並改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腫瘤醫院。2000年,隨著復旦大學與上海第一醫科大學合併,附屬醫院也一併合併到了復旦大學。

類似這樣大學名+醫院名來命名醫院的形式,也是比較常見的。我國最牛的醫院,水平最高的醫院,除了解放軍總醫院,其他全是這種大學的附屬醫院。第一名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是同一機構。

這種醫院命名方式,最大的好處是,互相給對方貼金。醫院藉助大學增加知名度和信譽度和科研背景專業實力和水平,更好地吸引患者;大學同樣藉助醫院增加知名度和信譽度和科研實力專業背景,更好地吸引考生。大學與醫院搭檔在一起合作,會收到雙贏的效果。

醫學教育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專業。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當長的時間是在醫院中度過的,特別是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針灸推拿學、護理學等專業,更是60%以上時間在附屬醫院或教學醫院裡。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關技能必須要在醫院中觀摩學習。所在,醫科大學或者醫學院,根本離不開醫院,否則學生完成學業都有困難。沒有附屬醫院的醫科大學或醫學院,基本上沒什麼實力,也很難開展臨床、口腔這類專業的教學。有的大學為了開設醫學教育,直接把某一所醫院搞成自己名下的附屬醫院。如電子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

但是醫院可以脫離大學自己獨立運行。不過醫院的名氣,一般不如大學。如果醫院有一所名牌大學為背景,那就會在名望、聲譽等方面登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對患者的吸引力會更強。同時,醫院身後有了大學,在爭取科研項目和開展科學研究方面,更有優勢。所以,醫院希望成為一所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特別是名牌大學的附屬醫院。

不過同樣是附屬醫院,附屬的形式卻有很大差別。兩大類:直屬附屬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有的是附屬大學的醫學院(部),有的是直接附屬於大學。

直屬附屬醫院與大學是隸屬關係,實際上是大學的一部分。由大學的相應職能部門對附屬醫院實行垂直管理,醫院全面參與學校的臨床教學工作。

非直屬附屬醫院,與大學沒有隸屬關係,實際上是一種合作關係。大學與醫院通過協商開展合作,雙方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雖然醫院名字改為附屬醫院,但是醫院的領導體制不變、隸屬關係不變、經費渠道不變。大學只能參與附屬醫院中某些方面的管理,有限的管理。

但是不管怎樣附屬,醫科大學與附屬醫院的合作,都是雙贏的結果。而醫院的名字直接 以“大學名+醫院名”來命名,就是直接亮名身份:我的背後是名牌大學。大學也需要這樣命名的醫院,附屬醫院越多,學校的醫學實力越強。互相貼金,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原來腫瘤醫院屬於上海醫科大學的,醫科大學併入復旦大學後就掛復旦大學的牌子了,實際上一點意思也沒有的,同復旦大學沒有任何關係,當然現在是上下級關係了。大學合併,尤其像上海第一醫科大學併到復旦大學是很荒唐的,毫無意義,這個大學本來規模就很大了,而且歷史悠久,科研教學力量極強,腫瘤醫院是其附屬醫院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現在弄得有點不不倫不類。俺是局外人,不知局內人是咋想的。


夕陽銜山


在中國社會體制中,大學需要許多醫院支撐其發展定位,一便於大學規模擴大,二便於學生實習和就業,而許多醫院也需要大學的名氣支撐其發展,一可以便於醫院獲取更多的平臺,二醫院也需要更多的醫學人才支撐醫院的發展,因此就會有許多醫院變成大學的附屬醫院,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醫院都能成為名牌大學的附屬醫院,它必須有一定的基礎,甚至在某些領域有特別的成績,當然一所地方醫院能攀上名牌大學的附屬醫院,對於這所醫院也是可以炫耀的,在發展過程中還可得到大學的支持,醫院醫生還可成為大學的客座教授,也就是說高職稱的醫生有雙職稱,如主任醫師可以兼大學的教授等等。


福建桃花島陳藥師


閔行區中心醫院前面掛上了“復旦大學附屬”,名片倒是響亮了,可是內在呢?可以說一塌糊塗。醫護人員跳槽多留不住就是一個明證。


陳工106280976


很多大學都有醫學院啦!交大、復旦、同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