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員是教師的“教師”

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教研機構的職能被重新定位。在這種背景下,教研員是誰、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引起教育人的思考。傳統意義上,由於體制機制的原因,教研員往往藉助行政手段開展工作,以至於在一線教師或者校長那裡,他們是“領導”“上級”。而今,這一身份或者角色將被“研究者”“專家”所替代。在新時代,教研員必須迴歸原點進行定位。教研員是教師的“教師”,只有做好定位,積極轉變工作方式,新時代教研員才能不忘初心,履行好使命。

教研員的身份要變“面對面”為“肩並肩”。傳統的教研機構更多行使了教研工作“管理”職能,往往是一種科層化運作,常以文件、命令的方式實現對下級教研機構、學校和一線教師的層級管理。教研員在指導教師時看似“面對面”,實則居高臨下。教研員作為業務專員,是教師的“教師”,絕不意味著教研員可以對教師頤指氣使、指手畫腳,更不是以“行政權威”的角色出現,不完全是糾錯、批判,不是“破而不立”。教研員在指導教師時應該充分尊重一線教師,與教師“肩並肩”共同面對教學問題,真正實現和教師共同研究、共同成長。教研是一種自主、自願的活動,教研員應充分了解一線教師內在需求和學習動機,需要撲下身子和教師一起投入教育教學實踐,在共同探究、平等交流中激發教師自主教研的興趣。

教研員的教研重心要變“單點聚焦”為“全程關注”。作為學科教研員,過去更多關注的是課堂教學。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學校、教師越來越關注課程開發建設、教學評價等教育教學全要素。教研員如果僅是盯著課堂教學這個“點”,將失去教師指導的權威與優勢;教研員要突破“學科意識”,增強課程意識,超越“教學意識”,增強評價意識,尤其要拋棄過去的“分數意識”,增強育人意識,加強對教學全過程的研究,加強對學科育人關鍵環節的研究,引領、指導學校和教師改進教育教學,形成課程目標引領下的備、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格局,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教研員的教研方式要變“單兵作戰”為“兵團作戰”。教研員多是自主策劃教研活動,以學科為單位服務於學校和教師,這種方式能夠體現學科特點,對不同學科教師的針對性強,但不利於整體推進區域課程教學改革和全面提升區域教育質量,不利於發揮學科整體育人功能。學科教研員需要堅持開展具有針對性、富有學科特色的教研活動,還需要與多學科教研員聯合教研、協同教研。這需要跨學科突破和多學科合作,整合教研力量,形成省市縣(區)校“四位一體”教研團隊,有效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書育人能力,發揮“教師的教師”的整體作用。

教研員的工作方式要變“浮在水面”為“重心下移”。教研員從事的“研究”不同於純理論、純學術的研究。教研工作的“研究、指導、服務”職能,“研究”是前提,“指導”與“服務”是目的,即指導、服務於學校教育發展、教師專業提升和學生健康成長,教研工作應該是問題驅動、目標驅動。教研員要真正以服務的心態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深入教師、深入學生,在教育教學一線發現真問題、開展真研究。教研員尤其需要有組織、有計劃、經常性、持續性地深入鄉村和貧困、民族地區學校,深入薄弱學校教師中,在實踐中把脈問診,有目的地進行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服務,為振興鄉村教育,為扶助薄弱學校特別是教師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教研員的教研形式要變“閉門造車”為“集思廣益”。教研員要切實履行好“教師的教師”職責,豐富教研活動內容,多形式指導一線教師,提高教研工作的有效性。比如,除傳統的聽評課以外,可以採取現場觀摩、項目研究等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可以因地制宜採用聯片教研、主題教研等方式,專門指導、服務於某一區域教育教學的發展,或專門研究、解決某一類教育教學問題;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方便快捷、參與面廣、互動性強的網絡教研。教研渠道的拓寬、教研形式的多樣化,有助於提高教研工作的實效性,也有助於教研員自身教研能力的提高。

教研員是“教師的教師”,這不是一種身份與地位,而是意味著教研員的責任與使命。

(作者系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中國教師報》2020年02月19日第1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