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獨居、孤寡、殘障、低保低收等困難群體的生活如何保障?天河區員村社工站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開通“員村社工站紅棉守護熱線”,為不同困難群體推出“三送”服務——送物資、送知識、送資訊。
電訪困難居民1623人次
提供“三送”服務
據悉,截至2月20日,員村社工站通過紅棉守護熱線電訪獨居、孤寡、殘障、低保低收等困難居民1623人次。經過溝通,社工發現在疫情期間,困境長者因不懂上網和不敢出門會遇到“斷糧”、“斷藥”的困難,殘障人士,尤其是智力和精神障礙人士會缺乏自我防護意識,而有些經濟困難的家庭生活壓力進一步加大,希望可以打“臨時工”來增加家庭收入。
針對不同困難群體的不同需求,員村社工站推出“三送”計劃:送物資、送知識、送資訊。
其中,送物資是與轄區內的愛心企業合作,提出“愛心代購”服務,為困境長者代購糧油、生活用品,招募志願者協助長者在網上預約和領取指定醫院的藥品。
送知識則針對殘障人士自我防護意識不足的問題,社工及時對殘障人士及其照顧者進行防疫知識宣傳與講解,引導照顧者在特殊時期如何加強殘障人士的監護,例如提醒洗手、戴口罩,增加與殘障人士的溝通與互動等。
送資訊針對的是有經濟壓力的家庭,社工站提供過渡性就業的招聘資訊,倡導居民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通過臨時就業緩解經濟壓力。
消除市民不安情緒
提供疫情防控諮詢856次
除了主動聯繫困難群體,員村社工站紅棉守護熱線還廣泛接聽一般市民的來電。居民在自行居家隔離的期間,每天閱讀大量的信息,加上謠言盛行,導致許多居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疑慮,恐慌情緒也不斷加劇。例如,一日員村某小區的超市門口來了一組醫護人員和民警,當天網上就傳出謠言說員村已有一確診案例,被警察強制送院治療,引起周邊小區居民的恐慌。居民致電紅棉熱線諮詢時,社工耐心解釋事實真相,告知居民員村並無確診人員,安撫居民緊張焦慮的情緒。
此外,還有居民諮詢購買口罩的渠道、員村各街巷的消毒情況、各小區的出入口體溫檢測點的設置情況、外地人在穗康上報備返穗情況會不會被抓走等,社工都事先與街道、居委充分溝通,掌握最新最準確的情況,再向廣大市民一一解答,消除他們的疑慮和恐懼心理。
截至2月21日,員村社工站紅棉守護熱線提供防疫知識諮詢112次,疫情防控諮詢856次,醫療信息諮詢204次,志願服務諮詢89次。
專業團隊坐陣
助力居民打贏“抗疫心理戰”
此外,員村社工站紅棉守護熱線還組建了由心理諮詢師和資深社工組成的專業團隊,為受疫情影響而產生負面情緒的居民,分級分類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工作。
“我們小區對面就是醫院,每天都有病人進進出出,我們這小區的業主都是高危人群了,我每天擔驚受怕,吃不好睡不好”、“我聽說小區有人被送去集中隔離了,我現在很害怕,不知道之前有沒有跟這些人在小區裡遇到過”、“我是一名抑鬱症患者,服藥有五六年了吧,這次新冠病毒爆發,我感覺我的強迫症狀更明顯了,知道嗎,我懷疑自己長了個腫瘤”……自從紅棉守護熱線開通以來,社工總能接到受負面情緒煎熬的居民來電。
對此,首先社工會引導對方說出自己的困惑和擔心的事項,然後再根據對方的表述採用跟隨和引導的方式進行疏導。
“很多人對心理疏導有誤解,認為這是精神出了問題。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人在遇到危機時,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擾,內心的平衡遭到破壞,就容易出現如焦慮、緊張、恐懼、壓抑、痛苦等一些負面情緒,只要早干預早應對,多數居民都能恢復穩定的心理狀態。”員村社工站相關負責人說,而紅棉守護熱線專家團隊就是通過專業手段,讓居民明白在疫情期間怎麼更好地生活。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秦松 通訊員 楊丹霞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寬偉
閱讀更多 廣州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