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老人思維敏捷,還能種地,什麼原因使他長壽


圖片上的老人叫張吉明,今年已經是94歲的老人了。雖然是九旬高齡了,但是老人思維敏捷、頭腦清楚,腰腿不疼 ,眼睛不花,身體沒有任何疾病,還能自己種二畝半溝坡地。是什麼原因使老人能夠長壽呢?不是遺傳,不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 而是寬廣的胸懷和當地政府以及扶貧工作隊的關心和愛護。

老人的童年是不幸的,母親懷上他後父親就去世了,當地人叫這種人是墓裡卒。生下老人後 ,母親又改嫁了,他從小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親。是他的奶奶把他拉扯大的。現在雖然是94歲高齡了,但是老人依然思念自己的父親和母親,更懷念把他養活大的奶奶,說起這些, 老人感到很傷心。

13歲那年,日本侵略者到了他們村 ,老人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為了日後反侵略方便,他學會了很多日本話, 當然都是日常用語。他曾經給八路軍當嚮導,在當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1947年,當地解放後,老人先是在當地的小學校當了2年教員,以後又在鄉政府當了3年秘書。撤鄉設區後,還在區裡當了幾年糧食股股長。1958年回到村裡當農民。圖為跟老人作伴的小貓。


在農村當農民的幾十年裡 ,張吉明學會了犁耬耙蘑,學會了趕大車。反正當地的農活, 老人都會幹。他還在生產隊當了七年隊長,整天領著大家種莊稼。老人在當隊長期間,天天下地幹活 ,從來不佔集體的便宜,因此受到農民的歡迎。

為了生計,張吉明還下過鹽池。對於這一段歷史, 94歲的老人記憶猶新 ,還能回憶鹽池當時的情況,那個段是產鹽的,那個段是產硝的。他和大多數農民一樣,在鹽池用扁擔和籮筐擔硝,每一擔都要一百二十多斤重,一擔就是一晌 。雖然苦,但是那時候還年輕 ,身體頂得住。老人回憶起這一段經歷,還津津有味。

老人現在還種2.5畝溝坡地,因為是溝地,拖拉機不能耕種,到了春天,老人就會拿著钁頭去刨地,然後種上玉米。到了秋天 , 老人再一個穗子、一個穗子的搬玉米。2.5畝玉米一年只能收穫幾百斤玉米,但是老人還是非常的細心的管理土地。由於老人年紀大了,所以無論是種玉米,還是收穫玉米,都會比常人用的時間長,下的苦大。


老人一生在吃飯上不是很講究,因為農村經濟條件差一些。玉茭面饃饃,紅薯、酸菜就是家常便飯 。老人愛吃拌菜,就是當地人把蔬菜洗淨後 , 加入調料,和麵拌在一起蒸著吃。老人最愛吃拌野菜,包括綿綿蒿、灰條、人汗、掃帚苗、地兒菜等。老人還愛吃糖,最愛吃各種甜食、甜點等。

自從村裡來了扶貧工作隊,扶貧隊長李錫堂對老人非常的關心,給老人家的牆上噴了塗料,整理了院子的衛生,使老人住的院子煥然一新。老人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圖為老人感謝扶貧工作隊李錫堂隊長對他的幫助。

父親隊長李錫堂領著老人去澡堂洗了澡, 老人說,多少年了,都沒有洗過一次澡。為了使老人能夠禦寒,扶貧工作隊還為老人送來了可身的棉衣、棉鞋。老人非常感謝政府關心他,記掛他。圖為扶貧工作隊李錫堂和董濤在老人家裡問寒問暖。

張吉明現在94歲高齡依然是頭腦清晰,身體沒有疾病,腰不痛,腿不酸,是什麼原因呢?這可能與遺傳沒有關係,因為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這與老人的性格有關吧,老人生性豁達,性格開朗,遇到問題想得開,大事小事都會讓他過去,不記掛在心裡。老人愛吃各種野菜,身體不缺乏維生素,這可能與長壽也有一定的關係。老人居住在半山區,這裡空氣、飲水也沒有汙染或者汙染小,也是長壽的原因之一吧。

老人能夠長壽,還有一條就是社會的關愛,平時,村裡就很關心老人,逢年過節都會看望他。特別是扶貧工作隊來了後,經常到老人家了問寒問暖,使老人心情舒暢。這些都能夠使老人心情好,自然就不生病、身體好。現在天氣好的時候, 老人就會拄著柺杖到大街上逛一逛,和村裡人說說話。地裡有活的時候,就去種自己的二畝半地。但願老人活過百歲不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