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岁月542
中国的封建王朝是从秦朝开始算的,之前的周朝从很多角度来看,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所以周朝虽然存在了800多年,但是恐怕也没有哪个人会认为周朝是一个长命的朝代。
因为周朝从武王灭纣开始算起的时候,他所占据的土地事实上非常的小,和后来的秦朝根本无法相比。他只占据镐京附近的一块地方,然后再灭了商朝之后占了东边一块地方,但是绝大部分地方并不属于他统治,而属于一些其他的诸侯。只不过这些诸侯臣服于武王和周朝,像周朝朝贡而已。
即使如此,当时的周朝和诸侯占据的土地,主要还是在黄河流域一带,只不过后来随着几百年的扩张,总算扩张到了长江流域,但是南方崛起的楚国显然不是周朝所能够指挥的。在西周的时候,它所占领的地盘还比较大,各大诸侯好歹还没表面上听从周朝。不过即使这样算,西周也不过短短400年而已。
到了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之后,周朝事实上等于是名存实亡了,因为周朝所占据的土地只在洛阳附近一点点。周朝甚至都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不得不靠周边的以郑国为首的几个国家供给粮食,而在春秋早期,郑国甚至能把持周朝的朝政,根本不把周王放在眼里。到了战国时期,周朝压根就是一个傀儡而已。所以这样的800年,在现代人看来实在算不上什么。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这就要看你和哪个朝代比?
夏朝存在470年,商朝存在554年,西汉存在210年,东汉存在195年,唐朝存在289年,北宋存在167年,南宋存在149年,元朝存在97年,明朝存在276年,清朝存在276年。
如果再往前推算的话,五帝时期有851年,三皇时期有300万年,有点扯远了......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朝代,一个朝代能够统治的时间长短,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比如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因,远古时期,交通落后、人迹罕至,缺少交流,统治的时间自然会长。
但要说到周朝的统治时间,与其它朝代相比,也没什么不同。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其中西周存在275年,东周存在515年,西周与东周合起来是790年。
夏、商、周三朝,是实行分封制的奴隶制社会,与秦朝及秦之后的所有朝代都不同,夏、商、周三朝严格说来,不是统一的国家,而是联盟制的部落联盟,或者称为国家联盟,各个国家是相对独立的诸侯国,有独立的主权、独立的司法、独立的军队、独立的外交。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奴隶制社会,同时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礼制管理天下的朝代,周朝以分封制为基本制度,以礼制为管理制度,实行松散制的管理。
周朝初期的诸侯国与其说是“国”,还不如说是“城”,所有的人都是住在城中的,当然城外也有人,但那是野人,是自由民,不属于诸侯国,基本上一个城池就是一个国家了,对于诸侯国来说,管理一个城池或者数个城池并不是太难的事。
诸侯国与周天子的关系是藩属国与宗主国的关系,诸侯国只需要按时向天子进贡以及服从天子对外的军事行动等义务就行了,周朝对天下的统治是一种极其松散的统治,周朝不用管诸侯国的人事任免、外交等各项权利,周朝与其说是一个朝代,不如说是一个管理机构。
在整个西周275年的历史中,周朝就经历一个完整朝代从强到弱如同抛物线般的规律,换句话说,西周就已经相当于一个完整朝代的兴衰。
西周从武王立国到成康之治,从国人暴动到宣王中兴,从峰火戏诸侯到犬戎灭亡西周,完成了一个朝代正常的兴衰史,西周之所以能够维持275年,主要就是因为分封制给了诸侯们极大的自主性。
这种分封制类似于现在的承包制,对于诸侯们来说,是为自已干事业,谁也用不着去推翻周天子的统治,那样自已也失去了合法性,而且诸侯国众多,谁也没有强大到一家独大,能够吞并天下的地步,如果一家或几家造反,其它诸侯国会制止,分封制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权力平衡,或者说国力平衡。
但是周朝从西周发展到了东周时期,情况开始发生,礼乐开始崩坏,周天子开始衰弱,诸侯国开始兴盛。
东周与西周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在东周时期,已经降到最低点,或者根本不存在了。周天子仍然存在,但是威严已不复存在,周天子名存实亡,或者只是一种傀儡和名义的存在,这个时候的周朝,与其说是周朝,不如说早已灭亡。
从周平王东迁之后,诸侯国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主角,前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诸侯国空前强大,而东周朝廷艰难生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兼并和统一成为常态。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虽然加起来有515年,但这个时期东周对于天下的控制力基本为零,不能实行有效统治,这一段时期,很像曹操时代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又有所不同。名义是周朝,实际上是群雄争霸。
东周朝廷在秦秋战国时期本来就非常弱小了,弱小到没有人注意到东周朝廷的存在,哪怕如此,东周朝廷还在内斗,东周朝廷为裂为东周国和西周国2个公国,公元前256年秦国灭亡西周国,同年周赧王病死;公元前249年,秦国灭亡东周国,整个东周朝廷彻底灭亡。
总结下,周朝存了790年,其中西周275年,东周515年,严格说来,这个790年只真正存在275年,后面的515年只是一个过渡期,周朝不能实行有效管理,只算名义上的周朝,但是周朝又确实存在了790年,原因总结如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落后,发展水平慢,所以统治时间长;
2、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形成权力制衡关系,而礼制又维持了基本的礼法,所以统治时间长。
3、周朝是贵族政治,而贵族是周天子所封的诸侯,诸侯在自已的封国中,有着极大的自主性,相比后世的家天下朝代,周朝的诸侯国是相当独立的,这符合私有制人的积极性最高的原则,而后世朝代的更换相当快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其它人不在乎,所以才会不断有造反。
4、周朝的诸侯国太多了,兼并统一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从东周到秦统一天下,至少就用了五百多年,而后世朝代只要干掉了中央政府就能建立政权,这在周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消灭所有的诸侯国才能统一天下。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都别抢,我来答。
我国历史确实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自周朝以后,后世的大一统皇朝基本上都逃不出300年大限的循环怪圈,也就是说,这些古代的封建王朝在300年里必然灭亡。
但是周朝很神奇,竟然靠着一个分封制维持了长达800年的统治,那为什么反而是在皇帝权力更集中的大一统皇朝,这些帝王的统治反而不能长久维持呢?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并不难察觉。
因分封制和郡县制不同的制度特点导致的结果
①分封制的特点
《礼记·王制》中有这样一句形容周天子地位,叫做“天子将出,类乎上帝”。这个比喻很形象,周天子虽然是上天在人间的儿子,但他在人间的地位也如同上帝一般,所以他是人间最尊宠的存在。
但周天子是凭借他“类乎上帝”的地位和威严维持周朝800年的统治吗?肯定不是这样,毕竟在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都被欺负成什么样了。孔子用“礼崩乐坏”来形容周天子统治下社会秩序的崩溃,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来形容周天子的式微。
周朝之所以能够存在800年,是由于分封制的权力构架决定的。
怎么理解这句话?
分封制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分散独立的权力系统,虽然说周朝有宗法制度来维持周天子和各个诸侯的关系,但实际上宗法制度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强悍。刘邦分封自己的后代为王,不照样发生了“七国之乱”,司马炎同样分封宗族为王,还是发生了“八王之乱”。
可见血缘并不是维护周朝统治的关键因素,其根本原因在于周朝的分封制下赋予了各个诸侯国高度独立自治的权力。周天子代表的“大宗”是地位和礼制上的宗主国,其它诸侯都是“小宗”,都是周天子的藩属国。
双方之间实际上是一种藩属关系,这种藩属关系表现为各个诸侯完全独立于周王室以外,除了履行向周王室的进贡义务,以及响应周天子的号召,为周天子提供军队之外,这些藩属国就不需要再对周王室履行其它义务了。
而周天子也没有权力插手诸侯国内部的事务,也没有权力任免诸侯国内部的官员。
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独立的权力构架,最大限度保证了周天子的统治,但实际上所谓的“统治”本身就难以成立。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分封制下,诸侯和天子是完全两个独立,互不交接的闭环权力系统,
从这个闭环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周天子并没有权力插手诸侯国的内部政务,那么这就最大限度保证了周天子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平衡。而维系这种平衡的就是“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
“宗法制度”大家都知道是保证周天子万世一系的统治,这个统治权力无论如何都不会落到其它小宗(诸侯)的手中,只会在大宗的宗族内部就行交接;
而礼乐制度是什么呢?
《礼记·曲礼》中说: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王制》中说: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些就是“礼”和“制”的表现,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的人都必须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你不能逾越了自己的身份。但是到了周朝晚期,各个诸侯僭越礼制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这就是孔子说礼崩乐坏的依据。
譬如他在《论语·八佾》中就举有例子说: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因为按照礼制,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的规格,也就是六十四人的舞队。不管怎么说,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只是为了配合分封制,是为了加强周天子的统治。但其根本能够保证周朝存在800年的原因在于分封制下权力高度独立的原因。
②郡县制的特点
但是到了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以后的大一统皇朝就不一样了,诸侯们独立的权力构架已经不复存在,连分封制也被废除了。上文谈到的独立的闭环权力系统已经不复存在,甚至连权力的构架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它的变化形式如下图所展示: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分封制下所谓的“权力闭环系统”已经不复存在,郡县制下的权力构架变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三级分权制度。
皇帝不仅是名义,也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全国政令通过皇帝发出,接着层层传递到底层官僚那里。最高权力不再像分封制那样是分散的、独立的,而是高度集中的,那就是集权于中央和皇帝身上。
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集权模式,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分权模式。它和分封制不同的地方在于,分封制把权力分配出去的时候,还赋予了诸侯高度独立的自治权,正是这种自治权平衡了王室和诸侯之间可能出现的权力矛盾。
所以分封制下不会出现夺权的行为,诸侯不会向周天子夺权。但郡县制下就不同了,权力都集中在了皇帝的手中,皇帝向下分配权力的时候,还限制了官僚们对权力的使用范围,造成“权力来源于皇帝,也受制于皇帝"的现状。
官僚们不再像诸侯们那样可以高度独立的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换言之那权力并不是他的,而是皇帝赋予的,皇帝随时可以把它收回。但是分封制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权力一旦被给了诸侯,周天子自己也没有权力再插手干预。
所以郡县制就会带来一个什么情况呢?
那就是官僚和皇帝之间相互夺权,皇帝恨不得自己生杀予夺尽在我手,谁也没有权力可以阻止他做任何事情。但是官僚们也不甘心皇帝大权独揽,所以就不断向皇帝夺权,一般表现为相权和皇权之间的争夺。
所以大家会发现,大一统王朝会经常进行官制改革,这些改革的本质上都是对权力的重新分配,皇帝尽量想要多一些,让官僚们尽量少一些,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给他们权力,不然就办不成事了。
不管是宋太祖赵匡胤进行的“差遣制”,还是明朝的“内阁制度”乃至清朝“军机处”,这些都是为了加强君主集权,剥夺官僚手中的权力。
因此大一统皇朝为什么统治时间不能超过300年,其原因归根结底就在于权力的分配出现了矛盾,皇帝要集权,但官僚们要求分权,这就是双方之间的权力矛盾。
但是分封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诸侯们拥有高度独立的权力闭环系统,不存在周天子要集权的行为,所以诸侯们也乐于维持现状。
但郡县制下不同了,权力构架出现了变化,官僚们也希望自己拥有更大的权力,以便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所以在每一个新兴的大一统皇朝初期我们就会看到皇帝是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而这时候的大一统皇朝也会维持稳定的局势,但是随着到了后期皇帝手中的权力慢慢流失到了官僚手中,乃至地方官员手中,就会造成所谓的专权和割据的现象。譬如最典型的“宦官干政”,就是因为权力流失到了宦官手中。
又譬如地方割据,如唐朝的各大节度使割据而治,这就是权力流失到了地方官员手中,中央的权力已经无法压制地方的权力,自然也就不难怪地方势力拥兵自重,不听中央调动了。
譬如在分封制下诸侯国内部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如公卿士大夫夺权,著名的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些都是诸侯国内部的权力矛盾导致的。
但诸侯国和宗主国之间却不会存在这种矛盾,因为两者的权力是互不干涉的。
但是如果皇帝想要剥夺诸侯国的权力,那么两者就出现了权力矛盾。像“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变”都是因为“削藩”导致的结果。
试想,如果周天子也来一出削藩的话,那么周朝断然不可能存在800年了。
当然了,每个大一统皇朝灭亡是很多种因素集合在一起导致的结果,出现问题的并不仅仅是权力。但如果要和周朝做比较的话,那么其原因无疑是因为郡县制下大一统皇朝的权力分配更加分散,但又高度集中的构架矛盾导致的结果。
而周朝的分封制由于没有这种权力矛盾,所以能够存在800年之久。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诸侯们对周天子没有权力诉求,那么自然就能保证政治稳定和平衡了。
而分封制瓦解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其权力出现了问题,而是周天子已经没有了可以继续分配的利益,周天子掌握的土地总共就这么那么大,分一点就少一点。
分到最后结果连周天子自己都没有地方居住了,也就不难怪那些坐拥千里的诸侯想把它取而代之了。但只要设想,如果周天子拥有更加广袤的资源可以分配,那么周朝的存在时间还会更加长久。
此外我们还不能忽略“百家争鸣”以后,各种权谋纵横思想的出世,对于后世大一统王朝的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想的启蒙让人们对于权力产生了新的认识。
换言之,当一个猎人渐渐懂得各种捕猎的技巧和知识,那么他又怎么会面对山上的猎物保持无动于衷呢?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周朝,西周东周共800多年
对中国文化最大的供献
一个是建立了周易理论
一个是建立了周公之礼,
周公之礼是以婚姻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周易是
连山,归藏,周易
连山就是把山连起来,用现代的说讲,就是交通建设,
归藏,就是将天地四时之宝归而藏之,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开矿,蓄水,蓄粮蓄牲畜,
周易,就是开贸易,
周易,有大周天,小周天
大周天60年,小周天12年,
建立周易历法,
趋避自然灾害,调节年景丰欠,
建立积储制度,粮仓,
周代出现了国家粮仓,国库,
周仓。
汉字周,上北下南,建围戍,墙,墙后有士,士后有口,
一说有土有口
星辉650
周朝所谓八百年,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西周(前1046-前770年)。
这一阶段才是周王室有真正权威的时候,周武王联合天下部落,又得野人帮助,推翻商纣王建立了西周,跟后代的三百年王朝类似。
这一阶段,下面的诸侯国根本没能力跟周王室硬刚,只有周王朝的“国人”能暴动。
第二个阶段,东周建国到三家分晋,也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这一阶段诸侯国都承认周王室,给周王室一点面子,但是周王室没什么权威。
所以,春秋五霸轮番登场,主持天下大事。如果周王室有权威,还轮得到你春秋五霸主持天下事?我要这天子九鼎有何用?我要这铁棒有何用?
第三个阶段,三家分晋到周赧王时秦国灭东周,也就是战国时期(前475-前256年)。
这一阶段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国根本不把周天子当个屁放,战国七雄中,谁有实力,谁就可以随意灭掉别的小国,周王室有时候也会被大国拿过来利用一下。
直到周赧王五十九年,秦国灭周王室,周朝所谓八百年基业彻底告别历史。
所以,所谓周天子稳坐八百年江山,也只有西周那276年是稳当的,正好也没超出历代封建王朝三百年内必灭亡的历史怪圈。
后面四五百年,春秋战国时代,完全是诸侯混战,就像后代的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一样。周王室早已经名存实亡了。
历史上,改变换代,无非三种主流情况。
一是权臣篡位。
权臣可以是朝廷大臣大将,比如宋太祖黄袍加身,可以是外戚,比如隋文帝篡了北周,王莽篡汉,可以是贵族大家族,比如司马家族窜魏,北朝的八柱国、十二柱国。南北朝时代的王朝更迭,几乎都是权臣篡位。
二是农民起义。
比如刘邦的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建立汉朝,比如朱元璋的农民起义,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朝。
三是外族入侵。
比如金灭北宋,比如蒙古灭南宋,比如满清灭大明。
这三种情况,只要有人具备其一,就有条件改朝换代。
如果三具其二,必然会改朝换代。
明朝就是这样,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外有满清异族的进攻。面对内忧外患,如果没有有雄才大略的人处理,明朝灭亡是必然的。
回过头来,我们说说西周。
那么,西周的灭亡是怎么回事呢?
我告诉你们,西周只能是异族入侵灭亡,不会存在权臣篡位和农民起义。最后,西周确实灭亡于犬戎的入侵。
西周是分封制,分封到什么程度呢?首先把国民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只有公侯伯才有土地。
然后分封土地,周天子占地方圆千里,剩下的大大小小近百个诸侯国,最大的才方圆百里。
诸侯国的领地连周天子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要谋朝篡位,就要有人有兵。这些诸侯国在人力财力方面,完全跟周天子没法比。
而且西周时期,只有国人才能当兵,即都城内的平民,其他地方的都叫野人。能当兵的人数相对后来的全国皆兵,全民皆兵,少很多很多。
再一个,西周的周天子权威很强,诸侯国不敢随便吞并别的小诸侯国占领土地,没法扩大规模,增强实力。除非周天子赏给你,比如秦国的土地,一开始就是赏给秦国的老祖宗的,后来他靠兼并才扩大领土的。
到了东周,周天子权威下降,下面的诸侯国随意兼并,三家分晋以后,周天子就是个屁了,谁都能放,所以战国时代兼并更加厉害,长平之战的时候,楚国趁着秦国和赵国对峙,跑到中原和鲁西地区,一口气就兼并了好几个小国。
而周王室内部的权臣有没有可能篡位呢?也不会。
因为周朝搞的是周召夹辅类似的统治方式,上边是周天子,下面是周公召公两大臣,三个权力源共同治国,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西周的上层权力平衡是稳固的。
综上所述,所谓周朝八百年江山,只有前面二百七十多年,跟后代的大一统王朝是一样的,后面四五百年根本算不上周朝。
西堤君
翻开中国历史,谁都可以发现,在漫长的五千年时间里,大多是短暂王朝,唯独周朝,周朝,周朝一枝独秀,居然生存了800年之久。
中国最长的朝代是周朝,至建立到灭完历经800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有二十五个朝代,最长的是800年,短的十几年,那为什么周朝可以活800年之久呢?
所谓的周朝我们应该分开来说,西周和东周两个朝代。周朝的时间持续的非常久,西周和东周前后长达八百年,原因有很多:首先,全部功劳都是两个个年轻的西周人武王和周公设计的制度。
权臣可以是朝廷大臣大将,比如宋太祖黄袍加身,可以是外戚,比如隋文帝篡了北周,王莽篡汉,可以是贵族大家族,比如司马家族窜魏,北朝的八柱国、十二柱国。南北朝时代的王朝更迭,几乎都是权臣篡位。
比如刘邦的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建立汉朝,比如朱元璋的农民起义,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朝。
明朝就是这样,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外有满清异族的进攻。面对内忧外患,如果没有有雄才大略的人处理,明朝灭亡是必然的。
由此一来,各诸侯之间形成了一种战略均衡局面,大家实力相近,你干不掉我我也干不掉你,即便是有较强的诸侯国想要吞并一些弱小的诸侯国,周天子就会站出来号召其余诸侯国征讨,这就是周朝能够延续800年之久的原因。
我来读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对于朝代的定义不同。
周朝分为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前256年秦昭襄王废黜周赧王,东周亡。
实际上,周早就名存实亡。
早在公元前720年,东周就已经接近崩溃。周平王将首都东迁后,不要说自己的地盘很小,甚至还需要郑国、卫国和晋国等诸侯供给粮食。
根据传统,郑国国王掌握行政大权,效忠周王。
因郑国国力强盛,军队强大,郑国国王开始不把周平王放在眼里。
到郑庄公时,郑伯只关心郑国事务,对周室漠不关心。
于是,发生了周郑交恶事件。
具体表示是,郑国出兵攻打东周的国境。
当时的郑庄公继承父亲为郑国国君时,也承袭了父亲在朝廷的卿士职位。
然而,周平王却宠信虢公忌父,试图将郑庄公的权力夺走一部分。
这引起了郑庄公的愤怒,开始考虑武力对付。
周平王竟然恐惧郑庄公,主动将王子狐派到郑国为人质。
郑庄公由此才消除怒气,同样派儿子进入周围人质,史称“周郑交质”。
《左传》认为周郑互质,贬低了周室威严,是“礼崩乐坏”的缩影
尤其可见,郑国已经具有很强的实力,可以左右周平王。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病死,周桓王继位。
周恒王政治能力不足,对傲慢的郑庄公不满,试图委任虢公执政,取代郑庄公。
郑庄公勃然大怒,直接派遣自己的军队,2次强行进入周恒王直辖区,将农作物全部抢走。
周郑关系因此进一步恶化。
前717年郑庄公入朝,周桓王就不以礼接待郑庄公。郑庄公对周桓王更加不满,与鲁国交换领土时就不禀告周王。
郑庄公的作为,等于不承认周恒王是他的天子。
周恒王大怒,在前706年罢免郑庄公卿士的职位。
郑庄公也极为恼怒,从此不朝见周桓王。
周桓王认为此举形同叛逆,就命虢公林父与周公黑肩率蔡国、卫国与陈国等诸侯联军攻郑国。
然而这些军队并不愿意为周王卖命,结果是联军被郑军打得惨败,周恒王自己中箭受伤,史称𦈡葛之战。
由此,郑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由此周天子对于诸侯控制基本消失,周朝名存实亡。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周朝不过400年而已。
萨沙
翻开中国历史,谁都可以发现,在漫长的五千年时间里,大多是短暂王朝,唯独周朝,周朝,周朝一枝独秀,居然生存了800年之久。
中国最长的朝代是周朝,至建立到灭完历经800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有二十五个朝代,最长的是800年,短的十几年,那为什么周朝可以活800年之久呢?
所谓的周朝我们应该分开来说,西周和东周两个朝代。周朝的时间持续的非常久,西周和东周前后长达八百年,原因有很多:首先,全部功劳都是两个个年轻的西周人武王和周公设计的制度。
西周之前的殷商和夏朝,这两个朝代,夏商两代对于中国的王权可以说是刚刚建立的,夏王和商王只不过是大家嘴上说的主人,实际上华夏文明都是各自独立、各自为政的方国体制。
西周之所以能从西部小邦最后慢慢一步步灭掉大部落邑商,和这种非常名存实亡的制度关系很大。西周被灭了之后,实行起来了分封制度,他让全国范围内的领土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块,每个地方的诸侯和天子们一起管理者这些土地,这个制度完全是新的制度,宗法分封制是周王朝存在的必要条件。对于王权的巩固也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
第二,礼乐的制度,也是周朝可以存在很长时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西周始年,周公不喜欢夏朝商朝的那种制度,找人制定了新的自己的礼乐制度,从上到下都飞遵守包括天子。礼乐制度是周朝最基础也是最庄重的制度,已经广泛的流传开来在平民的盛会中,这种共识无疑有利于加强国家的每一个人对于王的尊敬。
第三,周公在东方这一片建立政治和军事存在,为了以后自己迁移都城提前打好厚重的基础。西周始初,周公对于东边的一些殷民怕他们举行暴动,建造了洛邑,也就是所谓的成周。 成周建造了营地,为周王朝提供了很长的准备时间,日后,犬戎再来打仗,周王室就可以往东边迁移,到洛邑继续统治。
第四,周天子的完全不是很强大,让虚军的名头成为了可能,也让任何一个诸侯都没有去谋害王权的心思。西周始初,每一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制度和权利,表面看上去周天子好像没有实际的权利,但是实际上这种制度对于政治有很大的稳定作用。 在周天子强大时,他对诸侯国有很大的约束能力。到了东周那个时候,也就是所说的春秋战国,周天子当时的势力已经被人们忽视了,但是在于制度方面他依然是制度的中心,就好像学校的校长一样,这样好像就是一个虚置的君权,跟没不可能被人直接拿走,如果哪个诸侯有野心篡夺这个好像看起来不怎么强大的权利,肯定会被别其他的诸侯们直接一起攻打。
所以,春秋时代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就有了很大的市场,而楚国的问鼎,就直接有人对他发动战争!周朝能够延续国运800年,起源于它们落后的生产力,道德至上以及分封制度。生产和制造工艺集中在中央周朝时期的最高生产力基本上都集中在周朝忠心,甚至诸侯国都是没有的。中央,诸侯,民众,三者之间的生产力对比相当于现在经济第一的美国,中国,非洲原始部落。
生产力最直接的体现在青铜器的制造方面的能力。中央掌握了最精美的青铜器制造工艺,并把这种工艺上升到神受。各个诸侯国朝贡或做出重大贡献的时候,赏赐精美的青铜器是最重要的时刻。生产和制造工艺集中在中央是周朝国运长久的重要原因。
尊崇周朝中央的道德至上周朝分东西。西周灭亡,周平王迁移了都城,东周开始的原因,不是由于平民或奴隶起义,也不是因为哪一个诸侯国造反,而是因为西戎攻击了国都。 虽然中间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但主力全部在西戎。
楚庄王曾向中央问鼎,被王孙满以诸侯告诫他不可以,周朝命运还没有尽,便将楚庄王赶走了。如果放在后面的任何一个朝代,不打仗没有分出个高低,怎么可能一句话就劝退了呢。分封诸侯国巩固了中央武王发周灭商之后,各自分封有功劳的人,同姓王族自己五帝后人。其中同样形式的王族最多。中央一方面掌握了最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一方面加深王王权的神话传统思想。
各个诸侯国对于中央的感情都是大不一样的,有的亲近有的书院,有的则是为了名利,以尊崇中央的目的相互牵制。春秋五霸时期,每一个霸主的出现,都需要在中央形式下的认可才行。齐桓公在具有了称霸的实力了之后,还是由中央赐给他们这个称号,这才叫真正的称霸。最不把中央放在眼里的秦朝也是很多次被获得了辞肉的赏赐。
在春秋乃至战国前期,各大诸侯国由于整体实力都差不多,以尊崇中央的名义,各国都不敢轻举妄动,因此东周可以获得生存的权利。 战国后期,实力平衡被一下子打破,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一家独大,最终灭掉了东周。
周朝灭亡。事实上,西周末期,各大诸侯国就已经从实力上超越了中央。几百年的尊崇中央思想深入民心和分封国的相互牵制,这才延续了周朝几百年。
总的来说,周朝能成为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与分封制形成诸侯相互牵制的局面和礼乐制度下对周王朝的认同感,就是所谓文化控制占有很大部分的原因。
Zh上善若水W
你好,周朝能延续近八百年,而秦朝以后却很难维持三百年,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但跟当时周朝建立起来的礼乐制度有关,也跟当时的政治架构以及社会经济等是有关系的。当时的政治斗争远不如秦代以后的官场斗争激烈,即使战争也不会祸害老百姓。
周朝八百年,周王室的管辖范围是极其有限的,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精神上的领袖存在,西周时各诸侯国对周王室是敬畏有加,东周时期各诸侯国只是把周王室当着摆设,所以也没人想着要去推翻它。再者周王室并不向各国征税,只要求各诸侯国提供军队镇压叛乱、上贡祭祀用的苞茅什么的。反而周王室每年还得赏赐各诸侯国胙肉用于祭祀,让各诸侯国的公侯小日子过得比周王还滋润,试问这样的好领导谁又会去推翻呢?
周公旦在开国之初就推行周礼,让中原各国都以周礼为行为准则,人人以君子自居,都以耍计谋行诡诈为耻,打仗都是先商量好打多少人的,打多久,几点吃饭,几点收工,以至于闹出宋襄公半渡不击的笑话(当然,那时候的人并不觉得好笑)。这样的礼仪君子之风盛行的西周乃至春秋时期,又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和周王室过不去?就算“礼崩乐坏”,打仗善使小人伎俩的战国都没人想要推翻周王室的,虽然经常小小的蹂躏一下周王。
整个周朝,老百姓的日子还是不错的,早期有成康之治,国泰民安,四十年没有一起案件,这是任何盛世都没有做到的。井田制保证了没有土地兼并和流民的产生,春秋时期以前,战争都是小规模的,只有贵族参加,并没有殃及百姓。即使到了战国,百姓也得上战场,军队也不祸害百姓,不扰民,各地经济依然不受战争的影响,各国商贸往来并不因为战争而停止,也没有像南北朝一样杀戮和饥饿四处蔓延。
&战国方足布
总之周朝能延续八百年,原因是很多的,各国相互制约,周王室一直是一个平衡点,直到有一天,秦国出了个商鞅,这个平衡才被打破,随着秦国的强大,礼乐诗书的周朝就走向了灭亡。
风云说收藏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为何中国古代的周朝能够有800年江山,而其他的朝代没有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度上比较灵活
周朝之所以能够延续800年,其他的不可以,主要是因为他的分封制度,周天子是诸侯共主,而非天下唯一的主人,诸侯下面的大夫卿士也有自己的封土,有全面的自治权力,社会矛盾转化成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通过诸侯大夫之间的权力领土纠纷得以调和。
还有加强对王的神权的洗脑
周朝还发明了礼乐制度,加强了对王的尊重的庄重感。
无论是哪个分封的霸主首先都要受到中央的认可,无论是哪个霸主首先都要对中央衷心。
所以春秋时代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就有了很大的市场,而楚国的问鼎,就直接有人对他发动战争!
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诸侯国对周天子不臣或者有兼并其他弱小诸侯国的意图和行为,周天子就会适时站出来号召天下来讨伐不臣。就是在东周时期,各诸侯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因为周天子的神权思想深入人心。
第二,生产和制造工艺集中在中央
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主要表现,而那时候中央掌握了主要的制造业技艺,生产力最直接的体现在青铜器的制造方面的能力。中央掌握了最精美的青铜器制造工艺,并把这种工艺上升到神受。各个诸侯国朝贡或做出重大贡献的时候,赏赐精美的青铜器是最重要的时刻。生产和制造工艺集中在中央是周朝国运长久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