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金南星
在浙江省第三批醫療隊裡,有這麼一個人是隊裡的獨特存在。
他總是站在汙染區和清潔區的“邊界”,負責把醫護人員嚴嚴實實送進艙內工作,又負責把完成工作的他們從汙染區安安全全接回。
他是抗疫一線醫護們背靠的
“安全守護者”
2月21日,浙江省第三批醫療隊從黃陂方艙醫院轉戰到了武漢規模最大的“日海方艙醫院”。
初到新“戰地”,當大家還忙著整理行囊、熟悉場地、瞭解工作安排的時候,李炅昊已經忙著在新方艙裡面“貼貼畫畫”,勘查新艙院感環境、尋找感染風險點、設計醫護入艙動線、完善標識標牌、錄製每個房間的穿脫動線視頻教程……
2天下來,他把整個通道走了幾十遍,被隊員們稱作“迷宮”的地方他早已瞭然於心。從走進方艙醫院出入口的第一瞬間起,他的職業敏感性已經“上頭”。第一視野處缺少男女更衣室的“方向牌”,需要增加!醫護進入更衣室的第一件事是脫外套、換工作鞋,缺少提醒標語,再寫上!進入第二間更衣室在穿上所有的防護用品之前,必須先洗手,這個大家容易忘,再拿筆寫上“進來先洗手”!
經過兩層緩衝間,經過半汙染區……最後抵達汙染區。
令李炅昊感到欣慰的是,新方艙醫院的硬件環境到位,“三區兩通道”齊全,跟前兩次自己動手“造”方艙相比,“壓力和難度小了不少” 。
很快,他將標識標牌貼滿整個通道,綠色箭頭是進艙,紅色箭頭是出艙,還有各種溫馨提示標語。
“目的很明確,任何一名醫護進來都能很快辨別清楚所在的位置、要做的事情、還有進出的方向。”
結束完這些工作,他又拿著手機錄製下“新艙防護服穿脫動線”整個過程,“到了這裡先脫護目鏡、再脫防護服…每次操作完一定要洗手!”
這是隊員們每次進艙前,他必做的功課。
隊員們也會將這份視頻“教程”收藏在手機裡,反覆觀看,視頻那頭響起的一遍遍重複的嘮叨,這對大家來說卻是溫暖的“叮嚀”。
1米8的東北大個子
用心守護“零感染”的警戒線
李炅昊是浙大四頭院感科的一名普通職員,身高1米八幾的他高高壯壯的,有著東北人的自帶的“靠譜”氣質,他是同事們最信賴的夥伴,有什麼重活兒累活兒總是衝在前面。
春節前夕,全院院感工作率先拉起了緊張的局勢,忙的焦頭爛額的他們同樣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他和妻子雖都是醫院雙職工,卻一日三餐鮮少碰頭。
當得知浙大四院要派出一支醫療管理團隊跟隨陳亞崗老院長去“前線”,他毫不猶豫的報名,“我們部門就我一個男同志,必須得我上!”
而當真正隨隊抵達武漢
巨大的焦慮和壓力席捲而來
承擔著全隊300多名的隊員 “零感染”的重擔和使命,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和挑戰。
“就像是進部隊的人,突然空降到一片草原上,不知道自己到方艙醫院可以做什麼,那時候是最慌的。”
每每這時,身為隊長又是全國知名的傳染病學專家的陳亞崗老院長總會及時出現,幫助他調整心態,“方艙的環境比不上醫院,這大家都能理解,防護流程你心中有道標準流程,大的問題我來把關,其他細節你和大家一起慢慢落實。”
這張照片拍攝於2月15日,隊伍抵達武漢的第5天。
武漢下起了一場大雪,晚上10點,方艙醫院外面是白雪茫茫的一片,剛剛忙碌完工作的他在雪地裡吃著隊友打包帶來的盒飯,但卻滿臉的笑容燦爛。
照片一傳到醫院內部的工作群中,不少同事都落了淚。
但他卻說這其實是他到武漢以來“最開心的一天、最有成就感的一天”。因為這一天,他們改造完成的第二所方艙醫院將於凌晨投入使用。
原來這座黃陂方艙醫院b館,規模太小隻夠放下八九十張床位,醫護防護通道根本沒有充足的空間。
“不如我們給方艙醫院外面加個外掛吧!”
不到36小時,他和隊長陳亞崗教授一起勘測現場、頭腦風暴,提出了一套“集裝箱”改造醫護防護通道的大膽設計方案,並且很快實施成功,獲得了國家感控專家組現場檢查的高度認可。
大家齊心協力,共同作戰,充分應用傳染病學知識,短時間內基本解決“三區兩通道”的難題,他所參與主筆的這份報告和建設方案,第一時間上報到上級有關單位,獲得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
對感控人李炅昊來說,
感控無小事,院感就是生命線!
這是他牢不可破的工作準則,
也是他對每一位醫護人員的要求。
從第一天起,他幾乎和其他醫護人員一樣都守在方艙病區。醫療隊所有醫護人員第一次穿防護服,第一次進病房,他都一個個盯著。他也親身進入隔離病房,觀察醫護人員的工作流程,看看有沒有瑕疵紕漏,再一一進行流程優化。
他一點一滴建立起醫療隊院感防控管理體系,形成規範的制度,全體隊員參加鞏固院感防護培訓,從每組隊伍中選拔一名細心的院感監督員,每天四個班次的醫護人員在方艙內,均在監督員監督、指導下完成穿脫工作。
常常在接隊員下班回酒店的公交車上,還看到他站在通道中央爭分奪秒進行院感培訓的身影。
“你們保護老百姓的安全,
我來保護你們的安全!”
這是他向隊員們的承諾,
他正在努力地做著,並且做到了。
閱讀更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