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滞留武汉的广东老板写好遗书当志愿者,捐收购的砂糖桔给方舱医院

滞留武汉的广东老板写好遗书当志愿者,捐收购的砂糖桔给方舱医院

“等武汉疫情由一级响应降到三级响应,我才能安心回家。”广东籍志愿者黄春明说。一个多月来,他从北上批发砂糖桔而滞留武汉的客商,转身变为忙碌在货运站、医院和社区之间的志愿者,熟练地协调医疗和生活物资的配送。

“你怎么知道来接货的是不是病毒携带者?我们的确每天是在跟死亡擦肩,而他们(医护人员)每天都是直接面对死亡,我们怕什么呢?”黄春明说,他与其他志愿者都已写好了遗书。黄春明并不打算在武汉结束“封城”后就离开这里,“我发觉还有很多事没去做,所以想多留一段时间,武汉还需要我”。

1986年出生的黄春明是广东清远人,在老家经营农业公司,公司主要生产蔬菜、砂糖桔等农产品,武汉、长沙、烟台是主要销售地。

滞留武汉的广东老板写好遗书当志愿者,捐收购的砂糖桔给方舱医院

滞留武汉后当起志愿者的黄春明。

去年,老家砂糖桔销路不好,他1月21日与业务经理驱车来到武汉,计划将高价收购的一批砂糖桔卖出去。然而过了两天,1月23日,武汉“封城”了。

黄春明当过义工,滞留在武汉的最初几天,他每天都关注疫情新闻,希望能为武汉做点事情。火神山医院宣布筹建时,他就报名当志愿者,但那边更需要建筑工人。

武汉洪山区开建方舱医院时,眼看着砂糖橘无处可售,他拿出一吨送给了方舱医院的施工人员和医务人员,这期间结识了“影子梦之队”的志愿者。

“这些志愿者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冒雨冒雪给医院配送消毒液、口罩、防护服,我觉得他们挺伟大的。”黄春明说。于是他和业务经理决定加入“影子梦之队”,“虽然我们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是我们还可以帮点小忙的”。

滞留武汉的广东老板写好遗书当志愿者,捐收购的砂糖桔给方舱医院

“影子梦之队”志愿者接收外地运来的物资。

黄春明所在小组被称作“万能小组”,主要负责医疗和生活物资的配送。志愿者们自己组车队,去铁路货运站卸货、装车,然后一一配送给洪山区的医院、社区。他们组队一出发就是二三十台车,“现在在武汉大街上跑的大部分都是志愿者的车子”。

这项任务并不轻松,不论刮风下雨,志愿者平均每天都要忙碌10多个小时。

曾和同伴连吃17斤面条

“到现在我只吃过一顿新鲜猪肉。”黄春明说。

留在武汉,非常时期,不仅猪肉不好买,蔬菜也不好买。他说,只有居委会开证明,大家才能进超市买东西,“可我们外乡人去哪里开证明?”

他与业务经理最初在武汉遇到很多困难。武汉“封城”后,路边餐馆、旅馆全部关停,好在他多年在武汉经商认识不少人,有朋友提供了空置的房子给他们住。

由于不方便去超市买菜,两人曾有一段时间连着几天吃了17斤面条,米菜肉基本什么都没有,连食盐和花生油都是向朋友借的。朋友“收留”下他们后,不时去超市给他们带点蔬菜,才稍微改善了些伙食。

滞留武汉的广东老板写好遗书当志愿者,捐收购的砂糖桔给方舱医院

“影子梦之队”志愿者团队工作日常。

加入志愿者团队,自己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队友们的照顾。当地志愿者在家做了好吃的,也不时给他们带一点,“在这里我们感到很温暖”。

黄春明说,虽然大家相互认识最长也就一个多月,但他能感觉到大家有着共同的观念,三观非常一致,聊得来,“我们都觉得这些事总得有人去干,所以才走到了一起”。

妻子支持他留汉当志愿者

黄春明说,他和团队内的其他志愿者都写好了遗书。

他说,国家有难所有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但身在疫情中心,还当志愿者,黄春明的父母非常不理解,“每天都在唠叨,说不要老往医院那个地方跑”。

他理解父母,尤其当父母看到武汉有医护人员殉职,就觉得志愿者也很危险。“我解释说在正确的防护措施下,没他们想得那么严重,但毕竟风险还在,老人比较操心很正常”。

黄春明说自己其实也怕,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有孩子。“你怎么知道来接货的是不是病毒携带者?我们的确每天是在跟死亡擦肩,而他们(医护人员)每天都是直接面对死亡,我们怕什么呢?”他说。

这段时间,他最感激的是还是妻子,他说妻子很明事理,非常支持他,只叮嘱他保护好自己,然后给孩子做榜样。妻子让他每天拍视频给孩子看,除了报平安,更为了教育下一代,“孩子知道,他老爸在做一件平凡又伟大的事情”。

黄春明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正确,当看到家乡的年轻人也在自发组织向武汉捐赠物资,他说能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力量。

等降到三级响应才安心回家

“等武汉疫情由一级响应降到三级响应,我才能安心回家。”黄春明说。

去年砂糖桔市场不好,今年又遇到疫情,砂糖桔更不好销售。他说,如今自己困在武汉,就在这里做志愿者,并且计划做到武汉疫情防控应急响应下降到三级再走,否则看到医务人员还在抗疫第一线,他会觉得自己像逃兵。他说,“我发觉还有很多事没去做,所以想多留一段时间,武汉还需要我”。

他觉得最累的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医务人员,“我们家乡各地的小县城,好多医务工作者都奔赴一线了,所以我们做这个小事,真得不感觉累”。

黄春明告诉南都记者,有一句话他现在感触很深——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事真的还必须要有人去做,来到武汉这个地方,冥冥中好像武汉要我做点什么,那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他说。

采写:南都记者 胡明山(受访者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