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信陵君是什么品性的人物?

狼舞翩翩


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被称作“战国四公子。均以食客三千,礼贤下士著称。而孟尝君因个人私利仇怨,勾结他国;平原君贪财,利令智昏;春申君爱权,移花接木,最终灭族。三君皆好士以自为,而信陵则好士以为国也。信陵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真心礼贤下士,和刘备三顾茅庐异曲同工,如邀请侯赢,信陵君手握马缰绳恭敬驾车请回侯赢。

深明大理大义,窃符救赵,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赵国安而魏国安,赵国危而魏国危。

知错虚心改正,因窃符救赵引起魏王猜忌,客居赵国十数载,魏国危难时,本不愿回魏国,毛公和薛公谏言,羞愧不堪,马上回救魏国。

此外,在整个战国史上,能够在窃符救赵、合纵攻秦两次击败秦军,其军事才能在战国期间算成就较高的。

魏也在信陵君死后十八年就国灭。总体而言,信陵君在战国四君子中,无论私德、公义、才能、威望都是翘楚,无愧战国四君子之首


魔少老牛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听着这些词语就觉得那个时期就是充满矛盾、斗争的年代,暴力、战争是解决国家和社会问题的主要手段。春秋战国正是在如此新旧社会制度交替下,产生了大量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上演了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历史活剧,其中当时的养士制度一直让我们现代人津津乐道,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战国四君子就是养士的著名代表,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和齐国孟尝君田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魏国信陵君,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呢?

可以这么说,魏国的信陵君是一个礼贤下士、急人之困的人,无论什么人只要有需要找到他,他都会根据当时的情况给予对方帮助,不管能力大小,只要对方愿意留下来,信陵君都会给予他们一份工作,让他们不至于流落街头,有优秀能力的自然就成为了信陵君门客。相信大家都听过“窃符救赵”的故事,讲的就是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典范,朱亥只是一个屠夫,但信陵君贵为公子贵族,却多次亲自拜访朱亥,关心他的日常生活。而这次“窃符救赵”事件中,朱亥就是主角之一,帮助了信陵君成功救赵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信陵君后期也因为酒色过度伤身而亡,可能是因为位高权重后,就可以骄傲了,认为自己是国家功臣,开始放纵自己,最终导致身体日益变坏。

总得来说,信陵君是一位积极向上,有大志向的人,而且能做到唯才是举,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梁一


魏无忌(?—前243年),即信陵君,魏国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魏无忌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前243年,魏无忌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为秦所灭。著有《魏公子兵法》。

广招门客

当时范雎从魏国逃亡到了秦国当宰相,因怨恨魏国的国相魏齐,多次怂恿秦昭王攻打魏国,秦军包围了大梁,击败魏国驻扎在华阳的军队,迫使芒卯战败而逃。安釐王和魏无忌为此十分忧虑。

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最高峰时门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

有一次,魏无忌正跟安釐王下棋,而北边边境传来警报,说:“赵国发兵进犯,将进入边境。”安釐王立即放下棋子,就要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魏无忌劝阻安釐王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又接着跟安釐王下棋,仿佛无事一般。可是安釐王惊恐,全无心思下棋。又过了一会儿,又从北边传来消息说:“是赵王打猎,不是进犯边境。”安釐王听后很惊讶,问道:“公子是怎样知道的?”魏无忌答道:“我的食客中有个人能深入底里探到赵王的秘密,赵王有什么行动,他就会立即报告我,我因此知道这件事。”从此以后,安釐王因害怕魏无忌贤能,不敢任用其处理国事。

礼贤下士

当时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七十岁,因家贫,做着大梁夷门的守门小吏。魏无忌听说此人后,前往拜访,并想馈赠一份厚礼,但侯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不能因我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礼。”魏无忌就大摆酒席,宴饮宾客。大家来齐坐定之后,公子就带着车马以及随从人员,空出车上的左位,亲自到东城门去迎接侯嬴。

侯嬴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上,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想借此观察一下魏无忌的态度。可是魏无忌手握马缰绳更加恭敬。侯嬴又对魏无忌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场,望能委屈一下公子的车马载我去拜访他。”魏无忌立即驾车前往街市,侯嬴下车去见他的朋友朱亥,他斜眯缝着眼观看公子,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时暗暗地观察公子脸色。魏无忌的面色更加和悦。

此时,酒席上魏国的将军、丞相、宗室大臣以及高朋贵宾坐满堂上,正等着魏无忌举杯开宴,街市上的人都看到魏无忌手握缰绳替侯嬴驾车。魏无忌的随从都暗地责骂侯嬴。侯嬴看到魏无忌面色始终不变,才告别了朋友上了车。

到家后,魏无忌领着侯嬴坐到上席,并向全体宾客恭敬地介绍侯侯嬴,满堂宾客都十分惊异,大家酒兴正浓时,魏无忌站起来,走到侯嬴面前举杯向他祝寿。

其实候赢也绝非等闲之辈,当信陵君的车队路过大梁东市的时候,他故意让信陵君把车停下,说是要到东市去见一个朋友,叫信陵君在车上等他回来。对于候赢看似傲慢的要求,信陵君很爽快的答应的,并且耐心地在车上等候赢回来。其实候赢之所以要这么做,他是在用自己的傲慢无礼为信陵君赢得声誉、赢得民心。当他去东市会见自己的朋友,是有意把信陵君凉在一边,他是想看公子的反应如何,若公子此时仍恭恭敬敬地在车上耐心地等他,那么公子就会在人们的心目中赢得礼贤下士的美名,到那时各国的有才之士就会慕名而来,为公子为魏国所用。而一切也真如候赢所希望的那样,当他去会见自己的朋友朱该后,信陵君依然是恭恭敬敬地在车上等他回来。试问在这个世界上还能找到第二对这样的主仆不?

信陵君用他的真诚打动的候赢同时也赢得了天下民心;候赢用他的傲慢无礼成就了信陵君并为他赢得了声誉。

窃符救赵

信陵君不仅待人真诚,而且在对待朋友方面也是言必信,行必果,急人之急而先急。这从他窃符救赵一事中就足以看出。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终,秦军进而兵围赵都邯郸。当赵都被秦军所围时,以赵相平原君赵胜为代表的赵国重臣,此时采取了合纵抗秦的外交战略,他们派人游说楚、魏、齐、燕等国,希望这些国家能够派援兵救赵国与险境,共同对抗强秦。当赵国的使臣到达魏国的时候,刚开始魏王还答应派兵十万援助赵国,共同抗秦。然而没过几天魏王忽然就反悔的,不打算援助赵国了,而且还令已经出发的十万大军在黄河北岸的安阳停了下来,对秦赵邯郸之战采取观望态度。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魏王改变主意了呢?原来是秦王听说魏王准备派兵增援赵国,于是就派人到魏国去恐吓魏王,秦使对魏王说到:若是大王非要不听秦王的劝告去援助赵国的话,那么待我们大王把邯郸拿下来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你们大梁了!魏王本来就是一个胆小的人,听了这话自然是不敢在派兵援赵了。

然而当平原君知道魏王改变主意的消息后,很是着急,因为他知道,如果魏国的援兵不来,仅凭赵国一己之力,是很难战胜强秦的。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好妹夫信陵君,余是就派人去找信陵君帮忙,并教使者对信陵君说道:“我之所以与公子结为秦晋,是因为我认为公子是一个忠义之人,如今赵国有难,而公子却袖手旁观,难道这就是公子的作风吗?公子不看在我的面子上,也应该看在您姐姐的面子上帮帮赵国啊!赵国若是为秦所灭,那么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你们魏国了,唇亡齿寒,还望公子三思。”听了这话,信陵君心里挺不好受的,唇忘齿寒的道理他又何尝不知道呢!可是他已经去劝过魏王好几次了,利害关系也说了,可是魏王就是不发兵,他也没办法啊!想到这里,或许此刻信陵君的眼睑已经湿润了,然而为了朋友,为了姐姐,为了魏国,他决定铤而走险,带着自己的三千门客,百乘之兵去援助赵国。当信陵君的车队路过东门时,他想起了候赢,于是就停下车,专程去拜访候赢去了。可是奇怪的是,当公子见到候赢后,候生却一言不发,临走的时候连一句送行的话都没有。当信陵君的军队东出城门之后,一路上他越想越奇怪:我平时待候赢不薄啊!可为什么走的时候连一言半词都没留下呢?他定然是有什么话要说,于是又带领车队奔东门而回。此时候赢早已现在东门外等待信陵君的归来,因为他知道,信陵君若不把事情问个清楚明白,他是不会就这么离去的。当两人再次见面的时候,我真不知道面对爱情此景,他们的内心是作何感想的,或许唯有他们自己清楚明白。

再次相遇之后,候生这回是开门见山地跟信陵君讲解当今形势,他对公子说道:“方今天下,秦强而六国弱,若已魏之私力抗衡于秦,绝非秦之对手,唯有联合六国之力以拒秦,方能胜秦。而今赵都邯郸被围,我们若不救之,赵国必亡。而仅凭公子一己之力救秦,此无疑于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唯有调动大王的十万大军方能救赵,除此别无他法,据我说知,公子您曾有恩于大王的宠妃骊姬,若求她帮忙,她一定答应。到时让她在大王熟睡的时候窃得兵符,公子随即北上安阳,调动晋鄙军救赵,若晋鄙肯交出兵权从之固然好,若不从,可使人将起当场击毙,夺得兵符。而此人者,真是在下的好友朱该,此人力大无穷,勇猛过人,现正隐居于东市,只待公子前去。当公子夺得兵符,援兵就赵之时,老朽则会北向而刎,以报公子的知遇之恩……”听到这里,此时信陵君已声泪俱下,不知道还说什么的好,或许这就是古人说推崇的“士为知己者死吧!”人生在世,又有什么能比得一知己更高兴的事呢?后面的故事也真如候赢所预料的那样:信陵君求骊姬窃魏王兵符于卧榻,尊候赢之嘱,会朱该于东市,调晋鄙军于邺城,晋鄙不从,朱该当场击毙之,夺其兵符,待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方率兵北上救赵。

公元前258年,赵国在楚、魏援军的帮助下,里应外合,对秦军实行内外夹击,最终打败秦军,邯郸之围遂解。

从窃符救赵一事足可以看出信陵君的为人:言必信,行必果;急人之急而先急;做事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或许也真是如何,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信陵君是四公子中唯一一个在各诸侯国中享有崇高声望的人,缘于此,“魏因有公子在,诸侯不敢侵,十余年相安而无事”。

智高人胆大

窃符救赵之后,信陵君害怕回国之后会被魏王怪罪,故便在赵国一住就是十年。十年异国他乡的生活,我不敢想象对了一个堂堂的魏国贵公子来说,这十年意味着什么,然而十年的等待总算是换来了魏王的回心转意,十年之后信陵君归魏,被魏王拜为相国、大将军、上卿,执魏国牛耳,一时间成为了魏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贵。

如今贵为魏相了,按理说功名已成,就应该好好地享受生活了,可是信陵君却一天都没有闲着,他得趁着自己如今大权在握,尽己所能,为魏国争得更多的生存空间,以使魏国能在七雄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要为魏国赢得生存空间,就内而要言自身的改革是必须的,而对外呢?尽量的去削弱强秦的实力则知摆在信陵君面前的一件很棘手的事。因为他知道,方今天下,虽名为七雄争霸,而实则是秦国一家独大,若不削弱秦国的实力,以至使七雄保持尽量均势,那么今后魏国乃至六国很难拜托为秦所灭的命运。可知他又知道,若仅凭魏国一国之力,是很难和秦抗衡的,唯有联合山东六国之力,方能在抗秦中取得优势。为此,信陵君通过自己在六国中的声望和信誉,对山东六国采取了强大的外交攻势,在信陵君的游说下,楚、燕、韩、赵四国答应联魏抗秦。

公元前247年,信陵君无忌率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击秦,秦军遭到致命打击,节节败退,秦所征服的河内之地尽失,又复退兵至河外陕、华二地。五国之师在信陵君的带领下,直扑秦之东大门函谷关而来。而此时的秦王子楚呢!在如此惨败的打击之下,子楚感到没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心火上焚,在加上原本体质就不好,很快就兵倒了,没多久就奄奄一息了。秦庄襄王三年(前247)五月,子楚带着满腔喷概撒手人寰,将大秦江山仍给了他年仅13岁的儿子赢政。

可以这么说秦王的直接死因,是因为受不了为信陵君所惨败的打击,“一气而亡的”。但不管怎样说,在这次西征中,五国之师取得了大胜,秦军惨败,丢城失地,国君丧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与信陵君的杰出指挥分不开的。试问在战国争霸中,还有那次战役能和这次相比,让秦军败的如此之惨?没有。

自古以来,凡功成名就者,需急流涌退方能保全性命于乱世,寿终正寝。在这点上做的最好的可能也只有范蠡了!“狡兔死,走狗烹。良弓藏,谋臣灭。”范蠡是深知此理的,当他辅助越王勾践复国灭吴后,他并未因留恋高官厚碌而贪恋权贵,而是及时功成身退,因为在这么多年与越王勾践的共处中,他深知勾践是一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人。范蠡是全身而退了,可信陵君呢?未能明白这个道理,当他率五国之师伐秦大胜归来之后,随着权势、声望的不断提高,引起了魏王的不满和猜忌,后来信陵君虽仍贵为魏相,却不再得到魏王的信任与重用了,或许后来信陵君也明白了其间的道理,故每天也就只能在郁郁寡欢中借酒浇愁………几年之后信陵君带着未能振兴魏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对于信陵君的一生,可以用“精彩”和“绚烂”来作答,而其间又带有几分壮志未筹的忧伤。

后世评论都言信陵君为战国四君子之首,夜是有原因的,而且他还有兵书存世,如果他不死,说不定秦难统一!


FisherWang


信陵君礼贤下士,真心结交贤士,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信陵君急人之困,总把别人的急难当成自己的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不顾个人安危,窃取兵符,救赵国于危难之中。信陵君爱国情深,处处为大局着想,心系国家存亡。在魏国危亡之际,他听从了毛公、薛公的劝说,即刻回国,并联合其他国家打败了秦国。

信陵君闻过即改,肯听谏言。当救下了赵国以后,作为赵国的恩人,他曾一度得意扬扬。但当门客提醒过他以后,他就恢复了往日恭敬谦虚的态度。这种闻过能改的作风,是难能可贵的。总的来说,信陵君在才能和品德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孟尝君、平原君和春申君,绝对称得上是“中流砥柱”式的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信陵君很高的评价:“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能为之。”文中,司马迁还借汉高祖从年轻时起就崇拜信陵君这一情节,突出了信陵君形象之高大,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由此看来,在战国四公子当中,后世人特别推崇信陵君,是完全理所应当的。不过,信陵君的结局是不幸的。他才高遭妒,被魏王废黜,以致沉迷于酒色,最终因为饮酒过度而死亡。司马迁给予他极大的同情。


天香引


信陵君,战国年代魏国出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信陵君招揽门客,礼贤下士,曾救赵国和魏国于危难之间。下面是 搜集整理的信陵君是个什么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信陵君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士,很多门客都归附在他麾下。在巅峰时期,归附的贤士有三千多名。当时,信陵君的威望远传在外,各诸侯国忌惮他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举兵攻打。信陵君有了这些贤士,尽知各诸侯国事。魏国有了十多年安稳的太平盛世。各国有贤之士的归附,让魏王逐渐忌惮信陵君的才能,也不让他参与重要的国事。信陵君也有自知之明,就出国四处游走,招揽贤士。

信陵君在赵国十年未曾回去魏国。秦国知道这个消息,就屡次兵攻打魏国,魏国每次都战败。魏王十分担心,就派人去请信陵君回国。信陵君害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国。最终,在薛公和毛公的劝说下,回到了魏国。大家听说卫无忌回到魏国了,就纷纷派兵支援魏国抗击秦国军队。

信陵君的名声远扬在外,是秦的心头大患,秦一直在不断找机会除去信陵君。在秦王的挑拨离间下,魏王不再相信信陵君。信陵君知道自己受流言诽谤不再被重用,终日沉浸在酒色之中。公元前243年,被魏王赐毒酒而亡。

信陵君的故事信陵君就是依靠他身边的侯赢和朱亥俩人才获取到了兵符,夺得了兵权,最后终于打败了秦军,使赵国才得以转危为安。当时楚国派兵救赵的时候,魏国也收到了赵国的救援请求,并派出大将率兵救援赵国。可谁知魏昭襄王听到魏楚两国要发兵,于是亲自去督战,还告诉魏安釐王,说邯郸迟早要被秦国打下来,谁也不能去救。结果魏安釐王被吓住年了就连忙派人告诉大将晋鄙不要发兵。

赵国的赵孝成王很是着急,于是叫平原君给魏国攻子信陵君写信求救。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所以两家是亲戚关系。信陵君得知后命令大将晋鄙派兵。可魏王说什么也不答应,于是信陵君决定就算魏王不出兵攻打赵国,那么就算死了也要和他们死在一起。

得知信陵君要独自救援赵国的消息,他的好朋友侯赢为了避免他白白去送死,于是开始帮他出谋划策,打算利用大王身边的如姬,让她帮忙偷到大王身边的兵符。只有这样,信陵君才能接管大将晋鄙的兵权,才能支配他。信陵君听后恍然大悟,立即派人跟如姬商量,顺利的拿到了兵符,救助了赵国。

对信陵君的评价信陵君(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为人机智,历史评价“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关于信陵君的评价,大家熟知的就是礼贤下士,窃符救赵和破秦救魏。信陵君为了改变魏国走向衰落的命运,效仿孟尝君和平原君辅理政治的方法,广招门客,礼贤下士,很多门客都归附在他麾下。在巅峰时期,归附的贤士有三千多名。信陵君有了这些贤士,尽知各诸侯国事。信陵君的威望远传在外,各诸侯国也忌惮他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举兵攻打魏国。

前260年,赵国与秦国交战,赵国大败处于危难之际。信陵君的姐姐向魏国请求救援,魏王答应了,但只是观望而不动兵。平原君知此,三番两次派遣使臣来向信陵君告急。信陵君心有惭愧,就采用了侯赢的计策盗窃兵符,最终打败秦军救下了赵国。信陵君害怕魏王治他盗窃兵符之罪,因此在赵国呆了十年。

秦军对信陵君一直怀有恐惧和怀恨之心。趁信陵君不在魏国,就举兵攻打。魏王派人去请信陵君回来,信陵君怕魏王恨他不敢回去。可是,国家危难于此,不可不救。经过再三考量,毅然归国。信陵君的回归挽救了魏国。

只可惜,晚年因魏王听信谗言不受重用,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陈毅评价其:“醇酒与妇人,公子死游戏。惜无远大图,不能自为计。”


御前带刀侍卫


事实上,信陵君作为战国四公子之首,是以礼贤下士而出名的。并非如小说和影视剧中表现得那般猥琐。信陵君名叫无忌(跟张无忌同名)。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嫠王的异母兄弟,他为人仁厚并礼贤下士,因为有他,其他国家十多年都不敢打魏国的主意。他设计偷窃兵符假托皇命救助赵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英雄佳话。

而且信陵君纠集门人宾客,编纂出一套《魏公子兵法》,对后来的兵法名家影响深远。但信陵君所在的魏国却正处在一个衰落的时代。遥想当初通过李悝,吴起等一众法家兵家人物的变法图强,魏国国力强盛,“魏武卒”一度是战力强悍的代名词。魏国也一举成为战国七雄的首秀。然而自从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也就由盛转衰,江河日下了。而魏国西边的邻国秦国却通过商鞅变法,张仪纵横,在列国之中逐渐崛起,大有一举兼并六国之势。魏国由于紧邻秦国,更是秦国东进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但在当时却没有一个国家敢站出来反对秦国。

信陵君没有甘于接受魏国受秦国欺侮的现状,反而是发奋图强,希望能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遏制秦国东侵的企图。他效仿齐国的孟尝君和赵国的平原君,招揽宾客,结交死士。终有食客三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信陵君礼贤下士,急公好义,赢得了门人食客的尊重和效忠。凭借着自己的门人的计谋和武力,信陵君两度击退了秦军。先后挽救赵国和魏国于危亡之际。

可也正因为如此,信陵君功高震主,引起了魏王的猜忌。一直不肯对信陵君委以重任。秦国见到魏国君臣不和,更是乘此机会离间魏王和信陵君。秦国派出间谍,携重金到魏国收买信陵君的政敌,让他们散布信陵君准备发动政变,推翻魏王取而代之的谣言。魏王每日听到的都是信陵君谋反的消息。所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于是魏王信以为真,彻底剥夺了信陵君的兵权。信陵君得知魏王听信谗言,知道自己已经根本不可能再被重用了。于是选择了急流勇退。推说有病,也不再去朝见魏王,整日以酒色自娱。可即便如此,四年之后,还是被疑心病重的魏王赐毒酒毒死了。

司马迁就认为信陵君礼贤下士。“名冠诸侯”“不耻下交”,在《太史公自序》中更是说到:“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能为之”。以太史公这番评价,将信陵君列为战国四公子之首,实属当之无愧了



充电一分钟浪费两小时


信陵君即魏无忌,魏国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

评论

战国四君,皆以好士称,惟信陵之好,出自中心,盖其质本仁厚,性复聪慧。聪慧则能知人用人,仁厚则待贤,自有一段慕不尽之真意,非勉强矫饰者可比,此贤士所以乐为用也。余三君,孟尝但营私耳,平原徒豪举耳,黄歇愈不足道,类皆好士以自为,而信陵则好士以为国也。


米格


信陵君:讲道义,有肝胆,能够解救他人的危难,善于听从他人意见。

信陵君(~前243)中国战国时期四君之一。本名魏无忌。战国时魏国贵族。魏安盝王之弟。因受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故称信陵君。

他礼贤下士,广纳门客,据说有食客3000人。

公元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王求救于魏王。初,魏王派晋鄙往救。但魏王害怕秦国,又令禁止,故晋鄙率兵只到邺(今河北临漳)。信陵君窃虎符,杀晋鄙,率军救赵,打败了秦国。后留在赵国10年。

公元前247年,秦国攻打魏国时,魏王被迫任他为上将军,他联合五国击退秦军进攻,破秦军于河外。秦收买人中伤他,魏王听信谗言,疏远了信陵君。他因此闭门托病,耽酒而亡。

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时讯通


信陵君魏无忌是一个,宽厚仁慈,忠心报国,对待人才尊爱有加,对待国家,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荣辱,以保全国家这样的一个人。

请看如下分解!

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统称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的弟弟。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脩身絷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於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虛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参考《史记魏公子传》

话说魏国有一位隐士,名叫侯赢,七十多了,家境贫寒,魏公子听闻后想去拜见,并送他一份厚礼但是他不接受,后来公子邀请门客,大摆筵席,公子驾着马车留出上座就去邀请侯赢了,侯赢看到后想考验一下魏公子的态度,就直接坐到上座去。

在马车上又对公子说"我有一个朋友想去拜见一下,烦请公子屈驾让我去拜访他,魏公子立即驾着马车前去,侯赢和朋友聊了许久,这个时候门客,魏国的将军,丞相都等着魏公子开宴畅饮,后来侯赢看到魏公子面不改色,随即和公子前去参加宴席,宴席上公子隆重赞扬的介绍了侯先生,宴席之后,侯赢便成了公子的门客。

信陵君窃符救赵,所谓唇亡齿寒,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身为赵国丞相的平原君赵胜的妻子是魏无忌的姐姐,所以赵胜多次请求魏安釐王和魏无忌派兵援救赵国,但秦昭襄王威胁魏安釐王,魏王惧怕强秦,本来让晋鄙统军救赵的部队停了下来。

赵胜是心急如焚的又再次给信陵君魏无忌送信催促,魏公子劝魏王未果,侯赢便为公子出计策盗取兵符,调兵前去救赵,公子盗取兵符之后,假借魏王的命令要代替晋鄙担任统领,晋鄙怀疑,魏公子不得已杀了晋鄙,魏无忌统领晋鄙的军队后命令道:"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归家,兄弟都在军中的,兄长回家,独子一人的,回家赡养父母。

就这样魏无忌统领精兵8万,解决了赵国邯郸之围。

从以上,礼贤下士典故,和窃符救赵,让我们都看到了魏无忌的人品和为人,他尊重人才,不论贵贱和出身,只要有才之人都会礼敬有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放到现在就是民族英雄,古代偷取兵符,调兵遣将,那个是如同谋反的大罪,这是要杀头的,但是魏无忌不顾生死,救赵于水火,也挽救了自己的国家。

而且他能想到士兵必须留一人在家中照顾父母,这是多么宽厚仁慈,爱民如子呀,魏王也不过如此呀,所以信陵君不愧是战国四大公子最有才能和声望的,在他死后百姓为了敬仰他,还建有信陵君祠,可见他深受黎民百姓的爱戴。


历史精神


信陵君,魏无忌,小名阿衡,魏襄王的孙子,魏昭王的少子,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其中,信陵君为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为人礼贤下士(礼让侯嬴)、急人所急(窃符救赵)、用悲悯的心守护乱世的弱者(为如姬报仇)... ...信陵君深谋远虑、目光长远、不居功自傲、不以富贵逼人、可以与屠者在市井谈笑风生、可以为了求贤穿越整个大梁、邯郸城都... ...史记寥寥无几的话语,将一个战国的王子、英雄写了在纸上。然而这些记载,少之又少,使信陵君的一生只有少许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