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口罩,口罩

特稿105

“廣泛發動和依靠群眾,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2月10日,在疫情防控一線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

在這場超大規模的戰“疫”中,無比團結的中華民族彰顯出了巨大的勇氣和無畏的擔當。每個人都是一道防線,“口罩”則是與每一道防線息息相關的防護用品。

今天的故事,就從口罩講起……

口罩,口罩

一家藥房門口掛著口罩酒精已售完的通知。工人日報記者 羅筱曉 攝


口罩到了。

2月23日,於曉磊手機裡的一個團購群彈出群主公告:口罩已清關完畢,正由EMS發往他所在的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

幾天前,遠在意大利的中國留學生張璐也收到了同樣的消息,歷時半個月,她捐贈給商城縣的2000只口罩終於送到了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手裡。

相比之下,李迪採還要再緊張幾天,由她發起的為老家商城縣捐贈的16500只口罩正在從境外運輸回國,“在口罩送到之前,總怕出現意外。”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口罩在一夜之間變成全國範圍內的緊缺物資。隨著疫情持續,缺口罩成了困擾很多人的問題。

信陽被稱為河南省的“南大門”,緊鄰湖北。截止到2月23日,信陽市累計報告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74例,是河南省確診病例最多的市,該市也因此被劃為疫區。

身處疫區,在商城縣裡,口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口罩已售完

於曉磊上一次買到口罩,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了。

1月21日,表妹王露從北京返鄉,於曉磊駕車從商城縣到信陽東站接站。出發前,表妹打來電話,提醒於曉磊要購買一些口罩,“北京西站的旅客幾乎都戴著口罩,很多便利店裡口罩已經斷貨了。”王露還說,她本想在網店下單,但頁面顯示不是缺貨就是無法發貨。

就在此前一天晚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首次表示,新冠肺炎肯定存在人傳人的現象。

在信陽市,這個新聞顯然還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在等待高鐵到站的幾個小時裡,於曉磊和隨行的親友到商業區逛了逛,處處都和往年春節前夕一樣人擠人,幾乎沒有人戴口罩。在市裡著名的小吃街,每個餐廳都人滿為患,爐火燒得正旺,食物散發出各種香氣,還有老太太挎著竹筐靈活地穿插其間,向食客兜售筐中的水煮花生。

因為王露的電話,於曉磊心裡總有些不安。晚飯前,他給妻子打了個電話,囑咐她在縣城裡買一些口罩。一頓飯還沒吃完,妻子就回話了,“商城縣的藥房都買不到口罩了。” 於曉磊有點生氣:既然沒有人戴口罩,那麼多藥房怎麼能買不到口罩?

很快,於曉磊就相信了妻子的話,因為他和親友去了好幾個信陽市的大藥房,唯一的收穫都是一句話,“口罩已售完。”

到了晚上九點多,在信陽東站附近的一個社區藥店裡,於曉磊他們終於看到了口罩。

10元一包,一包10個,不需要甄別品牌和型號,也不需要比較價格,於曉磊立馬買了10包,親友們也紛紛掃碼付款。幾分鐘時間,這個藥店的口罩庫存就被他們買空了。

晚上9點56分,G525次列車到達信陽東站,於曉磊順利接到了表妹。在出站口,他看到從那趟列車下來的乘客,果然無一例外都戴著口罩。

停靠2分鐘後,G525次列車繼續駛向終點站漢口站。當時,誰也想不到,一天多以後離漢通道關閉,很快,這趟高鐵列車也暫時停運。

武漢封城,湖北省內交通管制,全國各地陸續出現確診病例……隨著時間推移,人們意識到這場疫情的持續時間遠超想象。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作為快速消耗品,本就不多的口罩更不夠用了。

1月30日,已返回商城縣數十天的李迪採被拉進了一個微信群,是她在北京居住的小區業主準備託人團購口罩和消毒酒精。李迪採明白,如果北京都嚴重缺貨,老家這樣的小縣城更不用指望短期內能有口罩到貨了。

與此同時,身在羅馬的張璐先是聽說一位武漢籍學生髮起了捐款,接著她又在朋友圈看到一位老家在商城縣的朋友在四處為當地醫院募集口罩。

“我能不能想辦法找到口罩?”李迪採和張璐有了一樣的想法。


商城告急 信陽告急

“口罩什麼時候能到?”從大年初一起,信陽市中心醫院的醫生李超每天都要把這個問題問個兩三遍。

信陽緊靠湖北,市內有不少戶籍人口在湖北工作學習和生活。2月9日,在“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佈會上,信陽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副指揮長、市政府副市長侯欽東向媒體表示,截至當時,該市統計到從湖北返回人員近10萬人,其中,從武漢返回的共計8萬多人。

信陽守不住,河南就可能守不住。而李超和他的同行們面對的,不僅是治療患者的壓力,還有物資緊缺的壓力,“尤其缺口罩。”李超說。

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正常情況下,我國口罩最高日產量為2000多萬隻。由於此次疫情暴發正值春節前後,大部分工廠已停產放假,再加上前期口罩儲備量不足,導致疫情出現初期多地連醫護人員對口罩的需求都無法滿足。儘管部分口罩生產企業緊急復工,但受限於原材料和工人不足,直到2月7日,我國口罩產能也只恢復到往常的60%。

一開始,李超想通過自己做醫療器材生意的同學為醫院採購一批醫用N95口罩,後來他退而求購醫用外科口罩,可即便如此,也遲遲不見口罩到貨。催口罩,成了那段時間李超和同學交流最多的內容。

更讓他擔心的是,隨著庫存減少,醫院連外科口罩都要求醫護人員節約使用。原來,由於多種原因,與信陽市中心醫院合作了20多年的一家口罩生產企業無法正常供貨,“聽說連院領導去都拿不到口罩。”

在縣城,防控物資緊缺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商城縣人民醫院的醫用N95口罩庫存數字很快變為0,醫用外科口罩則以每天3000只的速度消耗,而且很難補貨。

河南並不缺口罩廠。距離商城縣400多公里外的長垣市,擁有各類醫療器材企業近80家,平時佔據國內市場銷量50%以上。“以往,包括口罩在內的大部分醫療耗材都從那裡來。”因為不斷接打電話,商城縣人民醫院負責防控物資採購的副院長王劍嗓子已經啞了,“可疫情暴發後,長垣加班加點生產的口罩絕大部分都支援到了湖北地區,一時間已顧不上河南本省的缺口。”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前從湖北返回商城縣人員有8000多人,1月24日除夕那天,商城縣確診了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醫護人員在隔離病區作戰,我必須想盡辦法為他們提供保障。”王劍每天都和數不清的廠商、供應商打交道,他口袋裡裝著紙筆,隨時記下地址、報價、數量和電話等相關信息,“可還是覺得大腦不夠用。”

儘管如此,在疫情出現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王劍的收穫都很少。重壓之下,他開始整夜整夜地失眠。

1月27日,商城縣人民廣播電臺發佈了縣內醫院防護物資告急,急需社會愛心捐贈的公告。2月5日起,多家媒體微博平臺發佈信陽告急的信息:截至2月3日,信陽市中心醫院醫用N95口罩庫存僅為88個,需要緊急調撥13000只,而這僅僅是信陽全市3天的消耗量。2月9日,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用N95口罩庫存為0,相關工作人員哽咽著說:“醫護人員相當於赤手空拳上戰場。”


成為“口罩專家”

在張璐的印象中,以前羅馬每個藥店裡都有口罩出售。因此,一開始她的想法很簡單:買些口罩寄回國內。

可這時,她跑遍羅馬的大街小巷,卻沒有買到一個口罩。“所有店員都告訴我沒了,全羅馬都沒了。”當張璐問起能否去別的城市購買時,得到的答覆則是“幾乎不可能買到”。

很快,相識的中國留學生告訴張璐,別說醫用N95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當時在意大利連最普通的防花粉口罩都買不到了。

張璐決定拜託自己的牙醫比安奇醫生來訂購口罩。“一步險棋。”她如此形容這一迂迴做法。除了不知道能訂到哪種型號的口罩以及到貨時間不明確外,由於意大利稅務部門會根據牙科診所訂購消耗品的金額來判斷牙醫是否偷稅漏稅,因此此舉還可能讓比安奇醫生承擔風險。

當得知張璐要自己花錢購買口罩捐給中國醫院,比安奇醫生爽快地答應了她的請求,還發動身邊的醫生朋友一起幫忙訂購。北京時間2月4日下午,羅馬的清晨,比安奇醫生把4000只醫用外科口罩送到了張璐家。第二天,張璐就將口罩打包寄出,2000只發往她的家鄉天津,2000只發往商城縣。

此時在商城縣,李迪採正在迅速自學成為“口罩專家”。受北京小區業主群的啟發,她建立了商城縣的微信群,一方面想辦法為市民團購酒精和口罩,更重要的是為縣裡醫護人員募捐防護物資。

她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到底該買哪種口罩。

自國內口罩出現缺口後,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型號的口罩,N95,KN95,KF94,醫用防護型的,日用防護型的,還有工業防塵型的,“可真正能給醫護人員用的,並不多。”李迪採說。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口罩通過飛沫測試,可以對該病毒起到很好的防護效果,適合醫護人員和普通人使用,而普通防塵口罩沒有防疫效果,更無法為醫護人員提供保障。

口罩,口罩

一位網友給李迪採發來自己購買的各式口罩,其中大多數只有防塵效果。受訪者供圖

“可即便是最普通的防塵口罩,也已經賣到了3元多一隻,名牌的防塵口罩甚至賣到26元一隻。”李迪採多方對比後發現,除醫用N95口罩逐步漲到近60元一隻外,有些微商和電商平臺模糊防疫和防塵區別,把防塵口罩價格抬高到10多元到40多元不等。“前段時間網友在討論為什麼有那麼多捐贈,武漢的口罩還是不夠用,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許多捐贈口罩無法醫用。”

一個自稱小雨的女生告訴李迪採,她所在的公益群本意是要購買醫用N95口罩捐到武漢,但從始至終廠家只提供了一張顯示已簽收的快遞單照片,“捐過去的到底是什麼口罩,我們也不知道。”


在路上,一直在路上

於曉磊恨不得每天都把家裡剩餘的口罩數一遍,生怕自己弄錯了數字。在信陽東站附近花100元買到了100個口罩,是他近期覺得最慶幸的事。可即便一直省著用,到了2月中旬,存貨也只剩下30只了。

於曉磊寄希望於自己加入的團購群,“群主託人從境外買了一批口罩,一直在路上。”

他不知道,如此特殊時期,防控物資如何飄洋過海並最終送到收貨人手裡,是一道難題。

“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查詢物流進度。”為了趕時間,張璐選擇了運輸速度較快的TNT國際快遞,光運費就花了2000多元。可2000只寄往商城縣的口罩到達鄭州後,卻遲遲沒有繼續往目的地發送。

“沒有復工,無法配送。”張璐在商城縣的朋友多次聯繫物流公司後,都沒有得到明確的復工時間。加上河南省內交通管制,商城縣又處於疫區,2000只口罩何時能走完“最後一公里”,顯得遙遙無期。

李迪採也被物流困住了。通過一位從事醫療器械工作的朋友幫忙,她本計劃用收到的捐款從印尼購買一批口罩。結果,在包機出發前幾天,該國就暫停了往來中國的航線。後來,為了防控疫情,陸續又有一些國家採取了相同措施。

“有的人好不容易籌集了3700只醫用N95口罩,想要定向捐給溫州和黃岡等物資告急的醫院。可他們嘗試了各種途徑,都不奏效。”李迪採說。

就算物資到了境內,國內運輸同樣面臨困難。一方面是多家物流公司難以復工,中國郵政、順豐速運、京東物流等企業就承擔了數量巨大的物流業務;另一方面,上述公司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大多放在了處理各地馳援武漢和湖北其他地區的物資上,其他省份的業務自然會受到影響。

口罩,口罩

在陝西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院醫用防護產品實驗室,檢驗員對防護口罩做密合性實驗。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而且如果是大量採購,政府或醫院都必須要提供公函,這是防控物資能最終送到收貨人手中的通行證。否則,即便是運輸環節一切順利,貨物還是可能在途中被卡。”那位從事醫療耗材行業多年的朋友告訴李迪採,“從沒覺得拿貨像現在這麼不容易。”

2月14日,商城縣領導和王劍一起連夜趕到長垣市,拿著相關文件緊急採購了10000只醫用外科口罩以解燃眉之急。

讓李迪採心煩的事情還有很多。“我能給你貨,但是沒發票。”印尼的口罩回不來,她就聯繫了多家國內的供貨商,疫情前售價1元左右的外科口罩漲到了6.5元一隻,此外,供貨商還無法提供發票。

沒有發票,就不能保證貨源的正規性,而且作為發起捐贈的個人,拿不到發票,李迪採就不能證明自己沒有從中獲利。“萬一以後查起來,說我漲價倒賣口罩怎麼辦?”

她有些氣餒,“想做點熱心事怎麼這麼難?”


產能利用率100%

往年春節期間,楊健的奶茶店生意都很紅火。從各地回到商城縣的年輕人,都喜歡到他的店裡聚會、聊天。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奶茶店早在春節前就歇業了。

2月4日這天,楊健關閉多日的店門第一次打開了,陸陸續續還有人在店面前停留。原來,李迪採託人先期採購的一批消毒酒精通過重重關卡終於到了縣裡。一共11000千克,楊健他們10多個人花了4個小時才完成卸貨。

這批酒精中,有1245瓶是捐贈品,商城縣疾控中心按照捐贈人的意願分別送到醫院和社區,剩下的255瓶則是群友團購的。李迪採和楊健商量後,決定借奶茶店來發放這些酒精。

“請大家都按通知的時間來取貨,不要聚集不要接觸。”楊健在微信群裡反覆叮囑,又用長桌堵住店門,每送走一個取貨人,他都用酒精擦拭桌面,只為把風險降到最低。

閒了許久突然忙活起來,楊健覺得挺高興,“今年春節沒賺到錢,但給縣裡幫了忙,也算我為抗擊疫情做了貢獻!”

張璐在商城縣的朋友與物流公司反覆通過郵件溝通,並一再承諾包裹內是捐贈物資後,TNT公司將其改用順豐速運從鄭州發出。2月19日,經過近半個月的轉運,2000只來自意大利的口罩終於抵達目的地。“縣婦幼保健醫院500只,縣中醫院500只,縣疾控中心300只,和諧社區200只……”收到朋友發來的詳細分配說明和照片,張璐終於鬆了一口氣,“在海外,最怕的就是買了物資,卻送不到一線。”

同一天,兩名治癒的新冠肺炎患者走出了商城縣人民醫院的隔離病區,正式出院。截至2月23日,商城縣已成功治癒9名新冠肺炎患者。到2月23日24點,商城縣連續7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沒有新增疑似病例。

商城縣的疫情在好轉,口罩缺口也在逐漸縮小。到2月20日前後,隨著口罩產能不斷增加,商城縣人民醫院又有了較為穩定的外科口罩供應。

口罩,口罩

2月20日, 廣汽集團口罩生產線正式投產,技術人員在調試口罩生產設備。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為了應對口罩緊缺的情況,自疫情發生以來,包括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在內的多部門協同合作,幫助口罩生產企業解決用工、資金、原材料等問題。前期,主要通過擴大生產、省際調度等方式保障一線醫護人員的需求;到了2月中旬,則重點保障普通醫用口罩和普通口罩的生產,支持復工復產。

2月9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出通知,把包括醫用N95口罩在內的十類產品列入政府兜底採購收儲的產品目錄。同時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儘快實現轉產,重點生產應對疫情急需的緊缺醫療物資。

口罩,口罩

2月17日,重慶一企業工作人員在N95醫用防護口罩生產包裝車間內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目前,我國有3000多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業務。截至2月22日,我國口罩的日產量已達到5477萬隻,比2月1日增長了2.8倍,近20天來累計生產口罩5.7億隻。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連續多日保持在100%以上。

李迪採在北京小區的業主群裡傳來了新消息:進口外科口罩,可以開正規發票。

回商城縣待了一個多月,除了睜眼閉眼都在想口罩、型號、貨源,李迪採也收穫了許多老鄉甚至外地朋友的信任和鼓勵。她陸續收到了近7萬元的捐款,有的指定購買外科口罩捐給某家醫院,有的只留下一句話:你看著處理。“這件熱心事,看來還得繼續做下去。”李迪採說。

仔細閱讀了這批來自非洲的口罩的相關資料和授權書後,李迪採和團購群裡的成員一致決定,購買這批共計16500只口罩用於捐贈,群內成員也可以酌情購買自用。

一切銜接結束後,李迪採更新了群公告,“請大家按需購買,不要囤貨不要倒賣。”她說等口罩到貨後,每個人捐贈的金額和對應購買口罩的數量以及最終口罩的去向,都會詳細公佈,“寧願自己麻煩一些,也要把這件事做利索。”(應採訪對象需求,文中李超、李迪採為化名)(工人日報記者 徐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