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府官网26日晚公布了《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提出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临床研究、转化中试、生产制造、医疗物资全产业链协同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该规定文号为“穗府规〔2020〕1号”,也是以广州市政府名义发布的2020年第一份规范性文件。
为何2020年的“一号文”会关注生物医药领域?事实上,这也与广州近年来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密不可分。
记者梳理发现,《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中,广州可谓拿出“真金白银”彰显信心和决心。例如对生物医药企业,临床研发阶段,I、II、III期都委托广州地区临床试验机构开展,最高累计可获得2700万元奖励;产业化阶段,最高可获得1亿元补助;再加上技改、一致性评价、引进技术等其他补助,同一企业不同阶段的项目累计可获得近1.5亿元支持,同时符合各区其他扶持政策规定的,还可以申请同时享受市、区政策支持。
对GLP(优良实验室规范)、CRO(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等研发机构,从公共平台建设、取得国家认证、到开展服务运营各阶段可分别获得100万元到6000万元不等的奖补;对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机构、临床研究病房等医疗机构,在全国率先实行对GCP机构完成临床试验项目奖励,还有I期临床研究病房建设、床位补贴等都有数百万元支持;对临床研究人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给他们松绑,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允许兼职取酬、离岗创业,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聚焦提升制造环节现代化水平,《规定》提出打造一批高端高质高新的制造业集群。一是对重大项目支持上不封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公共技术平台、高端产业化项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大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经市政府同意,“一事一议”给予扶持。二是重点支持顶尖人才团队的产业项目,诺奖、拉斯克医学奖、两院院士领衔的产业项目,按照最高1亿元给予支持。三是加快推动重磅新药创新器械实现产业化,新药、中药经典名方、创新和优先审批医疗器械等产业化项目,最高补助5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还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化运作,建立健全政、产、学、研、医、融等紧密合作的工作机制,构建互为支撑的保障体系。一是以项目视角,从创新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制造、技术提升、市场应用等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各环节切入,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给予扶持。二是以供给视角,全面提供人才、技术、资金、空间、市场等全要素保障。三是以主体视角,生物医药产业链上的高校、科研机构、医院、行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乃至广大患者等全类型市场主体都能从中获益。
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企业在战疫场上大显身手
事实上,这样的支持力度,与广州近年来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密不可分。而在此次疫情中,广州“病毒猎人”全面出击对抗新冠病毒,不少高科研机构、精尖企业创下新战绩。
2月5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联合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在P3实验室分离出广州第一例病毒毒株。2月13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活的冠状病毒。2月14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
广州的生物医药企业也在这场“战疫”中大展身手、各显神通。日前,国家推荐9个检测试剂优先支持项目进入应急审批通道,广州独占三席。
閱讀更多 廣州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