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媽媽手"疼痛該如何緩解與治療

審核: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王海彬教授

文章所屬:王海彬教授團隊,轉發請標明出處。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好發於中年人,以女性多見,俗稱"媽媽手"。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為姆長展肌腱和姆短伸肌腱的共同腱鞘,在日常的勞作中,拇指的對掌和伸展動作較多,使拇指的外展肌和伸肌不斷收縮,以至該部位發生無菌性炎症,造成狹窄性腱鞘炎

病因病機

①多為慢性積累性損傷所引起。

②手腕部長期過度勞累可導致本病的發生,如家庭婦女、手工勞動者、文字謄寫員等所從事的工作,使姆長展肌及姆短伸肌的肌健在共同的腱鞘中頻繁地來回磨動,日久勞損,即可使腱鞘發生損傷性炎症,造成纖維管的充血、水腫,鞘壁增厚、管腔變窄,腱鞘變粗,肌健在管內滑動困難而產生相應的症狀


常見的臨床症狀

①腕部橈側疼痛,提物乏力,尤其不能做提水壺倒水等動作;

②橈骨莖突處有隆起,或可有結節,在橈骨莖突及第1掌骨基底部之間有壓痛;

③部分患者局部有微紅、微腫、微熱,疼痛可放射至手部,握拳試驗(Finkel-Stein徵)陽性。


以手法治療為主,配合針灸、針刀、藥物等療法,必要時行手術治療鬆解肌腱。

①理筋手法:患者正坐,術者一手托住患手,另一手於腕部橈側疼痛處及其周圍做上下來回地摩擦、繞捏;然後按壓手三里、陽溪、合谷等穴,並彈撥肌健4-5次;再用左手固定患肢前臂,右手握住患手,在輕度拔伸下緩緩旋轉及伸屈腕關節;最後用右手姆、食二指捏住患手拇指末節,向遠心端拉伸,起舒筋解粘、疏通狹窄的作用,結束前再按摩患處1次。每日或隔日1次。

②藥物治療:治宜調養氣血,舒筋活絡為主,內服可用桂枝湯加當歸、何首烏、威靈仙等,局部可外用海桐皮湯燻洗。

③針灸治療:取陽溪為主穴,配合合谷、曲池、手三。裡、列缺、外關等,得氣後留針15分鐘,隔日1次。

④針刀療法:針刀刀口線和橈動脈平行,在鞘內縱行舒剝,病情嚴重者,亦可刺穿腱鞘使刀口接觸骨面,刀身傾斜,將腱鞘從骨面上剝離剷起,出針,針孔按壓不出血為止。

⑤以上方法治療未見效果者,可行腱鞘鬆解術。在局麻下行縱行切開腕背韌帶和腱鞘,解除對肌健的卡壓,縫合皮膚切口。有時姆長展肌和姆短伸肌腱各有一個腱鞘,此種解剖變異,術中應探查清楚。


注意:狹窄性腱鞘炎受涼水刺激會引起或加重疼痛,應避免接觸涼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