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冠肺炎死者屍體進行病理解剖,可以為臨床治療和診斷提供有力支持。
第一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12天后,尸解報告公佈,並明確稱,新冠肺炎病變仍聚焦肺部,其他臟器損傷的證據不足。
《法醫學雜誌》2020年2月第36卷第1期上,預出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下稱《報告》),通訊作者是湖北省司法鑑定協會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教授劉良,也就是承擔遺體解剖的主要人員。
《報告》結果提示: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肺部纖維化及實變沒有SARS導致的病變嚴重,而滲出性反應較SARS明顯,對於心肌及心外膜、腎臟、脾臟、消化道器官、腦部是否存在與病毒感染相關的損害表現有待進一步研究。
早在1月22日,劉良就呼籲對新冠肺炎逝者進行病理解剖,並聯合團隊向相關部門遞交緊急報告,強調病理解剖的重要性。劉良認為,對新冠肺炎死者屍體進行病理解剖,可以為臨床治療和診斷提供有力支持。
劉良從事病理研究三十餘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所在的團隊向湖北省政府提交了緊急報告,強調了屍檢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並得到了肯定的批覆。
2月16日凌晨3時許,全國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遺體解剖工作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完成,併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當天下午18點45分,全國第2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遺體解剖工作也在金銀潭醫院順利完成。劉良團隊承擔了這兩次解剖任務。
2月16日23時12分,劉良在個人頭條賬號“法醫劉良”上發文詳述18小時內連續屍檢2例新冠肺炎遺體的經過。
2月24日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劉良表示,24日早上鍾南山院士給自己打過電話,說前線的醫生就等屍檢的結果了,否則都不知道治療到底怎麼辦,治療效果怎麼評估。
劉良也表示,2月24日凌晨已經開始有初步結果。初步結果內部在討論,形成一個共識。
《報告》稱,死者肺部損傷明顯,炎性病變(灰白色病灶)以左肺為重,肺肉眼觀呈斑片狀,可見灰白色病灶及暗紅色出血,觸之質韌,失去肺固有的海綿感。切面可見大量黏稠的分泌物從肺泡內溢出,並可見纖維條索。對照複閱患者入院第20天CT片,見雙肺多發斑片狀磨玻璃影,可見空氣支氣管徵,以左側為重,雙下肺可見纖維條索影。
由此,《報告》認為,考慮影像學所見磨玻璃狀影與肉眼所見肺泡灰白色病灶對應,提示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
此前由新冠肺炎死者屍體穿刺取樣獲得的組織局部病理學改變提示,新冠肺炎病理特徵與SARS和MERS冠狀病毒引起的病理特徵非常類似,但從此例系統解剖大體觀察,肺部纖維化及實變沒有SARS導致的病變嚴重,而滲出性反應較SARS明顯,考慮可能與此例患者從確診到死亡僅15天,病程較短有關,有待更多系統屍體檢驗資料及組織病理學驗證。
此外報告發現,死者胸腔積液量不多,淡黃色清亮液體,未見大量胸水產生,提示胸腔病變並非漿液性炎症為主。右側肺與胸膜重度粘連,提示此例可能合併感染性胸膜炎。因患者臨床資料顯示存在冠心病、心絞痛病史,心肌及心外膜是否存在與病毒感染相關的損害表現有待進一步研究。
另外,此例消化系統損傷情況肉眼觀不明顯。值得一提的是,小腸呈節段性擴張與狹窄相間(類似串珠狀),為個例或普遍表現需結合更多屍體檢驗情況。脾肉眼觀未見明顯異常,是否存在病變需進行組織病理學研究。腎呈顆粒性固縮腎外觀,考慮與基礎疾病有關。
關於神經系統,肉眼觀見腦水腫,大腦皮質輕度萎縮,結合臨床資料,患者年齡大,有多發性腦梗死及腦血管病後遺症,腦肉眼觀未見感染特異性表現,病毒是否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有待組織病理學驗證。
轉自:西安檢察
閱讀更多 碑林區檢察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