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有詩
關鍵是印度與美國之間沒有根本利益衝突,它不會威脅到美國的大國地位,無論從國土面積和經濟總量它都無法撼動美國的統領地位,印度與中國有著本質的區別。中國與美國國土面積相當,經濟總量接近,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是美國的真正威脅,所以美國不僅不打壓印度而且還要扶植印度,以印度來平衡中國的影響力,制衡中國在印太的實力。實際上印度已成為美國製衡中國的一枚棋子,當然印度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它不可能敢當美國的傀儡,它要在中美大國之間取得平衡,以換取最大的國家利益。
小號哥
因為還沒到圍堵的時候,以印度現在的體量在美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印度14億人口年GDP總量才2.7萬億美元。跟美國的GDP年總量20萬億美元無法比較,印度再怎麼飛能飛過美國的五指山嗎?印度的目標是5年後實現5萬億美元年GDP的小目標,也就是2025年要達到5萬億美元的目標。這傢伙印度的GDP會漲,美國的肯定也會漲,要達到威脅美國的地步猴年馬月去了。
再個印度在自主研發,自主工業生產方面還是非常落後的,很多都靠進口,可能在山寨技術方面都不太行,當然除了藥品以外,所以美國早就把印度琢磨得一清二楚,再過幾十年也不要擔心印度能夠威脅到美國地位,既然印度暫時威脅不到美國的地位。那就拉攏加以利用來對付其他競爭對手不是更好嗎?所以美國對印度的飛速發展高抬貴手了。
美國為什麼使勁拉攏印度?說白了美國看中印度的消費市場和武器市場,印度人口紅利就是消費市場,印度每年幾百億美元的軍購就是武器市場,俄羅斯涉入了美國北約盟友土耳其的軍火市場,美國當然也想在俄羅斯老夥計印度的軍火市場中分一杯羹,以壓縮俄羅斯軍火市場份額,這就是競爭。美國不光看中了印度的巨大市場,也看中了印度在亞太的地理位置;美國主要競爭對手就在亞太,亞歐。想利用印度地理位置來部署亞太戰略,來揭制更大的對手發展。
牛頭馬面兩鬼
第一,印度是民主國家,有著跟美國相同的價值觀;第二,印度的經濟屬於市場經濟行為,印度有國資企業參與全球競爭了嗎?第三,印度不反美,這是最重要的,從來沒有在聯合國大會上跟美國唱反調,大不了棄權...
所以,印度這樣的國家美國當然會極力拉攏啊!中國有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有些國家把意識形態的鬥爭放第一位,潛意識裡總是把美國當敵人!難道這樣還指望美國什麼都順著你嗎?他當然要把你當成對手防範了...
其實,印度也同時親俄,可謂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瓏,這樣的國家才是很可怕的!國家利益至上!才不會旗幟鮮明地站隊呢!這就叫聰明....
靖安智能
美國對於印度的經濟快速發展不以為然,不但不圍堵還積極的拉攏印度,這裡面是有原因的。從根本上來說,在這個世界上,誰能動搖影響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哪不管是誰美國都不會放過將會嚴厲打壓和遏制。而印度自從獨立至今,都沒有能力影響到美國的利益,雙方相安無事。而且還因為原來是英國的殖民地,美國在英屬印度很少插手。而且在印度獨立之後無論是過去的國大黨,還是現在莫迪執政的人民黨,都沒有引狼入室,請美國人提供金錢幫助維持政權。
也就是說,印度與美國的關係從獨立以來,相對與美國的交集不多,印度只是一個貧弱的大國而已。即使到目前為止,印度也不具有影響世界的能力,與尼赫魯提出的“有聲有色”大國還有遙遠的距離。具體來分析,美國能夠放過印度,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一、印度在1947年8月15日獨立,時間上正是二戰結束之後。雖然印度看上去是一個南亞大國,有298萬平方公里面積,但是印度極度貧窮落後,自身影響也侷限於南亞次大陸。而美國的注意力集中在歐洲和東亞地區,甚至連印度從獨立之日就倚杖自己體量大欺負弱小鄰國,如吞併錫金和控制不丹,以及發動與巴基斯坦戰爭等等,美國也懶得管閒事。二戰結束美國因為與蘇聯的價值觀理念完全不同,雙方的矛盾無法調和而進入了冷戰模式,美國和盟友們的關注對象就是蘇聯和蘇聯陣營的社會主義國家。
而我國當年是屬於蘇聯陣營的,自然而然的成為美國的敵對防範的對象,還以歷史遺留問題遭到了美國的插手干預。而印度選擇的是所謂“不結盟運動”政策,即不加入冷戰對立的任何一個陣營,但是事實上尼赫魯認同蘇聯的理念,印度在對外關係上採取的是親蘇政策。所以美國在南亞採取的是拉攏巴基斯坦策略,巴基斯坦成為美國的盟友,美一定程度上排斥印度。但印度終究不屬於蘇聯陣營,這也使得美國對於印度沒有特別戒心。
二、在冷戰時期,美國的主要目標就是打壓遏制蘇聯,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的全球戰略發生調整變化。美國雖然當時能夠與不同價值觀的國家進行經濟方面合作,但是美國對外仍然有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外交。這時候,美國發現南亞的印度是一個地區大國,又因為在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在美國面前毫無競爭力,更是談不上什麼威脅。
所以美國根據全球戰略的調整,印度符合美國價值觀要求,拉攏印度來打壓遏制亞洲新興大國,符合美國全球霸權戰略利益。印度成為美日西方的“寵兒”,而繼承了蘇聯利益的俄羅斯,繼續需要印度的軍火市場,仍然維持著傳統盟友關係。所以印度的國際環境才會變得這麼好,僅美俄兩國就爭相與印度示好,以期在印度多爭取自己的利益。
三、至少到目前為止,美國從心裡還是看不起印度。冷戰結束,美國的戰略對手主要是俄羅斯,後來是中俄兩國,對於印度不屑一顧。美國自從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之後,對於一切可能挑戰美國的國家都視為對手,而且下手打壓毫不留情。冷戰時期的蘇聯就是美國的主要對手,是美國打壓圍堵的對象。蘇聯全盛時代經濟總量曾經達到了美國的70%,被認為有可能挑戰美國霸權的國家,所以美國以意識形態為藉口,利用一切手段來遏制蘇聯。
也因為蘇聯自身發展的原因,蘇聯在冷戰中失敗,最後遭到解體的命運。全球剩下了美國唯一的超級大國,當時的美國在全世界如日中天,不可一世。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經濟快速發展勢頭直追美國,據報道日本經濟總量最接近美國時,達到了美國的69.6%。特別是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本人口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而且日本是一個毫無資源的國家,但是仍然遭到了美國的警惕。
日本的價值觀與美國基本一致,不存在意識形態問題。但是,1985年美國仍然利用“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大幅度升值,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競爭力。“廣場協議”之後,使得日本經濟沉淪了20年,美國達到了預想的目的。這就是說美國絕對不能容許,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在經濟挑戰美國,美國將絕對不能放過。2018年美國的經濟總量為20.51萬億美元,第二經濟體是我國為13.45萬億美元,而印度則為2.7萬億美元。
印度與美國根本不能相比,只及我國經濟總量的20%。從美國現在的對外政策來看,美國正在蓄意的圍堵打壓目前的世界第二經濟體,對於印度現狀則可以暫時忽略。還有,印度的工業體系現狀和軍事工業,還是全面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印度在世界上拿不出像樣的產品,印度的軍事工業更是不行,從戰機到戰艦都要依靠對外軍購。
綜述、以印度目前的現狀,美國根本不需要防範印度,能夠發揮印度作用的就是作為棋子,可以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利用印度。等到印度那一天經濟總量,達到了美國的50%以上時,再來打壓遏制印度也不遲。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印度受到美日西方善待還有時日,美國還想發揮印度在印太戰略中作用。
亦新湖
我只用一張圖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不僅美國對印度好,連不喜歡印度的國家都對印度好!
損貨A
很簡單:社會制度,價值觀一致,所以即使印度強大後也不會構成對西方價值觀的威脅,印可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
icechain777
一直以來,我們經常看到美國時常經濟制裁俄羅斯等大國,也時常圍堵伊朗、古巴、委內瑞拉等不聽話的中小國家。卻從來沒有聽説美國想要去圍堵高速發展的印度。儘管,印度的莫迪政府時常拋出大國要崛起的言論,並且拋出若干年後,印度經濟要稱雄世界老二的狂言。但美國卻始終對印度政府表現得非常友好,雙方很少起衝突,甚至給人一種關係密切的感覺。
對此,專家們表示,印度和美國的經濟並不在同一等級之上,印度拋出的小目標,並不會影響到美國的核心利益,而且美國也需要印度這樣一個朋友。印度14億人口年GDP總量才2.7萬億美元,跟美國的GDP年總量20萬億美元相差甚遠,所以,不管印度怎麼發展,都跳不出美國的控制。而且,印度如果要接近美國經濟規模,也不知道是猴年馬月去了。
而我們認為,美國不圍堵印度還有更多深層次的因素在內:第一,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百姓是靠選票來選出自己的領導人,這跟美國社會的價值觀趨同。同時,印度的經濟屬於市場經濟行為,政府和國企也很少參與到經濟事務中來。印度一直奉行不結盟運動,從來不反對美國,即使再不滿意也在聯合國只投棄權票,正是由於印度比較溫和的對外政策,使得美國不太可能去圍堵印度的崛起。
第二,除了印度經濟與美國相差一大截外,印度的工業也相當落後,連山寨方面的技術也不行,除了藥品以外,印度的工業落後,主要依賴於商品進口。更搞笑的是,印度由於自己研發的軍工產品的質量太差,經常要出事故。無奈之下,每年都有幾百億的軍購需求,合同不要白不要,美國當然要討好印度政府,與俄羅斯爭搶這塊印度軍火市場的蛋糕。
第三,除了軍購市場外,印度擁有13.5億人口,這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而且印度人口紅利還在持續,印度年輕人口數量佔著絕大多數。這意味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印度投資辦廠的用工成本是非常低的,只是目前印度的基礎設施還相對薄弱,需要進一步提升。美國是出於對印度這塊消費市場和投資的青睞,才會向印度頻頻示好,並不會阻止印度的崛起。
美國從來不會去打壓印度,更不會阻止印度發展,因為不管現在,還是將來,印度永遠不可能成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同時,印度的軍火市場、消費市場、投資市場都是美國趨之若鶩的地方,再加上印度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使美國不敢對其輕視。總之,對一個毫無威脅,並且有利的國家,美國當然要拉攏示好為主,印度甚至在必要時還會得到美國經濟援助。
不執著財經
印度倒是想讓美國圍堵,可是實力他不允許啊!印度近年來的經濟增長率常年維持在6%以上,在2018年甚至實現了高達7.37%的增長率,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速第一!經過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印度在2017年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法國和英國,位居世界第五!有經濟學家預測,再過五年,印度的經濟規模將超越德國、日本,來到世界第三,印度自己也稱,在20年內要完成對中國的超越!那麼這麼“強大”的一個印度,為什麼美國不但沒有對他進行圍堵,反而還進行極力拉攏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印度目前其實還很弱,只能淪為他人的棋子,而不配充當戰略對手!印度的GDP雖然已經達到2.76萬億,位居世界前五,但是這是基於13億超龐大人口基數堆積而來的,一如當年臃腫不堪的清朝。印度目前的人均GDP還不到2500美元,只有中國的1/4,美國的1/20!甚至還不及東南亞的越南和菲律賓,也比不上非洲的尼日利亞!人均GDP世界排名只有130名,屬於最落後的國家之一!
▲印度孟買街景
除了人均GDP太低之外,印度最重要的問題其實在於產業結構太過於畸形!印度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很低,但是第三產業的佔比已經超過了50%,第一產業佔比也超過35%!眾所周知,第三產業的發達是建立在工業化的基礎上的,作為第二產業的工業不僅可以為第一產業提供各類機械產品,還能為第三產業供應物流和服務工具,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基礎產業,沒有工業的發達就不可能有國家的繁榮富強。印度目前的工業佔比只有不到25%,我國的工業化佔比則早就超過了50%,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目前的印度仍舊只是一個半農業半工業化國家,連工業化都沒有完成,西方何懼之有?
▲印度拆船業倒是挺發達的,因為人工便宜,又不用考慮環保
印度更讓人提不起圍堵慾望的在於其不僅工業化率不高,而且質量也非常低劣。印度目前在全世界基本上沒有拿得出手的工業產品,出口仍然以服務輸出和糧食出口為主,就連蘋果公司想要搬遷生產線去印度,都因為配套工業和基礎設施不完備而猶豫再三。印度唯一可以為人所稱道的恐怕只有其物廉價美的仿製藥產工業了,而這其實也是建立在其自身創新藥研發體系弱,人民生活水平低,社會保障無力的基礎上的無奈之舉。
▲因為配套工業和基礎設施薄弱,印度智能手機的生產週期平均比中國高出三倍以上
工業化薄弱最直接的體現就在於印度的軍事武器裝備之上,印度目前小到輕武器步槍機槍、大到戰鬥機航母,沒有任何一件主力產品不是從國外進口的!印度確實擁有武器裝備國產化的雄心,但是無論是阿瓊坦克、光輝戰鬥機、國產航母,幾乎無一例外的都要拖拉至少十五年才可能有實質性進展,以至於成品出現就已經落後於時代數十年,這樣的軍隊即使規模再龐大,也不過是毫無戰鬥力的胖子!
▲印度國產航母快十五年了,還沒有製造完成
而這一切的一切其實也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目前印度的工業化水平還非常低,而且以印度國內錯綜複雜的各種矛盾來看,這種低水平的工業化在未來的幾十年仍舊很難有實質化的提高!一個如此人畜無害的印度難道不是西方所樂見的?印度需要什麼就高價賣他什麼不好嗎?拉攏過來圍堵其他真正的對手不好嗎?難道非要圍堵印度,逼印度自行完成產業升級才行嗎?
▲印度總理莫迪
軍武吐槽君
印度是公開,公平,民主選舉的國家,他們的民主,不是巧言令色的,是結結實實的,所以,所有的文明國家,都認同他們
深圳益田老朽
報道印度正在籌備特朗普來訪,因為恆河水太味需要經過的地段正在想辦法封蓋,可見印度對此次來訪還是很重視的。
印度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既和美國是很好的合作關係又不完全聽命於它,這樣就更顯得自己在兩個陣營中間的重要,美國拉攏印度首先是為了抑制某些大國的戰略需要,印度在國際上支持美國,雖然有時也投棄權票,但是從不投反對票。
第二點印度是美國需要爭奪的武器購買客戶。第三點就是印度的發展還不足以強大到危險到美國的老大地位。日本曾經威脅到它,即使是它的鐵桿打擊時也毫不手軟,第四印度有龐大的人口和消費市場,投資印度也符合美國的長期利益。
印度的街道
印度也的確很奇怪,佛教是我國的一個主要的宗教,但是在印度卻幾乎要絕跡了,前幾天可怕的蝗災到印度卻離奇的大為減少,蝗蟲紛紛往回跑,這次抗疫印度開始非常樂觀,可是有幾個人參加大規模活動傳染起來,印度這才開始驚惶起來!
這麼渾的恆河水都敢直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