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唐朝人說的是廣東話嗎?

碎在揚花裡的文字


關於唐朝人說的話是不是廣東話的這個問題涉及到漢語的音韻學問題,非常的複雜,不能一概而論,簡單來說,粵語可能更接近中古漢語的發音,但不能認為唐朝人說的就是廣東話。

漢字是語素文字,不是字母文字,再加上秦始皇並沒有實行“語同音”的政策,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沒有字母文字,其實也實現不了“語同音”,這樣一來,漢語的語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地域都呈現出了不同的變化。

古代漢語的語音,大致可以分為上古語音、中古語音和近古語音,上古漢語語音指的是先秦至漢代的漢語語音,中古語音指的是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漢語語音,近古語音指的是元、明、清時代的漢語語音。

(魏晉時期貴族及其侍從的服飾,可惜當時沒有錄音設備,我們知道魏晉時期的服飾是什麼樣子,卻不知道魏晉時期漢語的語音是什麼樣子。)

上古漢語語音的代表音系是詩經音系;中古漢語語音的代表音系是指廣韻音系;近古漢語語音的代表音系是指中原音韻音系。

因為古代沒有錄音手段,漢字又不是字母文字,所以,我們很難推測今天的哪種方言最接近中古時期漢語的發音。

總的來說,粵語、閩南語、吳語都有可能保留了部分古漢語的發音,但不能說,六朝人說的就是吳語、唐朝人說的就是廣東話、閩南語。

粵語之所以會保留大量的中古漢語的發音,其實這與大量的中原人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分批次遷徙到嶺南地區有關。

先秦至秦漢時期,是粵語的雛形階段,這一時期的粵語既保留了百越語的成分,又有當時中原雅音的特色。因為漢字是古代東亞世界的通用語,官府在嶺南地區設置的學校,教授的文字必然是漢字,想要學習漢字,就必然要學習中原雅音。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處於連年的戰亂狀態,當時有大量的中原人遷徙到了嶺南地區,他們帶來了魏晉時期的漢語語音,當時的中原雅音與秦漢時期已經形成的古粵語的語音混合而形成了新的粵語語音。

五代十國時期,又形成了一次中原人口大量遷徙到嶺南地區的移民高潮,大量中原人口的到來,使得粵語再一次受到中古漢語的影響,這一時期,新形成的粵語在語音上能與中古漢語的發音對應起來,在詞彙和語法上又與上古時期的百越語有著深厚的關係,粵語的面貌已經基本形成了。

到了元、明、清時期,粵語的發展則比較的平緩,而北方官話的變化則比較的迅速,到了明清時期,中古漢語的許多語音在北方官話中已經消失了,但是在粵語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所以在今天的人看來,粵語更接近唐宋時期的人講的話。

其實,不僅粵語、閩南語、吳語保留了中古漢語的語音特點,韓語和日語中的漢字詞也保留了中古漢語的語音特點。


騰飛說史


不能這麼籠統的定義,可以說是以中古時期的關中,洛陽音為基礎來制定的一種漢語。唐朝的漢語語音在古代漢語語言學中屬於中古漢語的範疇。相比如今的任何漢語都要精細的多。韻母方面相比如今的普通話多入聲韻,和閉口韻,聲母方面:分清濁,分平翹(類似於翹舌音的舌葉音類但不是如今的翹舌音)。

粵語相對來說,在韻母方面保存的中古漢音比較完整。可以說在韻母方面比較接近唐朝話。

可唐朝的標準漢語也不能簡單的定義為就是當時的首都話。就像不能籠統的定義北京話就是普通話一樣。任何時期的標準漢語基本上都是以首都語音為基礎來進行人為定製的一種語言。唐朝時期的漢語融合了南北方漢語的標準,並頒佈出新的標準唐韻。所以若說“唐韻”是唐朝漢音的標準應該是最為貼切的。就當時來說,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在語音上都存著差別。而當年的“廣東話”和如今的也是不同的。


青巒繪雨


唐朝疆域十分廣泛,籠統的說唐朝人說的是廣東話並不精確。並且廣東話是現代中國的一種方言,這個問題的語法也存在錯誤。我想你想問的可能是“唐朝的官方口音是不是類似現在的廣東話?”

實際上唐朝時的中國和現在一樣疆域遼闊,全國上下有很多不同的方言。甚至唐朝有很多遠在邊陲的都護府,那裡的人說的都是其他名族的語言。為了方便全國上下溝通,唐皇就主持編輯了一個特殊的口音,叫做“雅言”。實際上雅音既不像現代廣東話,也不像普通話,也不像閩南話,也不像客家話,雅言也和當時流行在長安和洛陽的河洛方言很不一樣。可以說“雅言”是一種人造的“普通話”。

如果你對唐朝“雅言”聽起來像什麼感興趣,可以點擊這裡http://compaign.tudou.com/v/544878777.html?


Amo姚蒙


這裡的廣東話,題主的意思應該指的是“粵語”吧。

答案是:唐朝人說的不是廣東話,但跟粵語有聯繫。

大地理館寫的一篇“粵語發展簡史”,供您參考:


有學者將粵語視為保留了“秦音”“漢音”“唐音”的漢語活化石,甚至認為,粵語的主要來源,恰恰是古代中國最早的普通話——雅言。秦人曾將山東六國的降卒、流浪者、贅婿、商人徵發到嶺南,參加屯墾,並與當地土著糅合雜居。不過,在秦末漢初,南越國時期,中原的雅言也只在北方移民中流行。等到漢武帝徹底平定南越,並正式設立中央管轄的行政區,有了官方駐軍後,嶺南地區與中原在文化、商貿上有了更深入交流。

最早,嶺南,及兩廣地區的首府是廣信城,位於今廣西和廣東交界處,靠近南嶺山脈的西江中游。當時背景下,強勢文化是自上而下傳播的,粵語的雛形在首府地區首先婚育,然後向更廣大區域擴散傳播。秦漢時期,中原閩語土著人雜居想出,相互用混,兩種方言的交融中,形成的是原始古粵語,我們稱為粵語1.0。

漢末天下大亂,三國孫吳政權更進一步地經營嶺南,除了北方移民,又有大量來自楚、吳地區的移民,到了東晉十六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大移民,帶來了更多不同口音的人群到江南,而江南地區的人,又有人到嶺南充軍、屯墾、任職,這些移民人帶來的方言,為原始粵語帶來更多影響,這一時期中原、江南人帶來的漢語,與古越語再次產生化學反應,對原始粵語產生了較大改變,讓粵語在詞彙、語法、發音上拉近了與中原官話的距離,我們稱其為粵語2.0。

隋朝一統天下,唐朝迎來長期和平盛世,粵語方言有了足夠的時間形成自己的體系。在唐朝鼎盛時期,嶺南漢族人口增長迅速,而與漢族長期接觸的原住民在文化上也更加接近後者,受到文化影響較少的山區,仍保持自己的原始語言文化。這一階段粵語仍受中原漢語影響,成為一種既能對應中古漢語發音但有獨立詞彙文法的方言,我們稱之為粵語3.0。

唐亡後,燕雲地區淪入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北方中原和南方形成了五代十國,四分五裂的版圖,是各地方言形成彼此差異的重要因素。南宋時期又有大批移民進入嶺南,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最後一次拉近粵語和中原漢語差別的時期。從南宋開始,粵語等南方方言,逐漸與北方地區的方言形成了兩種發展方向。北方中原官話因為與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融合,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北方官話。粵語,則保留了歷代北方中原官話的某些元素。至元代,南宋移民口音影響下的粵語,稱為粵語4.0.

當中原漢語向今北方官話方向發展時,已經定型的粵語則不受北方影響而獨立發展。清代閉關鎖國時期,廣州作為特許口岸與國外進行貿易,所以老外進入中國後,首先掌握的是方言漢語,而非官話。許多官員在外交場合,為了方便與洋人溝通,不得不學習粵語,這就帶來了粵語的北伐,儘管規模不大,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使嶺南地區主要放眼首次跨越了山嶺阻隔,進入了官方視野。

隨著近代開埠,大量廣東人出海到美洲、大洋洲和東南亞,粵語隨之傳播到國外。作為中國開放前沿,粵語的主要使用地廣州接受了許多外來文化,這也對原有的方言產生了影響,於是不少國外元素的詞彙進入粵語,如今天漢語中常說的“巴士”“的士”“摩托”“掰掰”就首先來自粵語。民國時期,雖然北方官話成為官方語言,但粵語仍有很大的話語優勢。近代,廣東人在政界、商界,有大量領袖,它們的影響力,也讓粵語在全國佔有重要的地位。

到了當代,地處南海之濱的廣州在發展經濟和對外交往方面得天獨厚,人口、經濟在改革開放之後,達到頂峰。400多年前,浙江臨海籍地理學家王士性在他的著作《廣志繹》中做出這樣一個論斷:

“趙宋至今僅六七百年, 正當全盛之日, 未知何日轉而黔、粵。”

他生活的明中晚期,江浙一帶為天下經濟中心。考察、遊歷考察全國多地後,王士性對天下大勢有了自己的判斷,所以做出了大膽預言:或許不久的將來,嶺南的兩廣和西南的貴州,將成為新的繁榮之地。

今日的廣東,實現了這一預言:無論經濟,還是人口,兩項指標均列全國各省第一,其中人口已經超過一億。

這一億人口中,使用粵語者約4000萬(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官網,2019年3月13日,廣東省政府地方誌辦公室、廣東省統計局發佈數據)。此外,粵語在港澳,以及海外華人社區如馬來西亞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美國紐約、三藩市,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等處廣泛流行。

總結

秦漢至唐宋,一千多年裡,中原移民紛至沓來,各個時期官話口音又有不同,加上當地百越族群的土著方言,久而久之,粵語在唐宋時期基本形成。從三國時期開始,嶺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又回到了南越國的都城番禺(廣州),唐宋時期的廣州,不僅是嶺南政治、文化中心,已經成為全國數一數二的港口城市。到了近代,廣州更是成為東西文化碰撞之地,當代更是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對外貿易中心。文化中心,自然也是語言傳播中心。兩千多年來,粵語於是形成了以廣州話為代表,以珠三角為核心地區,並大量傳播到海外華人地區的漢語方言。


大地理館


沒有愚蠢的人,就不會有愚蠢二字,人是有三六九等的,為什麼有這麼愚蠢的人呢?

提出這麼愚蠢的問題呢?

其實人類世界就是由三種人構成,

愚蠢的人,

比較聰明的人,

和聰明的人,

愚蠢的人少,聰明的人也少,比較聰明的人最多,人類社會就是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

今天這個愚蠢的人提出這個愚蠢的問題,叫許多的人捧腹大笑。

唐朝的人說廣東話,唐朝什麼地方的人說廣東話。

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都是唐朝的領土。

今天的西安,洛陽都是唐朝的領土。

當然廣東也是唐朝的領土。

如果說今天的廣東說廣東話,原來唐朝時也是這麼說的,這就正確了。

如果說唐朝統治的區域範圍之內都說廣東話,那麼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和哈撒克斯坦也就應該說今天的廣東話,西安,洛陽也應該說今天的廣東話。

但是這種假設是非常幼稚可笑的。

靠近廣東的湖南都不講廣東話,福建也不講廣東話,中國除了廣東省人,所有的省份的人都聽不懂廣東話,都有自己地區的地方方言。西安,洛陽,也有自己的方言,而這些方言從秦朝以前就使用了,直到今天,一代一代的遺傳下來。

洛陽也有自己的方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而不是使用廣東話,洛陽人聽不懂廣東話。

而今天的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就更不懂廣東話了,他們有自己的地方方言,流傳到現在還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