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名丹
一種兵器消失了,只有一種原因:就是出現更好用的武器將其淘汰了。所以無須念念不忘唐直刀如何如何,那不過是被淘汰的武器罷了。
題目描述中所放的圖片也不過是現代市面上賣的所謂“唐刀”。造型其實是參考的日本四大天王寺收藏的丙子椒林劍,得名於刀銘刻:丙子椒林。現代一般認為"丙子"是鍛造年的干支,"椒林"是作者的名字。丙子椒林劍是聖德太子佩劍,傳說是購自中國,根據日本史書記載,聖德太子生於公元574年2月7日(敏達天皇3年1月1日)。這把劍是丙子年做,按照當時年份也就是616年,我們再回想一下中學歷史課本內容: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所以丙子椒林劍只能說是隋刀。
丙子椒林劍
真正的唐直刀,我國也有出土。1991年竇繳墓出土唐水晶墜金字鐵刀。
雖然都是直刀,但是形制顯然有所區別。
而說到太刀,既然拿來與唐直刀作為類比,多半是拿無良刀商吹噓唐刀乃日本刀祖宗的言論當真了。太刀的形制發展,受到的影響更多的是原本住在北海道、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的阿依努人的蕨手刀。這點日本歷史學者已經給出完整的實物考證了。
上圖為東京國立博物館所做日本刀的演化史。
而日本的太刀其實也不是什麼適合戰爭的優質兵器,日本在火槍發明前的冷兵器時代幾乎沒有跟其他國家的陸軍交過手,日本其實是一個非常封閉而落後的島國。日本在鎌倉時代也就是1185年—1333年以前,戰爭模式是依靠騎馬武士的騎射來射殺敵人,或者依靠武士之間以太刀的單打獨鬥來決定勝負,被稱為足輕的下級步兵甚至有時根本不被允許向敵人的武士發起進攻。而日本由於沒有外敵,依然很講究武士單挑模式,這也導致日本人認為持盾是膽怯的表現,導致日本一直沒有成建制的刀盾手。在不配盾的情況下,雙手刀勢大力沉更有優勢,所以日本一直流行太刀這種雙手刀。
但是中國不同,中國早在漢代就已經與羅馬有過交流,歐亞大陸上著名的軍隊,很多都與中國交戰過,這就導致各種新的戰術、新的武器都會很快的傳入中國。不合時宜的武器就會被迅速淘汰。就拿佩劍方式來說,中國早期是璏式佩戴法,這是中國古代戰國到兩漢時期都在使用的方法,裝璏,也就是劍鼻,即鞘背的劍扣的劍,直接將帶穿過璏的方孔束系起來就好。
南北朝時期就已經使用雙耳吊掛法。這種佩戴方法是刀鞘上兩個穿繩的耳用來栓繩掛在腰帶上。這種佩戴方法最早是公元前五世紀薩珊波斯就已經使用了,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然後一直沿用到現在。
而早期的直刀,從漢代開始沿用到唐代以後,北亞的突厥人開始使用了彎刀,但是由於後期突厥人開始信仰伊斯蘭教,於是突厥彎刀被帶入了伊斯蘭國家,並且流行開來。但中國早在伊斯蘭國家流行彎刀前就已經接觸了突厥彎刀。契丹鑌鐵刀的形制來源,就是突厥刀樣式的繼承,所以其實在宋代我國就已經出現了彎刀,著名的雁翎刀最早就是在宋代出現的,所以其實中國比阿拉伯國家更早使用彎刀。然後直刀就在中國迅速被淘汰,彎刀開始盛行。
淘汰直刀的彎刀都是外弧彎刀,刀尖向後彎,由於人類生理結構,彎刀出鞘比直刀更快更方便,而且這種形狀利於拖割,外弧彎刀拖割可以產生更大的傷口,並且拖一刀就可以收回來繼續攻擊或者防禦。直刀劈砍對方很容易被骨頭什麼的卡住刀刃,抽不回來,然後被對方臨死反撲或者被其他敵人趁機殺死。但是彎刀的弧度只需要輕輕一抽,不但擴大了傷口,同時也收回了武器可以立刻進行防禦或是再次攻擊。
如果騎兵的話依靠馬的衝擊,刀只需要伸出去自然就完成拖割,彎刀的弧線拖割起來更順暢,即便馬的速度很快也不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力。直劍的話,衝擊力更大,橫掃過去劈砍很容易直接脫手。歐洲騎士用劍也是劍尖衝後斜舉著進行拖割,不然一下就脫手了。但是直劍拖割效率顯然不如彎刀,所以後期歐洲騎兵也都開始使用彎的馬刀。在古代戰場上,一道很大的傷口不及時止血很容易失血過多而死,即便及時止血,更長的傷口感染幾率顯然也更高,在缺乏抗菌素的冷兵器時代,傷口感染足以致命。所以彎刀拖割不需要直接砍死對方,失血過多和傷口感染就足以殺死對方了。沒必要追求更大的殺傷力。況且拖割的傷害其實也並不低,在家裡做過飯的人大概都知道,劈砍一般的去剁肉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並且肉還不一定就被劈成兩半,但是隻要拿菜刀輕輕地進行拖割,肉就能輕鬆地被切成兩半。所以在彎刀砍中對方的時候順勢拖割,其實可能造成比劈砍更大的傷害。
這就導致了彎刀傳入中國後很快就淘汰了傳統的直刀,變為制式武器。日本的平安時代也是與宋代時間基本重合,也就是說宋代引進彎刀後不久,日本人也從阿依努人那裡引進了彎刀。而直刀被中國和日本不約而同的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人渣嘯西風
歷史是向前發展的,失傳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各種事物都不是一層不變的,都會新陳代謝,或不適應歷史發展的需要,必然就會被淘汰出局。就像今天之機械電錶和智能電錶一樣。這是發展的必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