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媽媽,你離婚吧!”原來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媽媽,你離婚吧!”原來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許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是一個馬大哈式的母親。

直到那天,剛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提出讓我和老公分開,我才驟然發現,其實孩子的內心一直如明鏡一般。

“媽媽,你離婚吧!”原來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01

那天晚飯前,孩子一邊洗手,一邊問我:“媽媽,這個房子是你的還是爸爸的?”

我不知道他小腦袋瓜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但還是認真告訴他:“這個房子既是我的,也是爸爸的。”

“那你把房子還給爸爸,你跟他離婚唄!”孩子一臉平靜地說。

我抑制住內心的震驚,問他為什麼,他緩緩地答道:“你和他在一起又不開心。”

這時我才明白,回家途中,他為什麼要我和水果店的店員互加微信。

放學的路上,兒子吵著要吃柚子,拉我走進一家水果店。付賬的時候,我和一位熱心的店員小夥多聊了幾句。走出水果店之後,兒子要我加那個店員的微信。

我問他:

“我看你們聊得挺開心的啊!”

我笑了笑,告訴他:“不是每次和別人聊過幾句,就一定要互加微信的。”

之前每次帶兒子出去玩時,和別人熟絡起來之後,我都會和人家互加微信方便聯繫,所以這次我也以為兒子是基於以前的慣例,才會這麼建議的,就沒太放在心上。

原來,他讓我和水果店員互加微信,並非我們的慣例使然。

原來,他一直能感應我的情緒。

原來,他要我和他爸離婚,只是希望我開心。

“媽媽,你離婚吧!”原來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當時我暗自慶幸還好老公出差,不知道聽見此話的他該作何感想。

這讓我想起高中好友火哥和我說過的一件事。五年前,火哥離婚了,掙脫了父母為自己包辦的婚姻,4歲的女兒跟了他。

兩年以後的一天,剛上小學的女兒在和奶奶談起自己的爸爸媽媽時,對奶奶說,媽媽就不適合爸爸。火哥把他女兒的話轉述給我聽時,我還驚訝不已:一個小孩子懂什麼適合不適合。

現在看來,也許火哥的女兒很小的時候,就在父母不斷的爭吵中悟出這個真相。只是基於那個年齡段有限的語言能力,她不知道如何表達。

這段由爺爺奶奶欽定、爸爸媽媽來將就的婚姻,在一個小孩心裡早已瓦解。

我不禁在想,孩子喜歡把喜怒哀樂掛在臉上,大人則總是把事藏在心裡。但做父母的到底有多少事能瞞得過孩子?


“媽媽,你離婚吧!”原來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02

自我和老公結婚這些年來,大爭小吵沒有斷過,雖然每次都沒有當著孩子的面,雖然也都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大問題,但畢竟傷神費腦虐心。

每次吵完架之後,我極力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異樣,但在和我父母交談的過程中,難免會流露出一些情緒。

我們誤以為幼小的孩子不會明白大人在說什麼、做什麼。但事實是我們並不清楚孩子對我們的情緒有多強的感知力,又或者說我們忽略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一體感。

“媽媽,你離婚吧!”原來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父母開不開心,相處融不融洽,尤其是與自己相連永遠比他人多十個月的媽媽,內心到底幸不幸福,孩子都能清楚感知。

每年高考完了之後,都會湧現出一股“高考離婚潮”。很多父母之間感情不和甚至早已破裂,但為了讓孩子安心學習,相互達成默契,表面上維持一個完整的“家”,等孩子高考一結束,就去離婚。

他們誤以為這麼多年都瞞過了孩子,但其實孩子早就知道。待在這樣一個名存實亡的“完滿家庭”中,他們感到窒息。

有的孩子為了逃離,考個離家較遠的大學,想徹底擺脫那個壓抑的環境。有的孩子乾脆用自暴自棄來報復那對“戲精”父母。

這些父母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演技”這麼到位了,還是露出破綻?

其實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句話,不只是父母對孩子的心願,也是孩子對父母的期望。

成全孩子快樂的,並不是父母的隱忍,而是父母自己的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原來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03

其實,我和老公,關係還不至於緊張到嚴重的地步。總的來說,我們還是有共同話題的,甚至有些時候可以稱得上靈魂伴侶。

然而,父母往往容易忽視孩子敏感的洞察力。即使父母掩飾得再天衣無縫,也能嗅出父母之間哪怕一點點的火藥味。

記得有一週,我和老公發生了爭執,之後老公就去出差了。整整一個禮拜,我和老公都沒有說話。

“媽媽,你離婚吧!”原來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我假裝不在意和老公有沒有聯繫,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一般,每天對每個人都熱情得像一個小太陽。我微笑著告訴孩子,爸爸出差去了,孩子只是“哦”了一聲。

週末,老公回家。孩子因為要參加學校比賽,住在我的父母家。我強忍住因不安而迫切需要找老公溝通的心情。

小心翼翼地問孩子:”寶貝,爸爸今天出差回來了。你明天要比賽,今晚住外公外婆這裡,媽媽回去陪下爸爸好嗎?”誰知孩子大聲說道:“我不要你過去。你肯定會和爸爸吵架!你們是不是要離婚?”

聽到兒子這麼問,我不禁心頭一驚。即使自己再不如意,父母也會竭力讓孩子感到快樂和安心。然而忙於為生活奔波的他們,很少有時間認真傾聽過孩子的心聲。

誠如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一樣,也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幸福,哪怕有時候幸福的形式有所殘缺,孩子也樂意接受。

孩子並不需要父母為了自己而刻意營造一個和諧幸福的氛圍。只要父母能有好的生活狀態、成為真正快樂的自己,孩子自然會感受到幸福。

父母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殊不知,孩子天生是父母情緒的探測家。

“媽媽,你離婚吧!”原來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04

從醫學上來說,懷孕三個月左右,胎兒便能感受孕媽媽們的舒適與不快。也就是說,孩子早在孃胎裡時,情緒感知能力就已經在發展。

出生之後,五個月大時,孩子就能感覺到父母的情緒變化,不管是開心還是沮喪,快樂還是生氣,都會被寶寶的感覺器官收集到信息反映到大腦裡。

伴隨心智的一點點發育成熟,孩子對父母的情緒感知與判斷力日益加強,甚至會超過我們的想象。

“媽媽,你離婚吧!”原來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才7歲的兒子在勸我離婚的同時,居然還考慮到了房產分割的問題。兒子讓我放棄財產,是想讓我活得更有底氣。而超出他年齡的理智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做父母的,都想讓孩子無憂無慮地快樂成長。但如果父母無法讓自己開心,孩子又從何去感知快樂愉悅的情緒呢?

如果我們與伴侶之間發生了矛盾,也竭力去隱藏所存在的問題,不在孩子面前表露分毫,孩子是否就真的察覺不出來了呢?置身於壓抑的家庭氛圍中,孩子也無法假裝出快樂。

父母能給到孩子的最好禮物,是先成為一個快樂的自己。

而當家庭關係遇到暗礁時,我們與其刻意隱瞞,倒不如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而又獨立的個體,坦誠地與他們進行交流。

也許,我們能從孩子那裡獲取對自己與伴侶之間關係最為理性的看法,和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法。當知道什麼樣的家庭氛圍能讓孩子感到安心與快樂,父母之間什麼狀態最讓孩子焦灼時,做父母的,也就有了修繕親密關係的明確方向。

要知道,孩子不是我們親密關係的幼小旁觀者,而是和我們有著共同目標的情緒當事人。那個共同目標就是:擁有一個親密而又快樂的家。

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奮鬥的一路上,父母和孩子是最親密無間的戰友,彼此共患難、同欣喜。

- END -

作者簡介:鹽亦甜,七熱情正能量的中年凍齡少女一枚,溫油走心的資深辣媽一位,熱愛旅行、閱讀和寫作的生活家一名。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