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时期,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和建造的房屋也不一样。九月的皖西南山村,天空蔚蓝,大地金黄,村民们正在忙着收割稻谷,然后晒在自家屋前的空地上。随着社会发展,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不过,村里还保存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屋,见证曾经的繁荣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山村老屋在鼎盛时期居住着三十多户人家,周边的楼房都是以前住在老屋里的村民搬出去建造的。老屋背靠大山,过去称为“靠山”,屋前有大池塘,俗称“明塘暗山”,这种设计在古时候较为常见,不过,有的规划却让人匪夷所思,有的现象令人称奇,譬如屋前的树木350多年仍枝繁叶茂,祖先的坟墓建在屋前等。图为老屋的大门。
储大叔今年60岁,他从小在老屋里长大,据其介绍,小时候,老房子里非常热闹,不少人家只有两间屋,其中,一间是厨房,另外一间是卧室,农具就放在走道和房间里。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觉得拥挤的村民陆续搬出老房子在其它地方做屋,1989年,他把挨在一起空在那里的5户人家房子买下来,并与自家的房子一起拆除重建,房前做一个大院子,里面种植桂花树和柿子等。
院子的隔壁是老屋的堂轩,是所有人家的公共部分,外墙全部由青砖砌成。每年过年期间,村民们都来这里互道美好祝福。储大叔家在堂轩的东头,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老屋的屋项。“以前,老屋里人挤人,与人会面时还要侧身走才能过去。现在住在‘6户人家’的大院里,宽敞多了。”老人说。当问及老屋人多房子少,为啥村民们还要住在一起时,储大叔说出了原因。
老屋是祖先留下来的,有400多年历史,随着人口的增多,分家后,每户的房子就越来越少,而周围受大山的限制,在过去农村没有任何机器的年代,再加上条件拮据,扩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另外的一个原因是,住在老屋里热闹,村民们一起干农活方便。储大叔家现在有6口人,儿子、儿媳妇在城里上班,孙女和孙子年龄小,孙子只有2岁,储大叔的老伴和儿子、儿媳妇在一起,在城里带孩子,大山里的家只剩储大叔一个人。
老屋的一面墙壁上安装了7只电表,见证了曾经的繁荣。这面墙壁前是一个不足1米宽的走道,没有护栏,走道外边是采光用的天井,以前,常有人不小心掉进天井,好在天井不深,掉下去无大碍。储大叔也掉进过天井,不过,他现在很少走这条走道,因为17年前,他得一场怪病,从此左脚不灵便,走路一拐一拐的,担心走这条路给自己带来麻烦。
老屋前的不远处是当地的祖坟,离老屋很近。小时候,深夜时分,储大叔经过此处时需要别人作伴。先人为啥把祖先的坟墓建得这么近,不得而知。
储大叔一个人在家,每天,饿了自己烧饭,衣服脏了自己洗,虽然腿脚又不方便,但他舍不得把田地荒废,都请人耕种,种出来的粮食与直接卖粮花去的钱差不多,不过,老人觉得吃起来健康。
老屋前有一棵圆柏,在坟墓旁边,树龄达350多年,至今枝繁叶茂,长势良好。古人在屋前栽树,350年来,没有一位村民将其损害砍去,实为难得。8年前,有关部门把这棵古树挂牌一级保护。
古树的枝干表皮布满条纹,颇有一番特色,仔细端详,每一个条纹上面仿佛写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人已老,树还在,村里许多老人这样感叹,储大叔也表示,小时候,圆柏是什么样,现在变化不大。如今,老伴和孩子们都不在家,储大叔常一个人在古树下面歇息,看看布满条纹的大树,又望一望古朴古香的老屋,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