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養成”綜藝網播的風生水起,突顯了臺播的迷之尷尬

視頻網站紛紛在“偶像養成綜藝”上大做文章的同時,也迅速引爆了這個充滿潛力的市場。

“偶像養成”出乎意料的火了!

2018年,先有愛奇藝推出S+網綜《偶像練習生》,後又有騰訊視頻重磅打造的《創造101》。兩大視頻網站紛紛在“偶像養成綜藝”上大做文章的同時,也迅速引爆了這個充滿潛力的市場。

正當用戶pick完NINE PERCENT,又陷入了“山支大哥”“宣儀小姐姐”“菊姐”的“坑”時,浙江衛視《最優的我們》也悄然上線。

作為《天生是優我》的延續,《最優的我們》本應乘著“偶像養成”的熱潮做出自己的精彩,然而首期節目過後,我們似乎很難看到《最優的我們》的未來,更多的是看到了尷尬。

收視率0.398僅僅位列當晚綜藝的14位,在豆瓣上《最優的我們》沒有評分,節目官方微博83萬的粉絲數量,也比不上“土偶土創”。而網友們的評論更是一針見血:“節目存在的意義到底何在?”

“養成”綜藝網播的風生水起,突顯了臺播的迷之尷尬

而將《最優的我們》送上微博熱搜的,又是“抄襲”——宣傳照抄襲、表演舞臺、服裝、作品抄襲……這一點倒是和“土偶”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一手打造了“選秀時代”的電視媒介,在新時代“偶像養成”面前剩下的只有乏力之感。這是時代的變化,是用戶收看習慣的變化,或許更是節目製作邏輯的底色之變。

從電視選秀到網綜的偶像養成凸顯媒介權力之變

回到2004年的夏天,《想唱就唱》開啟了一個屬於中國草根們的狂歡時代。於是,2005年,草根們靠自己的一票票賦權,將李宇春送上了那個至高的寶座,直到現在,這也仍是個傳奇。

而《超級女聲》出現的另一個意義,是對於電視產業來說,它讓電視人看到了選秀節目的市場潛力,隨後選秀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我型我秀》《絕對唱響》《夢想中國》《加油好男兒》,它們都曾出現在選秀歷史之中。

只不過它們也都沒能超越湖南衛視締造的“超女快男”的選秀神話。

正當選秀走過了十年的時候,正當廣電總局開始對選秀節目進行宏觀調控的時候,尤其是隨著鹿晗、吳亦凡、黃子韜、張藝興四位前EXO成員迴歸本土的時候,還有TFBOYS的“魔性”吸引力讓大媽、大姐、小妹妹為之傾倒的時候,敏銳的媒體人又嗅到了“偶像團體”的商業價值。

於是2015年底,一波波偶像養成節目開始在電視熒屏嶄露頭角,《星動亞洲》《燃燒吧少年》《蜜蜂少女隊》《加油,美少女》《夏日甜心》,雖然可能它們背後站著的還是那批與“選秀”共同成長起來的製作人,但一個殘酷的現實卻是這一次,它們並沒能再次締造出一個超級女團或者男團。

但是,“偶像養成”還是在互聯網時代尋到了轉機。2017年,《2017快樂男聲》《明日之子》《中國有嘻哈》三檔選秀節目,分屬三個不同的視頻平臺,在暑期檔進行“對打”,也製造了一波網綜的“選秀熱”。

而2018年,《偶像練習生》與《創造101》,則將“偶像養成”再次推至流量的風口。蔡徐坤、範丞丞、孟美岐、吳宣儀等等,無論是NINE PERCENT,還是“101女團”,它們都讓人看到了原來中國也有帥氣的小哥哥、漂亮的小姐姐。

“養成”綜藝網播的風生水起,突顯了臺播的迷之尷尬

“養成”綜藝網播的風生水起,突顯了臺播的迷之尷尬

因此,在這樣的媒介背景之下,再去看《最優的我們》,它的節目設置是將男女團放置在一起進行battle,但是,就男女團的養成而言,難道不是有截然不同的養成模式與培養體系的嗎?男女團能放置在一個舞臺進行比較嗎?

其次,就“偶像養成”的核心而言,離不開“粉絲”,並且是陪著節目與偶像共同成長的“粉絲”。因此,這需要的是用戶的高度參與感,粉絲與偶像的高度互動,而顯然這是搭載著電視媒介的《最優的我們》無法與網綜相提並論的又一原因。

因此,《最優的我們》的弱存在感,或許本質上不在於節目內容本身,而是在於媒介權力的變化。畢竟,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電視媒介作為客廳文化的代表,也許它真的不再是需要靠長期“養成”,高度互動的“偶像養成”綜藝的溫床。

這是“偶像養成”最好的時代,但肯定不是電視綜藝《最優的我們》最佳的時代。

“偶像養成”的關鍵是要生產偶像而不是呈現明星

如果拋開媒介屬性不談,純粹從內容生產的角度出發去看,《最優的我們》凸顯的另一個尷尬問題是製作者似乎沒有真正想清楚“偶像養成”的關鍵點到底在哪,即使節目官方的說法是“中國首檔大型原創青春成長類勵志真人秀”,但本質上其仍然是“偶像養成”,應該遵循“偶像養成”最基本的邏輯。

簡單說一下《最優的我們》的節目模式,首先是男團與女團進行battle,兩位導師潘瑋柏、蕭敬騰從中選擇優勝隊;其次從優勝隊選出2名種子成員,從落敗隊選出1名;隨後“優我經紀人”們對這3位種子成員的個人秀進行選擇,獲勝那人所在隊伍將會擁有後續比賽的優勢。

因此,從《最優的我們》的節目模式來看,它採用的是《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傳統選秀混雜的邏輯。雖然“雜糅”並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沒有記憶點,更沒有“養成”過程的呈現。

就以《創造101》來說,節目的核心就在於從101位女生中選出一支11人的女團,而無論是羅志祥、張傑還是Ella、胡彥斌與王一博,他們只起到輔助的作用,因此節目呈現的時候,自然是選手比例大於導師比例。

但是《最優的我們》則相反,其採用的仍舊是傳統選秀的那套模式,導師在這裡更像是評委,他們要負責承擔笑點,也要負責“打分”,實際上是不符合“偶像養成”的底層邏輯的。

“養成”綜藝網播的風生水起,突顯了臺播的迷之尷尬

其次從節目的整體呈現上來說,既然是“偶像養成”或說是“成長真人秀”,那麼就應該有“後臺”——養成過程的體現。例如在“土偶土創”中就會有成員們日常的訓練、日常的悲喜交加情緒的展現,由此也能刻畫出人物形象。

可惜《最優的我們》更多采用的還是對“前臺”表演的表現,而當缺少了成員們真實的生活再現的時候,觀眾又怎麼會感受到她們的人物性格,怎麼會對她們形成印象呢?

而當這點都做不到的時候,更不用談粉絲與偶像的共同養成了。

“養成”非一日能成或許這本就不屬於電視這一媒介

即使拋開互聯網對電視的衝擊,互聯網對用戶習慣的改變,即使也拋開《最優的我們》到底做得好不好,到底有沒有真的弄清“偶像養成”的邏輯,單從“養成”這一過程的時間屬性上來說,也許,這一類題材的綜藝本就不屬於電視這樣的媒介。

何為“養成”?簡而言之是需要經過培訓後的一種成長的展現,顯然這需要的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對電視綜藝而言,它需要的是短時間內製造出一個爆點,吸引觀眾,拉攏廣告客戶,完成收視率、點擊量向經濟效益的轉化。

所以,電視媒介不可能給予一檔節目足夠的時間去真正“養成”一批偶像,而當節目沒能給電視帶來足夠的效益的時候,節目也無法繼續進行後續的製作。

比如《燃燒吧少年》,號稱從幾萬少年中選出了16人在節目中呈現。但三個月播出週期一過,真的有幾個觀眾能記住他們?而沒有產生爆點之後,節目也沒有了下一季,這16位選手的偶像養成之路也就此終結了。

再比如《蜜蜂少女隊》《天生是優我》,在節目播出過後,她們真的成為偶像了嗎?除了今年幾位“優我少女”出現在《熱血街舞團》中打了醬油,其他人的身影又何在?

所以,在電視媒介追求“快準狠”與“偶像養成”理論上的“細水長流”之間,存在著某種不可調和的矛盾。甚至再放大了說,互聯網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這是中國“偶像養成”產業鏈的問題。

“養成”綜藝網播的風生水起,突顯了臺播的迷之尷尬

而要解決這樣的矛盾,除了需要有優秀的人才供應、優質的節目製作水準外,可能更需要的是後續的資源加持,後續的持續運營。

就這點,從NINEPERCENT參加《快樂大本營》《奔跑吧2》的節目錄制,從他們承接的廣告代言以及巡演等方面來說,他們已經真正初具偶像男團的雛形。據悉《創造101》在選出“101女團”後也會對其進行2年的整體運營,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那麼,《最優的我們》呢?這些男孩女孩們真的會在這裡找到他們的未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