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門逛街的時候,在公共衛生間聽到隔壁女孩子拖著哭腔的聲音,是在打電話,一開始只是哽咽了些,後來變得歇斯底里。
斷斷續續的聲音裡我馬上就知道了這是個什麼故事,一個女孩子在陌生城市裡打拼,被全家寄託著莫大的希望,在重壓中最後情緒崩潰。
我一下子就想起來大學畢業剛工作的時候和一個小姑娘合租,她叫瀟瀟,樸素的很,相對於我們同年齡的女孩子節省了一百倍,賺起錢來也拼命一百倍。
她說她不喜歡給家裡打電話,更準確來說,是不敢。
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每次給家裡打電話,都會再一次把她拖進那個現實的深淵。
聊著聊著就會說起家裡的近況,媽媽說前幾天在商場給爸爸看見一件大衣,特別合適,但是太貴了好幾百塊呢,他們家沒錢買不起。
或者是說哪個七大姑還是八大姨家裡又買了車,真羨慕,爸爸媽媽就等著你以後有出息了賺錢了,也給他倆買車,買大房子。
瀟瀟說她從來都知道自己的艱鉅任務,從來都放在心裡,但這是一道傷口,她想逃避這些讓她喘不過氣來的東西。
爸媽在講起別人家時語氣裡的羨慕紮在她心裡,無力感從心臟溢出充斥進四肢。
她又何嘗不心疼她的父母,她也想要成為爸媽挺直腰桿向別人炫耀的資本。
可現實是,她每天焦慮到不知所措,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想成為什麼樣子,能成為什麼樣子,根本沒有精力照顧到父母的情緒。
像瀟瀟一樣,很多被窮養長大的孩子,都曾被這種沉重的焦慮佔據過內心,被無力感充斥過全身,覺得生活艱難又無助過。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越是貧窮的家庭裡,那些父母越是會認定,吃過貧窮苦的孩子會更渴望好生活,會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努力,因為他們沒有依靠和退路,只能靠自己打拼自己渴望的好生活。
所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那些父母會下意識地向他們灌輸一種“咱們家很窮,就靠你來改變了”的理念。
這樣的教育理念中,更多的是父母的無奈和無措,因為資源限制和環境的侷限,他們接收不到更好的教育理念,對於孩子,只能用“哭窮”的方式去激勵他們前行。
卻不曾想到,這樣的“窮養”,對於成長的孩子來說,會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
也會有家庭條件不差的父母,會以同樣的方式去養孩子,也同樣會產生傷害。
曾經看到作家劉同講過他母親的事情。
他的母親,明明手頭有著足夠的錢供全家吃喝供他上學,但每當他向母親要錢的時候,母親都要拿出一本賬本,向他一筆筆展示。
最後來一句總結,我們家很缺錢,你不應該亂花錢。
小劉同每次伸手要錢的時候,都充滿了愧疚感,以至於成年後他上北京打拼,明明自己掙的工資已經可以讓自己過的更好,他卻不敢大手大腳花錢。
每個月按時把自己大部分的工資打給母親,自己只花費剩下的那一小部分,艱難地維持著生存,什麼都不敢亂買,有需要的東西,也是能將就就將就。
後來他終於被自己營造的艱苦的生活逼的崩潰,忍不住向自己的母親發脾氣哭訴,母親才驚愕地發現,自己多年對孩子哭窮,竟然對孩子造成了如此深的傷害。
即使多年後他終於等來了母親的一句道歉,可年少時和自己擰巴的那段時光,卻還是會對他後來的行為有著至深的影響。
如果不是靠自己強大去對此進行和解,誰又能知道,後來的他會變成什麼樣子。
一個窮養的孩子,是會像期待中一樣聽話懂事,但是這種哭窮式教育帶來的過早成熟,是違背一個人的成長規則的,在三觀形成的時候這種哭窮會深入骨髓,隨著骨骼的拔節一點點生長。
我們都知道,所有蔬菜和水果,都是自然成長起來的才是最健康最好吃的。
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孩子原本就應該自然成長,而不是要求他們過早地成熟。
還記得看過一個被窮養長大的男生,在面對兩份工作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選了那份工資稍多的。
在他看來,當前拿到手的工資才是靠譜的,其他的都不算數。
後來在他工作了很長時間,工資還是同樣水平的時候,他沒有選擇的那家公司上市了,同時期簽約那家公司的同學一夜之間身價翻番,實現了暴富。
最開始,一起的同學不是沒有給他分析過那家公司的潛力和競爭力,但他卻只是盯住了另一個公司那多出來的幾百塊錢。
雖然選擇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可那麼渴望賺錢的他,卻還是因為自己的眼界和侷限,沒有看的更遠一些。
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會在物質上得到一定的滿足感後,才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窮養長大的孩子,會因為物質的缺乏而更看重對物質的追求,不會對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放太多精力,這就導致窮養的孩子擁有“窮人思維”,眼界不高,格局小,為了一些小小的節省,會浪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甚至有時候,不自信的他們,還會錯誤地評判自己的價值。
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尊嚴有獨立意志人格的個體,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體面,才能長成一個自信自重的人,窮養這個“偽命題”,真的是需要重新論證了。
雖然會有無法逆轉的傷害,可如果你也是個窮養著長大的孩子,我真的想告訴你,試試放下根植在心中的執念,給自己鬆一口氣吧。
讓自己更淡定從容一點,你要知道你不比任何人差,那麼努力的你有能力活出自己。
蔣方舟說過,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
所以我也想告訴你,你不必愧疚,那麼優秀的你,其實已經讓父母很欣慰了,也許有時候父母還會向你訴說窮苦生活的無奈。
你要知道,那只是因為他們希望你始終努力,始終向上,希望你過得好。
櫥窗裡的你心儀的物品你遲早都會得到,銀行卡里的存款也早晚會讓你滿意,自信的人生對你來說也不是奢望。
你可以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慢慢從窮人思維裡蛻變出來,你也會變得有前瞻性變得強大,多年以後笑著訴說那些窮養給你的傷。
你要相信,你其實比想象中的自己優秀一百倍,不必去羨慕嬌生慣養的孩子,因為那麼努力的你,炫酷又獨立。
作者簡介:格格晴兒,富書籤約作者,決定看遍很多書,把自己變成一個有趣的女子,煮字療飢,想要和熱愛寫作的你抱團取暖,啥也不多說了,快上車吧,微博@格格晴兒的小世界。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閱讀更多 爸媽精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