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残月
长平之战,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战役,一战直接将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赵国掏空。其实长平之战自从赵国接受上党与秦国对峙于长平开始,就注定了败局,无论赵孝成王派谁上战场,都只有一个结果-输。根本不可能打败秦国,就算能打败秦国,也不可能进行一统。
长平之战双方对峙三年之久,赵国国库堪忧。赵国除了要给给长平的赵军外,还要补给在边疆抵御匈奴的赵军。在两面的消耗下,原本国力就比秦国弱的赵国,陷入了粮食危机。而秦国依靠秦惠王时期打下的巴蜀之地,一直补给不断。重要的是,秦国边境无忧。秦昭王时期,昔日一直困扰着秦国的义渠国,已经被秦国灭国。秦国边境的蛮夷部落也都臣服于秦国的军事力量下,不敢骚扰。当时的秦国粮食绝对比赵国充盈。战场上最重要的东西除了粮食外,就是将领。秦国的战神白起,位列四大名将之首,生平未尝一败,战国时期最为优秀的将领。相比赵国的廉颇,虽然勇猛,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廉颇主张防守,赵国根本没有粮食支持廉颇,所以廉颇根本不可能一直待在长平。
如果长平之战像刘秀对战王莽一样,天降陨石,帮助赵军打败秦军,赵国也不可能进行得了一统。长平之战,战胜方秦国损失了大约二十万人马左右,如果赵军打败秦军,损失的人马大约也在二十万左右。要知道长平之战后,赵国几乎被掏空,所以赵国的兵力最多也不过五十万。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胜利,那么就只剩下三十万赵军,想要靠这三十万赵军,在奸臣,昏君层出不穷的赵国,统一六国,几乎没有可能。
永乐解史
我认为长平之战即使赵王不换赵括,以廉颇为主将,依然会输。
一.廉颇的能力
古今往来,无数人对赵孝文王换赵括而不用廉颇扼腕叹息。
仿佛廉颇就是战神,只要任用廉颇长平之战就不会输。
廉颇一生除对秦用兵之外,几乎说是战无不胜。
廉颇活跃在赵国军坛的40余年中,克齐十城,魏四城,坡十燕国割让五城,可谓战功彪炳。
但廉颇对秦国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阏与之战中赵王曾让廉颇与乐乘出战,廉颇认为这场仗不好打,拒绝了。
赵奢即赵括的父亲临危受命,结果阏与之战大败秦军,赵奢因此被封马服君。
同年廉颇受命救援魏国幾城,败秦军,但是史料中没有记载廉颇斩了秦国哪位将军,事后廉颇也没有因为此次战役受到较大的封赏和重用,所以据我推测,这并不是一场较大的战役。
但是这却是廉颇一生对秦国用兵的唯一胜利。
然后是上党之战,上党之战可以看做是长平之战的前奏,廉颇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丢失丹河以西上党的所有领土。
随之长平之战,因为上党之战的失利,故廉颇在上党以东筑起防线,与秦军对峙三年。
至此,廉颇对秦用兵一小胜一大败一持平。
二 赵国为什么换将?
长平对持三年中,赵王一再催促廉颇进军,早日结束这场战争,因为照顾国内的经济与农业,并不支持长平的持久作战。
而廉颇与其副将乐乘固守不出,不与秦军主力对碰,三年中,赵国后方粮草供应压力很大,而且彼时燕国,六十万大军枕戈待旦。
所以赵国无论从粮草还是民生角度都需要速战,所以这时候换上主战的将领是有必要的。
三 赵括在长平打的怎么样?
赵括到了长平之后,先是整顿三军,制定作战计划,初次领兵的赵括指挥40余万人,依旧有条不紊,可以看出,赵括有大将风范。
整顿军队完毕,赵括随即出城作战,反击初期,赵括,渡丹水,攻秦军,秦军节节败退,攻到光狼城处,秦军设下壁垒,赵括久攻不下,决定撤退。
白起何等人物,立刻展开反击,阻止赵军渡河,但是赵括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主力仍然成功渡河,但是这时候两支秦军已经绕过赵军主力,分别堵住了长平与邯郸、长平与粮仓大粮山的联系,之后白起多次向这两路秦军增援,力图困死赵军。
但这时赵括并没有突围,因为他已向邯郸求取援兵,雁门等地的赵军赶来不过几天的事情,但是此时赵国境内确实没有粮食了,赵王多次派人向齐国魏国求粮,诸国皆不予。
与此同时,秦昭襄王将河内郡百姓皆赐爵一级,进发河内十五岁以上男丁,组成一支约有十五万左右的秦军,放置在赵军与邯郸之间,在外围进行二次包围。
此时赵括在这种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情况下依然能稳定三军组织突围。
《史记》记载赵括突围:“为四队,四五复之。”意思是分为四队轮番突围,每队突围达四五次之多,共计突围近二十次。
不过白起到底是白起一生战无不胜,秦军据山川之险,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赵括的突围。
此时赵括已然绝望,亲自带队突围被乱箭射死,这时45万赵军仅余20余万,而秦军伤亡30万之多。
赵王给赵括的任务是结束战争,为此哪怕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也行,但是赵括并不知道秦军主将已换成人屠白起,20余万赵军投降之后皆被坑杀!
长平之战赵括的表现堪称一流,渡丹水作战,遇到堡垒并不强攻减少无所谓的伤亡。
绝境之中能稳定军心,组织有效的突围反攻,更是身先士卒,勇力奋战打出了1比1.5的战损比。
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粮草和援军不足,又加上对手是战无不胜的武安君白起,故此战失利情有可原。
前度刘郎今安在
关于长平之战,绝大多数的人都把目光注视在前线拼杀的将军们身上,几乎很少有人会关注在幕后操纵战争的主使,其实长平之战的总策划师是秦国的秦昭襄王和他的丞相范睢。
从秦国开始攻打韩国,迫使韩国的上党郡成为一块飞地开始,到上党太守冯亭将上党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引发秦国对赵国的大举进攻开始,再到秦国成功拿下上党郡,与赵国在长平地区发生大会战,到最后成功迫使赵王临阵换帅,无一不有着秦昭襄王在暗中的一切策划。
秦昭襄王就像狡猾的狐狸,在暗中操纵并注视着这一切,在等到绝杀的好机会后,秦昭襄王果断地、秘密地换上了杀神白起,以身经百战、攻无不克的白起对战毫无经验、只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括,这场发生于秦、赵两国之间的世纪大战,其实就像一个正常人对战一个残疾人一样,注定了最后的结果。
因为长平之战引发的原因,以及一切的过程和结果,都掌控在秦昭襄王的手中。
为什么会引发长平之战?
因为上党太守冯亭不听韩王的命令,却执意把上党郡献给赵国,一个太守为什么敢这样做?除非背后有人支持,这个支持人就是秦昭襄王。
赵国不劳而获,抢夺了原本属于秦国的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秦国何时吃过这样的亏,当然要抢回了,与其说是秦国吃了亏,倒不如说这就是秦昭襄王要打赵国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击赵国,把东方六国唯一最强国赵国打败,东方六国就没有国家能抗衡秦国,这是暮年的秦昭襄王最大的野心。
秦国准备攻打抢夺上党郡的赵国,但首战派出的主将是王龁,并没有派出战神级别的将领白起,就是为了引诱赵国步步深入陷入战争,王龁显然不如白起,虽然在长平之战爆发前成功地拿下了上党郡,率领秦军推进到长平,在长平与赵国主将廉颇在长平对峙中,秦军在野战中基本上全胜,而在攻城战中则对廉颇毫无办法,使得战争双方处于消耗与对峙阶段。
赵王为什么要把身经百战的廉颇换下,而把毫无经验的赵括换上?
当时的赵王是赵孝成王,是赵武灵王的孙子,长平之战时,赵孝成王刚即位六年,不仅年轻气盛,而且昏庸糊涂,别的不说,就说临阵换帅这事,就是兵家大忌,战场上把已经完全熟悉战事,身经百战,并且构筑了相当多防御工事的廉颇换下,换上毫无工作经验、仅仅听凭谣言,在朝中大臣和赵括母亲都极力反对的情况,将赵括换成前线45万赵军的主帅,这个赵王如果不昏庸无能,简直无法解释。
打仗会死人的,不像文职工作,干不好最多换一个人再干,打仗的将军可不同,换一个无能的将军上去,会导致战争的直接失败,轻则损失军队人数,重则全军覆没,国本动摇,赵孝成王却能做出这种事,所以长平之战失败的主要责任人不是赵括本人,而是赵孝成王这个赵国国君,第二责任人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谁会把赵国举国45万军队交给一个毫无经验的赵括?赵孝成王会。谁会在完全不懂军事和不了解前线战事的情况下,擅自干涉前线指挥官的决策?赵孝成王会。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与老谋深算当年已经六十多岁的秦昭襄王相比,简直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完全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人物。
正因为秦国国君秦昭襄王与赵国国君赵孝成王之间巨大的能力差距,就决定了长平之战最终的结果,如果赵孝成王不把廉颇换下,把赵括换上,长平之战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这可是秦昭襄王策划很多的战略,秦王换着必胜的信心来打长平之战的。
如果赵括不上,廉颇继续领兵作战,情况会如何?
在当时,不管是廉颇也好,赵国君臣也罢,一致认为在野外作战,赵国肯定不是秦军的对手,这个结果当初赵国的平原君在回答赵孝成王是否接收上党郡时,平原君也是这么认为的。
换赵括之前,廉颇在与秦军的野战中已经损失了5万赵军,这是长平之战赵军总损失人数的九分之一,兵法上说,对战打不过就防守,防守不住就逃走,廉颇野战打不过秦军,所以只能凭借险要地势防守秦军,而秦军对于廉颇的防守基本上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僵持。
如果赵王继续任用廉颇,那么秦昭襄王显然就会变换策略,以政治及军事双重压力,全力支援秦军打长平之战,秦昭襄王把所有能利用上的资源全部用了,比如把河内全部15岁以上的百姓武装起来,用来加强伏击赵军的包围圈,如果有可能的话,秦昭襄王会把秦国所有百姓全部武装起来,力争在长平一举打垮赵国。
廉颇虽然厉害,身经百战,但与秦军在对抗中始终处于下风,根本原因是秦国国力强于赵国,并且秦国将领能力都不弱,现在廉颇执行防守的战略,等于是与秦国打成消耗战,既然是消耗战,双方在前线的军队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人。
赵军除了廉颇在早期损失了5万人,还有40万人,40万人一天的粮食消耗就是80万斤,一年就是2.92亿斤,这在战争频发的战国时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按照总人口与军队数量10比1的比例,就算赵国当时的总人口有400万人,生产2.92亿斤粮食,而且把全国的青壮年全部放在战场上,只能靠老弱病残来种地的话,根本是不可以想像的。
而且长平战场已经靠近了赵国的核心区域,长平的东边就是赵国都城邯郸,北边就是赵国军事重镇和起家地晋阳(今山西太原),赵国的核心区域已经快要成为战场,连个缓冲区都没有,如果抵御秦军。
秦国则不同,秦国后方的关中平原与巴蜀的成都平原都是重要产粮区,远离战场,而且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奖励耕种,农民种粮都有积极性,这是秦国经济实力强大的原因所在。
在军事上,秦国实行军功爵位制,秦国以敌人首级来计算爵位,这对秦军士兵来说,就是向上晋升的通道,是寒门上升的唯一通道,这也是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的原因所在。
秦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远胜赵国。而将领的军事能力,秦国也不输赵国,廉颇将长平之战打成了消耗战,就这么消耗下去,当赵国产生粮食危机时,还是一样要崩溃的。
如果廉颇继续坚守下去,秦国还是一样会换上白起,白起虽然与廉颇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是能力不可同日而语,在绝对的实力与能力面前,廉颇一样顶不住白起的进攻,白起可以配合秦昭襄王从政治和军事上持续给赵国施加压力,比如秦军逼迫魏国,借道魏国攻击邯郸或者绕到长平的背后,或者从关中向北再折向东攻打晋阳,威胁长平的侧翼,都会迫使廉颇在长平的大溃败。
再或者白起可以留下部分秦军继续对峙长平的赵军,分兵北上攻打晋阳,从侧翼威胁长平,或者直接把长平当成马其诺防线,分兵攻打魏国,从魏国绕到长平的背后,廉颇即使有通天的能力,照样会发生大溃败。
秦国在长平之战的绝对实力远远大于东方六国中的任何一国,小于东方六国的总和,只要东方六国没有联合起来一致对抗秦国,长平之战的赵国无论换不换帅,或者让廉颇坚守下去,都免不了失败的结果,至于失败的损失大小,则要看时局的影响,至于胜利,赵国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因为这一切都在秦昭襄王的策划之中,秦昭襄王早已经预测到赵国的最终失败。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小编个人觉得不会。即使赵王一直任用廉颇为赵军主帅也很难能够打败秦国,一统天下。我们来结合一下真实历史中秦军和赵军在长平之战前后的表现可以看出端倪。
在战国的后期,秦军和赵军可以说是战国七雄当中的两强。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本就又有尚武之风的秦人在在耕战制度的奖励之下俨然成为了一支横扫天下的虎狼之师。赵军也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战斗力也直线飙升,尤其是拥有一支机动能力极强的骑兵部队。
这两支强军谁能更胜一筹呢?我们从上党之争到三年的长平对峙阶段可以很明显的得出结论。秦军相对于赵军来讲,明显战斗力更胜一筹!
在赵王任用赵括为主将之前在三年中,以廉颇为主将的赵军在与秦军的对峙中基本上都是处于下风。虽然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的战绩基本上都是在与非秦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战争当中取得的。在对秦的战争当中,廉颇少有战胜的纪录。
在长平对峙的三年中,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并没有作为秦军的主帅。即便如此廉颇所率领的赵军也只能采取守势!
试想一下,如果赵王一直任用廉颇为主将也很难能有大的突破,最多也只能保持不败或者减少战争的损失。即便是廉颇率领赵军主动采取攻势,关键的时候秦昭襄王绝对不会弃白起而不用的。
最关键的是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在冷兵器时代少有的大规模会战,秦赵两国投入了总计超过100多万的兵力。而战国时代各国总人口加起来也不过只有2000多万而已。这就是真实历史中赵孝成王为何如此冒险的任用没有战斗经验的赵括,主要也是想要快速的结束战斗因为赵国的国力不允许在僵持下去。
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双方主帅的指挥才能以及军队的战斗能力,更是一场综合国力的比拼。经过常平三年的对峙阶段,赵国几乎耗尽了国力的极限。而秦国虽然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相比赵国来讲能够坚持更久的时间。
真实历史已经证明,即便赵孝成王依然任用廉颇为赵军主帅也很难战胜秦国,更不用说一统天下了!名将廉颇能做到的也只能是把赵国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长平之战赵军惨败,40多万赵军被秦军坑杀更是证明了廉颇所采取防守的战略的正确性。
亘古怀念说史
有心移九鼎的只有秦国和楚国,事实最后时期打楚是比较难的。只不过秦手段比较阴,连楚王都捉了。楚被秦吞,楚人多数心里不服的,屈原就是个例子认为这样强大国家被人玩残是非常可悲的,痛恨对手也对统治者失望。虽然如此楚的恨意化为力量也推翻秦这是报应也是因果,所以统一根本无赵国什么事。
秦国想移鼎不是一天半天的了,其中一个明来挑战周威权举鼎终砸脚而亡,秦也和他一样惊人相似,举鼎力有余持续力不足二代而亡。秦吞天下是有长之规划的是一代一代努力积累的结果其志向恒心让其没有一个昏君相反楚赵齐等国根本没有长久规划只是个别有为君子一时兴起的目标并非长期目标 没有长期目标君主在一代接一代易迷失臣子也难团结,一盘散沙下迟早被秦吞并的。这是老虎有心吃无心,实力和战术决定了结果。廉颇李牧最后有心无力证明不是一两个人可以解决的,一群猪样队友足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再利害也顶不住背后捅刀子。吴起白起尚是如此何况廉颇!
人生六十
就算任用廉颇,赵国还是会败。
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赵国的君主不如秦国的君主。赵国当时的君主赵孝成王智谋不足、急于求成、拒不听谏,一意孤行、听信谗言。虽然赵国当时国力昌盛、兵强马壮,能够跟秦国独立抗衡,但是在封建专制社会,君王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即使不用赵括,一直任用廉颇,赵孝成王未必会采纳廉颇的对战策略,从廉颇初战不顺,坚守营垒不出,赵孝成王已经对廉颇很不满了,在这种危急关头,赵孝成王不懂得鼓舞士气、相信廉颇,而是派人去责难他!而廉颇作为久经沙场的将军,更是懂得用兵之道,他更是明白以逸待劳的道理,秦兵远攻伐赵,长久作战的话,粮草供给成了一大难事,打持久战对秦国来说有弊无利,速战速决对他们是最有利的,廉颇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无论秦兵怎样挑衅,逼他出战,廉颇就是固守不出,他就是等到秦兵兵疲马乏之时,在出兵攻打秦兵,一举消灭秦兵,然而,赵国君主却急于求成,认为廉颇的行为太过于懦弱,对他严加责令。以赵孝成王的性格,即使一直任用廉颇,也会逼他出来应战,廉颇作为臣子,不得不听君主的命令,只能出城应战,此时秦兵正是锋芒毕露之时,应战的结果只能是赵军惨败。而反观秦国国君秦昭王,在赵兵固守营垒,秦兵久攻不下、粮草断尽,士兵死伤惨重的情况下,却对主帅没有任何的责难与不信任,而是亲自征调全国青壮年到长平战场,声援秦军,为了鼓舞当地人的士气,并加封百姓爵位。
第二、赵国的将领不如秦国的将领。秦将武安君白起是当时的名将,百战百胜,一生几乎从未打过败仗,是个难得的军事天才,虽然赵将廉颇也是位勇将,骁勇善战,但是跟白起相比也是略逊一筹。
2、君圣才能国强,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也强于一头羊领着一群狮子。所以即使赵国君主一直任用廉颇,依旧是不可能打败秦国统一中国的。
北国才女
历史上长平之战很多人说是赵括的无能,导致了赵国的战败,其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我个人不这么认为,赵括的处境我觉得有点像明朝的潼关之战,孙传庭孙督师主张死守潼关,但是崇祯皇帝却下命令,让他出兵迅速的剿灭李自成,这就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其实总的来说能够怪孙传庭和崇祯吗?
要知道明朝末期财政太困难了,实在是没有钱了,就连崇祯皇帝的私房钱都拿出了,再让孙传庭死守潼关的话,孙传庭率领的部队,光是粮秣都耗死了大明王朝,崇祯只能博一次了,但是这次的一搏崇祯皇帝失败了。
同样长平之战也是如此,找过四十万大军,所消耗的钱粮可以说是天文数字在当时,老将廉颇主张的是死守,消耗掉秦国的战斗力,导致了后来赵国有些无力支撑军队的开支,所以赵国的君主换了一个主张进攻的将军,要知道赵国在当时国土没有大明辽阔。
生产技术以及科技上没有大明好,大明朝都抗不住的军事开支,想想一个小小的赵国能支撑多久,就算是老将廉颇,深得士兵的心,赵国人非常的爱国,没有吃的东西,战斗力肯定会降低很多,再有逃兵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这样一来秦国进攻,后果就是廉颇再厉害失败也是早晚的事情。
历史情报官
关于长平之战的各种说法,到今天一直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事情,因为长平之战实际上是战国后期最强的两个帝国进行较量,胜利的一方将会在列国争霸中占据主动,而失败的一方就有被灭国的危险。
增加长平之战热度的不仅仅说这场战争是战国最大的一场会战,并且由于将帅决策的调换,以及最终的结果,演义出了很多的故事。其中最让人争议的就是对赵括军事才能的评定,那么若赵王不用赵括换廉颇,赵国能打败秦国吗?
长平之战关系重大,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对峙三年,双方都是咬牙坚持,不愿意放手。三年的征战让赵国内耗严重,国内不堪负重,故而赵王想速战速决。廉颇是一员宿将,他深知赵军的战斗力不于秦军,若是贸然与秦军决战,很有可能失败。赵王却不想这么多,赵国已经被拖得太久了,太疲惫了,故而赵王在秦国的反间计之下,选择任命与他持有同样“决战”想法的赵括为将军。
从战争的角度看,廉颇的想法非常正确,他只需要坚守已经建构好的“百里长城”,虽然不能取胜,但是秦军也不可能再进一步。从经济上说,赵国困难,秦国也困难,当时秦国在前线的兵力比赵国多很多,而要供养这些军队就需要更多的粮草,所以秦军也想速战速决。这也是为什么秦国会派人到赵国实行反间计鼓动赵王任用赵括的原因。(侧证秦国也没有过多的力量,可以从秦国不进攻赵国的晋阳得到验证,当时晋阳就在秦国边上,但是秦国没有进攻,只有一个解释,秦国当时也抽调不出兵力来。)
故而从战争的全局而言,速战并不是赵国最佳的选择,拖下去与秦军一起变瘦才是正确的战略,若赵王此时改变外交策略,通过外交手段,拉齐国或者楚国下水,赵国才有一线生机。年轻的赵王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速战速决,不惜犯下临阵换将的兵家大忌,还派遣了一个从没有实战经验的人作为大军统帅。
随同赵括上任的还有20万赵国援军,赵王让这二十万人的加入,本来是想增加赵国前线的军事力量,但也将国内的精锐部队都投入到了长平,这种情况不仅仅增加了长平前线的粮食消耗量,而且一旦长平战败,赵国就会面临灭国的危机。
赵括的确不是一名优秀的统帅,他上任烧了三把火,每一把都烧的是自己。第一把火,临阵换将,赵括上升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军队的将领进行调换,将廉颇的老将都调走,而任用自己的亲信。这种结果就是让熟悉战场情况的将军全部调走,致使赵国没有办法弄清楚秦军虚实。
第二把火、改变军中的制度,这一改变使得赵军基层已经习惯和磨合好的一些条例、作战风格等等,都受到了影响。最终的结果是赵军的基层的战斗力降低严重,各兵种配合出现问题。
第三把火、集中兵力,弃守要塞。赵括为了进行决战,集中兵力对秦军全军出击,因此也放弃或者削弱了一些重要的要塞防守力量,比如金门镇等。金门镇是太行斜道上重要的关卡,当年廉颇因为担心秦军从太行斜道威胁赵军侧后方,所以退军,将阵地建立在丹河东岸,现在赵括放弃金门镇,就是给了秦军侧面出击的机会。
赵括进行这些调整之后,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降临,在不了解敌军将领已经换成白起的情况下,贸然率领45万大军与秦军决战。双方一交战白起就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军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但是攻破不了秦军的营垒。
正面战场交战正酣的时候,白起命令两路大军偷袭百里长城,一路北军,由25000人组成,自丹朱岭和仙公山的中间,包抄到百里长城的后方,偷袭百里长城;一路自太行斜道,共计5000骑兵,直插金门镇,进攻百里长城的关隘故关。
故关是赵军内外联系的节点,占领故关,就彻底切断赵括军队与百里长城的联系,将赵括阻挡在百里长城外面,并最终将赵军围困在赵国的百里长城、秦国的防御堡垒之间,处在一个丹河两边一个狭小的三角地带。
此时邯郸城内的廉颇应该不会想到,自己花费巨大心血建造的“百里长城”,最终成为了挡在赵军回家路上的一道难关,45万大军最终没有越国百里长城回归赵国,他们都被斩杀在长平战场之上。
赵括用行动证实他不是一位出色的将领,而若用廉颇,赵国也不一定会取胜。因为从国家整体的实力而言,赵国比秦国差,长平之战外交失败是赵国的根源,赵国没能取的齐国或者楚国的支持,所以从一开始赵国就注定了很难取胜。
虽然廉颇不一定能取胜,但是不会败得这么惨。廉颇一定会实行长期坚守的政策,当时赵国前线只有25万军队,所需要的经济负担虽然很大,但是也不是完全拖不下去,退一万步说即使赵国大军撤出长平,实力也不会大损。
总体而言,廉颇此战一定会打的比赵括好,但是却不能保证取胜,只能将损失降到最低,至于说赵国统一天下,那就是无稽之谈啦。
帝国烽火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很遗憾地告诉你,即使赵王不用赵括,还是用老将廉颇,也改变不了未来赵国被秦国所灭。这么说吧,打仗打到最后,拼的是国力,而不是一场战争的胜负。就算长平之战,赵国打胜了,那也只是惨胜,短时间内,赵国也许度过一段平安时期,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随着秦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赵国必灭。
再则,长平一战,赵国也很赢,即使有老将廉颇,也是力有不逮。要知道廉颇并不是善战之将,年轻的时候,廉颇还能够征战沙场,但长平之战前夕,随着蔺相如和赵奢的病故,可以说赵国内部良将已经不多了,否则怎么会一开始让已经七老八十的廉颇上战场呢?而廉颇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年纪这么大了,无法再和当年那样莽撞,面对如日中天的秦国大将白起,只能采取保守的守城之势,说白了,就是拖延时间,不让白起有可趁之机。时间一长,秦军自然会退兵。可惜赵王不知道这一点。
所以如题主所言,即使不换下廉颇,也依旧无法打败秦国,只是长平之战不会像历史中的那样惨败,近四十万赵军被坑杀。除非六国再一次合纵,倒还能抵挡得住秦军的兵锋。
青史回声
别说统一中国,廉颇连长平之战都“熬”不过!
因为,在这场战争一开始,廉颇其实是主动出击的一方。
但是!三战三败!最终只能被迫采用防守策略。
这里需要注意,可不是廉颇主动选择持久战,而是在打不过的情况下,被迫拼防守的。
另外,很多人说,廉颇很厉害,只要坚守不出,就能“拖死”秦国。其实,这种说法很站不住脚。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已经原超以往,所以持久战,最先拖垮的是赵国,要不赵国也不会派使者去秦国议和。
而且,赵王之所以换掉廉颇,启用赵括,就是因为国家耗不下去了,不能让廉颇再打什么持久战了,赵王想要速战速决。
最后,在长平前线,秦赵两边的兵种差距太大,秦国是骑兵,赵国主要是步兵,这还怎么打,赵国主动出击,肯定打不过啊。当时,赵国的骑兵都在北方,没在长平前线。
所以,长平之败,既有赵国战略战术上的失误,也是国力差距上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