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大師設計,海淀安置房居民將迎“夢想”校園

隨著北京市海淀區北部地區的開發建設,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向北部地區拓展,給城市新片區帶來活力。近日,記者從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海淀分局、北部辦等相關部門獲悉,包括1所9年一貫制學校、2所小學、8所幼兒園在內的11個教育配套項目計劃於今年開工。這些項目將由業內大師操刀設計,安置房居民將迎來理念先進、環境優美的“夢想”校園。

前沙澗小學:打造社區型花園學校

傳統的校園建築常被調侃為“排排樓”。一條走廊,兩排教室,不同年級的學生固定在各自的小區域裡,既缺乏交流,又缺少真正的活動空間。前沙澗小學的設計方案則讓人眼前一亮。

大師設計,海淀安置房居民將迎“夢想”校園

前沙澗小學區位示意圖

前沙澗小學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BIAD6A6工作室設計,位於蘇家坨鎮前沙澗地區。基於場地條件,前沙澗小學被設計成一個圍合式的院落空間,五棟建築由一層的大平臺及地下空間串聯起來形成整體,配備了豐富的多功能活動空間。下沉操場位於校園中心位置,既讓地下空間採光通風,也是孩子們豐富多彩活動的“共享空間”。

大師設計,海淀安置房居民將迎“夢想”校園

大師設計,海淀安置房居民將迎“夢想”校園

前沙澗小學效果圖

相比傳統教室,前沙澗小學在教室的設計上更是別出心裁。每4間教室擁有一處共同的開放空間,設置了圖書角、多媒體閱覽、討論室、閱覽區、飲水區等,孩子們可以三三兩兩聊天,可以獨自看書、休息,可以進行班際交流、年級集會等等,不再被束縛在教室之中。

大師設計,海淀安置房居民將迎“夢想”校園

前沙澗小學教室設計別出心裁

儘管用地條件緊湊,但設計仍然儘可能地創造了大量的綠化環境。校園的一層和二層平臺上進行了屋頂綠化,建築露臺也有豐富的植被。孩子們幾乎在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能接觸到真實的大自然。

“前沙澗地區的回遷住宅已經初具規模,但相應的配套設施還有待完善,整個社區缺少文化氛圍,也缺少一個可以讓居民聚在一起的場所。”設計團隊負責人、北京建院副總建築師王小工介紹,為此,在前沙澗小學的設計中還將考慮到未來的開放共享。

大牛坊幼兒園:開放空間讓孩子自由玩耍

在西北旺鎮,大牛坊安置房配套幼兒園也是大師手筆。

據瞭解,幼兒園處於被高層居住區圍合的狀態,建築設計受到場地日照條件等種種制約限制。面臨逼仄的用地條件和侷促的建築面積,大牛坊幼兒園能建成什麼樣?設計團隊負責人、非常建築創始人張永和給出了令人滿意的答案。

大師設計,海淀安置房居民將迎“夢想”校園

大牛坊幼兒園區位示意圖

“回想起小時候的幼兒園,就是一個特別大的房子,裡面有一部滑梯,所有小朋友都在一起玩。”帶著對自由自在的童年時光的回憶,張永和帶領團隊設計了一個更加開放、靈活而安全的幼兒園。所有班級的隔斷不再是圍牆,而是可以開閉的門,當隔斷全部打開時,整個樓層就成為了一個開放的大空間,讓孩子們“撒丫子”玩耍。

大師設計,海淀安置房居民將迎“夢想”校園

不做溫室裡的花朵,大牛坊幼兒園的設計更希望讓孩子們在這裡感受到四季的更迭。每個班級都有一扇門開向各自的陽臺,陽臺外表面是鏤空牆面。孩子們既可以感受到季節和天氣的變化,也可以獲得更加舒適的半室外活動場所。

幼兒園還設計了大量的公共空間,可以舉辦展覽、演藝、演講等,培養孩子們的集體觀念、社會意識等,讓這裡成為未來社會活動的演練場。

大師設計,海淀安置房居民將迎“夢想”校園

大牛坊幼兒園效果圖

11個教育配套項目年內開工

除了運用最先進的設計理念,這些教育配套項目在建築技術上也十分領先。前沙澗小學將成為全市首批鋼結構裝配式校園之一,大量建築構件在工廠就能提前預製,現場裝配,大大減少施工環節的環境汙染。

與南部地區相比,海淀北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尤其是教育和醫療配套設施。《海淀分區規劃》中提出,積極開展多層次區域教育合作,推進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向北部地區輻射。

為此,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海淀分局會同海淀區教委、北部辦等有關部門,邀請張永和、朱小地、王輝、王小工、董灝、崔偉、野城等業內“大咖”,組建大師工作營,帶動7個國內外高水平設計師團隊,打造精品教育設施。

“這批教育設施項目的設計,從建築形態、活動空間到人性化思考各方面都進行了高水平的探索,為今後開展規劃服務拓展了思路,設計師們都傾注了大量精力和情感。”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海淀分局規劃實施科黃姍晨曦介紹,包括前沙澗小學、大牛坊幼兒園在內的11個教育配套設施項目計劃今年開工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