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年三十都有什麼講究?

夢想還是要有地


春節是中華兒女最受重視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節日。據史料記載,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而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作為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是“歲窮月盡”之時;而除夕夜又是“一夜連雙歲”,承接著舊歲與新年的交替。

大年三十作為具有重要象徵意義的時刻,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許多習俗和禁忌,其講究也不少。

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孃家

過去有“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之說,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這兩天,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只有到正月初二才來孃家。據傳說,如果出嫁去回孃家過年,看到孃家三十晚上的燈火,孃家來年就發不了財,又得受窮,還會破財不興旺;再者,出嫁女是外人,在孃家過年,是對祖宗的不敬。其實,這是重男輕女的表現,也是封建迷信思想的根固太深。

貼春聯“福”字

貼春聯是大年三十當天的重要活動之一。春聯多寫在紅紙上,多以討吉祥、抒懷詠志為主,希望來年的生活紅紅火火。有的家庭也會在大門上貼上門神,以保家宅平安,守護新年安寧。在家旦貼“福”字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貼“福”字的習俗在中園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因為中國有“一福壓百禍”的說法。

據說,中國人貼“福”字主要有兩個寓意:一是辭舊迎新,二是“五福”臨門,吉祥如意。如今,五彩繽紛,圖案各異的大“福”字,也為人們過年增添了歡樂和喜慶,裝點出一個吉祥年。

吃年夜飯——慶團圓

吃年夜飯,是一家人一年之中最幸福最團圓的時刻。年夜飯也稱團圓飯。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以人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為福。年夜飯,象徵著一家人平安無事,團圓美滿,又讓大家一起分享一年來的豐收和喜悅,除去一年來的辛苦和勞累,迎接幸福吉祥年的到來。

年夜飯桌上的美食可有講究。“北方餃子南方魚”。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其豐盛程度已今非昔比,但對北方人來說,餃子是年夜飯的“重頭戲”。俗語說:“年夜飯,似元寶”。人們還以為除夕夜誰吃得餃子多,誰來年賺錢就會多。在一些地方,人們為了圖個吉利,在餃子裡放一枚硬幣,讓大家“口口咬錢,歲歲進寶”。誰要是吃到了這個餃子,會認為在新的一年裡大吉大利,財源滾滾,八方來財。而南方人年夜飯少不了魚,取其“連年有餘”之意,以求來年富足充裕,吉慶有餘。

年夜飯之後,長輩發紅包是必不可少的。時至今日,在我們當地還有晚輩向長輩磕頭的習俗在流傳。

說吉祥的話

年三十晚大家說話都要有分寸。大人對孩子要和顏悅色,不能謾罵呵斥,以求新的一年家庭和睦,和氣生財。我們當地還忌諱呼叫孩子的名字,就是姊妹之間也要呼姐喚弟,圖的是一種平安。而且還不能說,諸如“破”、“死”、“病”、“輸”、“敗”之類的“不吉利”的字眼。

守歲

守歲是三十晚上最有亮點的活動。一家人團聚,遍燃燈興通霄不熄,或看電視,或喝小酒,或玩撲克,就等新年的鐘聲響過的那一刻。單是打著小盹,著實讓人難熬,因此,守歲也叫“熬年”。守歲的習俗,既有對逝去歲月的惜別之情,又有對來年的美好期盼之意。三十晚不關燈,則象徵看要把一切邪瘟病疫驅走。

年三十,預示最隆重最喜慶的傳統節日——春節來到了。人們都想圖個吉利,便把這一天看得很神秘,認為不管發生什麼,都是新年運氣好“兆頭”。因此,總是逢人拜年道吉祥,待人和善喜洋洋,而且還有了不少的講究。


為生活而提神


過去中國的經濟不好,過年的娛樂活動也不多,人們除了聚一塊吃個年夜飯就是一家人聚一塊聊聊天,或者看看電影,演出,看看電視。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現如今各項商業娛樂活動也多了,人們選擇的機會也多了。因此,中國的春節也進入了現代化。西方的,東方的,出國的,外國人來中國過春節的形形色色什麼樣的方式渡過春節的都有了。對我一個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吃完年夜飯,坐下來靜靜的看個春晚與朋友,同事分享春晚節目其實是一個很滿意的感覺。


一碟清水


我們這裡的習俗是給祖輩上墳,接著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看春晚。


何芬玲


貼春聯,祭祀祖先,做一桌年飯(中午),放鞭炮。晚上一家人一起看春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