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甲午战争撞击吉野舰的爱国将领邓世昌,为何被骂是历史捏造的英雄?

观景谈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并不稀奇,这年头什么人没有。

北洋水师的惨败,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不能抹杀一些官兵的英勇。

邓世昌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历史问题的讨论,其实大家都是根据资料分析,什么要的讨论都是值得欢迎的。

然而现在有很多人是先预设了结论,然后想方设法找资料去证明。

当然,现在是商业社会,而历史这种东西早在几十年前就被研究的很透了。

到了今天除非有什么爆炸性的发现,你再出书也没有愿意看那些早就知道的东西。

所以很多人标新立异,语不惊人死不休,出现了很多断章取义的东西,比如关于邓世昌的争论。

其实对于邓世昌的政论,最根本的纠结在于这一段回忆:镇远舰美籍帮办马吉芬回忆,致远舰“幸存者只有七名海军士兵……他们所说,各不相同,难以置信。但唯有一点说法一致,据说,邓舰长平时所饲养一头大狗,性极凶猛,常常不听主人之命。致远舰沉没后,不会游泳的邓舰长抓住一块船桨木板,借以逃生。不幸狂犬游来,将其攀倒,手与桨脱离,惨遭溺死。狂犬亦为主人而徇死。”

很多人由此认为,邓世昌根本不是自杀,而是被自己的狗掀翻了救生工具而死的。

这个回忆录仅仅是道听途说,马吉芬是镇远舰的水手,不是致远号的水手,他不可能亲眼看到。

然而,这里有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邓世昌究竟会不会游泳?

现在没有确切资料证明,但我们认为邓世昌应该是会有游泳的。

因为邓世昌不是丁汝昌这种空降到北洋水师的骑兵军官。

他18岁就进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学习了5年时间。随后,他从“琛航”运输船大副做起,花费15年时间才成为致远号舰长。

正常来说,作为海军学员,邓世昌不可能不去学习游泳,不然就是头脑坏了。

况且当时他才18岁,年轻好动,学校又在水边,就算出于娱乐也不可能不去学习游泳。

鲁迅学了几年采矿,还练成了一身爬桅杆的好功夫。

第二,太阳犬害死了邓世昌?

现在看来不可能。

谁都知道,狗几乎天生就会游泳。尤其是太阳犬这种常年跟着主人在军舰和岸边的大狗,肯定是精通游泳,比人类强得多。

而且大狗智力高,通人性,明明自己游泳能力很强,却跑过来将主人还是,这种可能性太低。

因为当时致远号已经沉没,在海面上漂浮的各种木制品不会少,而获救的水手又只有7人。

这7个人依靠漂浮物自救,都是毫无问题的。

人尚且可以,狗找个什么漂浮物当然也没有问题,为什么要去爬到主人身上?

这种逻辑上根本说不通。

其实,无论邓世昌是怎么死的,他指挥致远号撞击联合舰队是事实,这就足够了。

他死于自杀还是淹死,对于邓世昌本人是英雄的定义没有影响。

况且,马吉芬只是一家之言,没有任何其他证据可以侧面证明,不能当做历史来看。


萨沙


对甲午海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黄建勋、林履中、林永升,甚至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提督丁汝昌、总兵刘步蟾,但是绝大部分中国人,肯定知道邓世昌。战后被追封太子少保,谥号壮节公,再加上光绪帝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事迹在清代,已经有了巨大的影响力,经历民国至今,各种媒体的宣传,民族英雄的形象毫无争议。近年来,为什么会有人对邓世昌的英雄形象提出质疑呢?主要是他们认为海战中的一些细节,不符合常理。

01“致远”舰的位置


众所周知,北洋海军是夹缝雁阵出击。联合舰队则采用的纵队,有战场的左侧向右,至北洋海军右翼时,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纵向前插。根据后来双方的海战报告,进行海战推演。这时作为第一游击队的“吉野号”在“致远”舰的身后,如果“致远”想发起冲锋,则需要进行180度转向。依据此事,很多人提出质疑,一是当时战况危机,“定远”被围攻,面对“松岛”的“致远”,向日本海军发起冲锋,本身就是为了缓解旗舰“定远”的压力,转向180度岂不是舍近求远。二是作为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吉野”的设计时速是23节,“致远”只有16节,机动性上的代差,邓世昌不可能不知道。三“松岛”做为日本海军旗舰,撞沉“松岛”的意义远比撞沉“吉野”大。


根据中日双方海军,战后的海战报告,乃至当时在附近水域的西方观察团都有记录,“致远”发起过冲锋。根据最新考古显示,“撞沉吉野”是一种错误的记录,邓世昌的目标是“松岛”。

02“致远”沉没迷踪


由于甲午题材的影视剧,把“致远”的沉没描述为,中鱼雷而沉。很多人对“致远”的沉没提出了质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经验最丰富的英国海军,在距离三百米的水域,命中率不过25%。确实当“致远”的沉没有三种说法,一是中鱼雷说。二是舰体老化,船舱密封条老化严重,大量进水,引起锅炉爆炸。三是本已倾斜的舰体,被大口径火炮击中,向右倾倒。影视剧中为了艺术创作的效果,显然采纳了第一种说法。


根据战后,日本海军各舰长提交的海战报告,多名日本海军舰长均提到,他们当时击中了“致远”(争功),附近海域观看的西方观察员及媒体,记录中也有最后时刻“致远”右侧被大口径火炮击中的记录,也印证了这点。

03性格


作为北洋海军中的广东人,长期被闽党军官集团所排斥,甚至以刘步蟾为首的闽党给邓世昌起了个外号,“邓半吊子”。因此,又有人提出质疑,“定远”被围攻时,“致远”怎么可能出来为“定远”挡枪。


确实,邓世昌不同于别的管代,坚持在舰居住,对水兵训练要求严格。父亲过世也没有回家,只是一遍遍的写“不孝”二字,特立独行。他的口头语就是,“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的其所,死的值”。1894年9月17日,下午三时许,旗舰“定远”被日本海军围攻,情况危急,“镇远”开始向“定远”靠近,并进行火力支援,突然“致远”冲向“定远”右前方,为“定远”挡枪。这正是邓世昌特立独行性格的体现,他深知“定远”作为旗舰、核心,如被击沉,北洋海军将会陷于不覆的境地。


04结束语


在船体倾斜的情况下,邓世昌命令“致远”向日本海军本队发动冲锋,“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黄海一战,邓世昌抱着拼死的决心,这种英雄形象是捏造不出来的,一个人置生死于度外了,还有必要在乎身后的形象吗?120年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在记录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差,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佐证,邓世昌无疑是民族英雄。


湖心孤舟记


在打捞出致远舰残骸后,邓世昌用舰身撞击吉野丸的事迹可能并不是事实,但却不代表邓世昌不是英雄!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网络上出现了一帮针对我国民族英雄的网黑,在他们的观点里,岳飞、戚继光、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是英雄,而外国人华盛顿砍棵樱桃树都被大吹特吹,其目的昭然若揭。

为什么说撞击吉野有可能不是真的呢?

2015年,邓世昌的致远舰被成功打捞上岸,人们惊奇的发现,在军舰的鱼雷发射器中,还留有一枚蓄势待发的鱼雷。

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许我们从小知道的“邓世昌驾驶弹尽粮绝的致远舰力图用船身撞沉吉野”的说法并不属实,致远舰仍具备发射鱼雷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有鱼雷不发射,致远舰却径直向吉野舰逼近呢?

网黑说这是邓世昌的指挥失误导致致远舰没有发射鱼雷就被击沉,我的回应是一个字:呸!

真相是这样的

曾经被称为“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在长期得不到朝廷军费支持下,逐渐落后,慈禧太后宁可大操大办自己的寿辰,也不愿意为北洋舰队多买一发炮弹;而另一方面,日本天皇作出表率,节衣缩食筹备海军,民众更是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持日本海军的建设。


所以甲午海战实际上是一次不对等的战争,得不到国家支持的北洋水师面对的是小日本的倾国之力。

日本的吉野丸旗舰是当时最先进的军舰,无论航行速度,还是装弹速度,都比致远舰高出几个数量级。

这么说,日本的鱼雷发射器已经可以做到一分钟发射4到5枚鱼雷,而致远舰,当时最快速度仅仅是5分钟才发射一枚鱼雷。

正是这个原因,每一次鱼雷的发射都要力求精准命中,一旦未能命中目标,那么也许就再也没有发射的机会了。

所以致远舰装好了鱼雷,义无反顾的向吉野丸冲去,目的只有一个:最大程度的接近目标!

因为只有这样,这来之不易的鱼雷才有可能更精准的命中敌方旗舰,但付出的代价便是成为所有敌舰的众矢之的。


虽然还未等鱼雷发射,致远舰便被日方鱼雷击中,包括邓世昌在内的全舰人员以身殉国,他们都是民族英雄,都值得被后人铭记在心!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民族英雄千古!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邓世昌,广东人,父亲邓焕庄本是经商之人,但是在六十四岁高龄的时候才有的他,邓焕庄也是非常高兴,本取名邓永昌,但是想到国家饱受战争,于是更名为邓世昌。

邓世昌也没有辜负父亲,他从小就聪明好学,他也深受西洋文化影响,于是认真学习洋文,进而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知识,邓世昌的接受能力非常强,英语和算术都很厉害,后来报考海军,并以优秀的成绩被录取,学习期间的邓世昌除了英语、数学之外,他的地理、航海天文学和航行理论都是非常优秀的,并且能熟练的应用各种仪器,于是邓世昌就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

邓世昌也出国考察过,是国内少有的开拓眼见之人,并学习到很多先进的军事技术进而理念,可以说出国锻炼也让邓世昌的眼界和思想有了重大的变化,于是他提出了“益详练海战术”,给国内海军带来了新的思想。可以说邓世昌也深刻影响着中国海军的发展。

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的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率领着“致远号”奋勇作战,可以说本可以战胜日本的中国战舰,只因为清朝的腐败,很多的武器弹药并不能正常使用,致使战斗最后很多的船舰以无弹药可用,而“致远号”以为冲锋在前,也被日舰围攻,导致“致远号”全身多处受伤,并且全舰起火,船身也开始倾斜,但是邓世昌却告诫大家:“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就是这样一句话,“致远号”开始向“吉野舰”撞去,本想同归于尽,但是却被日舰提前击中,导致沉没。所以说“致远号”本想撞“吉野舰”,并不是大家所想的撞上沉没的,所以说很多人有误区,以为“致远号”是撞上“吉野舰”才沉的,并不是。

虽然“致远号”被击沉,但是邓世昌却坠入海中,他的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游到他的身边,用嘴咬住他的手臂以救他,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一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这种气节能不为民族英雄吗?

邓世昌的战死,全国都很震惊,光绪帝知道后,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李鸿章更是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于是清廷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这笔钱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卫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表示纪念。

这些都足以证明邓世昌乃是民族英雄。至于为什么有人质疑,无疑有以下几点:

一、人们的误区,误以为邓世昌所在的“致远号”是撞击“吉野舰”才沉的,而“致远号”的目标确实是“吉野舰”只不过并未将其击沉。

二、现在键盘侠的网黑,邓世昌只是其中一员,很多网黑也黑过岳飞、戚继光、邱少云等人,这是典型的无知。

三、受外国思想影响,文化战争始终是一种无形的战争,就连强大苏联也没有经住美国的文化战争,也使得苏联解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文化的侵袭。所以希望国人也能清晰的认识到这点。

邓世昌的壮举,实属我中华忠义的表现,在抗争外国势力入侵时,虽败犹荣,打出了国人的气节,所以邓世昌必须是民族英雄,而且也不容他人质疑和谩骂,他做的事是大义之举,此乃英雄也。


历史文武君


历史上的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当中不堪回首的一页,毕竟作为一个东方大国,输给了一个“弹丸小国”的日本,而在这次战争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黄海海战,说实话那场战役清军实在没什么亮点,也只有邓世昌的表现体现了在民族危亡时刻一位真正的军人风范,所以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第一个疑点在于,当时他是不是要去撞击吉野号?

邓世昌撞击吉野号的事情,对于我们几代人来说,由于多年来各种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影响,使我们一直认为当时邓世昌是去撞了吉野舰的。而根据近年来许多考古发现,邓世昌很可能当时没有去撞吉野舰。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邓世昌所在的致远号吨位为2300吨,航速为18.5节,而吉野号吨位为4150吨,航速为24节,所以以致远号去撞击吉野号,在事实上应该是不可能的。只是当时战况来说,北洋水师极为不利,邓世昌带领致远号很可能是冲入敌阵做最后的一搏,力图打乱对手的进攻节奏,挽回北洋水师的败局。

第二个疑点在于,当时的致远号是怎么沉没的?可以确定的是,致远号当时是爆炸沉没,是被日军鱼雷集中沉没还是因自己的鱼雷爆炸沉没呢?有人推测,当时开战的时候北洋舰队出于“保舰”的意图,统一要把舰队上所有的鱼雷都丢弃到海中,以免中弹造成自损,致远号由于故障不能投出鱼雷,也就是这枚鱼雷造成了致远号沉没,所有认为邓世昌作战命令执行不力。

但这个事情实际上是杜撰的,没有海军在作战的时候要用丢弃鱼雷的方式来保住舰船,如果这样也可以的话,那怎么不把自己的炮弹都丢了?

第三个疑点是邓世昌的死亡。有人认为邓世昌在落水后因为不会游泳而溺水身亡。但实际上根据当时和他一同落水的官兵回忆,当时有鱼雷艇过来救援他们,邓世昌如果想求生完全可以等到鱼雷艇过来。实际上邓世昌是会游泳的,从他的履历就可以知道。他18岁进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学习了5年,之后从“琛航”运输船做大副做起用了15年才做到了致远号舰长。正常来说作为海员就会游泳,对于邓世昌来说就不可能不会游泳。之所以邓世昌拒绝救援,也是海军中的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舰长与战舰共存,一旦战舰沉没,舰长会殉职。这种情况在海战中经常发生。

实际上,当时无论邓世昌是否真的去撞击吉野舰,其实也改变不了他民族英雄的形象,即便他没有去撞击,也仍然是英雄。当然,撞击吉野号很符合一个英雄的形象,也容易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撞上去时候给人的快感。但海战不能呈英雄,也绝不是莽夫的行为,海战是技术性的作战,即需要技术,也需要勇气,在这两点来说,邓世昌都做的非常好。近年来有人质疑邓世昌,甚至诋毁他,我认为都是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做法,不足一提。


老威观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岳飞,于谦,邓世昌这些民族英雄,开始被一群别有用心的人抹黑,不久前还看到一篇帖子,讨论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现在又有人怀疑邓世昌是被捏造的英雄,这和所谓的质疑精神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就是一种悲哀,而这些造谣的人,非常的可耻,无下限!

邓世昌最早参加了福州后学堂驾驶管轮班考试,他考取了驾驶专业,在经过了七年的学习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由于海防薄弱,清朝自1840年后,在这上面吃了不少的亏,邓世昌这群学员,就是为了强大清朝海军实力培养的。邓世昌的表现非常的突出,所以他很受沈葆桢,李鸿章的人的器重。

邓世昌多次代表清朝海军被外派出国考察学习,1880年邓世昌被调往北洋海军,1881年邓世昌被清政府派往英国,接回了"超勇"、"扬威"两艘舰船,在前往英国期间,邓世昌将大多数时间用在了向英国海军学习上,虽然邓世昌没有像刘步蟾等人前往英国留学,但是他在几次被外派去接舰的过程中虚心求教,也一定程度弥补了这个遗憾。

1887年,李鸿章再次派邓世昌前往英国,德国,去接收清朝订购的"致远舰"、"靖远舰"、"经远舰"、"来远舰"四艘巡洋舰,经过十多年的磨砺,此时的邓世昌已经是清朝数一数二的海军专家了,他率领海军官兵沿途一路刻苦训练,邓世昌在1889年被任命为“致远舰”管带。

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迅速的发展现代海军,从日本皇室到普通百姓开始积极募捐,日本的三十多艘军舰,二十多艘鱼雷舰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购买的,事实上在1890年时清朝的北洋水师在总吨位,舰艇数量上,和日本相比都还在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北洋水师从1888年成立之后,就一直没有买过新的军舰,而日本舰队却在不断的增添新的舰船。

到了甲午海战前夕时,日本舰队舰艇总吨位就已经全面超过北洋水师了,虽然主力舰主炮口径比不上北洋水师,但是从射速到航速却都已经超过了北洋水师,而另外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虽然北洋有邓世昌,刘步蟾,丁汝昌这群人,但是军队编制臃肿,荒于训练,即便有优秀的军官群体却难以支撑起整个北洋水师,而1891年后,北洋水师连炮弹都不再购置,就算有和日本一样先进的战舰,又拿什么来打仗呢?

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邓世昌曾说过:“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甲午海战爆发后,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交战,很快就处于劣势,"致远舰"在黄海海战中受到重创,邓世昌并没有选择撤退,此时的“致远舰”就鱼雷管还有一发鱼雷,所以邓世昌下令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准备和吉野号同归于尽。

日本军舰集中火力炮击“致远舰”,“致远舰”的鱼雷管被击中爆炸,“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后本有机会获救,但是邓世昌却对属下说道:“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全舰25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邓世昌毫无疑问是民族英雄!他立志杀敌报国,但是生不逢时,只能用血肉之躯抵挡日寇炮火,最后和致远舰沉没在大海之中,光绪皇帝亲自为他写了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以示哀悼,后世再各地也修建了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英雄们!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玄坤文史


既然打仗,有狗熊也有英雄,毫无疑问,邓世昌就是英雄。

从中日甲午战争看,日本军舰虽然和北洋舰队数量一样多,都是十二艘,但总吨位却是比北洋舰队大,火炮数量也比北洋舰队多,编队航速也比北洋舰队快,其主力舰艇“吉野号”更是航速可达22节。而且日本是偷袭的北洋舰队,以有心算无心,打的北洋舰队一头懵。在激战中,致远舰管带看到“吉野号”等四艘军舰一起围攻老大定远舰,就下令将致远舰挡在了定远舰前面,于是被日本军舰打成了筛子,邓世昌最后看打又打不过人家,逃也逃不了,干脆不如何“吉野号”同归于尽,于是开足马力冲向吉野号,可惜运气不好,致远舰被敌舰鱼雷击中,最终沉没,全舰250名官兵。只活了7人。



对于邓世昌是否英雄的质疑有几种原因。

首先,认为邓世昌战术错误。这种理论来自对敌方吉野号的航速判断,吉野号的航速22节,致远号航速18节,就算邓世昌开足马力全速撞向吉野号,也追不上。所以“撞沉敌舰”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错误战术安排。老实说,这个安排的确有点问题。但是要知道,此时面对的是四艘日本军舰,退也是死,进也是死,何如轰轰烈烈一把,舍身掩护其他舰艇撤退,这是多么壮烈的战术安排啊,当时当地,面对强敌,“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有几人能做到?这难道不能成为英雄吗?



其次,认为邓世昌是为满清王朝服务。对于这点,我竟无语了。现在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满清王朝是腐朽的异族王朝,邓世昌之类都是为满清人服务的奴才而已。清末,清军吃了无数败仗,认为北洋舰队从管带但船员都是喝花酒,抽大烟的货色,是没有丝毫战斗力的,邓世昌也一样。而且还邪恶的推断邓世昌就是被抽大烟抽昏了头才发出撞击“吉野号”指令的。这伙人啊,彻底否定清朝,当然不会放过为清朝服务的每一个人,包括英雄邓世昌。岂不知他们连自己哪里来的都不知道,没有清朝能有他们?



最后,认为致远舰250人阵亡,只有7人没在爆炸中身亡,其中邓世昌抛弃致远舰和官兵们提前跳水求生。这是从细节上找毛病的。事实上,邓世昌在爆炸后落水,有船员把救生圈扔给他,被他推到一边。有救生船赶到,他也没上。甚至他那著名的爱犬想把他扶起来,但他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与爱犬一同沉海。说实话,每次想到此处,我心痛万分。但那些质疑邓世昌的人,你们心不会痛吗?


对于邓世昌,我们要实事求是的分析。他首先是一名军人,的确也尽到了一名军人的职责。其次,他是一名大清王朝的官员,为国尽忠死得其所。最后,他是一名华夏儿女,无愧于名族大义。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邓世昌

望风瑟瑟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北洋舰队“致远”舰的舰长,他是甲午海战中毅然率领“致远”舰撞击日军“吉野舰”以求同归于尽的杰出爱国将领,光绪帝亲自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然而却有人质疑,他的“爱国英雄”称号是虚假宣传的产物,驾舰撞击吉野号是盲目行为,那么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他们认为“致远”舰的速度不及“吉野”舰,在蒸汽动力、铁甲战舰及火炮的年代,用撞击这种战术很不明智。然而,当时日军舰队已经对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形成了合围的之势,邓世昌撞击吉野舰成功吸引了敌舰的注意力,减轻了旗舰压力。

当时吉野舰处于敌方纵队队形,不易转身,且吉野舰侧舷装配有速射炮,当时的位置是吉野舰的最佳射击位置,又正好与致远舰形成90度垂角,此时致远舰全力撞击吉野舰,一旦撞上不仅能让吉野舰受重伤,还能迫使它转变角度,降低它 的火力效果,改变北洋舰队不利的作战局面。


由此可见,邓世昌撞吉野舰并不是盲目之举,而是试图以自己重伤的战舰,为险象环生的战局做最后一博。

然而又有观点指出致远舰爆炸沉没,并不是被日舰鱼雷击沉,而是因自己鱼雷引爆被炸沉。那致远舰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沉的呢?

有人推测指出北洋舰队在开战之前,由于“保舰”的命令,所以统一要求各舰将鱼雷弃投海中,以免中弹引爆造成自损,而“致远”舰由于故障不能将鱼雷投出,正是这枚鱼雷造成了“致远”的沉没,所以他们认为邓世昌对作战命令执行不严。


我们有点常识也知道,北洋舰队接战前要求弃投鱼雷是杜撰的,没有事实依据。而且战舰上的武器不仅有鱼雷,也有炮弹,如果怕鱼雷引爆就将鱼雷卸掉,怕炸弹引爆就将炸弹卸掉,那军舰还有作战的能力吗?

致远舰爆炸后,邓世昌拒绝救援,誓与致远舰共存亡,然而又有人对他的英勇牺牲提出质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质疑呢?

他们认为致远舰重2300吨,如果邓世昌坚守岗位就不会坠入海中,如果他真不怕死,完全可以与舰共存亡,所以他们推测邓世昌并不是因为战舰沉没而落水,而是为了求生跳海,他的英雄称号名不符实。

要反驳这个观点并不难,首先致远舰幸存的官兵都是随”致远舰“一起落水的,舰上的官兵都纷纷坠海,邓世昌为什么会例外呢?他们目睹了整个情况,如果邓世昌确实想求生,那么他完全可以接受前来救援的鱼雷艇的施救。

其次,亲历海战的人也证实“致远”舰是在中弹发生大爆炸的情况下迅速沉没的,”镇远”舰上目睹此情形的美籍洋员马吉芬亲自记载了这一情况。

第三:邓世昌的英勇行为并不只有一时冲动,他一贯如此,丰岛海战后,他激励全舰官兵:“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见“定远”危急,高呼:“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遂率舰冲向敌舰,直至壮烈牺牲。

他的拳拳爱国心,英勇行为、视死如归、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历史事实,他的爱国英雄称号也是任何人都不能抹黑的。


雨霁视角


邓世昌乃壮烈殉国之人,值得以“英雄”二字加身。

历史学家唐德刚在写到邓世昌时曾经喟然叹曰:“将来如有朝一日,我黄海血战殉国将士含冤得雪,立碑平反,则此两头义犬,也应该勒石纪念啊!”

唐德刚所说的“两头义犬”实为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养在两条狗,当时邓世昌见败局已定之后,下令致远舰撞向日舰,只可惜没有成功,邓世昌及舰上士兵两百多人同时坠入海中,这两条狗也一样。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条狗当时竟然试图去救邓世昌,咬着邓世昌不放,但是狗终究救不了邓世昌,从而和邓世昌一起沉了下去。

曾经参加过黄海海战和威海海战的北洋水师老兵陈学海也说:“邓船主是自己投海的。他养的一条狗叫太阳犬,想救主人,跳进水里咬住了邓船主的发辫。邓船主看船都沉了,就按住太阳犬一起沉到水里了。”

这两条狗尚且应该得到纪念,更遑论投海殉国的邓世昌?

或许有人会说,北洋水师军纪怎么这么败坏,竟然还在舰船上养狗,难怪会输给日本海军,难怪会输得干干净净了。

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时海军在船上养宠物是传统,不独中国海军如此,各国海军几乎没有不养宠物的,日本当时还在旗舰“松岛”号上养黄牛呢!不过,这头黄牛挺倒霉,它在甲午海战中被北洋水师的炮弹击中,然后“哞”了一声之后歇菜。

所以说邓世昌养狗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也不用拿这事来揶揄邓世昌,也难怪唐德刚写邓世昌的时候会忍不住感叹“末世友情,人不如狗”了。

狗尚能懂得人情,何以人竟不如狗哉?

狗尚能随主人以死报国,何以人竟然不如狗哉?

人不如狗,莫过如此。

1894年9月17日,这是邓世昌短短45年人生当中的最后一日,我们且看看他这最后一日是如何的英勇。

当时已经到了黄海海战的最后时刻,只是致远舰却已经陷入了日舰的包围之中,邓管带虽有心继续作战,甚至是冲出日舰的包围,又或者是重创日军,只是致远舰已经多处中了日军的炮弹,已经无力再战了。

所以,这时候的邓世昌也到了作出最后决定的时刻,是坐以待毙地成为日军的俘虏,将致远舰拱手让给日军,还是自我毁灭呢?

邓世昌站起来看着船上250士兵毅然决然地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如今之事,有死而已!”

既已以身许国,便得将生死置之于度外,这是冲天之豪气,很多人在出事之前也能腆着脸说几句这样的豪气话,可事到临头之时,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做到面不改色、初心依旧,并且从容赴死?

那位曾经写出“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先生,最后不也成了罪人?

邓世昌终究未负国家和民族,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我毁灭,试图用自己的牺牲去给日军最后的沉重一击。

他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倭舰不就是仗着“吉野”才在我们眼前逞威风嘛?只要咱们将“吉野”号给撞沉了,看他们倭人还怎么嚣张!

只要撞沉了“吉野”号,必能打击倭人士气!

撞他娘的!

于是,致远舰全体官兵在邓世昌的指挥下,开足了马力,想着“吉野”号冲了过去,这是决然赴死呀!

可是一旦功成,那么比能够给予日军沉重一击,这是英雄之举,非有胆魄者不能行此孤注一掷之事。

只可惜,眼看致远舰将要撞上吉野号的时候,倭人连发炮矢,致远舰不幸中了一炮,以致于撞沉吉野号的希望落空。

邓世昌坠海之后,不论是他养的两条狗也好,是随从想用救生圈救他也罢,他都没有接受,反而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他终究还是选择了以死殉国,这样的人不是英雄,难道那些对他骂骂咧咧的人才是英雄?悲哉!

邓世昌壮烈牺牲殉国的时候,殊不知京城里的慈禧老佛爷却还在忙着她的60岁生日呢!李中堂也在忙着想怎么讨老佛爷欢心呢!

李中堂一味避战求和,岂不知已经避无可避,终致于他一手打造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

老佛爷却没什么心情管这些“破事”,甲午战争打没打赢她不关心,邓世昌有没有牺牲她也不关心,她只关心自己的统治会不会动摇,她只关心怎么才能给自己过一个安安稳稳又奢侈的60岁生日。

李鸿章为了满足老佛爷的生日愿望,也只好东渡签约去了,途中还挨了一枪,真真是为了老佛爷而出生入死。

条约一签,又是割地,又是赔款?此谁之过也?慈禧之过,李鸿章之过也。

邓世昌投海殉国,是英雄也。


宁糊涂


这样的说法不但让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心寒,也让中华传统道德礼教情何以堪?

邓世昌是甲午海战的英雄,1849年出生于广东番禺,少年时代的邓世昌十分聪慧,不但精通算术而且会说英文,在当时很有名气,后来进入沈葆桢开办的驾驶管轮班,步入海军的序列。

甲午海战时期邓世昌认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奋勇杀敌,最后弹尽粮绝,仍然以舰身想要与日军同归于尽,后被鱼雷集中,壮烈牺牲,清廷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至于所谓邓世昌是历史捏造的英雄,说法大概有以下来源

首先是因为日本人自己否认吉野号差点被致远舰撞沉这一事实,也有人说当时清政府要制造一个英雄振作军威,网上还有一种说法是邓世清政府即使要在失败之后找个功臣来振作军威,但是这些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毕竟造英雄也轮不到邓世昌,清朝不缺将领,而日本否认这事情原因更好理解,总而言之,所谓捏造,其实荒缪至极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