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记忆中的年味:祭灶糖、枣花馍、炸丸子、贴春联……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时间过得真快,一年的时间转眼间接近尾声,2019年又在繁忙中已然过去。

回首过往,生活琐事中的点点滴滴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悄无声息,唯有那记忆中慢慢逝去的年味,还记忆犹新地存在心头,真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

记忆中的年味:祭灶糖、枣花馍、炸丸子、贴春联……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但是,农村真正的年味大都是从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

小时候,每次看到大人们置办年货的时候,总少不了买上一块石头状咖啡色的糖,其实就是一块麦芽糖。因为这种糖是要在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晚上吃的,而腊月二十三刚好是祭灶的日子,所以就把这种糖叫做祭灶糖。到了小年的晚上,先拿一块糖放在灶台上,给灶王爷先吃。然后一家人才开开心心地围在一起吃。糖很甜,就是粘牙,换牙的时候不敢吃,总是担心牙齿被粘掉吞到肚子里。

记忆中的年味:祭灶糖、枣花馍、炸丸子、贴春联……

小年已过,农村就拉开了过大年的序幕,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蒸馍馍,枣花馍就是最典型的一种。为了突出春节团圆的气氛,馍馍总是被大人们揉成圆圆的形状,名曰圆馍馍,而枣花馍就是先用面搓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然后再把这些形状叠起来,最后在表面上尽可能多地按上一颗颗红红的大枣,美其名曰:枣山,寓意五谷丰登。

等到开始蒸馍馍的时候,小孩儿围着锅台转来转去急着吃,大人们总是神神秘秘地对着孩子说,蒸馍馍的时候小孩儿可不能随便乱说话,要不然有的馍馍会“生气”,就蒸不熟了。可是,淘气的孩子们总是管不住嘴,一不留神就开始说话。说来奇怪,到最后开锅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馍馍像浇了水一样是塌陷的。那时候就觉得,大人就是大人,说话真准。

记忆中的年味:祭灶糖、枣花馍、炸丸子、贴春联……

枣花馍蒸好之后过不了两天,家家户户又开始炸东西,鸡鸭鱼肉,萝卜丸子,馓子,麻花,麻叶。那时候,一年到头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大人们炸东西的时候,那一股股从灶房里面飘出来的香味,想想都要流口水。

在大人们的忙碌中,在孩子的嬉闹中,腊月二十八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人们的身边。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花花”同“画画”,就是年画和对联的意思。那时候人们贴对联,不用胶水,不胶布,而是一种用面粉和水掺和后烧制而成的面糊,俗称“糨子”。糨子打好之后,放凉,用扫帚头沾一沾,在门上刷一刷,年画往上一贴,“啪啪啪”用手从上面拍到下面,好像不费吹灰之力,一幅幅对联就贴好了,就等着过年了。

记忆中的年味:祭灶糖、枣花馍、炸丸子、贴春联……

农村人常说“打发不全的闺女办不齐的年”,不到过年的前一天,总是觉得自家的年货还没有办齐。直到大年三十那天,就算是没有办齐年货,人们一旦相互问起时,大人们都会爽口答应一声:办齐啦,办齐啦!

可是现如今,农村里的年味变得越来越淡,过节就像放假一样。家家户户过年自家蒸馍馍的已经很少见,大多都是在馍店买的现成的,再也找不到那种农村一层层蒸笼蒸馍馍的人家了。现在大家对过年也没有什么期盼了,想想以前,满满的都是回忆,于是人们就感叹:记忆中的年才叫过年,现在的年是过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