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一戰之後的趙國,被推上了滅亡的邊緣。邯鄲保衛戰決定了趙的生死存亡,這一戰,牽動著天下所有人的心,眾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輪流上演,眾多才華橫溢的英雄人物被永久銘刻:無論是虞卿說趙王、李同說平原君,還是信陵君竊符救趙、毛遂自薦訪楚,以至白起之說,都是那個歲月最永久最的記憶。在邯鄲一戰,無論是在戰國曆史上,還是在整個春秋戰國裡,亦可謂是那最燦爛的一頁。
一、秦的進攻
1、秦軍出發
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趙孝成王七年,秦昭王四十八年,九月,一隻精銳秦軍在五大夫王陵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的出發了,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趙國首都--邯鄲!其實,他們只是在完成九個月前的本應該完成的“任務”。九個月前?對,九個月前!
讓我們回到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的正月,秦軍取得了長平之戰的最後勝利,全殲趙軍四十五萬人,趙國人大震,諸侯國為之驚恐。秦軍乘著勝利,分兵兩路,一路由王齕率領,東越太行,攻擊皮牢、武安,輕鬆拿下;一路由司馬梗率領,向北攻克太原郡,勝利亦不在話下。這個時候,白起上報秦王,希望能運送更多的軍糧到前線,以便一鼓作氣攻下趙國。
趙國經過長平一役的沉重打擊,哪裡還受得了秦軍的猛攻,趙國上下一片恐慌。便派出蘇代攜重幣去遊說秦相範睢。範睢最後向秦王說:“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秦王本就很聽從範睢的意見,就同意了。至於為什麼範睢會這樣做,很簡單,怕白起功大,影響自己在秦的地位。白起本來就是前任宰相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範睢是現任相國,自然和白起有一定衝突,對白起心存戒心。秦王下令撤軍,白起也沒有辦法,只是從此憎恨範睢。
就這樣,趙國得到了喘息,但他們並不知道這個喘息時間會有多久,不知道如虎如狼的秦軍何時會再來。事實證明這個時間是:九個月。
2、長平之後的趙國
長平一戰,趙國損失了精壯勞動力四十五萬之眾,這個數字大約相當於整個趙國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間;而戰爭耗時三年,將趙國的社會財富消耗殆盡。用家家辦喪事,戶戶有哀鳴來形容這個時候的邯鄲,應該不算過分,更重要的是--趙國有亡國之虞!
秦雖然在長平之後,兵鋒並未直指邯鄲,並退兵而去,但誰也不知道秦國的軍隊會什麼時候出現。其實趙國人心裡面很清楚,現在不是秦軍會不會攻打趙國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來攻打的問題。
生死存亡之機,趙國上下同仇敵愾,化悲痛為力量,加緊了對國內的建設和抗戰的準備。白起論述趙國戰後的情況時說:“長平之事……趙之死者不得收,傷者不得療,涕泣相哀,戮力同憂,耕田疾作,以生其財。……趙自長平已來,君臣憂懼,早朝晏退,卑辭重幣,四面出嫁,結親燕、魏,連好齊、楚,積慮並心,備秦為務。”(《戰國策·中山策》)。
一個人在面對危急生命的危險的時候,很可能會爆發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力量,一個國家同樣是如此。用白起的話來說,就是“耕稼以益蓄積,養孤長幼,以益其眾,繕治兵甲以益其強,增城浚池以益其固”,經過九個月的苦心經營,趙國“其國內實,其外交成”,趙國的實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復,邯鄲的城防也得到了加強。
但是,我們需看到,趙國的實力與長平大戰之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趙國受到的威脅也並沒有消亡,秦軍是肯定會再次來攻。
3、虞卿的謀略
趙國在長平的失敗,最終以答應割地六城予秦,而秦退兵。但是,在秦兵退去之後,趙國國內因為是否履行割地的承諾而產生了分歧。
虞卿對趙王說:秦攻擊趙國是因為其自身的損失也十分巨大,如果他有能力攻下趙國,還有退兵的道理嗎?你這樣把城送給秦,只是秦打不下來的城送給了秦,你這樣不是在幫助秦國打自己嗎?而趙郝卻認為如果不把城送給秦,秦如果來攻,情況不是更緊急!趙王就問他們,如果割城給秦,你能保證秦就不來攻打趙國?他們當然不敢保證,不僅僅是他們,恐怕沒有誰敢作這個保證!
趙王這個時候也有些琢磨不定,於是便問剛從秦國回來的樓煩的意見,樓煩還是偏向於割讓城池給秦國。請注意這個樓煩,他在趙國的地位是很高的,之所以從秦國回來,是因為秦國曾經想讓他擔任秦國的相國,他的意見對趙王來說有很大引導性。
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秦國的戰略目標是統一全國,它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削弱各個諸侯國,不斷的蠶食諸侯國的土地,進行遠交近攻。趙魏韓是“近攻”的目標所指。所以說,割讓給秦六城,根本就不可能讓秦不再攻打趙,甚至不能保證秦在短時間內不攻打趙國--只要秦經得到休整,隨時都有可能來攻。而且,把這六個城送給秦國,使邯鄲失去了又一個屏障,使秦國的實力加強,這無疑對趙國是十分不利的。趙國如果割城給秦,正應了一個詞:抱薪救火!對付強秦的最好辦法就是合縱,只有聯合起來死命抗秦,這才是保全國土的最好策略。
其實,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的損失的確是相當可觀,白起說:“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這句話雖然有一定的誇張成分在裡面,但也足以說明秦的損失之大。秦國的退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回去休整,等到休整完畢也就是下一次進攻的開始。
在虞卿和趙郝的激烈辯論之後,趙王聽從了虞卿的建議,即不把承諾的城給秦國,反而割讓城給了齊國。趙王聽從虞卿的建議,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虞卿的話實在是有道理,讓人無法辯駁;二是,趙王在長平之戰時,沒有聽虞卿的建議,吃了大虧。當初虞卿建議趙王不要派人入秦求和,這樣會讓諸侯國覺得趙國抗秦的決心不夠堅決,所以不會來救趙。正確的做法是,死命抗秦,持重寶到諸侯國聲明利害,獲得救兵。而趙王還是派人到秦求和,秦把趙派使求和的事情高調宣佈,諸侯國果然不來救。長平之後,趙王一定是悔不聽虞卿之言,所以這一次,他極為重視虞卿的意見,並最終採納。
事實證明虞卿是對的,事實也完全依照著虞卿的策劃和預測而發展。齊國得到了趙城,很是高興,和趙的關係日益親密,並且和趙一同商議著伐秦的事宜。秦得知這一個消息開始不安起來,立刻派出使者到趙國。而趙國此時也學了秦的做法--把秦使到趙的事情宣揚出去,趙國的威信立刻提高起來,在這個時候,深受秦國攻伐之害的魏國就跑來要求與趙合縱--事情就這樣轉變對趙有利起來。
這裡有一個問題,虞卿為什麼要求趙王把城送給齊,而不是魏、楚、燕等國呢?首先一個,這個時候的魏韓兩國已經不能稱之為強國了,只有齊國還可以稱為強國。在秦對他們的連年征伐中,國土大片淪陷,人口減少。魏要求與趙合縱時,虞卿說“今魏以小國請其禍,而大王以大國辭其福”,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已經認為魏國是一個小國了,韓國的情況也大致如此,楚國也吃盡了秦的苦頭,而燕與齊比實力差很多,所以齊是趙結盟的首選;其次,就是齊和秦的關係。應該說虞卿是具有非凡戰略眼光的,秦的政策是應侯建議秦王的“遠交近攻”,遠交的主要對象就是齊,那麼要粉碎秦的戰略方針,爭取齊的合縱是必須的。而事實也證明,秦在得知趙齊結盟後雖說不上是恐慌,但也是十分擔心的,立刻派人到趙求和。虞卿的戰略眼光的確是十分的精準,可以說在整個戰國史中,也無人出其右。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回到本文的開頭了。
二、邯鄲鏖戰
1、邯鄲
講邯鄲之前,順便講一講趙的其他兩個政治中心,這對我們瞭解趙國的發展和全面把握趙國的歷史脈絡有一定的幫助。
⑴晉陽
趙國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隨著自身實力的增強以及發展的需要,曾經有過三個都城。首先第一個是晉陽。在遷都邯鄲以前,晉陽對於趙氏的重要地位可以說是關係到趙氏的生死存亡。早在春秋末年,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就開始在修築晉陽城,他採用板夾夯土這種即簡便又先進的建築技術來圈築城牆,城內建築用銅柱替代木柱,用丈餘高的荻蒿等堅韌植物主竿做牆骨,這樣就保證了晉陽的武器裝備,銅柱戰時可以煉成兵器,荻蒿可以做弓煎。
晉陽作為趙氏的政治中心大概有一百五十年,這比中牟的時間都要長許多,與邯鄲差不多。同時,晉陽也曾經多次拯救過趙氏,第一次是趙氏內部出現分裂(事情的經過因為過於複雜,牽涉太多,與本文題目關聯不大,所以不作介紹),導致了範氏、中行氏攻打趙簡子,趙簡子走晉陽,利用晉陽堅固的城防和六卿的關係挫敗了範氏、中行氏,並最終聯合其他知氏、韓氏、魏氏吞併了範氏、中行氏,趙氏的實力大漲。第二次,知氏同趙氏發生矛盾,聯合韓氏、魏氏攻打趙氏,趙襄子走晉陽,同樣利用城防抗拒三軍達三年之久,被晉水浸泡近三年而不垮。最終趙反而聯合韓趙滅了知氏。此一役可謂驚天動地,古人在評論春秋戰國的戰事的時候,認為最為慘烈的當為晉陽一役和長平血戰。晉陽之戰,趙分獲得知氏的部分勢力範圍,實力大增。
兩次晉陽戰役,最終的結果是每次都讓趙氏化險為夷,並且每一次都得以增強實力,晉陽真可謂趙之福星。公元前二百四十六年,晉陽被秦國佔領,趙國也就大勢已去,亡國指日可待。
⑵中牟
中牟作為趙的首都的時間並不長,只能說是一個過度,並且關於中牟的具體位置,現今仍然沒有一個清晰的結論(有鶴壁、中牟、邢臺等三說)。中牟雖然作為一個都城,但是在遷都邯鄲之後,地位大降,被用來和韓國交換土地。
⑶邯鄲
邯鄲作為都城是在趙敬侯時期,至此以後邯鄲就成為了趙國的象徵。邯鄲作為首都一共達到了一百五十九年(公元前386年到公元前228年),全盛時期的趙國,邯鄲可以被認為是僅次於臨淄的戰國第二大城市。邯鄲對於趙國的重要性其實我不必要多講,在前面之所以花那麼多篇幅去介紹晉陽,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說明趙國的城防在整個戰國都是首屈一指,邯鄲作為首都被趙苦心經營了一百五十多年,其城牆的堅固是毋庸質疑的。但是在趙成候二十一年(前334年),邯鄲被魏圍,第二年,城破。我們不得而知魏國是如何攻破邯鄲的,但在邯鄲之難結束之後,邯鄲為了避免再次淪陷,城防得到了更大發展,城牆更加堅固。這就是秦軍在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面對的邯鄲,一個以堅固著稱的邯鄲。
2、秦趙初戰
公元前二百五十八年二月,王陵率領的大軍來到了邯鄲城下--其他凌散的地方趙國抵抗力量根本就沒有被放在王陵的眼裡,也根本阻擋不了秦軍的前進。
艱苦卓絕的邯鄲保衛戰就此拉開帷幕。
王陵到達邯鄲之後,就把邯鄲城團團圍住,命令士兵奮死攻城,但邯鄲讓他們的進攻吃盡了苦頭。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其一、秦軍從秦國到邯鄲花費三個月,精力有一定的消耗,而邯鄲軍民以逸待勞;其二、邯鄲城堅固無比,居高臨下,此所謂地利;其三、邯鄲軍民自長平一戰,痛恨秦軍,上下齊心,同仇敵愾,抱必死之心,抗戰熱情空前高漲,此所謂人和。此三點,秦軍雖然裝備精良,人數眾多,且有乘勝追擊之勢,但想要在短時間內攻克邯鄲簡直是痴心妄想。王陵數次攻城,卻毫無進展,並且自己損失慘重,有五名校級軍官官在戰鬥中喪生,一校大約為八百人左右,也就是說,秦軍死了四千多人,這樣的損失對王陵來說還是能承受的,但他不能承受的是他對邯鄲沒有一點辦法。他面臨的情況是,只要自己發動進攻,結果就只有一個--加大自己的損失,而邯鄲還是牢牢的控制在趙軍手裡。
秦軍不能這樣耗著,耗著就意味著士氣一天比一天的低落,耗著就以為著後勤保障工作的一天比一天的艱鉅。
3、白起的拒絕
秦王在國內同樣的著急,當然,一局的輸贏他並不是很在乎,因為他還有一張王牌沒有打出來--白起。每到關鍵時刻,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總會為秦國立下驚世之功,長平打了兩年多沒見成效,白起一上任,幾個月就解決了趙軍年四十萬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準備進攻邯鄲之時,白起生病,秦王所以派王陵出征,現在白起病已經痊癒,正可以派上用場。秦王正準備下令,白起出徵!哪知,白起居然拒絕了,白起對秦王建議:“邯鄲實在是不好攻打,諸侯國的救兵就要到了。雖然去年我們在長平取得大勝,但我國的損失也實在是不小,我軍勞師去攻打邯鄲,趙軍在城裡應戰,諸侯軍在城外攻擊,裡應外合,內外夾擊,秦軍的失敗是必定無疑的。”白起的話主要就是認為攻打邯鄲不為明智之舉動,原因有三:一、邯鄲路途遙遠;二、諸侯救兵;三、邯鄲軍民死命抵抗。
白起不愧為一代名將,一下就道出了戰爭的形勢,分析出了戰爭的結果。我們同時也可以來為秦王謀劃一下,做一回事後諸葛。
邯鄲距離秦國路途遙遠,中間相隔眾多並不為自己所控制的郡城,長途跋涉去進攻,後勤保障拉長,損耗較大,而且容易受到趙軍的襲擊,事實也證明了在其後的戰爭中,趙軍對秦軍補給線的襲擊讓秦吃盡了苦頭。秦軍之所以會在邯鄲受到挫折,原因無非就是滅趙的時機還不夠成熟,秦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攻打裡秦國較近,而毫無還手之力的韓魏二國,吃掉自己能夠確切能夠吃掉的,而絕不打自己毫無把握之戰,這才為上上之策。
我們再回到剛才的話題,白起的拒絕是秦王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秦王不明白自己的常勝將軍、王牌統帥居然回拒絕自己的命令,他下令讓白起為將的命令成了一紙空文。秦王怒火中燒,但還是派應候範睢去請白起,應侯就問白起:“楚國方圓千里,士兵百萬,而將軍僅僅帶者幾萬人馬,就攻下了楚國的首都;在與韓魏的戰鬥中,你的士兵不及他們的一半,卻斬首二十四萬,使得韓魏至今都是秦國的屬國。您的豐功,諸侯無人不曉。現在趙國的士兵死傷十之有七、八,我軍數倍於趙軍。您以少擊多,獲勝如神,何況現在以強攻弱,以多攻少呢?”
看來範睢把勝利的原因歸功於軍隊的人數和白起的個人能力。此二者對於秦軍來說,的確是相當的重要,有了此二者,勝利的可能性就越大,但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勝利。於是,白起說道:“楚王仗著自己國家大,不理朝政,重用阿諛之臣,不重用賢良。楚國雖然很大,但是城防建設落後,士兵各自想著自己的家。楚國的局面是既無良臣,又無守備,所以我能獲得勝利。而韓魏兩國雖為聯軍,卻不齊心協力,相互推脫讓對方出戰,被我抓住機會,大敗他們,這有什麼神奇的呢?現在秦國在長平打敗了趙軍,不在當時趁機會滅掉它,卻有所顧慮。使他們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趙國上下利用一年的時間修繕兵器,增高城牆,修浚護城河,其民努力耕作,同心協力。現在如果攻打趙國邯鄲,趙國必定拼死堅定,必然不可能取勝,而諸侯國的救兵隨時都有可能會到,我認為攻打趙國必定會失敗”。
白起的一席話說得範睢慚愧而去。雖然白起因為長平之戰後是繼續攻打趙國還是撤軍問題上發生分歧,併產生可矛盾,但是白起的一席話卻說得頭頭是道,讓人無法反駁,並不是因為對範睢的嫉恨而不願為將,但是範睢對白起大概就沒有這麼客氣,在秦王面前把白起不願意為將的事情說了一遍,其實他用不著過多的添油加醋,秦王就已經發怒了。秦王就不明白白起到底是怎麼了,但是秦王作為一國之君,又豈會屈服於白起。秦王怒恨的說了一句話“難道沒有他白起,我就打不下趙國?”秦王下令,任命王齕代替王陵為將,並帶領著大量援軍增援火速趕往前線。
4、秦軍的困惑
王齕來到前線,首要任務當然是進攻。他臨行前,秦王囑咐他無論如何也要拿下邯鄲,他也深深的明白,只要自己拿下邯鄲,就是前人所未有之功,自己在秦國的地位一定會跟白起一樣讓高貴,而且,白起已老,自己遲早會成為秦軍的統帥。但是,如果拿不下邯鄲,自己很有可能會被秦王治罪。所謂成敗在此一舉。王齕下令,猛攻邯鄲,無論如何,要給我拿下邯鄲!
邯鄲危急,戰爭開始向不利於趙的方向發展!這是很自然的事情,秦軍的援軍趕到,而邯鄲孤城一座,外無援軍,這樣的條件如果僅僅用“艱苦”來形容,的確有點把邯鄲的形勢說得太好了點。真實的情況是,邯鄲城市內,軍民無糧可吃,樹木都被吃個精光,餓得實在不行了,大家一看,自己身邊就只剩下人了,那就吃人吧!吃誰呢?大人還要打仗,當然是吃小孩子,自己的孩子不能吃,那就拿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交換,我吃你的孩子,你吃我的孩子--這種悽慘大概根本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邯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但軍民根本就沒有投降的意思,這就是白起殺降的結果--投降保不了命,不投降還有一博,誰還會去幹投降的事情,即便死了也是為國捐軀,死得值!王齕的猛攻的結果只是增加了雙方的傷亡,而趙軍的士氣依舊如故,秦軍面對高大的城牆,死傷比趙軍多出不少。王齕陷入了王陵的困惑,進退亦不能!秦王只得益兵助前線加大攻擊的強度。
在這個時候,應侯向秦王舉薦一人:鄭安平!應該說,範睢舉薦鄭安平是信得過鄭安平的,不然他也不會斷然如此--因為秦法規定,舉薦之人出現了重大問題,是要誅滅三族的。當然,範睢舉薦鄭安平也是為了報恩,在範睢最危難的時候,是鄭安平救了他,可以這麼說,沒有鄭安平,就沒有範睢的今天。但鄭安平確實也並非什麼良將,自然不能與白起相提並論,即便是與王齕相比,也遜色不少。但秦王給了範睢十足的顏面,任命鄭安平為前線總指揮,秦王大概忘記了臨陣換將是兩軍交戰的大忌,也許秦王還在憎恨白起,他不能在白起的拒絕下輸掉這一仗,他無論如何也要打贏這一仗--人都會有意氣用事的時候,無論是庶人還是君王。當然我不是在說秦王完全在是意氣用事,只不過,到這個時候,這樣的苗頭已經在秦王身上慢慢顯現出來。
5、趙勝
秦軍很難受,趙軍比秦軍更難受,秦軍打不下邯鄲大可退軍而去,等機會再來攻;而若趙軍守不住,那麼對於趙來說就是趙國這個稱號從此在中國的歷史版圖中永遠消失。無論趙軍如何的勇敢,如何的齊心;無論邯鄲的城牆有多堅固,想要以己之力打退秦軍幾乎是不可能。原因很簡單,秦軍眾多,即便是不攻打,圍著邯鄲不打,邯鄲城的糧食耗盡,城破指日可待。可以說,邯鄲城內易子相食,可謂危急萬分。
這個時候,邯鄲的最高統治者把希望寄託在諸侯身上,他們當然是遍發救書到諸侯國,聲明厲害,請求救兵,當然,這件事情肯定不是這個時候才做,在秦軍來襲之日救書已經在各個諸侯王手裡了,只是,只是,到了現在,仍然沒有救兵的出現!趙王定不會忘記長平孤軍作戰的教訓,這一場戰爭讓他明白,僅以趙國之力,想要打敗虎狼之秦,用痴心妄想來形容大概不算為過。諸侯國的救兵不至,戰況日益危急,上下都在商議對策。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趙勝站了出來!
趙勝,趙宗室中的權威人物,輔佐過惠文王和孝成王,在趙國內屬於是除趙王之外的二號人物。其實,在這個時候,去諸侯國求救也只有他有資格。派其他人去?不早就這麼辦了嗎?使者去了無數,結果都還一樣;趙王去?那誰主持邯鄲的防務,如果消息走漏,被秦軍活捉怎麼辦?這樣看來,平原君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當然,這個任務也非同尋常,成則存趙;若不成,趙勝又有何臉面去面對地下的趙氏的先祖?
6、毛遂
平原君報著必成之心,他在動員大會上說:“如果能夠通過談判取得趙楚的合縱,那最好不過,如若不能,就算是遍灑熱血、丟掉性命也要取得合縱的成功。”當然,他還要在自己的門下挑選可以陪同自己一起去的助手,可是,人不能去得太多,太多也沒有太多的用處,是去求救,又不是去打仗!那麼就挑選二十個人,當然這二十個人當然必須是文武雙全,實力超群之人。平原君作為戰國末期有名之四公子,手下門客數千,選二十人出來根本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怪事發生了,選來選去,只選出來十九人,還差一人,不知如何是好?這個時候,戰國曆史最精彩的片段之一上演了!
一個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薦於平原君,想與平原君同去,但是平原君一瞅這個人,好象沒有見過,就問他:“先生在我這裡幾年了?”
毛遂有也簡單,直接回答:“三年。”
平原君也不拐彎,就說:“賢能的人,就好比是錐子在口袋之中,其鋒利的錐尖立即凸現。那麼如果先生賢能的話,在長達三年的時間內,為什麼沒有聽見左右讚揚你的賢能,而且我也沒有聽說過先生。先生還是留下來”
毛遂堅持:“我今天才請處於口袋之中,如果早將我放在口袋中,早就脫穎而出了,哪裡只有錐尖凸現!”
平原君見毛遂如此堅持,也就帶者他出發了。即便毛遂不才,還有十九個人,關係不大。
其實,十九人之說,應該是太史公的文筆所至,未必真實。毛遂自薦為真,但先前只選出十九人的事實確實值得探討。平原君手下三千人,不至於選二十個人也選不出,而且更不會巧到選了十九個就無論如何也選不出來了,這難道不是為了毛遂的上場而作的一個巧妙的鋪墊?
平原君一行該出發了,至於他們如何突破秦軍的包圍圈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成功的來到了楚國。在這個地方,我們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平原君會到楚國?諸侯國還有五個,為什麼選中楚國?這個其實也不難理解,魏國因為先前與趙國合縱和信陵君的堅持,救兵已經發出來了。而燕齊兩國未受秦國之害,還沒有切膚之痛,很難打動;而韓國被秦國打得早已經沒有了力氣,惟獨楚國實力稍強,而且與秦有著深仇大恨,深受秦國之害,顧更容易說服。也就是說平原君選擇的對象是既面臨著秦的巨大威脅,且有相當實力的國家,楚國自然上上之選。
毛遂既入選,但其他十九人並不把他放在眼裡,他們都是平原君手下有些名聲的人,肯定沒少給冷嘲熱諷,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得到了改變。毛遂與他們討論和商議的過程中,經常有獨到和非常有說服力的見解,令同行之人不得不佩服,漸漸的,在前往楚國的短短時間內,毛遂已經在二十人中位於主導地位--當然,這依舊是鋪墊。
平原君到楚國之後,平原君急不可待,即刻就見到楚王,商議請求救援的事情,但是從早上太陽一升起就開始談,到了正午還談論不決。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站在楚王的立場想一想:救,趙國旦夕不保,秦國益強,楚國危險;救,得罪強秦,後果難以估量,而且救兵能否取勝還是個問題,即便是取勝,自己也要損失相當的兵力。也是被求救一方的正常心理,那個時候,形容求救與被求救商議的情況,用一個詞語,“冠蓋相道”,意思就是說,來往使者坐的車輛把道路都給遮住了,但仍然沒有結果。畢竟,現實災難並沒有降臨在自己的身上,自己沒有必要去幹這一趟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楚王在猶豫中掙扎,那麼趙國就要在戰火中掙扎!
該趙勝帶來的二十人出場了,哦,不對,該毛遂上場了,十九人謂毛遂:先生上。所謂英雄,此時不上更待何時。毛遂按劍走到平原君跟前問:“道明厲害,幾句話就說完了,然而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結果,怎麼回事情?”楚王詫異,就問平原君:“這位是誰?”平原君以實相告,楚王怒,呵斥毛遂:“還不下去,我跟你主人談話,你有什麼資格插嘴。”如果說毛遂先前的舉動的確有些不禮貌,有點出格,那麼毛遂接下來的表現就可謂“驚世脫俗”了。毛遂按著劍,走到楚王面前:“王之所以敢呵斥我,不過是依靠楚國人多。然而我與你現在不及十步,你的手下也來救不了你,您的性命就全系在我的手上。”毛遂接著說:“湯以七十里而稱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地而讓諸侯臣服,哪裡是靠的士兵的多少。今天楚國地方五千裡,兵力百萬,這是稱霸天下的資質。以楚國之強,天下沒有能抵擋得了的。然而白起一個小混蛋,率領區區幾萬人,就打敗了楚國,打下了楚國的都城,毀壞了楚王的先人的陵寢。這些事情讓楚國世代受辱,連我們趙國都為此深深感到羞辱,而王卻無所謂,沒有一點報仇的意思。”楚王立刻答應了合縱的要求,即可調動,救援趙國。
毛遂的這一番話可謂精彩萬分,但是,只有毛遂明白這個道理?其實,平原君、楚王誰不知道其中的厲害,平原君在與楚王的談話中又豈會不說出這些道理,平原君難道不會說'趙滅,下一個就是楚國''此時正是楚國報仇雪恨之機'之類的話,楚王就真的不知道趙滅對楚而言意味著什麼?我看未必。那麼毛遂為什麼一說這些話,就立刻打動了楚王,無非兩個字:氣勢!平原君一行,有求於楚,理應態度謙卑。但毛遂上場,氣勢蓋過楚王,並無求救之言。直接就威脅楚王的性命,並沒有說唇亡齒寒之類的話,也沒有談救兵,而直指楚王的痛處,道出白起攻打楚國之事。以此激楚王,楚王受此,所以合縱。
但是其中有個問題,楚王是因為生命威脅才答應合縱的嗎?肯定不是,因為合縱無論成與不成,毛遂都不會傷害楚王,因為傷楚王,不但合縱不成,趙反增一勁敵,亡國成必然。楚王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楚王之所以答應合縱,完全是因為毛遂狠狠的擊中了楚王的要害。楚國受此大辱,只有兩次,一次是吳國打下楚都,伍子胥辱平王之墓,但吳國已滅,此仇可消;但白起辱楚,剛發生不久,楚國上下深以為恥。毛遂以此為根據,加上不為人下的氣勢,遂說動楚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其中,春申君黃歇沒有出場,但是,他作為楚國的權貴,必定是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黃歇作為援軍首領出徵,至於其後得到趙國一座城的重謝,此城市應為此時平原君私下對其的許諾,那是後話。
黃歇帶著援軍出發,他並無十足的把握取勝,但,幸好,他不是一個孤獨的救援者,因為還有魏無忌。
7、魏無忌
魏無忌,稱信陵君,為人敦厚,謙而有禮,重情重意,較其他幾君而言,城府較淺。有一事可以說明,他有一次與王在一起,有人報王:趙軍入侵。無忌對王說:這不過是趙王在打獵,不必擔心。一會兒,使者在報:是趙王在打獵,不是入侵。魏王大驚,問無忌,無忌回答:我有人在趙王身邊,所以知道,魏王遂不重用無忌。豈止是趙王,恐怕沒有哪個王願意重用這樣的臣下,你想啊,趙王身邊都有他的人,那我的身邊,他的人不就更多。趙國的事情他了如指掌,那魏國又有什麼是他不知道的,如此之臣,魏王自然會感到威脅。所以說,公子比較誠懇,不知道隱藏。但這樣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趙國的求救信自然不會掉了魏國,何況,無忌的姐姐還是趙勝的妻子,求救信頻頻發往魏國,魏國派大將晉鄙帶兵十萬,救趙。秦王聞之:使人告魏王:如果你敢救趙,等我打下了趙國必定移兵攻打魏國。魏王害怕了,就派人讓晉鄙停下,駐紮在鄴這個地方,這就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了,因為這個鄴地距離邯鄲大概就一天的路程,說白了,就是在這個地方觀望。
魏王為什麼一聽到秦王的恐嚇,就嚇得如此緊張?堂堂一國之君,就如此膽小!魏國深受秦之害,秦軍動不動就攻打魏國,魏國土地多為秦所奪,大梁也遭到了秦軍的攻擊。魏王膽小多疑是實,但秦王卻不完全是在恐嚇,秦王在十月的時候是將軍張唐攻打打了魏國的。但由於秦軍主力在趙,對魏的危害不是很大。
魏軍的停止急壞了魏無忌,他派人說魏王,理由萬般,道理講盡,魏王始終不同意繼續救趙。無忌明白魏王是決不肯救趙的了,於是,他發動手下的賓客,一同前去救趙,誓與趙國同存亡。還是那句話,好戲剛剛開始!
無忌帶著手下,經過夷門之時。碰見了候生,就把自己欲與趙共存亡的事情告訴了侯生,哪裡知道這個侯生只是說了些道別的話,並無多大反應。無忌離開之後就很鬱悶,搞不明白侯生為什麼這樣對待自己。侯生,原本是一個卑微的看門人,無忌聽人說他很賢能,就禮賢下士,親自去見侯生,而且置家中眾多客人不顧,為侯生駕車,侯生要求到市場中見一朋友,無忌也快意而從,禮愈恭。可以說,公子待侯生,已經到了讓其他門客又嫉妒又羨慕的程度。那麼現在到了公子危難的時候,侯生如此對待,公子又豈能平靜。公子越想越不對,於是調頭回來問候生,侯生笑著說:“我就知道公子會回來的,公子待我,天下無人不知,而我如此對待公子,而公子忠厚仁愛,所以我知道公子一定會回來。公子現在這樣去趙國,不是羊入虎口,怎麼能成事?”侯生果然有話要說,公子與侯生單獨商議,侯生說:“我聽說兵符在魏王的臥室內,而如姬最受寵幸,能順利進入臥室,能夠拿到兵符。而如姬的父親為人所殺,如姬欲報仇,三年都沒有完成。公子如果為她殺掉仇人,如姬必報公子,公子再使她去拿兵符,必可成事。再去救趙擊秦,此乃五霸之伐。”公子通過候生之計,順利得到兵符。
這裡我有一個疑問,如姬既然為魏王所寵幸,那麼如姬為什麼不直接個魏王來點枕頭風,讓魏王為自己報仇,還搞得三年沒有成事,讓無忌為自己報了仇。這樣分析,如姬肯定是向魏王請求過為自己報仇,但仇仍然沒有報,說明魏王沒有去辦,那麼如姬的仇人看來也是權貴之人,必定為魏王之宗室或者魏王之寵愛之臣,所以魏王不為其報仇,其他人也沒有辦法為其報仇。此為合理推測,但不任何證據證明。
無忌既然拿到兵符,就去救趙,侯生送行:“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晉鄙如果到時候見到兵符還不肯把軍權交給公子,事情就危急了,我有一友,朱亥,是個大力士,可以幫助你殺了晉鄙。”公子落淚:“晉鄙是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定不聽我,那麼肯定就只要殺了他,因此憐惜而泣。”魏王派兵就趙,與強秦作戰,自然派的是國內最頂尖之名將,晉鄙必為老將,為國南征北戰,現在公子因此而泣,可見其仁。
公子與朱亥行,侯生因年老不能跟從,遂計算公子到晉鄙軍的時間,大約到了晉鄙軍,侯生北向而自刎,送公子。為信陵君竊符救趙劃上了最濃墨的一筆,也是最為悲壯慷慨之一筆,而讓後來人感嘆!
晉鄙在鄴緊密關注著交戰雙方的態勢,無忌趕到,出示兵符,要求晉鄙交出軍隊。晉鄙懷疑,朱亥用四十斤的大錘殺死了晉鄙。侯生可謂周密,晉鄙乃沙場之將,如果是一般之人,單獨搏鬥肯定不是對手,讓大力士朱亥攻擊他,成事的幾率就更大了。
無忌拿到兵權,深知此戰乃惡戰,勝敗未可知,於是下令:“父子都在軍中,父親回國;兄弟都在軍中,哥哥回國;家中只有一子者,回國。”得到士兵八萬人,公子帶著這八萬人,加入了驚天動地的邯鄲保衛戰,他來得正是時候,因為他參加的是決戰!
8、秦軍的阻擊
諸侯的軍隊已經開拔,向邯鄲而來。但這並不意味著邯鄲的危險就已經化解,相反秦軍仍然緊緊的圍著邯鄲,事情很簡單,秦軍的實力實在是太強大,強大到他可以分兵而拒之,實際上,這件事情一直在進行著。可以這麼想,秦軍的決策層會頭腦簡單不提防諸侯國的救兵,真的就認為諸侯國不敢救援?事實上,秦國在數十年的時間裡,面對諸侯的合縱已經是家常便飯,所以只要是重大的軍事策略,秦軍就不得不考慮敵人的援軍的問題。事實上,在邯鄲的圍攻戰之中,始終有那麼一隻軍隊並沒有投入到邯鄲的戰鬥,只是零星的參加了一些對鄭國的戰役,隨著戰事的發展,這一隻軍隊的人數在不斷的得到擴充--這就是秦國用來防止諸侯過救援的後備部隊!秦昭王五十年,這隻由將軍張唐率領的部隊駐紮在汾城的旁邊,而王齕在沒有攻下邯鄲的情況也移兵汾城旁,在這裡,他們將和諸侯國的救兵進行一場阻擊戰。情況有點不同的是,他們的阻擊戰也是在攻城--汾城。
這樣,秦軍就等同於在兩線作戰,當然,秦軍有這個實力,也有這個信心,不過,這個信心也開始在動搖。在邯鄲,趙王派出了小不份的精銳部隊,不停的騷擾著秦軍的補給線,秦軍苦不堪言,如果派重兵保護,就會減少前線在邯鄲的部隊;如果不派兵,或者派少部分的兵,又不能保證補給。秦軍的做法是,派重兵保護,因為不僅僅是趙王的偷襲部隊會襲擊他們,而且就是一般的地方武裝勢力有會這麼做。
那麼,到現在,可以給秦軍的分佈來個整體的把握了:秦軍主要分為三部分:其一,肯定是攻打邯鄲的部隊,那是主力部隊,關係到此次戰爭的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其二,是秦軍阻擊諸侯國援軍的部隊;其三,是保衛補給線的部隊。後兩隻秦軍都是實現此次戰爭的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這個地方,還得注意,攻打邯鄲的部隊和阻擊援軍的部隊相隔並不是很遠,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相互支援。
秦軍這樣的分佈可以算得上是中規中矩,是按照戰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的合理佈局,但幾線作戰是卻是最大的弊病,我在這裡有一個設想:如果,邯鄲攻打不下,是不是可以設想將趙軍引誘出來!具體可以這樣來考慮,當諸侯國救援軍將要到達之時,撤去對邯鄲的包圍,佯裝全力去對付諸侯的軍隊,趙軍必出救,由此再圖謀殲滅。當然,這也是事後諸葛,久經沙場廉頗是否上當,還很難說。不過,這種方法是在中國歷史上演過無數次的破城良方。
但即便是僅僅是圍著邯鄲的軍隊,也是足已讓邯鄲夠悽慘的了。因為諸侯國的軍隊已發但還沒有到,秦國也是知道諸侯國來救的消息,所以就加緊了對邯鄲的圍攻,想要在諸侯過趕到之前打下邯鄲。邯鄲的情況前面已經介紹過了,此時定是比之前艱難百倍,這個時候,邯鄲城內出現了投降的聲音,這也是正常的,死傷無數,無任何東西可以吃,我在想,這個時候,那二百四十個從長平前線被放回來的人,是否在在難過被放了回來,而受此煎熬。邯鄲城到了最危機的時候,因為邯鄲之所以能堅守到現在,無非就是靠的大家同心協力,上下團結,死命抗敵,而現在邯鄲內出現了投降之聲,而且秦軍攻擊強度也達到最高--邯鄲危急!
趙勝聽到了投降的聲音,心中大為惱火,卻不知道如何是好,一個叫李同的門客就對平原君建議:“邯鄲此刻可謂危機重重,旦暮將亡,您的後宮姬妾侍女數以百計,侍女穿著絲綢繡衣,精美飯菜吃不了,而百姓卻粗布短衣難以遮體,酒渣穀皮吃不飽。百姓睏乏,兵器用盡,有的人削尖木頭當長矛箭矢,而您的珍寶玩器銅鐘玉罄照舊無損。假使秦軍攻破趙國,您怎麼能有這些東西?假若趙國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沒有這些東西?您何不將家裡所有的物品發給士兵享有,士兵就會感恩戴德。”平原君同意了李同的意見,把所有物品發放下去,並選出了精兵三千人,決定以死博秦,以鼓舞邯鄲城的士氣。李同就率領著這三千人出城正面攻擊秦軍,秦軍根本不會想到趙會正面進攻,以前趙軍都是派小分隊偷襲秦軍的後方和側翼,而像這樣的進攻是秦軍無論如何都料想不到的。李同的進攻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秦軍為此退後三十里,當然,三千人是不可能打跨秦軍的,這三千人並無生還的希望,李同血染沙場,死而無憾。更重要的是,邯鄲的戰略目標成功的實現:鼓舞了邯鄲城內的抗戰人民的士氣,投降的聲音絕跡,邯鄲又成了鐵板一塊。
李同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鼓舞了士氣,這也是在為最後的大反攻吹響號角。
在這個時候,諸侯國的軍隊也趕到了,當然,他們暫時還來不到邯鄲--因為秦軍的阻擊軍隊已經列好了陣勢等待著他們。
9、決戰
魏楚的援軍已經趕到,但是秦軍卻沒有撤走的意思。秦昭王豈會罷休,甚至他還想利用這個機會,掂量一下諸侯國到底還有多少斤兩,秦昭王明白,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了,如果這一次失敗,他就再也沒有統一六國的機會了,因為上天給了他很多很多,再也不能給他更多了,尤其是時間--他老了。秦王下令,阻擊援軍。
魏楚援軍的實力自然不可小視,帶兵的信陵君和春申君也絕非泛泛之輩。當然,秦軍又豈是縮頭縮尾之流,雙方在離邯鄲城不遠的地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這一戰亦可謂是血戰,實際上,諸侯國同秦國的每一場戰鬥都可謂是兇險萬分,秦軍的戰鬥力是其他諸侯國軍隊不可比擬的。現在在秦軍中與援軍相對的將領就是先前攻打邯鄲的王齕以及將軍張唐。雙方一交戰,魏軍先損失了六千人,而後魏楚聯軍僅僅是掉在黃河淹死的就多達二萬多人。當然,秦軍的損失也是相當的可觀,雙方並沒有決出勝負,但這並不意味著戰局就會這樣僵持下去,因為,他們也許忘記了,這場戰爭的主角是--邯鄲。
在這個決戰時刻,我們有必要來分析一下現在邯鄲的實力。根據前文所說,秦國在長平之後給了趙八個多月的喘息機會,趙國也明白秦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也很好的利用了這幾個月的時間,那麼趙國在秦軍達到之前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但經過兩年多的圍困和秦國持續不間斷的長久攻擊,並且秦軍是在不斷的增兵,邯鄲卻是在不斷的增加傷亡。那麼現在的邯鄲實力到底還存下多少?個人認為邯鄲城的實力不強,遭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弱,這是無可爭議的事情。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小瞧了邯鄲的實力,讓我們回到長平之戰,在最後關頭,趙括待援四十六天,而趙並沒有大規模救兵前去救援,但這並不意味著趙沒有兵力去救援。趙王不可能將趙國的存亡全系在長平一戰,而且,趙即便派兵援救,勝算也不大,趙還需要軍隊來保衛邯鄲:因為趙國的敵人並非之有一個,北方的少數民族,燕國,還有齊國也很有可能乘機報燕趙伐齊之仇。所以邯鄲的軍隊並沒有派到長平前線,而在現在的邯鄲保衛戰上派上了用場,同時在秦給趙的幾個月時間內,趙國的精壯勞動力大多也轉移到了邯鄲城內,邯鄲城內的人數遠遠多於和平時期,這也是為什麼邯鄲城內糧食消耗得如此之快的重要原因。我認為,在最後決戰時刻,邯鄲派出二十萬正規武裝力量應該不是問題,(此為我估計,無任何史料證明,但趙軍最後包圍秦軍,致使兩萬秦軍投降,以及不久以後的燕趙之戰,打敗燕國四十萬,都說明趙依舊有很強的戰鬥力)。
但秦軍卻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低估了邯鄲城內趙軍的實力,王齕帶領大量部隊前去阻擊魏楚援軍,在這個時候,秦軍的進攻重心就由邯鄲轉往了魏楚援軍。那麼包圍邯鄲的軍隊的實力大為下降,由鄭安平所率領的部隊根本不足以有效的控制住邯鄲,甚至,不能防住邯鄲軍隊的反攻。邯鄲軍民聽到援軍的消息,士氣大振,衝出城外與秦軍決戰,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一個怎樣的場面,邯鄲城內的軍隊衝出城外定是將壓抑在心中長久的怒火全部撒在了秦軍的頭上,秦軍被打得個措手不及,招架不住,潰敗而去,而鄭安平率領的兩萬餘人卻成了甕中之鱉,被趙軍成功包圍。真實世事難料,造化弄人,剛剛還在包圍趙軍,現在卻反被趙軍包圍。
鄭安平根本沒有料到被圍困長達兩年的趙軍會如此的兇猛,以至於連自己撤退的機會都沒有,當然,他還是很明智,經過短時間的抵抗,知道迴天乏力,也便率領兩萬秦軍投降了趙國。這對鄭安平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這樣有些對不住範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鄭安平是否可以堅持到秦軍援軍的到來?秦軍主力被分為兩隻,較強的一隻與魏楚援軍正在激戰,當然不可能派出部隊來救;而包圍邯鄲的這一隻已經被趙軍打敗,潰敗而去,自然也不會來救,即便來了,也無濟於事。這樣看來,鄭安平雖不是什麼良將,但還不是很傻。
消息傳到王齕和張唐的軍中,軍心動搖,而且戰略上也處於被圍攻的局面,也就無心作戰,於是引兵而去。邯鄲之戰,最終以諸侯聯軍的勝利而落下了帷幕。
10、白起之死
趙軍取得邯鄲包圍戰最後勝利的時候,白起已經死去多時,一代名將,也會有死的時候?
秦昭王在邯鄲之戰的決戰時刻,漸漸的感覺到了失敗的陰影,因為前方不利的消息幾乎每天都在傳來,秦王在惱怒之餘,卻幹了一件讓後來君王不齒卻不斷效仿的事情--驅逐白起!白起無奈只得離開咸陽,但他已經不能安全的離開,範睢在秦王面前數言,白起就得到了秦王命他自殺的劍。能讓白起死的人只有一個--秦昭王,但某種程度上來說,白起的死也不是昭王想要的結果,應該有三個人為白起的死負責:
第一個就是白起。白起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自己在找死,將的功勞再大,即便是萬萬人之上,也不過是王的一個奴僕。秦王讓你出戰,你抗命,那麼你就失去了你存在的最大意義,你不出去打仗,你還是秦王的大將麼?秦王留你何用!秦王是給夠了白起的面子,但白起卻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不出戰。白起不出戰的理由可謂充分,事實也證明白起的說法是正確無疑的,但古往今來的許多英雄好漢也許忘記了:正確的卻不一定會是成功的。如果,白起帶命出征,即便是失敗,秦王也不會怪罪於他,而這樣做對白起來說,可能會毀了他名將的聲譽。
其二是範睢,範睢是不能容忍白起。前文說過,白起是由前任相國魏冉一手提拔,而範睢與魏冉有仇,自然是對白起特別的防範,而白起對範睢也沒有什麼好感。範睢陷害白起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三是秦昭王,在當時所有的諸侯國中,只有他才可以讓白起死,而他也完成了這個只有他才能完成的“任務”。
白起死得時候也可謂悽慘了,當然,他死的時候,所說的並不是自己有多少多少的戰功,為秦國立下了多少多少的功勞,而是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士兵投降的有幾十萬人,我用欺詐之術把他們全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了。”
這位戰國最偉大最成功的將領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為自己最大的戰功所造成的傷害而懺悔,這是不是就所謂的落葉歸根--最偉大的生命也得迴歸最平凡的塵土。
三、勝利和失敗
趙國成功的保衛了邯鄲,取得邯鄲保衛戰的勝利,邯鄲卻是悲喜交集,喜的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悲的是死去的同胞和破碎的家園。趙國贏得了最後的的勝利也贏得了一片廢墟,邯鄲經此一劫,又得需要幾代人時間來恢復元氣,但是,秦國並不準備給他們這麼長的時間。在邯鄲保衛戰以後,秦國向東方進攻的重心實際上已經移向了趙國,趙國面隊猛攻而疲於抵抗,早已經沒有機會來恢復實力。
勝利對趙國來說是迫切的,但是,勝利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趙王在邯鄲一役之後為了感謝楚魏的救援,又把幾座城送給了信陵君和春申君,這樣,趙國的領土在經過長平一戰之後實際上是發生了的萎縮,這也就意味著趙國的實力的削弱。
而我們反觀秦國,在邯鄲一戰中,在敵國的領土上作戰,損失的只是部分士兵,而且也只是在最後的時候遭受了一定的打擊,這對秦國來說,只能算是一種正常的損失,並不能影響到秦國進攻的策略,當然就更不可能使秦國的失去戰國第一強國的地位。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邯鄲之戰並沒有改變秦強趙弱的根本局面,也沒有成功的遏止住秦國進攻勢頭。
勝利者不勝,失敗者不敗,這就是邯鄲之後的秦趙。
閱讀更多 一支小分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