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有一位老人带领着全村男女老小,跟大山“逗留”了半个世纪,最终在黔北的深山绝壁上,锻凿出了一条让人叹为观止的水渠。如今,在蜿蜒的山脉之间,一条万米长的水渠盘旋而过,绕三重大山,过三座绝壁,穿三道悬崖,所到之处常人难以立足,一边是陡峭崖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唯有顺渠而下的股股清泉诉说着这里几十年开山饮水的故事。图为绝壁上的水渠蜿蜒曲折。
82岁高龄的黄大发老伯,带领着村民历时4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一条“生命”渠,既解决人畜饮水,又解决农田灌溉。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
1959年,23岁的黄大发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黄大发立誓: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这段艰苦卓绝的修渠历程。图为位于悬崖绝壁上的水渠,总长10公里的水渠要经过三处这样的悬崖绝壁。
草王坝村,地处贵州遵义平正仡佬族乡,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一直干旱少雨。眼下正值春耕,方圆几里地的村民只需搬开田间路旁的水渠拦石,清水就能哗哗地流进自家水田,甚至还能养上些稻田鱼。可过去这里根本不敢想象有一天能这样奢侈地用水。图为大山深处悬崖峭壁间,悬挂着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由于其紧贴峭壁、依山就势,犹如“天河”一般。该人工渠沿途,依然能看到上世纪人工凿就的痕迹。
黄大发老人说:“过去,在我们草王坝村的时候,单身汉比较多,很多都谈不了媳妇,在当时没有水和大米,女娃娃都往外走了。”他在草王坝当了50年的村支书,也与这方土地胶着一辈子。图为黄大发用水渠里的清水冲洗汗水。夏天热,冬天冷,黄大发日常巡渠要克服各种恶劣天气。
在黄大发的家里,至今还保留着过去修渠的账本,经他手的工程款不下20万,可没有一分糊涂账,一分一厘的花销都记得清清楚楚。指挥部当时有八个人,为节省经费,修渠指挥部约法三章:第一,工地不开伙食,大家自带干粮;第二,所有支出必须详细记录,随时开会公开;第三,所有施工材料专人看管、记录,任何人不得挪用。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连“牛脚窝水”村民都要收集起来。图为黄大发正在擦耳岩段巡查水渠。
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无法测量,专业施工人员都不敢下去。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像半空中飘飞的鹰。图为在第一次修渠过程中,黄大发的右手中指被石头砸断。
一个当时年仅20多岁的农村大队长,带着数百个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天渠”。图为82岁高龄的黄大发老伯,带领着村民历时4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一条“生命”渠,既解决人畜饮水,又解决农田灌溉。
82岁高龄的黄大发老伯,带领着村民历时4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一条“生命”渠,既解决人畜饮水,又解决农田灌溉。图为6月26日拍摄的当年“坡改梯”后变成的耕地。当年,黄大发带领村民实施的“坡改梯”工程,为村里净增耕地400多亩,为村民提供了粮食安全保障。
现已82岁高龄的黄大发,出生在草王坝,23岁时,他就被群众推举为草王坝村大队长,深知村民饮水的艰辛。图为黄大发夫妇(中)与当年一起修水渠的伙伴在家门口留影。
见过黄大发的人,都说他说话时有从骨子里透出的固执和硬气,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半个世纪里,带着村民开山饮水三次。图为黄大发夫妇在观看摄影师为自己一家拍摄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