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羨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為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
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隋朝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清末,漢口建制為夏口廳,使武漢三鎮之名貫於清代、中華民國,三城鼎足雄峙更屬罕見。清咸豐八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中增闢的11個通商口岸,包括漢口。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在老漢口鎮的下游沿長江先後開闢了漢口英租界、漢口德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和漢口日租界五國租界。
甲午戰爭前,漢口英租界是漢口唯一的租界。甲午戰爭結束後的3年間,德國、俄國、法國和日本都在漢口新開闢了租界。於是英國也提出拓展租界的要求。由於新闢的漢口俄租界緊鄰英租界的下游,漢口英租界只能向西北方縱深處拓展。1898年,漢口英租界向西北方擴展到距離漢口城垣只有5丈的地方。
這些租界獨立於中國政府管轄之外,在界內分別設置工部局、巡捕房、領事法院等迥異於中國政治體制的管理機構。清宣統三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民國十六年1月1日,國民黨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佈,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
國民政府將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4月16日,武漢市政委員會成立,武昌市政廳撤銷;三鎮首次統一行政建制。民國十八年武漢分治,武昌、漢陽縣城劃出,漢口仍為特別市。漢口為省轄市,1932年改為特別市。
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1950年改由中南軍政委員會領導,中南軍政委員會駐漢口。1952年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併為其駐地。1954年改湖北省轄市,為省人民政府駐地。1995年3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
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簡稱東湖風景區。東湖因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部,故此得名,現為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位於長江南岸,是由長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並與長江相連,水患頻繁。
1899年至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下令在長江與東湖之間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並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閘和武豐閘。在人工干預下,從此東湖及其周邊的湖泊與長江分離。2014年前曾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漢中心城區擴大,東湖退居武漢市江夏區的湯遜湖之後,是中國第二大城中湖。【湖北武漢,1980年。攝影:motoh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