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关东军是被苏军“歼灭”的吗?

关于密西西里


1945年8月,苏联华西列夫斯基指挥苏联150万大军抗日,当时东北地区大约有87多万日本关东军,差不多5天时间,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没有被歼灭。



苏军VS关东军 1.兵力占优势.150W对87W.人数差距明显。 2.装备占绝对优势,日本二战装备的97式坦克,连苏联T26轻型坦克都打不过,T26苏联已经淘汰了,更不要说几千辆T34,东北平原地形适合大规模坦克作战,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前进速度很快,很快就把关东军包围了.

3.日本和法国有点像,思想落后,苏联三路进攻,关东军构建的"东方马奇诺"防线虽然坚固,但苏联从蒙古,大兴安岭绕到了防线后方,等于日本人苦心经营的"东方马奇诺"防线一点用都们有,还切断了关东军退路,最后关东军投降了60多万.

4.欺软怕硬,欺负中国这种软弱的国家是狼吃羊,日本人被俄国人诺门罕战役打怕了,跟一头北极熊一开打就受重创,在打下去肯定被全歼,不如投降有点自知之明. 5.本土都被炸了,知道自己肯定失败了,士气低落,投降保命.
6.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节节败退,关东军的主力师团被抽调去阻挡美军攻势,其实关东军的主力是被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消灭的,1945年虽然关东军规模扩大了,但是原来的主力师团,有作战经验的部队已经被美军消灭殆尽,补充进来的部队多是一些不具备作战能力的二三线部队,被苏联一打,就投降也就不奇怪了.


吾评武愿


解放中国东北还是接受日军投降?苏军进攻关东军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72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5年8月9日,100多万苏军攻入东北,杀向他们的老对手日本关东军。那么,苏军究竟是武力消灭了关东军,帮助中国人夺回东北;还是仅仅是接受关东军的投降(说通俗就是摘桃子),乘机夺取东北的利益和特权呢?听萨沙说一说吧。

第一,进攻的苏军很强大
进攻的苏军包括3个方面军,包括11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3个空军集团军和一个战役集群。内有80个师,2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师,另配属40个机械化旅和坦克旅。
总兵力158万人,26137门火炮和迫击炮,555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446架飞机。
这150多万苏军,基本都是参加过苏德战争的强悍部队。
面对这样一支部队,无论是德军、意军、英军、美军都会为之胆寒。
第二,日本关东军早就完蛋了
曾几何时,日本关东军是绝对的精锐。
关东军司令曾经嚣张的放话:在关东军面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称不上精锐。
事实上也是如此。
在抗战初期部分关东军参战的战役,以及后期诺门罕战役中,关东军的战斗力都相当强,一对一绝对是强于对手的。
在1941年,关东军兵力为6个军16个满员师团75万人规模,配属大量炮兵部队。
日军仅有的4个坦克师团中,有2个配属关东军。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大量陆军飞机南下作战,但关东军作战飞机数量,仍然是东南亚战场一倍。
由此可见关东军的精锐程度。
随着战争的进行,苏军忙于和德军厮杀,日军认为苏军已经没有威胁,逐步将主力调往南方战场。
仅仅1944年,关东军就抽调出12个精锐师团,临时编组6个垃圾师团代替。
到了1945年4月纳粹德国投降之前,关东军仅剩3个军12个师团,完全成为空架子。
据东京审判时关东军参谋长笠原幸雄的证词,到1944年底,由于精锐师团调往前线或防卫日本本土而由一些战斗力弱、装备差的后备师团接替。关东军已没有1个受过高度训练的师团,坦克和飞机很少,军火和燃料储存也很有限。
1945年4月的关东军师团,基本都是1944年底到1945年初临时组建的。12个师团中的2个,是1944年刚刚组建的新部队,成立不到1年。
另外还有8个师团,竟然是1945年2月刚刚组建的,成立还不到2个月。
日军自己也承认:“这些新成立部队,实际上与原有关东军精锐师团相比,战力仅为其30%。”
5月德国投降,1个月前苏联单方面宣布废除同盟条约,日本才知道事情不对,苏军可能会进攻了。
只是,此时想要大规模扩充关东军已经不可能了。
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一片混乱,中国关内百万日军也仅仅抽掉了3个师团(第39师团、第63师团、第117师团)。
无奈之下,只能搜罗在东北的日本男性侨民入伍,好不容易征集了25万人。
武器弹药方面,关东军并没有什么剩余,只能尽量寻找老旧武器,同时将伪满洲国军改为警察或者后勤。
这样,在1945年7月,关东军又紧急编组了9个师团和10个旅团的部队,还有从中国关内增调的3个师团。
到1945年8月9日苏军进攻时,关东军有22个师团和12个旅团,总兵力60多万人。
人数似乎不少,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所有的部队中,一半以上都是新兵和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军官也没有作战经验。
一半以上的部队是苏军进攻前1个月组建的,另外几乎一半,是苏军进攻前半年仓促组建的。
前者在苏军进攻时,部分作战部队的步枪弹药等武器尚且没有下发,只能削竹为长矛代替。
在空军上,此时关东军作战飞机仅剩100多架(1个战队、1个攻击队又两个中队),另外有700多架教练机。
小说《中日大决战》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关东军在后期实际上是一群由满洲地区的日本侨民和公职人员临时凑合起来的乌合之众。严格他说,这是1支不能作战的“军队”,它的存在和被消灭,事实上与日本无条件投降毫无关系。
第三,日本投降只是时间问题
大家都知道,日本本来也就支撑不下去。
冲绳岛在6月丢失以后,日本外来运输道路彻底切断,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无法得到,连超级战列舰大和号都去自杀性攻击了,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虽日本叫嚣本土决战,一亿玉碎,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这种实力。
本土决战用的75个师团,其中45个师团是在1945年2月以后陆续组建的,很多部队兵员只有半数。
这些新编部队中,步枪仅达50%,轻机枪77%,野、山炮25%,反坦克炮26%,甚至军粮也只有计划中的50%。
美军登陆后,用这样的日军部队,在没有制空权制海权的情况下硬拼,恐怕真的是只能碎,对美军能够不成什么大的威胁。
即便是最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也不奢望能够彻底打退美军。只是希望重创美军后,能够得到较为体面的投降而已。
8月6日美军投掷第一颗原子弹,造成17万伤亡,日本高层就知道大势已去。但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还期望美军只有一颗原子弹,是吓唬人而已。
8月9日第二颗原子弹爆炸以后,日本高层已经认为必须投降。
同日,苏军才发动对关东军的进攻。
第四,苏军在东北没有什么进展
8月9日苏军进攻。
8月10日上午7时13分,日本通过瑞典向盟国发出“和平”照会,坦言准备投降,只要求保留天皇。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也就是说,8月15日战争已经结束。
而此时,各路苏军并没有占领一个东北的大中城市。
15日为止,苏军在东北的战线大致从西到东是,克什克腾旗(赤峰西北约150公里)——突泉——洮南——兴安盟——海拉尔——孙吴——宝清——林口——牡丹江,距离东北核心地区还远着呢。
一部分苏军,甚至在黑龙江的中苏边境附近。
而日本关东军的24个师团,只有9个和苏军交火过,真正打的比较激烈的师团只有4个。
以上数据说明什么?
到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候,苏军的进展不大,对关东军并没有造成任何严重的打击。

萨沙


在哈马罗夫斯克的远东苏军总部,远东苏军总司令此时脸部表情异常严峻,再次看了一眼室外倾盆不止的大雨,抬起手看了一下表:正是预定作战的时间—1945年8月9日0时10分,他迅速用眼光与军事委员会希金中将、参谋长伊凡诺夫上将交换了意见,拿起高频电话,向三个方面军分别下达了“按计划行动”的命令。在没有火力准备的情况下,百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对日军发起闪电式强击。仅仅24天,号称“精锐之花”的日本关东军就全军覆没,这一闪击范例的创造者就是苏军名将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图为位于长春的关东军总部。

按照雅尔塔会议内容,苏联在德国投降之后参加对日作战。因为盟军的大反攻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下降,在亚洲大批的关东军主力被抽调到关内和太平洋战场,所以在东北的关东军整个战斗力大为削弱,关东军的作战计划也由进攻改为防御性持久作战,当时日本关东军拼凑有31个师团,共97万人,还有伪满军和伪蒙军大概20万人,所以共部署的兵力有120万。

图为苏军占领哈尔滨。

苏联在没结束欧洲战场时,就已经开始制定对日作战的计划,并在保密的情况下抽调部队进入远东,并成立了远东苏军总指挥,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总司令,共组织了超过100个师共160万人,近30000门火炮,6000辆坦克,5000架飞机,近700艘舰艇形成对日本关东军的包围。

图为关东军缴械投降。

8月9日进攻开始,首先苏军出动大批轰炸机和歼击机,分批轰炸了关东军在东北沈阳、长春等重镇的工业中心据点和交通枢纽,因为苏军歼击机掩护轰炸机轰炸的组合配置,关东军飞机无法招架,当天日空军全部退出东北逃往朝鲜和日本本土,在取得制空权的苏军到8月14日时,已经向前推进了500公里,基本对东北关东军形成了分割包围,而此时日本关东军内部矛盾尖锐,基本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

图为关东军最后一任司令官山田乙三在苏联受审。

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8月17日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向苏联远东司令部提出停战建议,8月20日起苏军停止一切攻击,关东军主动解除武装投降就俘,于是苏军派出冲锋部队,奔赴东北各大主要城市,开始接受关东军的投降,到1945年8月底,东北境内的关东军基本肃清。


图文绘历史


仔细说来并不是!大部分的关东军是被美军消灭的,人员占了大约40万,剩余的大部分则南下在中原战场,随着其他日军在后来投降了,被苏联消灭的日军关东军实际上只有大约十万左右,这也是苏联军队能够快速推进的理由。

关东军本来是日本防守苏联的一支军事力量。早在诺门罕战役爆发以前,日军还有打算用来进攻苏联西伯利亚油田。但是随着战争惨败使得日本失去与苏联较量的野心,并把战争目标锁定太平洋美军。于是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就这么签订了,并直接导致30万关东军被调往太平洋,这是日军用来进攻印尼菲律宾的主力陆军;

日军关东军第二次调离是在中途岛海战以后,由于日军战败,太平洋战场出现兵力空虚,日军便从关东军中又抽调了十万人用来补充太平洋的兵力损耗。这时候的关东军还有大约三十万人留在北方;

关东军第三次调离是在1944年,当时日军在太平洋战败失去了所有制海权,日军需要打通京广线通过陆路给南亚日军补给,这时候便又有二十万关东军南下。这时候曾经最精锐的关东军只剩十万留驻在当地。至于其他的东北日军实际上是从中原战场撤退疗养的伤员而已,这些人就去养伤的,并在伤愈后留在东北的,没有多少战斗力。


优己


我想你问的可能是日本关东军最后命运吧,与其说关东军被歼灭不如说他们主动投降了 。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之后轴心国只剩下了还在东亚负隅顽抗的日本。同盟国于雅尔塔会议上规划战后秩序与要求苏联加入对日战争,后者承诺将于纳粹德国投降后3个月加入远东战斗。1945年8月8日当天150万苏军同时自北、东、西3方向对关东军发动进攻。此役“苏联军队在远东做了长期准备”一次投入89个师150万军队,其中不乏经历了苏德战场有经验的老兵,“苏联在对德战争结束前即开始转调军队至远东地区”,透过短期对日作战和极少伤亡而为盟国取得庞大利益。

而当时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只有713,000人,分为31个步兵师,9个步兵旅,2个坦克旅和1个特种旅。它还拥有1,155辆轻型坦克(主要是装甲车和 对苏联来说 轻型坦克),5,360门火炮(其中大多数 对苏美来说是轻型火炮)和1,800架飞机(主要是培训和过时类型,只有50架最新战斗机)。军队的素质急剧下降,因为所有最优秀的人员和物资都被抽走用于其他战场。这些部队被民兵,征兵队员,预备役人员和少年兵取而代之,大多数只装备了过时的武器。

不过日本还有最后的王牌——“东方马奇诺”,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918事变之后就妄想进攻苏联。而1939年诺门坎战役之后日本被完全击败放弃了北进计划,开始在边境地区修建要塞防御体系抵挡苏联的进攻。不过就像马奇诺防线一样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最终并没有发挥作用。苏军一周之内长驱直入深入到了满洲的腹地。

最终1945年8月,关东军最后一任总司令山田乙三大将终于向苏军提出了停战谈判的请求。8月19日中午,苏军阿尔捷缅科上校率5名军官、6名士兵组成的军使团,在9架战斗机护航下到达长春机场与日军进行谈判。迫于压力,山田乙三向苏军代表交出了象征指挥权的军刀,宣布自己和部属成为苏军俘虏。八月风暴中关东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而苏军仅伤亡3.2万人。战后,余下的关东军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约10万人战俘死于俄罗斯而活着回到日本的关东军仅有少数。因此关东军并没有被歼灭而是更多的倒在了俄罗斯广袤的西伯利亚大地上。


烽火观察


这问题提的,卧糟


云淡风轻明州


让大壮来回答!

大壮认为,日本关东军不是被苏联“歼灭的”,但给已经被打的苟延残喘的日本关东军最后一击的,却是布尔什维克!理由如下:

第一、苏联发动战争之前的兵力、兵员质量远胜日本关东军:苏联刚刚结束对德战争,部队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精兵,日本关东军此时,早已经不负盛名,战斗减员严重,精锐部队被抽调到世界各地和中国战场,消耗严重,补充的兵员都是10几岁的小孩子,有些还没有步枪高,根本没有经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




战争发动前,苏联集中150多万兵力陈列东北边境,日本关东军总数只有70万左右;士气上更是没法比,苏联刚刚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士气正旺,日本则是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中国战场陷入泥潭,勉力支撑,举步维艰,士气低落;

第二、双方武器装备差距太大。苏联在发动打击之前的武器装备是远胜日本关东军的:火炮数量是4:1,飞机数量是2:1,且日本优秀飞行员基本为0(已经在对美、中战争中消耗光),单兵武器上,波波莎冲锋枪对三八大盖,场景简直不能太美!坦克上,苏联的T34对日本的94、95,坦克吨位相差太远,实战中,就好比两个重量级的摔跤手在比摔跤,日本的坦克基本打不穿T34的装甲,而日本由于资源匮乏,生产、制造能力有限,自家的坦克在T34面前就是一张纸!





第三、双方主要将领上,华西列夫斯基经历过残酷的苏德战争,领导过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不可战胜的神话,挫败了纳粹的锐气,是二战名将,能力不逊于朱可夫;而日本的山田乙三是参谋本部初审,主要战绩是镇压我东北抗日军民、组织731部队,管制东北,呵呵,这样的指挥官的实战经历、水平在大名鼎鼎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面前,只能是小孩子!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关注“大壮笔谈”,这里有你想象不到的经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