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知足
武松殺嫂與石秀殺嫂的最大區別就是:一個哥哥被嫂嫂謀害了,一個哥哥還好好的。一個是替哥哥報仇雪恨,一個是怕哥哥將來吃嫂嫂陷害。
倆人的哥哥也完全不同:一個是矮,矬窩囊的三寸丁谷樹皮,一個是一表人物(藍靛般一身花繡,兩眉入鬢,鳳眼朝天,淡黃麵皮,細細有幾根髭髯)。一個是靠挑擔賣炊餅維持生計的底層貧民,一個是英雄威武的兩院節級。一句話一個地來,一個天。
倆人的嫂嫂倒是很多地方相同:都姓潘,都生的嬌俏妖嬈,最大的共性是都愛偷漢子。
潘金蓮不喜歡武大郎,紅杏出牆還情有可原,誰讓大郎太窩囊,所以儘管潘金蓮百般勾引武松,武松其實並沒有如何對潘金蓮動怒,甚至不對哥哥說(明知哥哥窩囊,說了只會讓他堵心)。去東京出公差之前也是百般交待哥哥,不論發生什麼事,不可與人爭執等他回來解決。交待嫂嫂的是:我哥哥為人質樸,全靠嫂嫂看覷他,表壯不如裡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甚麼?豈不聞古人言,籬牢犬不入?
其實嫂嫂紅杏出牆是武松料定的事,但想將就哥哥過一家人,得過且過。沒想到潘金蓮遇上的是西門慶,把武大郎謀害了。武松沒想到最不願發生的事發生了:哥哥沒了。武松不是不通人情世故,你偷人也許我可以原諒你,但你害死了我哥哥,手足情深,血海深仇,殺你沒商量。
潘巧雲其實比潘金蓮更可恨,①她是寡婦再嫁,②楊雄有本事,有相貌。你卻和一個和尚私通,誰知潘巧雲與裴和尚的私情被石秀撞破,石秀告訴楊雄,誰知楊雄酒醉後對潘巧雲洩了密,反被潘巧雲誣陷他調戲嫂嫂,石秀被趕出家門。
石秀覺得被冤枉事小,自己與楊雄結義一場,明知此婦人不賢良,他日哥哥若被這對狗男女算計,豈不是自己對不起哥哥。況且哥哥如此豪傑,卻恨討了這個淫婦!石秀本就忿忿不平,又兼誣陷了自己。正所謂:殺人可恕,情理難容!這個嫂嫂是非殺不可!
潘巧雲比潘金蓮更該殺!
尋桂子
兩個姓潘的淫婦在書中之被結果算是大快人心。不過石秀比武松私心更重。
原因不同
武大郎是被潘金蓮、西門慶和王婆合夥致死的,大郎喝藥啦。武大郎有著傳統小民的委曲求全,他自身條件差,又沒權勢,總想息事寧人。可是這並不寧人。武大郎死後,武松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殺了姦夫淫婦,他身為都頭選擇去報官,這一舉動非同小可,他心中有法度。讓他失去信心的還是官商勾結,既然官府不能給他伸冤,那就只能自己來。
(《水滸傳》中潘金蓮)
潘巧雲雖然矇騙楊雄,但是畢竟沒有殺了他,甚至可能壓根沒有殺楊雄的心,石秀則認為有。即便潘巧雲行為不檢,但罪不至死。由於潘巧雲汙衊石秀,石秀總把汙衊之事掛在嘴上,想擺脫這個汙名,殺潘巧雲不是石秀動的手,卻是石秀設計的。
行為不同
武松殺完了潘金蓮、讓街坊鄰居錄了口供,武松並沒有跑,要知道那時候假如兇手跑了,官府完全可以把目擊者用其他罪名頂罪以示其功。武松既不想連累鄰居也甘心伏法。此時他對官場還沒喪失信心,只是對那個縣官失望了。後來武松血濺鴛鴦樓,還是寫了“殺人者打虎武松”。
(《水滸傳》中楊雄和潘巧雲)
石秀最初殺死姦夫裴如海和那個放哨站崗的頭陀是偽裝了案發現場,當地官直接認為這兩個死者是相互火併致死。之後殺死潘巧雲前也早就想好的退路,那就是去梁山,和武松相比差別很大。
心機不同
武松被潘金蓮百般調戲,但是心正,最初只當成親情,後來爐火旁發生衝突,武松對哥哥也不解釋,並未給自己辯白。
(《水滸傳》石秀)
石秀特別想給自己洗刷乾淨,有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這也情有可原,因為武大郎、武二郎是親兄弟,而楊雄、石秀是半路兄弟,沒辦法的事。
影視劇對潘金蓮有些許同情,但對潘巧雲是一如既往的厭惡。武松給人的感覺是粗中有細,石秀相對細中有粗。
泊圖泊途
讀《水滸》,你會發現總能找出那麼兩個人,要麼經歷相似,要麼性格相似,可細品之下,二者又截然不同。比如同樣寫粗魯,魯智深是豁達大度,而李逵是天真爛漫。再比如武松和石秀,二人性格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精細冷靜,同樣心狠手辣,但石秀偏陰,武松偏陽。在武松和石秀殺嫂這件事上,我認為唯一的相同點大概都是一場風花雪月引發的血案,我著重說一下二者的不同之處。
首先事件性質不同,潘巧雲和裴如海只是單純的偷情,楊雄雖然被綠了,但生命不會受到威脅。可潘金蓮和西門慶不僅搞婚外情,還在王婆的攛掇之下,合謀毒殺了武大。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潘金蓮和西門慶沒有對武大下死手,那麼武松極有可能放二人一馬,頂多將西門慶痛打一頓,然後勸武大一紙休書將潘金蓮掃地出門。
可現在搞出了人命,死的人是武松的親哥哥武大,長兄如父,武松寧願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願武大受半點委屈。所以潘金蓮和西門慶必須償命,不管是誰,武松絕對不會放過他,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相比之下,潘巧雲更令人同情,她只是一個得不到丈夫關愛的寂寞少婦,並沒有像潘金蓮那樣狠毒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其次心態不同,武松純粹是為兄報仇,而石秀與其說是為了維護楊雄名聲,倒不如說為自己洗白。對於潘巧雲的賊喊捉賊,石秀其實想到了,不然他也不會叮囑楊雄當做沒事一樣,待證據確鑿之後再行計較。可惜楊雄酒後失言,事情最終搞砸了,石秀在楊雄的心中成了一個忘恩負義,勾引大嫂的渣男。
對於好兄弟的誤解,石秀並沒有過多辯解,而是轉身離去,這正是他的精細高明之處,因為他知道空口無憑說什麼也沒用,事實勝於雄辯。所以石秀對潘巧雲的恨,並不是因為潘巧雲給楊雄戴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而是因為潘巧雲的反咬一口,導致石楊二人的兄弟反目。石秀要向好兄弟楊雄證明,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最後,手法不同。武松先是詢問當事人,蒐集完證據之後到縣衙告狀,他的初衷是通過法律的手段制裁那對姦夫淫婦。無奈告狀不成,武松才對二人痛下殺手,以慰哥哥武大郎的在天之靈。
石秀是怎麼做的呢?先是殺了姦夫裴如海和報曉頭陀,然後剝光了二人的衣服往楊雄面前一撂,言語之下大有奚落怪罪之意,搞得楊雄面子裡子俱失。最後石秀親手導演了翠屏山的慘劇,教楊雄騙潘巧雲和丫鬟上山,又逼得兩個女子口述直播了偷情的全過程。試想一下,楊雄聽著自己被綠的經過,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怒火中燒啊,這時候,石秀又恰到好處的遞過來一把刀,兩個女子的下場可想而知。
所以說,楊雄是直接行兇者,但真正的兇手其實是石秀,是他一直在背後推波助瀾。整個過程,楊雄的情緒一直被石秀調動著,怎麼說怎麼做都是石秀出謀劃策,楊雄就像一個提線木偶一般被石秀控制,當楊雄的情緒被調動到火山爆發的臨界點時,石秀親手導演的這場借刀殺人的好戲也即將完美謝幕。
如果沒有石秀,或許二愣子楊雄的氣頭一過,會放潘巧雲一馬。不得不說,石秀的狠毒太陰了,讓人不寒而慄,寧得罪武松也不得罪石秀。石秀的狠是暗地裡使壞,而武松的狠是光明磊落。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兩次事情最大的共同點是他們殺之前都剝光了她們的衣服!這不僅僅是武松和石秀對兩個女子這種無恥行為的憤恨,更是內心憋屈的一種釋放!所以,他們殺之而後快,要掏出他們的心肝看看什麼顏色,以解心頭之恨。
武松道:“哥哥靈魂不遠,兄弟武二與你報仇雪恨 !”叫土兵把紙錢點著。那婦人見頭勢不好,卻待要叫,被武松腦揪倒來,兩隻腳踏住他兩隻胳膊,扯開胸脯衣裳。說時遲,那時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裡銜著刀,雙手去挖開胸脯,摳出心肝五臟,供養在靈前,肐查一刀,便割下那婦人頭來,血流滿地。可以說武松剝了潘金蓮的衣服是為了方便掏心肝,而石秀剝了潘巧雲的衣服更讓人感覺是一種發洩!
不知道,是不是他們殺人都有這種嗜好,先把衣服給脫了,讓她們死之前還被人看看清楚,在她們死之前還被侮辱一下!當然,潘巧雲被剝光衣服那一段,《水滸傳》裡面的描述真是不忍直視,難以言語!
當然,二者被殺還有很大的區別!
第一,潘金蓮是殺了武大郎,而潘巧雲沒有殺人!
潘金蓮因為和西門慶有所勾結,不想做偷偷摸摸的夫妻,而是想天長地久,所以他們毒死了武大郎!這是武松必須要報仇的原因。而潘巧雲也和和尚私通,被石秀髮現,她卻反咬石秀,挑撥離間兄弟關係,這讓石秀難以接受!
第二,背叛的原因不一樣!
潘金蓮是嫌棄武大郎,覺得他沒地位,跟他很憋屈,她希望她男人榮華富貴,有錢有地位,帥氣逼人,而西門慶剛好滿足了她,所以就和西門慶勾勾搭搭,潘金蓮屬於主動出軌!而潘巧雲確是被楊雄冷落,楊雄有地位有錢財,但是更多的精力放在兄弟情義上,潘巧雲得不到滿足,寂寞難耐,就找了一個大和尚裴如海,卻被石秀髮現,最終被揭破,潘巧雲屬於被動出軌!
第三,被殺的原因不一樣!
潘金蓮被殺的主要原因是武大郎之死,而她偷情之事倒是次要,武松必須要給兄長報仇雪恨,所以潘金蓮必須死!而潘巧雲被殺的主要原因是楊雄接受不了被“戴綠帽子”的事實,他的自尊心難以接受,所以他做男人的屈辱迫使他必須殺了這個女人!
其實,個人感覺《水滸傳》或多或少對女人有一種天然的不尊重,書裡面描述的基本沒有什麼好女人,這其實也是一種錯誤的引導!當然,《水滸傳》主要男人的戲,而為了讓男人上梁山只能藉助利用女人,導致女性角色都帶有色彩,這是不好的!
忠肝義膽嶽老三
武松殺嫂是給哥哥報仇,石秀殺嫂是拖哥哥下水。
受瞎編胡改的電視劇的影響,很多沒看過原著的都以為潘巧雲也跟潘金蓮一樣,想勾引自己的小叔子。事實上,潘巧雲第一次見石秀是相當不感冒。
〖石秀見那婦人出來,慌忙向前施禮道:“嫂嫂請坐。”石秀便拜。那婦人道:“奴家年輕,如何敢受禮。”楊雄道:“這個是我今日新認義的兄弟。你是嫂嫂,可受半禮。”當下石秀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四拜。那婦人還了兩禮,請入來裡面坐地。〗
石秀對潘巧雲很有禮數,慌著行禮,而潘巧雲只不冷不熱地回應。你若認為沒什麼的話,再看看潘金蓮第一次見武松時
〖武松揭起簾子,入進裡面,與那婦人相見。武大說道:“大嫂,原來景陽岡上打死大蟲新充做都頭的,正是我這兄弟。”那婦人叉手向前道:“叔叔萬福。”武松道:“嫂嫂請坐。”武松當下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那婦人向前扶住武松道:“叔叔,折殺奴家。”武松道:“嫂嫂受禮。”那婦人道:“奴家也聽得說道,有個打虎的好漢,迎到縣前。。〗
見了武松,潘金蓮先萬福,武松行禮她又急忙拉住,然後又說自己敬仰武松的英雄事蹟。真是沒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可以看出潘金蓮很快就成了武松的迷妹,潘巧雲根本就不把石秀放眼裡。畢竟,武松身長九尺,相貌堂堂,又打死老虎威名遠揚,還作了陽穀的都頭。長相、名聲、權勢一應俱全,哪個女人不喜歡?而石秀,相貌不出眾,名氣沒有,還得靠揚雄接濟才能找點工作,很難讓人看得起。女人跟男人不一樣,男人可以看中很多女人,女人只會喜歡她看得上的男人。像電視劇裡那樣,潘巧雲勾引石秀,不可能的,她還忙著找裴如海呢。
裴如海是潘巧雲最優選擇,根本沒正眼看過石秀;潘金蓮最喜歡的是武松,沒成功才選的西門慶。
潘金蓮試圖勾引武松,出於對哥哥的情義,武松拒絕了。但他對潘金蓮對他的敬仰,還是很享受的,沒哪個男人會不喜歡一個女人崇拜自己。所以,此時他對潘金蓮沒有恨。
石秀在潘公手下殺豬,有一天發現案板被收了,他以為揚雄要趕他走:〖哥哥自出外去當官,不管家事,必然嫂嫂見我做了這些衣裳,一定背後有說話。又見我兩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上來就這樣想,可見潘巧雲平時對他不咋地,要是想勾引他,還會捨不得幾身衣裳嗎?他對潘巧雲是有恨的。
武松是自己唯一的哥哥被殺之後,想走法律途徑解決掉。走不通之後,他才什麼都不顧了。他原來認了義兄宋江,打虎天下名揚,又跟哥哥團聚,還作了都頭,上司喜歡,下屬敬仰,一切都那麼地美好。現在為了撫養自己長大的哥哥,把這一切跟自己的性命都拋在一邊,去為哥哥報仇。
石秀本身啥都沒有,揚雄大大小小是個官,這“官”在梁山好漢心中分量多重,看看宋江寧當囚犯哭著喊著不上梁山,林沖一心想回去,楊志四處打點以求官復原職就知道,之前戴宗勸石秀上梁山也是說,〖只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作個官人〗。石秀一身本領,只作個屠夫太屈才了,一心想上梁山,最好再有個同夥。
老婆出軌,打一頓休了就是了(宋江根本沒當回事),要覺得不解氣就當眾揭穿他們再休了。可是石秀,先把揚雄誘上翠屏山,再激他殺人,這樣揚雄就交了投名狀,只能跟他落草了。當然,這也跟潘巧雲平時看不起石秀,他懷恨在心有關。所以,你就是再看不起一個人也不要表現出來,他記恨上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陰你一下。
武松只殺殺死他哥哥的罪魁潘金蓮、王婆、西門慶。
石秀連潘巧雲的使女也殺了。
待我施為地煞變
武松殺嫂和石秀殺嫂是水滸傳兩個經典橋段了,但是在水滸傳中可以發現,無論是殺嫂還是殺妻,都免不得有幾個共同點。
1、女子出軌或反害親夫導致殺身之禍
不論是潘金蓮還是潘巧雲,都是紅杏出牆導致殺身之禍,潘金蓮勾結西門慶,害死武大郎,潘巧雲和和尚偷腥,也欲反害楊雄,這才導致自己殺身之禍。
2、復仇前的都有奇怪舉動
無論是楊雄還是武松,他們在面對手刃仇人之時,,往往會在殺人前剝衣服,這和宋朝法律有關,因為剝衣服會形成鬥毆的假象,鬥殺比蓄意殺人判刑更輕。
3、兩人動機不同
武松殺潘金蓮,實實在在的是為了哥哥報仇,於情於理也說得過去,帶有英雄主義和復仇主義色彩,石秀完全也是氣不過自身被誣陷,自身本來就是無牽無掛的人,殺人只是出於自身的氣憤而已。
安眠冬夜
要說武松與石秀殺嫂既有相同之處,也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在於,武松曾被潘金蓮勾引過,後武松嚴詞拒絕。而石秀也曾受到了義兄之妻潘巧雲的誘惑,雖說好吃不過餃子,好睡不過嫂子,但石秀也是抵住了誘惑。
那從這個方面來講他倆人可以說都是正人君子。
但是,他們殺嫂的目的是有很大區別的。
那武松之所以要殺潘金蓮,是因為潘金蓮在王婆的推波助瀾之下,與西門慶好了後,惡從膽邊生的她與西門慶合夥殺了武大郎。而武松本想著將這兩人告到官府,可是官府的知縣也不敢得罪西門慶,以捉姦見雙,捉賊見贓為由,拒絕辦了潘金蓮與西門慶。那這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正義無法伸張的情況下,武松決定自己親自動手。那他殺嫂,最根本的原因是為兄報仇。
那石秀為什麼殺嫂,說實的就有點讓人覺得奇怪了
他當時發現了楊雄的老婆潘巧雲與潘裴如海姦情。
這還了得,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選擇告訴了楊雄,但哪知卻被潘巧雲反咬一口,說石秀調戲了自己。楊雄在兄弟與女人面前,他選擇相信自己女人,把石秀給趕走了。
說到這,按一般人來講,楊雄都把自己給趕走了,那他老婆是不是偷情有,有沒有姦情,也不關自己的事了,但石秀這人有講死理,後面上了梁山,因為很拼被人稱為拼命三郎。
所以當時石秀雖說沒跟楊雄爭辯,而是離開後,悄悄的潛伏了下來,等到潘巧雲再去會情郎裴如海時,他來個活捉,並把裴如海就在正法了。
可對於潘巧雲他並沒有自己動手,而讓楊雄親自動的手。這一來報了自己被冤枉的仇,二來還不要動手以免引起楊雄的不滿。
所以說到這裡,大家其實都明白了,石秀殺嫂子只是為了私心。那個潘巧雲除了出軌,並沒有說對楊雄不利。那潘巧雲雖說有錯,但罪不至死嘛。那相對武松的血海深仇,不得已而為之來講,石秀為證自己清白要了人命,這簡直有點小題大做,心狠手辣。
悅讀會
說白了水滸中把女性寫得不是蕩就是醜不是悍就是兇不是賤就是弱!封建倫理觀很濃!
恐龍寶塔
沒什麼區別,就是小說改編,這小說內容能當成歷史來說嗎?《水滸傳》都是騙人的,沒有歷史依據,和《封神榜》一樣。